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媒:将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外溢

中国官媒:将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外溢 中国官媒《经济日报》发文指出,中国房地产仍处于调整周期逐渐向稳定过渡,未来中国将进一步弱化房地产市场风险水平,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外溢。 《经济日报》星期三(12月6日)见报文章“房地产市场将从调整期走向稳定期”中指出,今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前高中低后稳的趋势。预计将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逐渐向稳定过渡。 文章称,中国房地产高速发展20年,不可能总是保持高速发展,进入调整期实属正常。长期看,房地产市场调整有益于中国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但短期内应注重防风险。 文章指出,未来,中国将进一步弱化房地产市场风险水平,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外溢。引导房地产企业负债率、杠杆率有序下降,优化企业资产负债结构。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维护房地产市场稳健运行。 文章分析,中国房地产新的需求将来自城市化趋势、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以及住房改善性需求。 2023年12月6日 9:18 A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韩国政府成立工作组关注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

韩国政府成立工作组关注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 随着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加剧,韩国政府专门成立工作组,密切关注中方风险给韩国市场带来的影响。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政府星期天(8月20日)消息,根据经济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秋庆镐的指示,财政部在旗下经济政策局内设置“中国经济情况组”。 工作组将在财政部的政策引领下,与韩国银行(央行)、产业通商资源部、金融委员会等多个机构和部门保持紧密合作,密切关注中国经济情况变化。 此外,政府高层对话机制也将关注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由财政部第一次官(副部长)方基善主持召开的经济应急管理工作组会议将讨论对策,宏观经济金融问题工作检查会议也将随时评估中国经济情况。 韩国财政部认为,来自中国大型房地产开发商碧桂园、恒大的金融风险对韩国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带来的直接影响或有限,但今后事态如何演变以及中国政府如何应对等可能成为变数,因此目前尚难预测有关风险给韩方带来的影响。由于韩中经济息息相关,政府正在密切关注中方风险对韩国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带来的影响。 金融监督院也于17日成立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监测工作组。韩国金融部门初步研判,国内金融公司的碧桂园债务问题风险敞口微乎其微,中方风险对国内带来的直接影响有限。但有分析认为,若中国房地产风险波及全球金融机构,进而拖累全球经济增长,届时韩国经济受到间接影响在所难免。

封面图片

中国国家统计局:近期房地产市场有改善的迹象

中国国家统计局:近期房地产市场有改善的迹象 中国房地产市场持续疲软,中国国家统计局称,近期房地产市场的一些指标继续呈现了边际改善的迹象。 综合央视新闻和中新社报道,在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星期五(12月15日)举行的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说,随着经济整体恢复,同时在房地产领域一系列优化调整政策的作用下,近期房地产市场的一些指标继续呈现了边际改善的迹象。 据彭博社报道,刘爱华没有直接回答有关房地产开发投资明年是否将转为正增长的问题。 中国国家统计局星期五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4%,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8%,商品房销售额下降5.2%,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21.2%。从这些数据来看,房地产市场仍然处于调整之中。 星期二(12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也提到,要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同时,还要完善相关基础性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会议指出,未来随着各地区各部门进一步深化落实房地产领域有关政策,政策效应将持续显现,房地产市场形势有望进一步趋于改善。 此外,刘爱华还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经济运行总体恢复尤其是需求持续恢复,有助于改善物价低位运行状况。随着扩大内需政策的逐步落实见效,消费将逐步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有望得到逐步缓解,价格低位运行状况也会得到改善,不会出现通货紧缩。 2023年12月15日 4:03 PM

封面图片

韩经济副总理:正研讨中国房地产风险对策

韩经济副总理:正研讨中国房地产风险对策 对于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加剧,韩国经济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秋庆镐说,韩国政府已启动相关工作组,并正在研讨对策。 据韩联社报道,秋庆镐星期二(8月22日)出席韩国国会企划财政委员会全会时,作出上述表述。 秋庆镐说,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所占比重将近20%,在韩国对外出口额中所占比重也相当大。但中国政府如何应对国内金融公司相关情况等,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因此,他认为现在预判中国经济状况会给韩国带来多大影响,还为时过早。 秋庆镐强调,由于中国房地产开发商债务问题为韩企带来的风险敞口微乎其微,对韩方的直接影响会有限。 路透社和彭博社报道,中国房地产巨头近年接连陷入资金困境;除了恒大外,中国最大民营房企碧桂园本月未能按时支付债息,拥有国营资本背景的远洋集团,上周也陷入债务违约危机。 房地产业的债务危机也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中国资产管理巨头中植集团据报已停止理财产品的支付,将展开债务重组工作。 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房地产业的风险可能会蔓延到更广泛的经济领域,政府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挽救岌岌可危的房地产业。

