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财政司长:市民无担心香港出现结构性财政赤字

港财政司长:市民无担心香港出现结构性财政赤字 香港前财政司长曾俊华在社交平台发文,质疑香港已经入结构性财政赤字时代。香港财政司长陈茂波对此回应,港府预期经营和综合账户将分别于两年和三年后恢复收支平衡,市民无须担心香港出现结构性财政赤字。 综合网媒“香港01”和《星岛日报》等报道,曾俊华星期天(3月3日)在脸书发文,提出上述看法,并称在看完最新一份财政预算案报告,担心香港将借贷度日。他也指预算案增加收入措施在面对千亿债务实为杯水车薪,质疑在高息环境下港府发债的吸引力和回报。 曾俊华也提到,港府若连年发债,然后用于支付日常开支,香港政府荷包无需多久就会干涸。 陈茂波星期一(4日)在一档电台节目上,重申港府发债不会用作支付政府经常性开支。在上星期三(2月28日)出席公布财政预算案论坛时,陈茂波已表示,港府发行债券的主要目的并非支持日常开支,而是用于投资基建项目,尤其是北部都会区、洪水桥新发展区,以至其他工程项目。 港府将于下个财政年度发债1200亿港元(约206亿新元)。对于在高息环境下,保证息率要达4至5厘才能吸引市民购入债券,陈茂波表示,不同意相关息口要升至如此高位,指息口始终会回落,政府有大约7000亿港元储备,所以不急于一时发债,可以掌握发债时机。 陈茂波补充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到港进行评估时指,港府财政非常稳健。他接触到的评级和金融机构,乃至专业投资者和金融市场人士,也欢迎和赞同港府应多发债,利用市场资金,确保各个基建投资项目能按时展开。 2024年3月4日 4:10 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港闻【Now新闻台】财政预算案提出发债1200亿元,对于前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关注香港进入结构性财政赤字年代,若「债冚债」担心库房

#港闻 【Now新闻台】财政预算案提出发债1200亿元,对于前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关注香港进入结构性财政赤字年代,若「债冚债」担心库房空虚。现任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就指,发债不会用在日常开支,目的要增加土地供应,令到楼价飞升的情况不再出现。 陈茂波:「2007至2016年期间,楼价升了两倍,原本100万变了300万,为何是这样?因为那段时间停止造地,基建投入不足,土地供应不够,见到楼价升只能呆看,今时今日不能容许这个情况出现,我们一定会掌控土地供应权,同时一直密切留意楼市,确保住宅楼宇供应充足。」

封面图片

港财政司长:今年度财政赤字预计增长近九成

港财政司长:今年度财政赤字预计增长近九成 香港财政司长陈茂波公布,受经济增长预期慢、资产市场偏软影响,今年度香港财政赤字预计增长近九成。 综合《星岛日报》和网媒“香港01”报道,陈茂波星期三(2月28日)公布新一份财政预算案时披露,2023/24年度综合赤字预计达1016亿元(港元,下同,174亿新元),比去年预估的544亿元高出约86%。财政储备预计7332亿元,仅够港府一年开支。 陈茂波说,受全球利率上升、经济放缓及地缘政治持续紧张影响,去年香港经济增长较预期慢,尽管疫情过后整体开支回落,但资产市场偏软,地价及印花税收入下跌,令本年度政府收入预计下滑13.7%至5546亿元,其中房地产收入只有194亿元,比预期少656亿元;印花税收入只有500亿元,比预期少350亿元。 不过,他也表示,外界不应该只聚焦港府收支情况,而是要关注整体经济周期财政状况。港府也会坚守量入为出原则,避免港府财政继续赤字。 陈茂波强调,港府有决心和信心克服公共财政当前面对的挑战,基本原则是必须维持公共财政的可持续性。港府已制定一套财政整合计划,勾划出如何逐步回复收支平衡,维持财政储备在稳健水平,确保政府能持续为社会提供各项公共服务和推动经济发展,以及在逆境或其他紧急情况时,有充分空间推出措施协助市民及企业。 陈茂波预计,未来五年的经营帐目和非经营帐目的赤字均会逐年收窄,其中经营帐目在两年后,即2026/27年度起恢复盈余;至于非经营帐目,则在2028/29年度恢复盈余。 展望下一年度,陈茂波预计,2024/25港府财政赤字将收窄至481亿港元,财政储备进一步减少至6851亿元。陈茂波解释,今年外围环境仍然复杂,香港资产市场相关的收入仍需时间完全恢复,加上政府在民生政策资源投放仍然庞大,医疗、社福和教育开支合共高达3437亿元,占经常开支59.3%。 2024年2月28日 4:44 PM

