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报道,2020年以来,中国国家安全机关接连发现,多个境外机构在中国境内开设网站,并在微博、贴吧、论坛、QQ群、视频网站等多

据央视报道,2020年以来,中国国家安全机关接连发现,多个境外机构在中国境内开设网站,并在微博、贴吧、论坛、QQ群、视频网站等多个平台推送广告,利用中国国内航空和无线电爱好者群体,以免费提供设备、共享航空信息数据等为诱饵,广泛招募志愿者,协助其搜集中国各类飞行器航空数据等信息,并非法向境外传输。 报道以一名航空摄影爱好者李先生为例,称境外机构给李先生配备的是ADS_B信号接收设备,可以跟踪所有配备该系统的飞机,在设备联网状态下,还可以将这些数据实时传输到境外。后来李先生通过境外机构提供的高级会员账号看到了一架外国的军机,觉得存在信息泄露的隐患,就拆除了这套设备。 报道称,经相关单位研究,在中国境内大量违规架设该设备,除了可以监测民航信息,还能接收中国部分军事频点,并对军机型号和飞行轨迹进行探测监视,直接威胁中国军事安全和航空领域安全。日前,国家安全机关会同监管部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专项查处,查获数百套境外机构在中国违规布设的设备。 报道指出,虽然这些志愿者并没有危害国家安全的主观故意,但是无意中协助了境外公司搜集中国航空飞行数据,对国家安全造成隐患,国家安全机关依法暂扣了其持有的设备,并进行了严肃批评教育。 报道的视频画面显示,上述境外机构包括航班追踪类网站Flightradar24以及ADS-B Exchange。此前,Flightradar24团队的微博账号@Flightradar24-China于10月16日发布微博称,Flightradar24应用最近在苹果中国区应用商店下线,并表示很快会重新上线。但截至发稿,仍然无法搜索到该应用。 (央视新闻,Flightradar24-China)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互联网观察 #app

#互联网观察 #app ▎Flightradar24中国区下架,被指涉间谍行为 2006年由瑞典航空迷创立的Flightradar24,是一家提供实时航班飞行状况的互联网服务商,可提供即时航班详细飞行情况,包括航班基本资料、飞行轨迹、高度及空速等。网站汇总了多方面的来源,包括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提供的信息,在美国外的很多数据由持有ADS-B的志愿者提供。在全球航空迷、专业人士及媒体圈内被广为使用。 据央视报道: 以免费提供设备、共享航空信息数据等为诱饵,多个境外机构在我国面向航空、无线电、摄影爱好者招募志愿者,搜集我国各类飞行器航空数据。据了解,此类境外机构在我国违规布设数百套设备,目前已被查获。 目前在应用商店中,Flightradar24已经下架,如果用关键字搜索,只能搜到飞常准。 频道 @AppDoDo 讨论 @Appdododo

封面图片

国家安全机关公布三起危害重要数据安全的案件,包括数家航空公司数据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网络攻击窃取案、某境外咨询调查公司秘密搜集窃取

国家安全机关公布三起危害重要数据安全的案件,包括数家航空公司数据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网络攻击窃取案、某境外咨询调查公司秘密搜集窃取航运数据案,及李某等人私自架设气象观测设备,采集并向境外传送敏感气象数据案。 (新华社)

封面图片

中国国安部:有境外机构招募航空爱好者为“窃密志愿者”

中国国安部:有境外机构招募航空爱好者为“窃密志愿者” 中国国家安全部星期六(1月6日)发文称,近期发现多个境外机构依托网络社交平台面向中国境内航空爱好者精准招募“志愿者”,指挥“志愿者”在中国境内非法采集、向境外秘密传输中国飞行器飞行数据,中国国安提醒航空爱好者切莫变为“窃密志愿者”。 根据中国“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文章,近期国安机关工作发现,多个境外机构以免费提供设备、共享航空信息为诱饵,依托网络社交平台面向境内航空爱好者精准招募“志愿者”,并跨境邮寄设备,指挥“志愿者”在中国境内非法采集、向境外秘密传输中国飞行器飞行数据。 经调查,这些境外机构长期活跃在中国微博、贴吧、论坛、QQ群、视频网站等各大网络平台,伺机寻找账号活跃的航空爱好者,并通过电子邮件、短信息等方式发布“个性化”“定制化”招募广告。 在广告中,这些境外机构利用航空爱好者对航空信息的热爱与好奇,以免费提供设备、共享航空信息为诱饵,开展精准招募。 这些境外机构会通过国际快递,向新加入的“志愿者”寄送大小接近普通智能手机的便携式信号接收设备,并远程指导“志愿者”在中国境内航空枢纽附近投放,以实现对周边一定范围内飞机的型号、高度、经度、纬度、速度、航向等信息的自动采集,并将上述数据实时传输到境外机构指定的服务器上。 中国国安机关发现,这些境外机构在中国渤海、东海、南中国海周边省份大量投放此类设备,不仅窃取民用航空数据,甚至还能窃取军用航空器等敏感数据信息。 经鉴定,境外机构布设的相关设备性能强大,支持远程在线编程,可根据需要定制出“个性化”功能。同时,相关设备内置GPS芯片,可对指定飞行器进行定位,并通过加密传输方式,将所采集数据快速地推送至境外服务器。经测算,每台设备每天可向境外发送约1000架次飞机的飞行数据和约13万条位置数据。 按照覆盖半径300公里至400公里计算,仅需投放约300台设备,即可对中国全空域飞机飞行数据实现监测覆盖。同时,当大量非法设备工作时,还会对中国民航空管系统、军用空管系统造成信号干扰,对中国航空安全构成重大威胁。 ... 2024年1月6日 10:53 AM

