王毅:中国认真履行国际海洋法义务

王毅:中国认真履行国际海洋法义务 中共政治局委员、中国外长王毅强调,中国将继续全面参与联合国框架内海洋规则的制定与治理机制实施,认真履行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海洋法义务。 根据中国外交部网站的消息,王毅星期三(11月8日)向第四届海洋合作与治理论坛发表致辞。王毅说,加强海洋合作、完善海洋治理,反映了各国的共同愿望,也是时代的大势所趋。同时,当今世界并不太平,海洋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 王毅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从中国和世界共同利益、全人类共同福祉出发,提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为引领全球海洋治理指明了前进方向,为建设和呵护美丽繁荣的海洋家园提供了中国方案。为此,中国提出四点建议。 一要坚持对话协商,守护海洋和平安宁。王毅表示,重视各国合理关切,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矛盾,完善危机沟通机制,加强区域安全合作,构建基础牢固、真正持久的海洋安全。坚持由直接当事方友好协商解决历史遗留海上争端,坚持抵制海上阵营对抗和零和博弈。 二要坚持公平正义,完善海洋治理体系。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进公正合理的国际海洋治理。王毅强调,中国将继续全面参与联合国框架内海洋规则的制定与治理机制实施,认真履行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海洋法义务。 他并指出,《公约》生效已近30年,面临不少新的课题和挑战。因此,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推动《公约》更加健全和公平。 三要坚持生态优先。中国坚持走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积极投身应对气候变化、防灾减灾,反对核废水排海,为全球海洋可持续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中国积极参与谈判并率先签署《海洋生物多样性协定》,将坚持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继续实施休渔制度,坚决打击非法捕捞。 四要坚持合作共赢,实现海洋繁荣昌盛。秉持互利共赢合作观,实现各方共享发展机遇和成果。王毅说,中国将在共建共享原则基础上,同各方高质量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打造蓝色经济伙伴关系,将继续与各国加大海洋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维护航道安全,不断提升海上互联互通水平。 ... 2023年11月8日 10:46 A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越南首次参加国际海洋法院法官竞选

越南首次参加国际海洋法院法官竞选 越南外交部常务副部长阮明宇宣布,越南外交学院东海研究院院长阮氏兰英将参加国际海洋法院(ITLOS)法官的竞选。 越通社报道,阮明宇于6月10日至14日在美国纽约出席联合国举行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第三十四次缔约国会议时,除了协同召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成员国年度会议,还公布了阮氏兰英将参加ITLOS法官竞选的消息;该职务的任期为期10年,自2026年开始到2035年。 阮明宇在会上强调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国际法律发展的历史意义,即《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规范所有海上活动最全面的法律框架,是各国有序、可持续管理海洋合作的基础。 阮明宇还说,越南肯定会继续促进与UNCLOS小组的115名成员开展多边对话与合作,以落实和维护《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普遍性。 计划竞选ITLOS法官竞选的阮氏兰英,则与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成员阮洪操等越南法律专家,从越南的角度建议在应对当前海洋环境污染、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等海洋治理新挑战的过程中,应继续遵守并全面落实《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 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越南是受海平面上升风险影响最严重的沿海国家。 UNCLOS由越南发起,并于2021年6月与德国共同成立。创始国成员包括阿根廷、加拿大、丹麦、德国、牙买加、肯尼亚、荷兰、新西兰、阿曼、塞内加尔、南非和越南。目前,UNCLOS拥有代表世界所有区域的115个成员。 2024年6月14日 6:08 PM

封面图片

王毅:中方坚持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南海问题 何来咄咄逼人

王毅:中方坚持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南海问题 何来咄咄逼人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长王毅驳斥有关中国在南海咄咄逼人的说法,强调南海诸岛历来就是中国领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个别国家陆续侵占了中国部分岛礁,但中方始终保持克制,坚持通过友好协商解决问题,何来咄咄逼人。王毅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在「中国专场」发表主旨讲话并接受现场提问,他又说,2002年,中国推动同东盟国家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有力维护了南海和平稳定。目前中国正在与东盟各国合作,加快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的磋商,争取早日达成行之有效、富有实质意义、符合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国际法的地区规则,这将更有利于管控分歧、稳定南海、促进合作。王毅强调,中国和东盟国家有能力、有智慧达成「南海行为准则」,维护好南海的和平稳定以及航行和飞越自由,同时保障其他国家在本地区的正当权益。 2024-02-19 10:50:03 (1)

