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今年2月全球平均气温或创新高

科学家:今年2月全球平均气温或创新高 世界多地早早回暖,科学家说,预计本月将成为有记录以来最温暖的2月。 三名科学家告诉路透社,虽然数据尚未最终确定,但受气候变化和厄尔尼诺现象影响,2月的全球平均气温有望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U.S.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简称NOAA)的数据,如果得到证实,今年2月将是连续第九个月打破气温纪录。 NOAA即将于3月14日前后公布2月气温的最终数据。NOAA科学家格里森(Karin Gleason)上周说,北半球创纪录的气温意味着春天来得更早。“我昨天在北卡罗来纳州东部,看到一些树上开满了花。我想,现在是2月,这看起来真的很奇怪。” 在日本东京,樱花比往年早开了大约一个月。欧洲积雪本月也开始融化。在美国,本周气温比正常气温高22摄氏度,得克萨斯州基伦镇(Killeen)则创下38摄氏度的纪录。 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Potsdam Institute for Climate Impact Research)的物理学家莱夫曼(Anders Levermann)说,全球变暖产生的热量对全球系统造成严重破坏,促使极地和山区的冰川融化,还提升海平面,并引发极端天气。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的大气科学家鲍德温(Jane Baldwin)说,夏季气温创历史新高,通常会导致高温相关死亡人数的激增。 阿根廷、秘鲁、巴西和智利等国家本月遭热浪袭击,炎热干燥的天气还导致圣地亚哥附近发生野火,造成至少133人死亡。NOAA科学家格里森说,厄尔尼诺现象预计将在今年年中消弱,并有可能迅速转为拉尼娜现象(La Nina),或许有助于在今年年底打破热浪。 不过,NOAA仍预测,今年有22%的可能性突破2023年的最热年份纪录,并且有99%的可能性进入最热年份前五名。 2024年2月29日 10:11 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土耳其气候学家预测明年全球气温将创新高

土耳其气候学家预测明年全球气温将创新高 土耳其气候学家说,受气候变化和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预计明年全球气温可能将突破今年的最高气温纪录,再创新高。 新华社报道,土耳其博阿济吉大学气候变化和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著名气候学家莱文特·库尔纳兹星期天(8月27日)在接受当地媒体访问时说,预计明年气温可能会比今年高得多。他提醒大家注意今年全球破纪录的高温天数。 库尔纳兹强调,目前全球变暖很大程度上可归因于气候变化。过去三年里,太平洋水温低于平均水平,这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全球变暖的后果。他说,本次厄尔尼诺现象今年5月正式开始出现。在土耳其,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在过去20天里开始显现,并将在随后几个月达到顶峰。 一般而言,土耳其的7月底和8月的第一周是夏季炎热的高峰期,随后气温开始下降。但是,今年8月中下旬以来,土耳其出现气候反常,气温较往年显著上升。目前,土耳其已受到厄尔尼诺影响,预计今年9月土耳其气温将会明显高于往年。 库尔纳兹说,厄尔尼诺现象的一个好处是将会给土耳其带来降雨。“我们希望不会经历去年那样的干旱少雨天气。” 厄尔尼诺是一种自然发生的气候模式,一般每两至七年发生一次,通常持续九至12个月。它与热带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的海洋表面温度升高有关,影响太平洋周边地区的洋流和气流,进而给各地天气带来变化,通常干旱少雨的地区可能发生洪涝,而某些多雨的地区可能出现干旱。

封面图片

研究人员表示,全球平均气温在周一(7月3日)创下新高,首次突破17°C。

研究人员表示,全球平均气温在周一(7月3日)创下新高,首次突破17°C。 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US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的科学家表示,7月3日,全球平均气温达到17.01°C,打破了2016年8月创下的16.92°C的纪录。…

封面图片

全球平均气温首次突破《巴黎协定》1.5℃临界值?