封面图片

中国国安机关:境外间谍机构威胁恐吓中国专家强迫合作

中国国安机关:境外间谍机构威胁恐吓中国专家强迫合作 中国国家安全部发文称,境外间谍机构通过威胁恐吓中国专家强迫合作,窃取中国家秘密。 “国家安全部”微信公号星期天(2月26日)发布文章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合作交流项目逐渐增多,一些中国国内专家学者因工作需要经常赴境外考察。 文章称,境外间谍情报机关高度关注中国专家学者出国与出境情况,“甚至以威胁恐吓等卑劣手段进行拉拢策反”,试图窃取中国家秘密。 文章以专家“李某”为例称,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借检查出入境证件为由约赴外国开展实地调研李某会面,并以可能从事危害该国国家安全活动为由,胁迫李某前往隐秘场所开展“秘密审查”。 此后,境外间谍情报机关长时间以“不保障其生命安全”和“终身监禁”等威胁恐吓,李某为确保自身人身安全,只得被迫签署“自愿”与该国间谍情报机关合作的协议,并按要求向该国间谍情报机关提供了一些内部科研信息。 文章称,李某回中国后,第一时间与国家安全机关取得联系详细说明其在境外遭遇情况,自己被胁迫参加间谍组织、提供情报的来龙去脉,并主动提供相关印证材料,对自身行为给国家安全造成的损害表示强烈悔恨。 中国国家安全机关经缜密侦查、综合研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对李某作出不予追究决定,并将为其后续工作提供保护。 文章最后强调,出国(境)人员在境外留学、出访、旅游期间,应牢固树立国家安全意识和反间防谍意识,避免掉入境外间谍情报机关设置的“陷阱”,精准识别其“合法”外衣下的非法勾当。 2024年5月26日 10:39 AM

封面图片

中国国安部周五(4月26日)发布了《国家安全机关行政执法程序规定》和《国家安全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程序规定将于今年7月1

中国国安部周五(4月26日)发布了《国家安全机关行政执法程序规定》和《国家安全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程序规定将于今年7月1日起生效。 新规定赋权国安可要求各种组织和团体,落实开展反间谍防范工作。国安也有权监管境外中国公民的行为,当嫌疑人从海外回到中国以及港澳地区时,可以借国家安全之名行使拘捕权。 评论指这改变了国安不涉民间组织的惯例,做实做细全民抓间谍。把国安部权力扩大至全国甚至域外,为用刑逼供提供法律依据,以国安名义剥夺及侵犯人权。 via

封面图片

中国国家安全部:警惕境外SDK收集中国用户数据和个人信息

中国国家安全部:警惕境外SDK收集中国用户数据和个人信息 今日,中国国家安全部发文表示,近年来,国家安全机关工作发现,境外一些别有用心的组织和人员,正在通过 SDK 搜集中国的用户数据和个人信息,给国家安全造成了一定风险隐患。 文章表示,当前,SDK 以其多样化、易用性和灵活性等优势成为移动供应产业链中最重要的一项服务,与此同时也带来诸多数据安全问题。 有些 SDK 会收集与提供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或强制申请非必要的使用权限,比如获取地理位置、通话记录、相册照片等信息以及拍照、录音等功能。一些境外 SDK 服务商,通过向开发者提供免费服务,甚至向开发者付费等方式来获取数据。 2022 年 4 月,巴拿马一家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地的应用程序开发人员付费的方式,将其 SDK 代码整合到应用程序中,秘密地从数百万台移动设备上收集数据,而该公司与为美国情报机构提供网络情报搜集等服务的国防承包商关系密切。 、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