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安部:有境外机构招募航空爱好者为“窃密志愿者”

中国国安部:有境外机构招募航空爱好者为“窃密志愿者” 中国国家安全部星期六(1月6日)发文称,近期发现多个境外机构依托网络社交平台面向中国境内航空爱好者精准招募“志愿者”,指挥“志愿者”在中国境内非法采集、向境外秘密传输中国飞行器飞行数据,中国国安提醒航空爱好者切莫变为“窃密志愿者”。 根据中国“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文章,近期国安机关工作发现,多个境外机构以免费提供设备、共享航空信息为诱饵,依托网络社交平台面向境内航空爱好者精准招募“志愿者”,并跨境邮寄设备,指挥“志愿者”在中国境内非法采集、向境外秘密传输中国飞行器飞行数据。 经调查,这些境外机构长期活跃在中国微博、贴吧、论坛、QQ群、视频网站等各大网络平台,伺机寻找账号活跃的航空爱好者,并通过电子邮件、短信息等方式发布“个性化”“定制化”招募广告。 在广告中,这些境外机构利用航空爱好者对航空信息的热爱与好奇,以免费提供设备、共享航空信息为诱饵,开展精准招募。 这些境外机构会通过国际快递,向新加入的“志愿者”寄送大小接近普通智能手机的便携式信号接收设备,并远程指导“志愿者”在中国境内航空枢纽附近投放,以实现对周边一定范围内飞机的型号、高度、经度、纬度、速度、航向等信息的自动采集,并将上述数据实时传输到境外机构指定的服务器上。 中国国安机关发现,这些境外机构在中国渤海、东海、南中国海周边省份大量投放此类设备,不仅窃取民用航空数据,甚至还能窃取军用航空器等敏感数据信息。 经鉴定,境外机构布设的相关设备性能强大,支持远程在线编程,可根据需要定制出“个性化”功能。同时,相关设备内置GPS芯片,可对指定飞行器进行定位,并通过加密传输方式,将所采集数据快速地推送至境外服务器。经测算,每台设备每天可向境外发送约1000架次飞机的飞行数据和约13万条位置数据。 按照覆盖半径300公里至400公里计算,仅需投放约300台设备,即可对中国全空域飞机飞行数据实现监测覆盖。同时,当大量非法设备工作时,还会对中国民航空管系统、军用空管系统造成信号干扰,对中国航空安全构成重大威胁。 ... 2024年1月6日 10:53 A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据央视报道,2020年以来,中国国家安全机关接连发现,多个境外机构在中国境内开设网站,并在微博、贴吧、论坛、QQ群、视频网站等多

据央视报道,2020年以来,中国国家安全机关接连发现,多个境外机构在中国境内开设网站,并在微博、贴吧、论坛、QQ群、视频网站等多个平台推送广告,利用中国国内航空和无线电爱好者群体,以免费提供设备、共享航空信息数据等为诱饵,广泛招募志愿者,协助其搜集中国各类飞行器航空数据等信息,并非法向境外传输。 报道以一名航空摄影爱好者李先生为例,称境外机构给李先生配备的是ADS_B信号接收设备,可以跟踪所有配备该系统的飞机,在设备联网状态下,还可以将这些数据实时传输到境外。后来李先生通过境外机构提供的高级会员账号看到了一架外国的军机,觉得存在信息泄露的隐患,就拆除了这套设备。 报道称,经相关单位研究,在中国境内大量违规架设该设备,除了可以监测民航信息,还能接收中国部分军事频点,并对军机型号和飞行轨迹进行探测监视,直接威胁中国军事安全和航空领域安全。日前,国家安全机关会同监管部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专项查处,查获数百套境外机构在中国违规布设的设备。 报道指出,虽然这些志愿者并没有危害国家安全的主观故意,但是无意中协助了境外公司搜集中国航空飞行数据,对国家安全造成隐患,国家安全机关依法暂扣了其持有的设备,并进行了严肃批评教育。 报道的视频画面显示,上述境外机构包括航班追踪类网站Flightradar24以及ADS-B Exchange。此前,Flightradar24团队的微博账号@Flightradar24-China于10月16日发布微博称,Flightradar24应用最近在苹果中国区应用商店下线,并表示很快会重新上线。但截至发稿,仍然无法搜索到该应用。 (央视新闻,Flightradar24-China)

封面图片

警察总局招募“民防志愿者”

警察总局招募“民防志愿者” #警察总局 警察总局现正招募2022年度民防志愿者,名额100名,欢迎年龄介乎18至55岁,具服务热忱的本澳居民报名参与,为本澳民防工作的宣传教育、灾后援助及复原提供协助。 有意参与者可于2022年3月1日至3月30日期间,透过以下方式报名: ...

