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财政司长:发债是用市场资金投资长期回报项目

港财政司长:发债是用市场资金投资长期回报项目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说,香港发债是用市场资金投资长期回报项目,这种做法在国际上常见。 综合香港电台和香港中通社报道,陈茂波星期三(3月6日)在一档电台节目上说,港府发债的目的是希望利用市场资金,投资长期有回报项目,短期内未必用到很多政府储备。 他表示,这种做法在国际上常见,同时可推动香港债券市场发展。 陈茂波也强调,香港的负债比率很低,目前占本地生产总值6%,预料五年后将占13%,比全球任何先进经济体都低。 香港政府在最新一份财政预算案中提出,将在下个财政年度发债1200亿港元(约205亿新元)。两任前财政司长曾俊华和唐英年对此有不同看法。 曾俊华在脸书发文提到,港府若连年发债,然后用于支付日常开支,荷包无需多久就会干涸。他也称,看完最新一份财政预算案报告,担心香港将借贷度日。 唐英年则认为,以发债填补短中期资金流,属于可以接受的范围,不应将发债妖魔化。 2024年3月7日 9:01 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港前财政司长:不应将发债妖魔化

港前财政司长:不应将发债妖魔化 香港在不久前公布的财政预算案中提出发行债券,前财政司长唐英年对此认为,以发债填补短中期资金流,属于可以接受的范围,不应将发债妖魔化。 综合《明报》和香港01星期二(3月5日)报道,身为中国全国政协常委的唐英年在北京告诉在场记者,出现资金链断裂,或发觉市场有能力吸纳债券时,以发债填补短中期资金流,属于可以接受的做法。 香港在新一份财政预算案中,提出今年发债1200亿港元(206亿新元),但这引发市民对港府将负债的担忧。 此外,唐英年在谈及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发行超长期国债的计划时说,中央发债时或可利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角色。 唐英年被问及23条立法时强调,特区政府有宪制责任并应尽快立法,建立稳定环境后就可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 2024年3月5日 10:11 PM

封面图片

陈茂波称发债目的是用市场资金投资长期回报项目 做法国际常见

陈茂波称发债目的是用市场资金投资长期回报项目 做法国际常见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近日坊间就政府的发债建议有不同意见,强调本港负债比率很低,现时占本地生产总值6%,预料5年后将占13%,比全球任何先进经济体为低。他解释说政府发债目的,是希望利用市场资金,投资长期有回报项目,令短期内未必用到很多政府储备,强调有关做法是国际常见,同时可推动本港债券市场发展。陈茂波出席青协网台节目时被问到,近年西九文化区、海洋公园等面对财政压力,当局有否支援措施;陈茂波表示,无论是西九文化区、海洋公园或市建局等,需要思考如何在运作模式中,尽可能达致收支平衡。他鼓励机构适当运用银行贷款,使用市场资金,不用经常要求政府注资。 2024-03-06 22:41:58

封面图片

港财政司长:市场调整楼价是合适做法

港财政司长:市场调整楼价是合适做法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认为,只要不造成金融系统安全隐患,楼价由市场调整是合适做法。 陈茂波星期天(10月29日)在香港商业电台节目上说,香港仍要持续增加土地,以增加房屋供应,支持招商引资、产业发展。 他认为,目前楼价会有秩序调整、从高位下滑,只要不造成金融系统安全隐患、银行体系风险或信心危机,由市场调整是合适的。 陈茂波也说,希望《施政报告》推出的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能吸引更高端、资本雄厚的投资者,带资金赴港,并欢迎创业者、企业家落户香港。 2023年10月29日 11:36 AM

封面图片

#港闻【Now新闻台】财政预算案提出发债1200亿元,引起「借贷度日」的质疑。曾经任内发债的前财政司司长唐英年表示,以发债补充短

#港闻 【Now新闻台】财政预算案提出发债1200亿元,引起「借贷度日」的质疑。曾经任内发债的前财政司司长唐英年表示,以发债补充短中期资金是可以接受,相信社会团结一致、搞好经济,赤字会比预期少。 前财政司司长唐英年:「我觉得发债不是一个『妖魔』,而是财经上,或政府营运上有一定的需要。我当时是用债作为一个过渡,因为是有财赤,即好像现在有财赤,但当时我们的财赤是几百亿,未去到过千亿,但最终的基础都是要搞好经济。你搞好经济,从而令到楼市复苏,可以令到企业界,或者零售收入增加,最终灭赤目标会快很多。」

封面图片

港财政司长:市民无担心香港出现结构性财政赤字

港财政司长:市民无担心香港出现结构性财政赤字 香港前财政司长曾俊华在社交平台发文,质疑香港已经入结构性财政赤字时代。香港财政司长陈茂波对此回应,港府预期经营和综合账户将分别于两年和三年后恢复收支平衡,市民无须担心香港出现结构性财政赤字。 综合网媒“香港01”和《星岛日报》等报道,曾俊华星期天(3月3日)在脸书发文,提出上述看法,并称在看完最新一份财政预算案报告,担心香港将借贷度日。他也指预算案增加收入措施在面对千亿债务实为杯水车薪,质疑在高息环境下港府发债的吸引力和回报。 曾俊华也提到,港府若连年发债,然后用于支付日常开支,香港政府荷包无需多久就会干涸。 陈茂波星期一(4日)在一档电台节目上,重申港府发债不会用作支付政府经常性开支。在上星期三(2月28日)出席公布财政预算案论坛时,陈茂波已表示,港府发行债券的主要目的并非支持日常开支,而是用于投资基建项目,尤其是北部都会区、洪水桥新发展区,以至其他工程项目。 港府将于下个财政年度发债1200亿港元(约206亿新元)。对于在高息环境下,保证息率要达4至5厘才能吸引市民购入债券,陈茂波表示,不同意相关息口要升至如此高位,指息口始终会回落,政府有大约7000亿港元储备,所以不急于一时发债,可以掌握发债时机。 陈茂波补充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到港进行评估时指,港府财政非常稳健。他接触到的评级和金融机构,乃至专业投资者和金融市场人士,也欢迎和赞同港府应多发债,利用市场资金,确保各个基建投资项目能按时展开。 2024年3月4日 4:10 PM

封面图片

港财政司长:投资香港具有高性价比

港财政司长:投资香港具有高性价比 香港财政司长陈茂波说,国际投资者寻求性价比,香港正是最理想的投资目的地之一。 综合《明报》和香港电台网站报道,陈茂波星期天(1月14日)启程前往瑞士达沃斯,出席于本月15日至19日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他早上在网志写道,希望在出席论坛年会时,向一些很久没到访过香港或中国大陆的投资者,介绍最新的发展与机遇。 陈茂波说,今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主题是“重建信任”,全球约200个国家和地区,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经济状况和社会需要,信任的氛围关乎到能否联手推动全球经济更好增长,更关乎如何让全球人民普遍受惠。 陈茂波说,虽然全球高息环境及多个外围不利因素叠加,令过去一年香港资产市场备受压力,但投资机遇变得更具吸引力,很多资金正寻觅投资机会。 他说,香港财富管理业务具有优势,产业发展方面同样进展很快。他认为,国际投资者的不二法则是寻求最具性价比的回报机遇,关键是未来增长的潜力,不少熟悉香港市场的国际投资者都认同,香港是最理想的选项之一。 2024年1月14日 3:32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