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023年楼市成交量创33年新低

香港2023年楼市成交量创33年新低 香港2023年的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创下33年来最低水平,反映当地楼市严重低迷。 彭博社报道,香港去年的整体楼宇买卖合约登记数为5万8023宗,为1991年中原地产开始记录该数据以来的最低水平。二手住宅销量也创28年新低。 报道称,利率上升和北京在疫情期间收紧管控而导致的人口外流,对香港楼市造成了重创。在经济环境黯淡、利率调整存在不确定性的背景下,预计香港房地产市场在2024年仍将持续低迷。 莱坊(Knight Frank)预计,大众住宅价格将持平或下跌多达5%。 此外,香港房产按揭数量降至逾20年低点,也反映了楼市所面临的挑战。根据经络按揭转介的报告,香港去年全年现楼按揭宗数为7万3906宗,创2001年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全年楼花按揭宗数为1581宗,创2005年以来的全年新低。 经络按揭转介首席副总裁曹德明说,香港经济未完全复苏,开发商推盘步伐受阻,二手房市场表现疲弱,从而影响了现楼和楼花按揭数。 为了提振楼市,香港特首李家超去年10月在《施政报告》宣布,包括将额外印花税的适用年期由三年缩短至两年;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的税率减半至7.5%;另外,外来人才的置业印花税由“先征后退”改为“先免后征”。 李家超认为,市场仍需时间适应“减辣”。他说:“整个物业市道的环境是被全球经济、特别是高息的环境影响,这是香港和其他经济体同样面对的压力和挑战。当然,买房是个大决定,大家在查询后,会按香港现在的实质情况决定,是需要一些时间去考虑的。” 2024年1月3日 7:38 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香港楼市“撤辣”后回升 3月新房交易量创11年新高

香港楼市“撤辣”后回升 3月新房交易量创11年新高 香港楼市撤辣后,3月份新住宅单位销量创下11年来单月新高。 综合彭博社和澎湃新闻报道,香港美联物业(Midland Realty)数据,香港3月一手房市场录得约4170宗成交,创1998年后单月新高。 今年2月28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发表2024至2025财政年度特区政府《财政预算案》,其指出,即日起撤销所有住宅物业需求管理措施,俗称“辣招”,即所有住宅物业交易无须再缴付额外印花税、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 截至3月28日,撤辣刚好满月。根据中原地产统计,在2月28日至3月26日期间,全港多达115个新盘录得成交,合计录得约3799宗买卖,而撤辣前一个月(1月28日至2月27日),仅有229宗。 美联物业首席分析师刘嘉辉指出,“撤辣”后楼市成交急增,加上美联储维持息率不变,并预期今年会减息,市场信心持续增加,信心指数连升3星期。 信心指数已连续2周高于平均值(属楼价好淡分界线),若未来情况持续,楼价将有望止跌回稳。 2024年4月3日 2:28 PM

封面图片

香港楼市4月交易持续上涨 创近三年新高

香港楼市4月交易持续上涨 创近三年新高 香港楼市“撤辣”后,房屋交易量4月继续攀升,按月大升88.9%,料全月整体物业买卖交易量可直逼一万宗水平,届时将创近三年新高纪录。 综合《星岛日报》和智通财经报道,美联物业研究中心综合香港土地注册处资料显示,截止星期一(4月29日),香港一手私楼及二手住宅注册量合共录8616宗,较3月4186宗大幅高出约105.8%。 整体物业,包括一手私楼、二手住宅、一手公营房屋、工商铺、纯车位及其他等,注册量合共录9470宗,较3月全月5013宗高出约88.9%。估计4月全月整体物业宗数最终创自2021年7月后的33个月(近3年)新高。 中原研究部高级联席董事杨明仪认为,楼市全面撤辣后,发展商加快推售新盘,而且开价克制,吸引买家及投资者入市,刺激销量。 今年2月28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发表2024至2025财政年度特区政府《财政预算案》,其指出,即日起撤销所有住宅物业需求管理措施,俗称“辣招”,即所有住宅物业交易无须再缴付额外印花税、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 2024年5月1日 11:30 AM

封面图片

香港楼市即日起全面撤辣

香港楼市即日起全面撤辣 香港财政司长陈茂波宣布,香港楼市即日起全面撤辣,撤销额外印花税、买家印花税、新住宅印花税。 综合《星岛日报》和网媒“香港01”报道,陈茂波星期三(2月28日)在立法会议宣读新一份财政预算案时,宣布经审慎考虑后,决定即日起撤销物业需求管理措施,包括额外印花税、买家印花税、新住宅印花税。 他说,香港金管局去年7月修订了物业按揭贷款的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措施。考虑到外围及香港经济情况,港府认为在继续维持银行体系稳定的前提下,当前有空间进一步修订相关措施,并适当调整其他与物业贷款相关的监管政策,金管局将于星期三晚些时候公布。 陈茂波说,随着经济和社会环境不断变化,香港去年经济复苏的进程有待加强。香港股票市场在去年大部分时间处于调整状态,成交量缩减,恒生指数全年下跌13.8%。住宅物业市场方面,去年楼价全年下跌7%,交投量缩减至约4万3000起的低水平,大致淡静。 他说,港府今年起会采取财政整合策略,让赤字逐步收窄,预计今年全年经济增长会在百分之2.5至3.5之间。整体通胀率则为2.4%。 2024年2月28日 11:31 AM