封面图片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11月2日发布名为《如何防范房地产市场硬着陆风险》的工作论文。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11月2日发布名为《如何防范房地产市场硬着陆风险》的工作论文。 论文称,进入2021年下半年以后房地产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硬着陆风险已现端倪。防止房地产市场硬着陆,最重要的是防止房地产企业出现流动性危机,保住企业现金流。 论文指出,首先要及时放松对住房抵押贷款政策的额度限制;其次是支持对房地产企业债务的借新还旧;再次是对过去经营状况良好但突然陷入流动性困境房企的紧急救助贷款,贷款利率不必优惠但数量上要足以帮助企业应对危机。同时,要提振全社会社融增速,防止房地产市场下行扩散到其他行业和部门,防止不断放大的负反馈机制;近期内延缓出台其他对房地产市场影响过大的其他政策。 论文称,“市场普遍担心房地产税会近期出台,这对近期房地产销售会再次带来严重负面冲击”,房地产税是长久之计,但需要找到更合理的时机出台。论文并指出,房地产市场需要立足长远的政策,政策的落脚点是提高都市圈住房供给和完善保障房制度。 (路透社,论文原文)

封面图片

穆迪下调中国房地产行业评级至负面

穆迪下调中国房地产行业评级至负面 国际信评机构穆迪已下调中国房地产行业的评级,从“稳定”调至“负面”,并称经济增长疲软正在影响购房者的支出。 据法新社报道,穆迪星期四(9月14日)称,预计中国未来6到12个月的房地产合同销售额将下降5%左右,而且中国政府最近政策支持的影响将是“短暂的”。 穆迪也称,中国最大房地产开发商之一碧桂园的信贷压力也让购房者更加规避风险。 碧桂园债权人本周批准公司旗下六只境内债券还款期展延三年,消息出来后,碧桂园港股一度上涨近10%。 穆迪还表示,经济较弱的城市预计房地产销售将出现最大跌幅,“经济疲软的地区将导致大部分预期的销售下降,而且人口持续外流。” 美国银行本周的一份调查也发现,中国房地产已经超越美国和欧盟,成为投资者眼中全球信用风险首要来源。 调查有8%的受访投资者认为,中国房地产潜在的“泡沫破灭”是最大的尾部风险,紧随其后的是央行因高通胀而保持鹰派立场、地缘政治恶化、信贷紧缩等。

封面图片

美银调查:中国房地产被视为全球信用风险头号来源

美银调查:中国房地产被视为全球信用风险头号来源 尽管中国政府已出台措施提振房地产行业,美国银行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投资者看来,中国房地产仍被视为下个全球信用事件的头号来源。 据彭博社星期三(9月13日)报道,根据美国银行对管理着6160亿美元(约8383亿新元)资产的222名基金经理的最新全球调查,9月担忧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投资者比例从上个月的15%增加至33%。在8月份的调查中,美国或欧盟商业地产被视作最大的信用风险来源,如今已降至第二位。 有8%的受访投资者认为,中国房地产潜在的“泡沫破灭”是最大的尾部风险,紧随其后的是央行因高通胀而保持鹰派立场、地缘政治恶化、信贷紧缩等。 这份调查正值中国陷入困境的房地产开发商与债权人协商延长还款期限之际。此前,中国房地产巨企碧桂园在宽限期前的最后时刻支付了美元债利息,避免了违约。碧桂园9月5日计划将价值14.8亿美元的八只境内债券的还款期延长三年。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透露,八只境内债券中两只暂未通过的债券表决时间推迟至星期二晚间。 在中国政府放松抵押贷款限制政策不到两周后,中国最大城市的住房销售激增势头逐渐减弱,引发外界怀疑这些措施是否足以在关键的楼市旺季来临之前重振市场。 此外,近60%的受访投资者认为,中国将在未来6个月通过政策微调重振市场,只有12%的受访者预计政府会推出财政上的大手笔措施,仅4%的受访者预计政府会出台大规模的货币刺激政策,15%的受访者则预计中国完全不会出台任何显著措施。 这项调查于9月1日至9月7日进行。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