封面图片

中国签署联合国《海洋生物多样性协定》

中国签署联合国《海洋生物多样性协定》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当地时间9月20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代表中国政府签署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养护和可持续利用协定》。 根据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网站发布的新闻稿,《协定》包括海洋遗传资源获取和分享、海洋保护区设立、环境影响评价、能力建设和海洋技术转让等内容,旨在为全球海洋治理进一步建章立制。《协定》谈判于2004年开始,历经近20年后,于今年6月最终达成。 新闻稿说,中国以国家主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积极参与《协定》谈判进程,对《协定》最终达成发挥了建设性作用。中国此次在《协定》开放签署首日即签署这一重要法律文件,再次体现了中国对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的高度重视,以及对真正多边主义的践行和维护。

封面图片

《中国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白皮书 ︰中国海洋生态环境总体改善

《中国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白皮书 ︰中国海洋生态环境总体改善 在北京,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白皮书,指出中国是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坚定推动者和积极行动者,多年来,中国坚持生态优先、系统治理,统筹协调开发和保护的关系,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努力构建人海和谐的海洋生态环境。 白皮书指出,经过不懈努力,中国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局部海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显著提升,海洋资源有序开发利用,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不断健全,人民群众临海亲海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白皮书说,中国积极推进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合作,切实履行国际公约责任义务,为全球海洋环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力量,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和担当。 2024-07-11 11:26:00

封面图片

全国两会|王毅称南海诸岛早已是中国政府依法管辖领土

全国两会|王毅称南海诸岛早已是中国政府依法管辖领土 在北京,外长王毅在记者会表示,中国人民在南海世代生活劳作,南海诸岛早已是中国政府依法管辖的领土。环顾动荡的世界,南海能保持和平稳定,离不开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作出的努力,殊为不易,弥足珍惜。对于海上争端,王毅指出,中方一直保持高度克制,主张本著睦邻友好精神,尊重历史和法理事实,寻求各自均可接受的解决方案,但不允许善意被滥用,不接受海洋法被歪曲。对蓄意侵权,中方将依法正当维权;对无理挑衅,将及时据理反制,也奉劝某些域外国家不要挑事生非,选边站队,不要成为南海的搅局者和肇事方。他表示,关于维护南海和平稳定,中国和东盟国家都要继续落实好《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同时加快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的商谈,设立更加富有效力和实质内容、符合包括海洋法在内国际法的地区规则。 2024-03-07 13:01:31

封面图片

【#南海仲裁案裁决再批驳报告#发布:中国政府不会承认仲裁庭作出的非法裁决】由华阳海洋研究中心、中国南海研究院和中国国际法学会联合

【#南海仲裁案裁决再批驳报告#发布:中国政府不会承认仲裁庭作出的非法裁决】由华阳海洋研究中心、中国南海研究院和中国国际法学会联合撰写的《南海仲裁案裁决再批驳》报告今天(11日)在北京发布。#一些域外力量用心险恶搅动南海局势# 报告梳理了#南海有关争议问题的本质#,并对南海仲裁案裁决的管辖权问题,仲裁裁决在历史性权利、大陆国家远海群岛、岛屿地位等问题上的法律解释和适用与事实认定问题,以及仲裁庭的代表性问题进行分析批驳,进一步向国际社会揭示仲裁裁决的谬误和其对国际法治的危害。 报告指出,菲律宾单方面提起的所谓“南海仲裁案裁决”出台距今已有8年,非但不可能为南海领土主权与海洋划界争议提供解决方案,反而使本已错综复杂的南海问题更加难解,冲击《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整体性、平衡性、严肃性,动摇缔约国对《公约》争端解决机制在实践中能否得到正确使用的信心。 近年来个别域内外国家仍将非法无效的南海仲裁案裁决奉为“圭臬”,反映了个别域内国家试图坐实裁决、强化单方面主张的战略误判,也反映了一些域外力量搅动南海局势、挑拨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的险恶用心。 报告重申了中国对于仲裁案以及仲裁裁决的立场:对于菲律宾滥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争端解决机制、无视中国坚持通过谈判和协商方式管控分歧解决争端的一贯立场而单方面提起仲裁,中国政府坚持“不参与、不接受”;中国政府不会承认仲裁庭作出的非法裁决,也不会接受任何基于该裁决的主张和行动。 报告旨在进一步向国际社会深刻揭示仲裁庭组成的政治背景和仲裁裁决的历史性错误,以及裁决对国际法治和海洋秩序所造成的不可逆的严重危害。推动有关当事国重回“以谈判磋商解决争议、以海上合作淡化分歧、以规则建设管控危机”的正确轨道上来。 报告全文→网页链接 (总台央视记者 朱若梦) 央视新闻的微博视频 via 央视新闻的微博 Invalid media: video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