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行长:房地产波动对金融体系影响有限

中国央行行长:房地产波动对金融体系影响有限 中国央行行长潘功胜称,中国房地产市场已出现一些积极信号,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具有坚实的基础,房地产市场波动对金融体系影响有限。 据中新社报道,潘功胜星期一(3月25日)在北京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 潘功胜说,中国金融体系运行稳健,金融机构总体健康,风险抵御能力较强。中国政府的债务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中游偏下水平,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相关政策正在逐步奏效。 此外,中国已经构建了行之有效的金融安全网,包括完善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加强金融监管、强化处置资源保障、发挥好最后贷款人职能、强化法治保障等。 他说,中国经济保持回升向好态势,有能力实现全年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未来仍有充足的政策空间和丰富的工具储备。 潘功胜说,中国央行将结合调控形势需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强化逆周期调节力度,把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继续为经济回升向好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他还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经验表明,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是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和重要保障,是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举措。下一步,中国央行将继续坚定不移做好金融开放各项工作。 2024年3月26日 7:53 A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韩国央行行长:不受监管的稳定币价值不稳定,或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韩国央行行长:不受监管的稳定币价值不稳定,或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韩国央行行长李昌镛强调,关于引入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讨论现在已经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随着最近各种稳定币的发行,CBDC正成为央行不能再推迟研究的课题。尽管名字叫稳定币,但不受监管的稳定币在价值上是不稳定的,如果稳定币成为数字支付工具并排挤央行货币,金融体系能否保持稳定是个问题。如果稳定币激增,货币的单一性可能无法保证,甚至货币的铸造以及货币政策的执行方式都可能受到影响。 李昌镛表示,特别是在美国,PayPal最近发行的稳定币PYUSD正在被使用。因此,如果由Visa或Mastercard等拥有国际网络的机构发行类似的稳定币,国家之间资本流动的波动性可能会增加,并对货币主权产生负面影响。 快讯/广告 联系 @xingkong888885

封面图片

中国央行行长潘功胜:后续仍有降准空间

中国央行行长潘功胜:后续仍有降准空间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说,中国银行业目前的存款准备金率平均是7%,后续仍然有降准的空间。 潘功胜星期三(3月6日)下午在本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回答相关提问时说,中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但是国内外的形势依然复杂多变,要发挥政策的合力,加大宏观调控的政策力度。 潘功胜说,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箱依然丰富,货币政策仍有足够的空间,央行在货币政策的调控中,将更加注重平衡好短期与长期,稳增长与防风险,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着力提振信心、稳定预期、稳定物价,为经济运行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环境。 他说,在总量上保持合理增长,去年人民银行两次调低存款准备金率,每一次下调0.25个百分点,今年2月5日,央行又降低了存款准备金率0.5%,一次性释放长期性的流动性是1万亿元(约1892亿新元新元)。 潘功胜说指出,目前,整个中国银行业的存款准备金率平均是7%,后续仍然有降准的空间。央行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逆周期的调节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持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均衡投放,实现了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供应量与经济目标相匹配。 2024年3月6日 4:04 PM

封面图片

中国央行行长:支持香港打造亚太金融科技枢纽

中国央行行长:支持香港打造亚太金融科技枢纽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说,央行坚定维护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支持香港打造亚太地区金融科技枢纽。 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消息,潘功胜星期二(11月28日)在香港金融管理局国际清算银行高级别会议上发表讲话时,作出以上表述。 潘功胜在会议上,就中国的经济形势、货币政策、金融业对外开放、参与国际金融治理,以及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作用,分享看法。 谈到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独特优势,潘功胜说,香港是全球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具有高度开放的商业环境、深度的金融市场体系、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巨大的人才优势、健全的法律体系和国际化的金融监管体系。 他指出,香港不仅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离岸人民币市场,还是亚洲最大的资产管理中心、私人财富管理中心,以及第二大对冲私募基金枢纽。 潘功胜强调,中国人民银行坚定维护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坚定支持香港的金融稳定。“我们将不断优化跨境人民币业务政策体系,强化香港的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和风险管理中心功能,支持香港打造亚太地区金融科技枢纽和可持续金融中心。” 关于中国经济形势,潘功胜说,中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总体回升的态势更趋明显。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前三季同比增长5.2%,预计全年能够顺利实现5%的经济增长目标。 潘功胜还说,当前中国的GDP总量已超120万亿元人民币(约22万亿新元),约合18万亿美元(约24万亿新元)。庞大的基数决定了中国经济很难像此前那样维持每年8至10%的高速增长。 他也说,中国正在经历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传统增长模式过度依赖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也许短期内能实现更高增速,但也会固化结构性矛盾,损害增长的可持续性。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更加重要,中国必须更加关注经济结构调整,培育新的增长点。 2023年11月28日 9:07 PM

封面图片

中国央行行长:增加国债买卖不代表要搞量化宽松

中国央行行长:增加国债买卖不代表要搞量化宽松 中国央行行长潘功胜说,中国央行正研究落实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增加买卖国债,但这并不代表要搞量化宽松。 综合第一财经和证券时报网报道,潘功胜星期三(6月19日)在陆家嘴论坛上说,去年10月举行的中共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买卖。人民银行正在与财政部加强沟通,共同研究推动落实。 潘功胜说,这个过程是渐进式的,国债发行节奏、期限结构、托管制度等也需同步研究优化。 他也说:“应当看到,把国债买卖纳入货币政策工具箱不代表要搞量化宽松,而是将其定位于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和流动性管理工具,既有买也有卖,与其他工具综合搭配,共同营造适宜的流动性环境。” 潘功胜提到,美国硅谷银行的风险事件给出了启示,中央银行需要从宏观审慎角度观察、评估金融市场的状况,及时校正和阻断金融市场风险的累积,当前特别是要关注一些非银主体大量持有中长期债券的期限错配和利率风险,保持正常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保持市场对投资的正向激励作用。 潘功胜还指出,在调控中,央行将注重把握和处理好三方面关系,一是短期与长期的关系。把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重要考量,灵活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同时保持政策定力,不大放大收;二是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统筹兼顾支持实体经济增长与保持金融机构自身健康性的关系;三是内部与外部的关系。主要考虑国内经济金融形势需要进行调控,兼顾其他经济体经济和货币政策周期的外溢影响。 前中国央行顾问余永定撰文指出,中国应该打破对量化宽松(QE)的思想禁忌,债务问题的最终解决不是靠还债而是靠经济增长。 2024年6月19日 12:14 PM

封面图片

【国际清算银行行长:CBDC是金融体系创新之关键】

【国际清算银行行长:CBDC是金融体系创新之关键】 国际清算银行(BIS)行长Agustín Carstens表示,央行数字货币(CBDC)是金融体系创新的关键,而私营部门会在将CBDC推向市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Carstens周三在瑞士巴塞尔举行的CBDC会议上发表讲话称:“无论是批发形式(作为一种数字央行储备),还是零售形式(作为一种数字纸币),至少对我来说,越来越清楚的是,这些新形式的货币将成为未来金融体系的核心。” 快讯/广告 联系 @xingkong888885

封面图片

中国央行行长潘功胜会晤美联储主席鲍威尔

中国央行行长潘功胜会晤美联储主席鲍威尔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星期三(4月17日)在美国华盛顿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春会期间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新闻稿,双方就中美经济形势、货币政策、金融稳定等议题交换了意见。 潘功胜去年10月在摩洛哥马拉喀什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年会期间,也与鲍威尔进行了会晤。 2024年4月18日 2:37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