封面图片

港财政司长料赤字突破1000亿港元

港财政司长料赤字突破1000亿港元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说,香港今年的整体经济和资产市场表现都较预期逊色,并预计本年度综合赤字可能略超过1000亿港元(下同,约171亿新元)。 综合《星岛日报》和香港电台报道,陈茂波星期一(12月4日)在香港立法会财经事务委员会会议上说,港府目前的财政状况仍然相当稳健,去年政府债务相对于本地生产总值比率大约4.3%,较主要经济体低。 不过,在全球经济挑战重重、地缘政治环境复杂,以及全球利息上升等背景下,陈茂波指出,香港今年的整体经济和资产市场表现都较预期逊色,因此相关的政府收入,例如地价和印花税都受到影响。 他预计本年度的综合赤字可能略超过1000亿元,比港府2月份公布《财政预算案》时估算的544亿元还高。 陈茂波也在会议上说,香港第三季经济按年增长4.1%,但全年预测向下修订至3.2%。他认为香港明年经济将面对不少挑战和不确定性高的外围环境,但整体经济应可从冠病疫情的阴霾中进一步恢复过来,预测2024年经济增长将介于0.5%至4.0%。 2023年12月4日 9:26 PM

封面图片

港财政司长:发债是用市场资金投资长期回报项目

港财政司长:发债是用市场资金投资长期回报项目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说,香港发债是用市场资金投资长期回报项目,这种做法在国际上常见。 综合香港电台和香港中通社报道,陈茂波星期三(3月6日)在一档电台节目上说,港府发债的目的是希望利用市场资金,投资长期有回报项目,短期内未必用到很多政府储备。 他表示,这种做法在国际上常见,同时可推动香港债券市场发展。 陈茂波也强调,香港的负债比率很低,目前占本地生产总值6%,预料五年后将占13%,比全球任何先进经济体都低。 香港政府在最新一份财政预算案中提出,将在下个财政年度发债1200亿港元(约205亿新元)。两任前财政司长曾俊华和唐英年对此有不同看法。 曾俊华在脸书发文提到,港府若连年发债,然后用于支付日常开支,荷包无需多久就会干涸。他也称,看完最新一份财政预算案报告,担心香港将借贷度日。 唐英年则认为,以发债填补短中期资金流,属于可以接受的范围,不应将发债妖魔化。 2024年3月7日 9:01 PM

封面图片

港财政司长:多数市民反映港府无须再推大幅纾缓措施

港财政司长:多数市民反映港府无须再推大幅纾缓措施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星期天(2月11日)说,大部分香港市民反映港府无须像过去那样再大幅推出纾缓措施。 据香港中通社报道,陈茂波说,绝大部分公众对预算案的反映,是政府不需要像过去那般推出大幅纾缓措施,主要因为香港经济处于正增长,同时要顾及政府财政承担能力。 香港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公众咨询在去年底展开,将在本月28日发表。陈茂波说,政府在疫情期间开支庞大,预料2023/24年度将录得1000亿港元(下同,约172亿新元)赤字,这是无可避免的。 他指出,资产市场状况欠佳,导致政府地价和印花税收入不理想,但相信这只属周期性情况,只要经济好转、资产市场稳定,政府收入就会回升。政府有决心节流,也会小心谨慎开源,努力培育新产业。 展望新一年,陈茂波说,龙年经济比去年稳定,预期上半年仍有一定挑战,地缘政治因素或令市场波动;待息口稳定回落后,利好外国经济情况并带动需求,相信资产市场和出口表现都将比较稳定。 自2019年以来,香港已有三次财政赤字,2020/21年度财赤最高,达2325亿港元。2019/20年度赤字为106亿港元,2022/23年度赤字为1223亿港元。 2024年2月11日 5:17 PM

封面图片

港财政司长:香港财政状况非常稳健 经济稳中向好

港财政司长:香港财政状况非常稳健 经济稳中向好 香港特区政府近几年财政出现赤字,但香港财政司长陈茂波称,港府财政状况非常稳健,整体经济稳中向好。 综合香港电台和《商报》报道,陈茂波星期五(6月14日)在“机遇香港”采访活动中说,港府虽然过去两三年出现赤字,但全球普遍在冠病疫情后通过赤字预算推动经济增长,香港目前仍有7000多亿元(港元,下同,1200亿新元)财政储备,相当于一年政府开支。 他称,目前港府借贷比率很低,只有约5%。未来几年港府计划通过发债推动新界北部都会区等发展,预计五年后的借贷占生产总值达13%,仍属健康水平。 陈茂波说,从资产市场来说,香港大体上是稳住,并且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随着美国利率下滑,整个金融环境较为宽松时,今年下半年香港的资本市场表现会更加好;加上随着更多中国大陆城市开放赴港自由行,香港的消费也将出现温和增长。 他认为,面对复杂的地缘政治格局、高息环境等挑战下,营商环境存在一定风险。但香港也可抓紧机遇,在大湾区发掘不少商机。 陈茂波还提到,香港会继续发展盛事经济,宣传香港品牌,吸引更多旅客到港体验。他说,港府正积极举办很多盛事活动,全年合计超过200项,有望带来最多逾100亿元的经济贡献。 股市方面,陈茂波认为,中美关系紧张对部分资金进出流向带来一定影响,但在中国大陆的支持下,尤其是中国证监会提出多项支持香港资本市场措施后,港股已较去年底反弹6%至7%,日均交投回升至1000亿元以上。 楼市方面,陈茂波说,自从香港政府在2月为楼市全面撤辣后,香港楼价在3月及4月上升2%至3%左右,成交量也有提升。虽然香港楼价由2021年9月的历史高位至今年2月期间下跌约24%,但面对利率高企的环境,楼价有序调整属于正常,而且期内交投相对低,市场没有出现信心问题。 2024年6月15日 1:17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