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初婚人数去年降9% 多年来首次低于1100万人

中国初婚人数去年降9% 多年来首次低于1100万人 中国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结婚人数近年来持续减少,去年中国初婚人数下降9.16%,是多年来中国初婚人数首次低于1100万人。 《第一财经》星期天(11月19日)引述中国国家统计局编著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23》报道,2022年中国初婚人数为1051.76万人,比2021年减少了106.04万人,相当于下降了9.16%。 从历年数据看,2013年是中国初婚人数的最高峰,达到2385.96万人,之后持续下跌。从2013年到2022年,中国初婚人数下降了55.9%。 结婚登记数据包括初婚人数和再婚人数,相比再婚人数,初婚人数与出生人口的关系更为密切。 从结婚人口年龄结构来看,中国结婚年龄尤其是初婚年龄大幅推迟。根据《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2020年我国的平均初婚年龄为28.67岁,比2010年的平均初婚年龄(24.89岁)增加了3.78岁。 报道分析,去年中国初婚人数低于1100万,有适婚人数减少、初婚年龄推迟、婚恋观念变化等诸多因素影响。随着95后乃至00后进入到婚育阶段,处于适婚年龄的年轻人数量也在下降。 人口专家、广东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董玉整分析,如今中国不少年轻人不太想结婚,有多个因素,包括现实生活中婚姻的稳定性,影响了年轻人对婚姻的向往;年轻人的婚姻观发生了变化,很多人不再把结婚生育当成人生的必修课;还有现实生活中结婚成本的上升等。 2023年11月20日 8:28 A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初婚人数急跌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3》,2022年中国初婚人数较2021年下降了9.16%,是多年来首次低于1100万人。

中国初婚人数急跌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3》,2022年中国初婚人数较2021年下降了9.16%,是多年来首次低于1100万人。自2013年初婚人数达到最高峰以来,9年来下降了55.9%。广东初婚人数最多,河南、江苏、四川、山东紧随其后。 人口专家董玉整认为,年轻人适婚年龄减少、结婚年龄推迟、结婚意愿减弱等因素导致了初婚人数下降。微博调查显示,经济压力是晚婚的主要原因。 外媒指出,中国人口问题专家认为,由于初婚人数的下降势必导致生育率下降,这将影响中国未来的经济和文明,呼吁政府正视人口和文明的快速衰落。 原文链接 《第一财经》 《中央社》 《自由亚洲电台》

封面图片

根据国家统计局编著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22》,2021年我国初婚人数为1157.8万人,比上一年减少70.8万人。这也是多年

根据国家统计局编著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22》,2021年我国初婚人数为1157.8万人,比上一年减少70.8万人。这也是多年来初婚人数首次跌破1200万人,为1985年以来的新低。 另一组来自《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的数据,2020年我国的平均初婚年龄28.67岁,比2010年的平均初婚年龄(24.89岁)增加了3.78岁。其中,男性平均初婚年龄为29.38岁,女性为27.95岁。

封面图片

中国去年结婚人数止跌回升 近十年来首次

中国去年结婚人数止跌回升 近十年来首次 中国民政部星期五(3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共办理结婚登记768万对,较2022年增加了84.5万对,同比上涨12.4%;而离婚登记数为259.3万对,较2022年减少28.6万对,同比下降9.9%。 综合金融界和第一财经报道,自从2013年中国结婚人数达到1346.9万对的最高峰后,结婚人数已连续九年下降。根据民政部统计数据,中国的结婚人数在2019年跌破1000万对大关,2021年为763.6万对,跌破800万对大关。2022年,结婚登记数量跌破700万对,为683.3万对,较上一年减少80.3万对,下降约10.5%。 因此,2023年中国结婚人数为近十年来首次回升,并超过了2021年的结婚人数。 从数据看,2023年中国多地结婚登记人数也呈现明显增长,这是近年来的首次回升。其中,江苏省2023年共办理结婚登记45万3852对,较2022年增长约10.08%;安徽省淮北市2023年的结婚登记人数,也同比大幅增长91.87%。 第一财经引述人口专家、广东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董玉整说,2023年结婚人数的增幅会超过一成,主要是因为2022年尤其是第四季度受冠病疫情等因素影响,一部分人推迟到2023年结婚。同时,疫情期间男女的线下沟通交流,包括恋爱交友等都受到影响。“这种推迟效应是阶段性现象”。 据澎湃新闻报道,甲辰龙年(2024年)是“无春年”,也带来了一定影响。民间称一年中没有“立春”节气的年份为“寡年”,虽然这是阴历和阳历之间历法推演所致,与吉凶祸福、婚丧嫁娶无关,但不少民众还是受社交媒体有关“寡年不适宜结婚”等观点的影响,提前在癸卯兔年(2023年)结婚了。 2024年3月17日 9:07 PM

封面图片

政府周二表示,2022年中国有956万人出生,1041万人死亡。这是自上世纪60年代初以来,中国死亡人数首次超过出生人数,即人口

政府周二表示,2022年中国有956万人出生,1041万人死亡。这是自上世纪60年代初以来,中国死亡人数首次超过出生人数,即人口负增长。 出生率持续下降和预期寿命的长期上升正将中国推入一场人口危机,这将在本世纪对中国及其经济,以及全世界产生影响。

封面图片

北京常住人口规模连降六年 2022年为2184.3万人

北京常住人口规模连降六年 2022年为2184.3万人 中国官方发布的报告显示,首都北京的常住人口自2017年以来连续六年下降,2022年为2184.3万人。 据《北京商报》报道,北京市委党校北京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星期六(12月16日)共同发布《北京人口蓝皮书·北京人口发展研究报告(2023)》,对北京人口形势进行分析和预测。 根据蓝皮书,2022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184.3万人,户籍人口为1427.7万人,呈现常住人口规模稳步下降,户籍人口规模继续增长的特征。 此外,2022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出生率继续下降,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全国同步出现负值。 2023年北京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1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分别为2195.4万人、2194.4万人、2191.7万人、2190.1万人、2189.0万人、2188.6万人,连续五年下降;户籍人口分别为1362.9万人、1359.2万人、1375.8万人、1397.4万人、1400.8万人、1413.5万人,连续五年上升。 从人口结构来看,北京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仍高于全国。2022年北京市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为465.1万人,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为21.3%,比全国高1.5个百分点。 另外,北京15至64岁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从2015年开始出现持续下降的趋势,2022年下降至1590.2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也下降至72.8%,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蓝皮书认为,北京仍处于经济动能转换升级的“人口机会窗口期”,且短期内不会关闭,建议未来将更多关注点放在人口结构均衡、改革红利和人才红利释放上。 2023年12月18日 11:16 AM

封面图片

美国 7 月 6 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为 22.2 万人,低于预期值 23.5 万人,前值由 23.8 万人修正为 23.

美国 7 月 6 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为 22.2 万人,低于预期值 23.5 万人,前值由 23.8 万人修正为 23.9 万人。 美国 6 月 29 日当周续请失业救济人数为 185.2 万人,低于预期值 186 万人,前值由 185.8 万人修正为 185.6 万人。加利福尼亚州申请失业救济人数最多,为 41,382 人,其次是纽约州,为 21,333 人,均占其劳动力的 0.2%。密歇根州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占劳动力的比例最高,为 0.3%,比前一周上升 0.2 个百分点,达到 17,637 人。自上周以来,北达科他州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增幅最大,达到 185%。俄克拉荷马州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下降幅度最大,降幅达 43%。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