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中国经济不会步日本后尘

林毅夫:中国经济不会步日本后尘 中国全国政协常委林毅夫称,中国经济可以维持相对较高的增长率,不会出现像日本一样的情形。 据中新社报道,担任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的林毅夫,星期二(3月5日)在全国两会期间回答记者提问。 林毅夫说,20世纪90年代初,很多人谈论日本经济会超越美国,结果不仅没超越,还与美国差距一路加大。他说,日本的情况不会在中国发生。 20世纪90年代日本出现人口老龄化,经济增长放缓。尽管中国目前也面临老龄化挑战,但林毅夫称,对经济增长而言劳动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有效劳动,即劳动力数量乘以劳动力质量。从中国人口看,过去是“数量红利”,现在是“质量红利”。 林毅夫还提到,日本20世纪90年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已超越美国,产业技术同样属于世界最前沿,但因美国技术打压,日本放弃了半导体芯片这一先进产业。中国在新经济绝大多数领域与发达国家处于同一起跑线,且具备人才、市场等方面优势,哪怕有些技术稍有落后,中国也可利用新型举国体制来进行技术研发和突破。 产业政策支持方面,林毅夫指出,20世纪80年代后,日本认为政府不该制定产业政策,由此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停滞,生产力水平也处于相对停滞状态。 “没有一个发展中国家不用产业政策能够追赶上发达国家,也没有一个发达国家不用产业政策能够继续维持技术领先。”林毅夫说,中国这些年能在新科技领域有所突破,离不开政府的产业政策。 他说,中国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使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质生产力会不断涌现,中国经济可以维持相对较高的增长率,不会出现像日本一样的情形。 2024年3月5日 5:10 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书名】解读中国经济【作者】林毅夫

【书名】解读中国经济 【作者】林毅夫 【格式】#epub #mobi #azw3 #pdf 【分类】#中国 #改革 #转型 【简介】本书全面剖析了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历史进程。书中不仅回顾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兴衰与城乡结构改革,还通过自生能力理论、比较优势战略等核心观点,探讨了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经验与未来挑战。林教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实例,深入浅出地解读了中国经济的热点问题,如新农村建设、公平与效率、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政策。 下载 频道 群组 商务

封面图片

林毅夫:要保持独立思考能力,真正看清中国面临的困难和机遇

林毅夫:要保持独立思考能力,真正看清中国面临的困难和机遇 据中国日报,日前,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名誉院长林毅夫在接受专访时表示:目前中国经济遇到了一些困难,我们要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真正看清中国面临的困难和机遇,采取足量有效的措施来克服这些困难。林毅夫认为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机会最多的国家。 面对外需疲弱,林毅夫表示应该加强技术升级和产品研发,推出更多有竞争力的产品提升出口,比如“新三样”就是很好的例证。即使有些技术可能被美国卡脖子,但是那些领域的数量很少,中国可以依靠国内大市场,采用新型举国体制来攻关,不断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使得生产力水平继续提高。 来源:格隆汇

封面图片

【书名】新质生产力【作者】林毅夫 等

【书名】新质生产力 【作者】林毅夫 等 【格式】#epub #mobi #azw3 #pdf 【分类】#经济学 #商业 #2024新书 【简介】本书收录了林毅夫、黄奇帆等国内一线学者、专家对中国经济的观察与思考,结合外部形势及内部特征,围绕新质生产力的定义与内涵,从战略支撑、产业支撑、金融支撑、基础支撑、目标引领等角度,对新质生产力这一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进行解读。

封面图片

在2021年中国企业未来发展论坛上,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表示,ASML首席执行官担心不把 #光刻机 卖给中国,大概3年以后中国

在2021年中国企业未来发展论坛上,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表示,ASML首席执行官担心不把 #光刻机 卖给中国,大概3年以后中国就会自己掌握这个技术。而从过去的经验来看,只要中国掌握这个技术,中国的生产成本会比国际上便宜,那时候ASML可能就退出了世界光刻机市场。 三年刚过,最近众多大V与网民追问:「三年过去了,我们的光刻机呢?」 #林毅夫 没有实现的预言,您还记得哪些?

封面图片

林毅夫:内地需利用资本提升生产力 投资技术含量更高产业

林毅夫:内地需利用资本提升生产力 投资技术含量更高产业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在博鳌亚洲论坛表示,去年内地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下降,相信与全球经济放缓有关,加上内地工资水平上升,不少外资将传统产业转移至越南等成本更低的地方,认为内地需要利用资本推动生产力提升,投资技术含量更高的产业,相信内地每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仍可达30%左右。中国前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在同一场合表示,各国在疫情后更重视供应链安全性,但在重整全球化供应链时,必须采取开放态度,即使区域合作可以解决部分贸易碎片化问题,但长远不能代替全球性体制。他以美国为例,当地推动制造业回流,反而推高生产成本,最终仍是由消费者付上沉重代价,认为供应链安全与效益应找到平衡,并去除政治对全球化的干扰。 2024-03-26 17:55:13

封面图片

《中国经济远望:2016 - 2029》[套装共5册]

《中国经济远望:2016 - 2029》[套装共5册] 简介:《中国经济远望:2016 - 2029》套装聚焦中国经济在2016 - 2029年间的发展情况。书中可能从宏观经济政策、产业发展趋势、区域经济格局、国际经济环境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对中国经济在这一时期的增长动力、面临的挑战、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深入研究和预测,为经济研究者、政策制定者、企业管理者以及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标签: #中国经济#经济发展#宏观经济#产业趋势#经济预测 文件大小:NG 链接: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