封面图片

仲量联行:撤辣后香港住宅成交量预计增10%至15%

仲量联行:撤辣后香港住宅成交量预计增10%至15% 香港楼市全面“撤辣”,仲量联行香港主席曾焕平预计,香港全年住宅成交量将增加10%至15%。 据《明报》报道,曾焕平星期三(2月28日)说,预计香港楼价跌势将会减慢,帮助楼市软着陆。 不过他指出,影响楼市的负面因素包括利息高企、经济疲弱、积压的大量新盘等仍然存在,单靠撤辣难以扭转跌势,预期香港楼价今年仍会下跌10%,要待减息及经济好转,楼价才能止跌回升。 曾焕平续指,现在新私宅潜在供应达到10.9万伙,对发展商构成压力,预期发展商会加快推盘步伐。对二手业主而言,应把握现在的机会,按较原叫价略高的价格出售单位套现,因为中短期的负面因素仍然存在。对买家而言,应按个人负担能力决定是否入市。 据路透社报道,香港差饷物业估价署星期二(2月27日)公布,1月楼价指数跌至306.4,是2016年10月以来最低,按月跌幅扩大至约1.6%;按年跌幅扩大至逾9.4%,是11个月以来最大。 香港财政司长陈茂波星期三在立法会议宣读新一份财政预算案时宣布,经审慎考虑后,决定即日起撤销物业需求管理措施,即所有住宅物业交易无须再缴付额外印花税、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 2024年2月28日 6:01 PM

封面图片

香港出招为楼市“减辣” 以提振疲弱楼市

香港出招为楼市“减辣” 以提振疲弱楼市 香港为提振疲弱的楼市“减辣”(放宽政策)。特首李家超说,将把额外印花税的适用年期,由三年缩短至两年,即香港业主在持有物业两年后出售,无须再缴付楼价10%的额外印花税。同时,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的税率减半,两者均会由15%减至7.5%。 综合网媒“香港01”、《星岛日报》、《香港经济日报》报道,李家超星期三(10月25日)在发表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时说,面对房屋供应偏紧,而市民对置业的刚性需求强烈的情况,港府在2010年起推出多轮需求管理措施,或坊间俗称的“辣招”,打击短期炒卖活动及减少外来需求,确保物业市场稳定发展及优先照顾香港市民置业需要。 但过去一年,利率显著上升,多个地区经济放缓,本地楼市交投减少,楼价也出现调整。 李家超指出,随着香港未来房屋供应量将持续增加,考虑整体情况后,政府决定采取以下调整任宅物业需求管理措施,即日生效: 一、把额外印花税的适用年期由三年缩短至两年。换句话说,业主在持有物业两年后出售物业,无须再缴付楼价10%的额外印花税; 二、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的税率减半,两者均会由15%减至7.5%。这安排有助减轻已拥有住宅物业的香港永久性居民再购买住宅物业时的财政负担,以及非香港永久性居民购买住宅物业的成本; 三、为外来人才的置业印花税实施“先免后征”,即优化去年为合资格外来人才退还在港置业印花税的安排,由原本在购入物业时先征收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然后在相关人士居港满七年并成为香港永久性居民后才退还(即“先征后退”),改为在购入物业时先暂免征收相关税项,若相关人士其后未能成为香港永久性居民才缴付相关税项(即“先免后征”)。新安排适用于今天或以后签署的“买卖协议”。 2023年10月25日 1:52 PM

封面图片

香港立法会三读通过楼巿“减辣”措施

香港立法会三读通过楼巿“减辣”措施 香港楼市低迷情况持续的背景下,香港立法会星期三(1月31日)三读通过楼市“减辣”措施,包括将额外印花税的适用期由三年缩短至两年,外来人才置业印花税实施“先免后征”等。 为落实去年《施政报告》中调整住宅物业需求管理措施(即“减辣”)有关政策,香港立法会去年11月首读及二读通过《2023年印花税(修订)(住宅物业)条例草案》。 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香港立法会星期三中午三读通过上述《草案》。 《草案》修订的措施包括:将额外印花税适用年期由当前的三年缩短至两年,即业主若在持有两年后出售住宅,无需缴纳房价10%的额外印花税;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的税率减半至7.5%;合资格外来人才的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由“先征后退”改为“先免后征”。 星期三讨论通过《草案》期间,多名议员再就楼市全面撤辣发表意见。民建联会计界立法会议员黄俊硕指出,外来人才置业印花税实施“先免后征”,如果外来人才最终离世未能成为永久性居民,除非其自置居所由另一合资格外来人才继承,否则该物业需付额外印花税。 黄俊硕说,当死者家属极度悲伤时,还要收到税务局追收额外印花税,“打击是非常重大的”,港府或会让人感到很凉薄,难以继续吸引外来人才。 地产及建造界立法会议员龙汉标说,香港过去长期实施楼市辣招,大幅增加物业交易成本,已经严重扭曲了楼市供应,削弱资产流动性,妨碍香港经济复苏。辣招不但赶走了炒家,连有真正置业需要的用家也赶走了,令他们“转买为租”,导致近年楼价下跌,租金却不断上升。 龙汉标强调,“今时今日减辣已经无法令香港经济回春,全面撤辣是刻不容缓”。 选委界立法会管浩鸣则说,当下香港与当年宣布楼市辣招时的情况南辕北辙,辣招是非常时期要用非常措施,总有一日有退场的时刻。他举例说,中国大陆政府敢于推出稳定楼市的措施,包括调低按揭贷款利率、下调购房首付比例等,“我想试问特区政府官员有没有勇气和眼光,为了未雨绸缪,让香港楼市回归正常呢?” 2024年1月31日 5:11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