封面图片

美国宇航局招募为期一年的模拟火星任务志愿者

美国宇航局招募为期一年的模拟火星任务志愿者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正在招募4位参与其下一次一年期的模拟火星表面任务的志愿者。这是计划中的三项地面任务中的第二项,名为船员健康和表现探索模拟(CHAPEA),计划于2025年春季启动。申请截止日期是4月2日星期二。

封面图片

#互联网观察 #app

#互联网观察 #app ▎Flightradar24中国区下架,被指涉间谍行为 2006年由瑞典航空迷创立的Flightradar24,是一家提供实时航班飞行状况的互联网服务商,可提供即时航班详细飞行情况,包括航班基本资料、飞行轨迹、高度及空速等。网站汇总了多方面的来源,包括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提供的信息,在美国外的很多数据由持有ADS-B的志愿者提供。在全球航空迷、专业人士及媒体圈内被广为使用。 据央视报道: 以免费提供设备、共享航空信息数据等为诱饵,多个境外机构在我国面向航空、无线电、摄影爱好者招募志愿者,搜集我国各类飞行器航空数据。据了解,此类境外机构在我国违规布设数百套设备,目前已被查获。 目前在应用商店中,Flightradar24已经下架,如果用关键字搜索,只能搜到飞常准。 频道 @AppDoDo 讨论 @Appdododo

封面图片

加入行星狩猎计划的NASA志愿者找到15颗罕见的"活跃小行星"

加入行星狩猎计划的NASA志愿者找到15颗罕见的"活跃小行星" 为了找到这 15 个罕见天体,8000 多名志愿者对智利维克托-布兰科望远镜(Victor M. Blanco telescope)上暗能量相机(DECam)拍摄的 43 万张图像进行了梳理。有关这一成果的论文现已发表在《天文学杂志》上,其中九名志愿者是论文的共同作者。来自意大利乌迪内的志愿者 Virgilio Gonano 说:"对于像我这样的业余天文爱好者来说,这简直是梦想成真。祝贺所有工作人员和检查图像的朋友们!"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活跃小行星"公民科学项目的志愿者识别出了来自小行星 2015 VA108 的彗尾,这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活跃小行星"公民科学项目的志愿者发现的活跃小行星之一。该天体(绿色箭头所示)的轨道完全位于主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内,但却有一个像彗星一样的尾巴。图片来源:Colin Orion Chandler(华盛顿大学)通过研究这些罕见的活跃小行星,科学家们可以了解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变,包括地球上水的起源。这些天体还可能有助于未来的太空探索,因为造成彗星状尾巴的同样的冰可以为火箭提供动力或提供可呼吸的空气。来自俄亥俄州代顿市的志愿者蒂芙尼-肖-迪亚兹说:"从第一批数据开始,我就是活跃小行星团队的一员。如果说这个项目已经成为我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那真是轻描淡写。只要时间或健康状况允许,我每天都期待着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能经常与这些受人尊敬的科学家一起工作,我感到无比荣幸。"活跃小行星项目由华盛顿大学和DiRAC研究所的LINCC框架项目科学家Colin Orion Chandler博士创立。要加入该项目并帮助发现下一颗活跃小行星,请访问: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与世隔绝” 一年多 四名美国志愿者 “火星” 归来

“与世隔绝” 一年多 四名美国志愿者 “火星” 归来 当地时间 7 月 6 日,四名美国志愿者在位于得克萨斯州休斯敦的一个模拟火星居住点 “与世隔绝” 378 天后,“回到地球”。 两名男性和两名女性志愿者于美国东部时间 6 日下午 5 时走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约翰逊航天中心的火星模拟栖息地,结束了美国航天局火星模拟乘员项目 CHAPEA 第一期任务。 志愿者们去年 6 月 25 日走进名为 “火星沙丘阿尔法” 的火星模拟栖息地。这是一个占地约 158 平方米、用 3D 打印技术建造的居住舱。美国航天局说,未来的太空探索定居点有可能采用 3D 打印技术建造,以节省成本。 志愿者每人有一个独立小卧室、共用一个带电视的客厅。模拟栖息地内还设有办公区、医疗区、厨房、卫生间、娱乐和健身区等。美国航天局说,志愿者们 “多次模拟了火星行走”,种植并收获了西红柿、辣椒、绿叶菜等作物以补充膳食,开展多项生物和物理实验,对模拟栖息地和其中一些设备进行维护。 美国航天局火星模拟乘员项目计划开展三期,后两期将分别从 2025 年和 2026 年开始。(中新网)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