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改委谈外资规模下降:将扩大制度型开放缩减准入负面清单

中国发改委谈外资规模下降:将扩大制度型开放缩减准入负面清单 针对去年以来中国利用外资规模有所下降的问题,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伍浩星期三(3月20日)说,全球跨境投资有升有降是常态,从未来趋势看,中国吸引外商投资优势显著、空间广阔。下一步,将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并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伍浩当天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就如何评价去年以来中国利用外资规模有所下降的问题回答说,从世界范围来看,全球跨境投资有升有降是常态。近年来,世界变乱交织、全球经济形势更趋复杂,全球跨境投资波动有所加大,2021年全球数据上升到较高规模以后出现持续回落。今年1月,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表的《全球投资趋势观察》显示,扣除跨国企业投资中转地因素后,2023年全球跨境投资下降了18%。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吸引外资规模保持了较好态势。 伍浩说,拉长时间尺度看,2023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仍处于历史高位。虽然2023年单纯从数字上,中国吸引外资的规模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波动,但从“量”和“质”两个方面来看,都可以得出更为客观结论。量上,去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1万亿元人民币(约2100亿新元),处于历史第三高。质上,中国利用外资的结构持续优化,2023年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37.4%,比2022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制造业领域引资占比达到27.9%,提升了1.6个百分点。 从未来趋势看,中国吸引外商投资优势显著、空间广阔。中国是全球超大规模且最有增长潜力的市场,在先进制造业、新型城镇化、消费结构升级等方面将持续释放出巨大需求。同时,中国拥有良好稳定的政策环境、全球最完备的产业体系,能为外商投资提供高效率、高可靠性的产业配套体系。中国日益完备的基础设施网络、充足的人才资源和丰富的创新应用场景等,能为外商扩大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等方面创造良好投资空间。去年中国新设外资企业数量增长39.7%,充分体现了外资分享中国市场机遇的热情和对未来投资前景的信心。 ... 2024年3月20日 4:53 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发改委:中国吸引外资规模保持较好态势

发改委:中国吸引外资规模保持较好态势 国家发改委秘书长伍浩表示,注意到国内外媒体近期很关注中国实际利用外资规模情况。他回应有关中国利用外资规模有所下降的提问时表示,全球跨境投资有升有降是常态,按联合国今年1月发表的文件,扣除跨国企业投资中转地因素后,去年全球跨境投资下降18%,认为中国吸引外资规模保持较好态势。伍浩表示,虽然中国去年吸引外资出现一定程度波动,但去年实际利用外资仍处于历史高位,去年就逾1.1万亿元人民币,为历来第三高。他说,中国利用外资的结构持续优化,去年高技术产业引资比例按年上升1.3个百分点,升至37.4%;制造业领域引资上升1.6个百分点,升至27.9%。他又说,中国去年新设外资企业数量增长39.7%,体现外资分享中国市场机遇的热情,以及对未来投资前景的信心,形容对于跨国公司,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2024-03-20 16:44:11

封面图片

发改委:会进一步拓宽外商投资空间

发改委:会进一步拓宽外商投资空间 国家发改委秘书长伍浩表示,刚出台有关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行动方案,再次表明中国对吸引外资工作高度重视,会进一步拓宽外商投资空间,减少外资准入限制, 在外资企业关心的医疗及增值电信等领域开展准入试点,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外资机构开展银行保险和债券基金等领域业务。他说,会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内外资企业生产而符合标准的产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亦会促进外资企业研发、生产和销售等数据跨境安全有序传输,并将制定粤港澳大湾区数据转移标准,实现大湾区内数据便捷流动。 2024-03-20 16:25:36

封面图片

商务部: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清理内外资待遇不一问题

商务部: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清理内外资待遇不一问题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表示,将以更高水平开放,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让更多外资愿意来、进得来。凌激出席「投资中国」首场标志性活动致辞时表示,将以更优质服务稳存量,办好每月外资企业圆桌会议,用好外资企业问题诉求及收集办理系统等渠道,推动解决外资企业关注问题,落实好外资国民待遇;同时当好「清道夫」,清理内外资企业待遇不一致及隐性壁垒问题,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让外资既准入、又准营。他说,将以更精准的政策提高质量,落实好「外资24条」和新推出的行动方案,加大研发中心、先进制造、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引资政策支持力度,为外资参与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同场的北京市委书记尹力表示,北京将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布局建设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不断拓展更大的投资空间、创造更多的投资商机。 2024-03-26 11:07:04

封面图片

商务部:将推动合理缩减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

商务部:将推动合理缩减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27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已经实现了制造业“清零”,下一步将重点推进服务业开放。我们将与有关部门一道深化研究,推动合理缩减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同时,推动出台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引领全国持续扩大开放。 来源:格隆汇

封面图片

3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开展放宽科技创新领域外商投资准入

3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开展放宽科技创新领域外商投资准入试点。允许北京、上海、广东等自由贸易试验区选择若干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在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和应用等领域进行扩大开放试点。支持信息服务(限于应用商店)等领域开放举措在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好落地见效。 via 匿名 标签: #自由贸易试验区 频道: @GodlyNews1 投稿: @GodlyNewsBot

封面图片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12月27日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12月27日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2021年版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缩减至31条、27条,压减比例分别为6.1%、10%。主要变化:一是进一步深化制造业开放。汽车制造领域,取消乘用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以及同一家外商可在国内建立两家及两家以下生产同类整车产品的合资企业的限制。广播电视设备制造领域,取消外商投资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及关键件生产的限制,按照内外资一致原则管理。本次修订,实现了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制造业条目清零。二是自贸试验区探索放宽服务业准入。市场调查领域,除广播电视收听、收视调查须由中方控股外,取消外资准入限制。社会调查领域,允许外商投资社会调查,但要求中方股比不低于67%,法人代表应当具有中国国籍。三是提高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精准度。在负面清单说明部分增加“从事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禁止投资领域业务的境内企业到境外发行股份并上市交易的,应当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境外投资者不得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其持股比例参照境外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有关规定执行”,由证监会和有关主管部门按规定对从事负面清单禁止领域业务的境内企业到境外上市融资实行精准化管理。需要说明的是,“应当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审核同意”系指审核同意境内企业赴境外上市不适用负面清单禁止性规定,而不是指审核境内企业赴境外上市的活动本身。四是优化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根据《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在负面清单说明部分增加“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境内投资,应符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的有关规定”。做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衔接,在负面清单说明部分增加“境内外投资者统一适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有关规定”。 (国家发改委)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