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卫生部长王乙康:海纳百川是文化自信的表现

新加坡卫生部长王乙康:海纳百川是文化自信的表现 我国卫生部长王乙康在上致辞时说,在全球化时代,抵御外来文化影响是不切实际的;海纳百川是今时今日非常重要的特性,更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现。 由《联合早报》举办的第五届新中论坛,星期二(11月21日)在北京举行,今年论坛的主题为“新中青年成长的挑战与机遇”。 王乙康在致辞时强调,中国和新加坡的青年正处在世界历史的关键时刻,如果国家方向正确,领导层施行政策得当,加上青年具备时代所需要的条件,肯定未来可期;青年最要做的是装备自己,把握当下。 他认为,未来将是一个全球化、相互联通的多极世界;在亚洲,各个经济体将更密切地融合,各国之间会频繁、活跃地进行经济、文化与人才交流,也会与亚洲以外的经济体建立关系。这将是一个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新世界、新亚洲。 王乙康指出,青年人要打造这个未来,充分地把握机会胜任使命,也需要有符合这个时代需求的特性。为此,他提出三点期许。 王乙康首先呼吁年轻人要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有浓烈的好奇心,也要有不断吸收新知识的欲望。 其次,王乙康提醒,青年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既能坚守自己的文化身份,又可以接纳世界不同的观点。 他引述中国已故领导人邓小平说,“当你打开窗户让新鲜空气进来,要预见一些苍蝇也会飞进来”。他强调,今天窗户的默认状态是敞开的,要关也关不上了。 王乙康举新加坡的饮食文化、道教庆典和各国万圣节庆祝方式为例指出,除了好的新鲜空气以及不好的苍蝇,其他进来的东西未必非黑即白。 他说:“外来的影响不断在形塑我们的身份认同,但这是一种交流,而不是单向的影响。像我们受西方文化影响一样,美国和欧洲也受到亚洲文化影响。 ” 王乙康认为,在全球化时代,抵御外来文化影响是不切实际的,海纳百川是今时今日非常重要的特性,更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现。“文化底蕴更深厚、更能够包容吸收别的文化,让本土文化更丰富多元、蓬勃有趣。” ... 2023年11月21日 11:01 A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新加坡卫生部长王乙康:中国若继续改革开放 没有理由对中国未来经济感到沮丧

新加坡卫生部长王乙康:中国若继续改革开放 没有理由对中国未来经济感到沮丧 我国卫生部长王乙康在上致辞时说,中国目前的情况和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截然不同,中国接下来如果能减少对房地产业过度依赖、促进国内消费、投资和发展科技领域,并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没有理由对中国未来经济感到沮丧。 由《联合早报》举办的第五届新中论坛,星期二(11月21日)在北京举行,今年论坛的主题为“新中青年成长的挑战与机遇”。 王乙康在致辞时说,有些经济学者拿中国目前的情况对比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当时日本经济因房地产泡沫化以及人口老龄化而大受影响,导致多年的无增长;他们假定中国会像日本那样进入长期的通缩与迟滞。 但王乙康认为,这两者之间的情况截然不同。1980年代的日本,人均收入已经高于美国,而中国目前的人均收入仅美国的三分之一。“中国克服目前不景气的情况之后,有很大的空间可以继续增长势头。” 至于人口老龄化,王乙康说,除了非洲以外,全球各个国家都出现类似的情况,中国的文化历史比新加坡“老”很多,但从人口结构来说,新加坡其实比中国“老”大约十年,而许多欧洲国家,例如德国,又比新加坡“老”20年。 他说,人口老龄化是一个重大且复杂的社会挑战,但不能一直靠永无止尽地扩大劳动队伍来驱动增长;也并不一定意味着社会老龄化就会失去活力。 王乙康相信,中国接下来如果能减少对房地产业的过度依赖、促进国内消费、投资和发展科技领域,并且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策略,人们没有理由对中国未来经济的展望感到沮丧。 他说,到了2030年,中国很有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人均收入会提升到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 王乙康说:“倘若没有发生任何的地缘政治灾难,世界能维持全球的和平与秩序,我们会迎来亚洲史上第一次的新景观。” ... 2023年11月21日 11:17 AM

封面图片

新加坡卫生部长:新冠毒株毒性没有减弱 强调持续接种疫苗的重要性

新加坡卫生部长:新冠毒株毒性没有减弱 强调持续接种疫苗的重要性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新加坡卫生部长王乙康指出,新冠毒株的毒性并没有减弱,人类的身体只是因为疫苗以及在确诊后安全康复而变得更强壮。至于那些没有接种或部分接种新冠疫苗者,他们的身体因为后来确诊获取的保护会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步减弱。王乙康因此吁请G20政府继续公布研究结果和数据,强调持续接种新冠疫苗的重要性。 扩展阅读:新加坡目前为强制疫苗政策,比如留学签证需要打满3针新冠疫苗。 来源:

封面图片

王乙康:所有新加坡人都希望中美关系友好

王乙康:所有新加坡人都希望中美关系友好 新加坡卫生部长王乙康说,所有新加坡人都希望中美关系友好,避免冲突。 王乙康星期二(11月21日)出席《联合早报》在北京举办的。在现场对谈环节,一名就读于北京大学的新加坡学生向他提问:一些新加坡年轻人对中国并不持有非常正面的态度,这是否会冲击新加坡社会凝聚力? 王乙康在回答中说,新加坡人都希望区域和平、新加坡和平稳定。“当然因为历史关系,可能对中国感情不一样,但大家都希望世界外交关系会好,不要有任何政治灾难……而中美之间的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关系,我相信所有新加坡人,老也好,少也好,都希望中美关系会好。” 他强调,新加坡和周边国家都不希望在中美之间选边站。“我们实事求是,以客观的方式看待所有问题。希望和中国做朋友,和美国做朋友。其实中国和美国有很多可以合作的地方,我相信两边人民、周边国家、全世界都不希望他们冲突。” 王乙康在对谈环节,与教育培训机构VIPKID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米雯娟,以及澎湃新闻总裁兼总编辑刘永钢,就“处在东西方文明交汇点的青年思想”进行交流。对谈环节由新报业媒体华文媒体集团社长李慧玲主持。 2023年11月21日 11:54 AM

