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财库局长:香港发债与其他经济体比属较低水平

港财库局长:香港发债与其他经济体比属较低水平 香港财政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称,未来五年香港发债比率将占生产总值(GDP)9%至13%,与其他经济体相比仍属较低水平。 综合《星岛日报》和香港中通社报道,新一份财政预算案提到香港政府下年度会发债1200亿港元(下同,约206亿新元),零售占700亿元,当中500亿元是银色债券、200亿元是绿色及基建债券。 许正宇星期五(3月1日)在电台节目上说,港府发行债券的主要目的并非经常性开支,大部分会用于投资基建项目,尤其是北部都会区、洪水桥新发展区,以至其他工程项目,这些项目对长远经济发展有帮助。 他称,港府会掌握发债时机,包括留意市场利率走势,以及同期有否其他机构发债,并强调港府会有借有还。 许正宇称,港府恪守审慎理财原则,未来五年发债比率将占GDP9%至13%,相对其他经济体仍属“好低水平”,香港债务情况相对稳健。 针对恶劣天气下维持股票市场运作,许正宇指,这是市场共识,港府会在今年中前敲定细节,待市场准备就绪便会落实,落实前会有市场演练。他说,新安排对香港股市是好事,可以提升竞争力,并坦言香港已经落后了。 2024年3月1日 6:11 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港财政司长:发债是用市场资金投资长期回报项目

港财政司长:发债是用市场资金投资长期回报项目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说,香港发债是用市场资金投资长期回报项目,这种做法在国际上常见。 综合香港电台和香港中通社报道,陈茂波星期三(3月6日)在一档电台节目上说,港府发债的目的是希望利用市场资金,投资长期有回报项目,短期内未必用到很多政府储备。 他表示,这种做法在国际上常见,同时可推动香港债券市场发展。 陈茂波也强调,香港的负债比率很低,目前占本地生产总值6%,预料五年后将占13%,比全球任何先进经济体都低。 香港政府在最新一份财政预算案中提出,将在下个财政年度发债1200亿港元(约205亿新元)。两任前财政司长曾俊华和唐英年对此有不同看法。 曾俊华在脸书发文提到,港府若连年发债,然后用于支付日常开支,荷包无需多久就会干涸。他也称,看完最新一份财政预算案报告,担心香港将借贷度日。 唐英年则认为,以发债填补短中期资金流,属于可以接受的范围,不应将发债妖魔化。 2024年3月7日 9:01 PM

封面图片

港财库局长:中东国家可探索在港发行人民币计价绿债

港财库局长:中东国家可探索在港发行人民币计价绿债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说,中东地区国家可探索在香港发行人民币计价的绿色债券,通过香港市场引入更多对绿色和可持续金融有兴趣的国际资本。 许正宇星期二(10月3日)在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官网发表网志,介绍他上月出访卡塔尔和埃及行程时,作出以上表述。 许正宇说,推广香港人民币金融业务是他此行的重点之一。据他介绍,卡塔尔于2015年已经成立人民币清算中心,成为中东地区的首例,便利该地区的参与者开始接触人民币市场。埃及也正筹备发行“熊猫债”,直接参与人民币在岸融资市场。 许正宇认为,随着中国与中东地区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就如卡塔尔与中国的能源公司去年底签署了历时27年总值约610亿美元(约837亿新元)的天然气供应长约,人民币用于双边贸易结算的金额会开始提高,中东地区政府及企业对人民币投资产品及其他方案的需求也会日渐增加。 他指出,香港作为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拥有充足的资金池、丰富的产品生态圈及多元的风险管理工具,绝对可以乘着东风发挥作用服务中东地区的人民币投融资需求,同时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许正宇说,乘着人民币息率下调的市场趋势,中东地区国家可以探索在香港发行人民币计价的绿色、蓝色或社会债券,通过香港市场引入更多对绿色和可持续金融有兴趣的国际资本。 许正宇提到,港府将继续发掘香港与中东地区在“一带一路”战略下的金融合作机会,并积极参与和建立相关的活动和平台,以展示及落实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服务“一带一路”投融资需求的能力和项目,进一步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作出贡献。

封面图片

财政预算案2024|每年发债 推动北部都会区及其他基建

财政预算案2024|每年发债 推动北部都会区及其他基建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计划在未来5年,每年发债约950亿至1350亿元,推动北部都会区及其他基建项目。至于交椅洲人工岛项目,他指会继续推展各项相关研究,具体推展时间将考虑包括公共财政状况等因素。陈茂波提到政府发行债券除了有助推动债券市场发展,亦可利用市场资金,推动绿色及可持续发展和基建项目,强调发债所得资金不会用于支付政府经常开支。他又预计在2024/25年度至2028/29年度期间,政府债务与本地生产总值的比率,将介乎约9%至13%,远低于大部分其他先进经济体。 2024-02-28 13:49:06

封面图片

港前财政司长:不应将发债妖魔化

港前财政司长:不应将发债妖魔化 香港在不久前公布的财政预算案中提出发行债券,前财政司长唐英年对此认为,以发债填补短中期资金流,属于可以接受的范围,不应将发债妖魔化。 综合《明报》和香港01星期二(3月5日)报道,身为中国全国政协常委的唐英年在北京告诉在场记者,出现资金链断裂,或发觉市场有能力吸纳债券时,以发债填补短中期资金流,属于可以接受的做法。 香港在新一份财政预算案中,提出今年发债1200亿港元(206亿新元),但这引发市民对港府将负债的担忧。 此外,唐英年在谈及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发行超长期国债的计划时说,中央发债时或可利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角色。 唐英年被问及23条立法时强调,特区政府有宪制责任并应尽快立法,建立稳定环境后就可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 2024年3月5日 10:11 PM

封面图片

许正宇:香港金融及专业服务等优势可为RCEP经济体提供服务

许正宇:香港金融及专业服务等优势可为RCEP经济体提供服务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表示,香港正争取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指出香港在金融及专业服务等优势可为区内经济体提供服务 。 许正宇在一个论坛上表示,过去10年,RCEP经济体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逾40%,地位举足轻重 。他指,RCEP的落实令各经济体之间关税大幅降低,带动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的使用增加,香港除了做好人民币贸易结算之外,同时透过推出一系列人民币产品,为境外留存的人民币资金提供投资出路 。 他又指,RCEP经济体在加大基建及项目投资时所带来的融资需求,特别是绿色融资的大趋势,香港在这方面可扮演重要角色 。此外,香港亦可推动经济体之间的标准一致化,特别是绿色标准方面,有利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率。 2024-07-10 11:05:00

封面图片

姚嘉仁:香港能为区内经济体带来融资渠道及多元化产品

姚嘉仁:香港能为区内经济体带来融资渠道及多元化产品 港交所集团副行政总裁姚嘉仁表示,香港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经济体属同时区,而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及超级联系人,除了联通中国与全世界,亦将亚洲与全球多个资本市场连系起来。 姚嘉仁在一个论坛上表示,香港将资本市场连接,能为区内经济体带来融资渠道及多元化投资产品等。 他指,互联互通实施已经10周年,相关产品已从股票逐步扩容至债券、ETF等,有利资金在香港和内地顺畅流动;而来港第一上市的国际企业都有机会被纳入互联互通,令内地投资者能作出多元化投资。 他又提到,香港上市规则下的第18A及18C章,分别容许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来港融资,令香港成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集资中心;新规亦容许特专科技公司来港挂牌,都显示香港市场的独特性 。 2024-07-10 12:07:00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