全球平均气温首次突破《巴黎协定》1.5℃临界值? 欧洲地球观测机构的数据显示,上个月全球平均气温(12 个月滚动平均)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月份,达到 15.02 摄氏度,首次突破工业化前水平的1.5 摄氏度的关键阈值。 1.5摄氏度是2015年《巴黎协定》中的一个关键门槛,各国同意将全球气温上升限制在远低于2摄氏度的范围内,最好是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摄氏度。 科学家强调,这一突破并不意味着未能遵守《巴黎协定》,该协定的基础是十年长期气温上升。但高级科学家弗朗西斯卡·古列尔莫表示,突破《巴黎协定》限制的时间正在缩短。 标签: #巴黎协定 频道: @GodlyNews1 投稿: @GodlyNewsBot

封面图片

全球气温连续 13 个月创新高

全球气温连续 13 个月创新高 根据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机构(CCCS)的数据,2024 年 6 月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 6 月,平均地表气温为 16.66°C,比 1991-2020 年 6 月平均气温高 0.67°C,比 2023 年 6 月创下的记录高 0.14°C。全球气温连续 13 个月创新高,连续 12 个月平均气温达到或高于工业化前水平 1.5°C。过去 12 个月全球平均气温比 1991-2020 年平均气温高 0.76°C,比 1850-1900 年工业化前的平均气温高 1.64°C。今年的平均气温可能会创下新的记录。 via Solidot

封面图片

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5日的报告显示,9月全球平均气温为16.38摄氏度,相较1991年至2020年同期的平均气温上升了0.9

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5日的报告显示,9月全球平均气温为16.38摄氏度,相较1991年至2020年同期的平均气温上升了0.93摄氏度。单月相较平均气温的偏差值创下该局自1950年记录以来的新高。 这种气温异常引人关注。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负责人卡洛·布翁滕波称,全球海洋在9月份并未像往常一样变得凉爽,海洋持续且异常的温暖导致炎热的气温蔓延至世界各地。他还表示,虽然厄尔尼诺现象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气候变化的影响更大。 此外,9月全球平均气温相较工业化前(1850年至1900年)同期的平均气温上升了1.75摄氏度。虽然此前《巴黎协定》提出1.5摄氏度目标指的是长期平均气温,但9月份的涨幅仍然令科学家担忧。 (美联社,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

封面图片

中国今年夏季平均气温达历史同期第二高

中国今年夏季平均气温达历史同期第二高 中国今年夏季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8摄氏度,达历史同期第二高。 据中新社报道,中国气象局星期二(9月5日)公布中国今年夏季(6月至8月)天气气候特点。中国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星期二在中国气象局9月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今年夏季气候总体雨少温高。全国平均气温22.0摄氏度,较常年同期偏高0.8摄氏度,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高,仅低于2022年同期(22.3摄氏度)。其中北京、河北、海南、新疆气温均为历史同期最高,天津、山东为第二高,山西、宁夏、广东、云南为第三高。 贾小龙说,今年夏季全球气温整体偏高,6月至8月全球陆地平均气温15.2摄氏度,较历史同期气候平均(14.7摄氏度)偏高0.6摄氏度,为1961年以来气温第三高的夏季。欧洲西部、中亚到中国西北大部、加拿大和美国北部气温普遍偏高1至2摄氏度,尤其是加拿大北部偏高2至4摄氏度,局部偏高4摄氏度以上。 谈及今年中国气温偏高的原因,贾小龙说,可能受到人类活动和自然变率的共同作用,其中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背景可能起到较大贡献。此外,6月份在贝加尔湖附近出现阻塞高压,导致中国北方地区出现异常高温,7至8月贝加尔湖及邻近地区高度场偏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总体偏强,南亚高压偏强,造成中国大部地区气温持续偏高。 今年夏季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对于厄尔尼诺事件与全球温度攀升的关联,贾小龙说,预计秋季将形成一次中等以上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厄尔尼诺发生后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影响到热带和热带外环流,对全球和中国气候产生一定的影响。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