封面图片

新隆高铁计划胎死腹中,新加坡交通部长王乙康指出,新马两国协商破局主因,在于双方对高铁资产管理公司(AssetsCo)的安排有重大

新隆高铁计划胎死腹中,新加坡交通部长王乙康指出,新马两国协商破局主因,在于双方对高铁资产管理公司(AssetsCo)的安排有重大分歧。 王乙康指出,新加坡过去已本着诚意,两次同意马国政府要求,把原定2026年底启用的新隆高铁,一路延至2020年12月31日,但“我们无法同意马来西亚提出的一个特别重大的改变,这涉及到取消高铁资产管理者”。 根据规划,高铁资产管理者的责任,包括负责新隆高铁列车及铁路设备的设计、建造、融资和维修等工作。 王乙康解释,新隆高铁是一项采用单一列车系统的高铁服务,不仅提供往返新加坡和吉隆坡的跨境直达服务,也为马国境内提供运输服务。由于新马两国都没有运营高铁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双方同意通过公开和透明的国际招标,委任一个最优秀的厂商,来担任资产管理者的角色,并且优先照顾好跨境高铁服务。高铁资产管理者须同时对两国政府负责。 王乙康说:“对新加坡来说,资产管理者是高铁项目的核心,有资产管理者才能确保两国的利益都得到保障,并有助于减少两国未来在高铁项目进行数十年的漫长过程中,出现分歧和纠纷的可能性。因此,新加坡告知马来西亚,取消资产管理者是对高铁协议的根本背离,我方不能接受。马方于是决定让计划终止。” 新加坡至今已为胎死腹中的新隆高铁计划投入约2亿7000万新元。马国须向新国做出的具体赔偿金额,已明定在双方协议中,新加坡基于保密条款不便公布。 王乙康今天答复议员询问时指出,随着高铁项目确定终止,投入的部分费用如咨询费、基础设施设计和高铁项目所需的人力成本,都将白费。 马国已为第一次展延向新加坡赔偿1500万新元作为延期费。 根据马国消息,马方准备赔偿新方逾1亿新元。 (联合早报)

封面图片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宣布内阁大改组,财政、教育、交通、卫生等七大政府部门都换部长。取代王瑞杰担任财政部长的是第四代领导团队核心成员之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宣布内阁大改组,财政、教育、交通、卫生等七大政府部门都换部长。取代王瑞杰担任财政部长的是第四代领导团队核心成员之一黄循财。 副总理王瑞杰请辞第四代团队领军者后,李总理如所承诺,在约两周后宣布内阁新阵容。他今午透过视讯举行记者会宣布调动。这些职务调动5月15日生效。 在此次内阁改组中,被视为下任总理领跑者的四名第四代阁员陈振声、黄循财、王乙康和李智升的动向最受关注。黄循财和王乙康都在上届大选后才刚分别接管教育部与交通部;李智升这次的内阁职务不受影响。 上届大选后随即进入内阁、兼任两个部门第二部长的陈诗龙医生也正式升任正部长,掌管人力部。 48岁的黄循财从财政部第二部长升任财长,他原本负责的教育部由贸工部长陈振声(51岁)接任。王乙康(51岁)则卸下交通部长职务,出任卫生部长,并取代颜金勇,同黄循财一起联合领导抗疫跨部门工作小组。 针对这次内阁改组,李总理在记者会上说:“我国整体上有一套相当完善应对疫情的策略,经济情况也稳定下来,所以在这个时候调整内阁,做比较全面的重组,为新加坡的长远发展做更好的准备。同时,也让我的团队有机会吸取更多的经验。” (联合早报)

封面图片

王乙康:新一波冠病疫情趋缓 住院病例连续四周下滑

王乙康:新一波冠病疫情趋缓 住院病例连续四周下滑 由KP.1和KP.2变异株导致的最新一波冠病疫情趋缓,确诊病例和住院病例连续四周下滑。 数据显示,因确诊冠病住院的日均病例数,在5月19日至25日那周达最高峰后连续四周下滑,从370起下滑至上周(6月16日至22日期间)的136.4。本地冠病确诊病例估计也从5月19日至25日期间的2万4800起,下滑至上周的8730起。 卫生部长王乙康星期二(6月25日)在脸书贴文指出,这一波冠病疫情来袭时,住院病例迅速增加,5月份达到约280起,令他感到担忧。 “当时正值年中旅游旺季。如果重症病例增加一倍,从280起增加至560起、再增加至1000多起,那冠病重症患者将占用相当于一家区域医院的空间。这将对原本已十分繁忙的医疗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并进一步延长看病等候时间。” 王乙康说,他并不希望这种情况发生,但还是向民众解释当局的担忧与风险,以让大家做好心理准备。 虽然这一波疫情如今已经趋缓,王乙康指出,但这一定不会是最后一波疫情。 他说:“每一波冠病疫情来袭时,我们都担心住院病患人数。这是因为病毒会继续变异,我们的疫苗保护作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我们会继续密切关注情况,并及时向公众发送信息。” 2024年6月25日 5:57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