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保安局长批《纽约时报》涉港文章极具误导性

港保安局长批《纽约时报》涉港文章极具误导性 俗称香港《基本法》23条的《维护国家安全条例》立法通过后,引来西方国家和媒体的批评。香港保安局长邓炳强去信美国《纽约时报》,对该报刊发极具误导性的评论文章表达不满。 《纽约时报》星期二(3月26日)刊登一篇题为《香港人现在只能低声谈论自由》(Hong Kongers Now Only Whisper About Freedom)的文章。 文章称,《香港国安法》和23条立法使用的语言都宽泛模糊,是“旨在将公民自由置于死地、将保护人民自由的机构变成镇压工具的钝器”。 文章还写道,23条立法通过后,香港人正悄悄地采取预防措施,把“那些令人兴奋的日子留下来的书籍、T恤衫、录像片段、电脑文件和其他文件处理掉”。 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邓炳强表示,他对文章极具误导性的言论强烈不满和谴责。《香港国安法》和《维护国家安全条例》针对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并明确列出罪行的犯罪要素,守法的人士包括到港的普通旅客,并不会误堕法网。 邓炳强说,《维护国家安全条例》中管有煽动刊物的罪行,已明确规定只有在一个人无合理辩解下,管有煽动刊物才构成犯罪。刊物是否具有煽动意图,必须在考虑所有相关情况后才能确定,如果涉案人不知道刊物具有煽动意图,就不可能被定罪。 邓炳强重申,《维护国家安全条例》明确规定《基本法》所保障的权利和自由,以及相关国际人权公约的规定都会依法受到保障。他说,强烈敦促《纽约时报》确保有关香港的报道公平公正,停止危言耸听。 2024年3月27日 2:08 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港闻【Now新闻台】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去信纽约时报,强烈反对和谴责有关23条立法的评论文章。

#港闻 【Now新闻台】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去信纽约时报,强烈反对和谴责有关23条立法的评论文章。 该篇评论文章标题为「香港人现在只能低声谈论自由」。内容称,23条立法后,在香港的人权保障会受影响,又提及有朋友向笔者称,担心存有苹果日报会触犯法例。 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去信纽约时报,指该篇评论极具误导性,又称维护国家安全条例中,管有煽动刊物的罪行,已列明只有没合理辩解下管有,才会构成犯罪,若涉案人不知道刊物具煽动意图,不可能被定罪。 邓炳强亦强调,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规定,基本法赋予的权利和自由都会依法受到保障。

封面图片

香港保安局斥英国《卫报》涉港报道极具误导性

香港保安局斥英国《卫报》涉港报道极具误导性 香港保安局致函英国《卫报》,批评该报一篇关于香港《基本法》第23条立法的报道极具误导性,并呼吁该报停止发表危言耸听的言论。 综合香港中通社和《星岛日报》报道,香港保安局副秘书长廖李可期星期五(3月29日)去信英国《卫报》,强烈反对并谴责该报题为“香港官员警告网上批评可能违反新国安法”(Hong Kong official warns online criticism could breach new national security law)的文章,批评相关报道极为误导,并强烈敦促该报要确保报道公平公正,停止发表危言耸听的言论。 廖李可期在信中说,俗称香港《基本法》23条立法的《维护国家安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的犯罪行为,精准针对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和活动,有明确定义列明犯罪构成元素,守法的人不会在不知不觉中触犯法律,误坠法网。 对于《条例》中涉及煽动意图的罪行,廖李可期说,《条例》不妨碍任何人合法表达意见,包括根据客观事实、对政府提出合理及真诚的批评。 她说,律政司司长早前接受其他传媒访问时已经清楚解释,煽动对中央政府或港府的仇恨与客观批评之间的区别,纯粹对港府作出批评并没有问题。 廖李可期认为,《卫报》上述文章的标题严重歪曲律政司司长的言论,误导读者。她重申,执法机关的行动均基于证据、按法律行事,并非针对向港府表达真诚批评的人。 2024年3月30日 7:08 PM

封面图片

OpenAI要求《纽约时报》证明版权文章原创性

OpenAI要求《纽约时报》证明版权文章原创性 据《纽约时报》报道,OpenAI 使用其文章来训练人工智能 (AI) 模型,既未征求许可,也未提供报酬。OpenAI 坚称其对从互联网上抓取的材料的使用是公平的。7 月 1 日,代表 OpenAI 的律师向纽约一家美国法院提交了一份请求,要求审理此案的法官命令《纽约时报》“提供证据,证明受版权保护的作品是作者的原创作品。”文件中提到的版权作品似乎几乎涵盖了《纽约时报》发表的所有可能出现在互联网上的文章。具体来说,OpenAI 还要求法官命令《纽约时报》提供记录每篇文章创作过程的完整细节。OpenAI 律师表示:“例如,《纽约时报》声称,为了制作世界级的新闻作品,它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专业知识和才能,包括深入调查通常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来报道和制作涉及复杂而重要的公共利益领域。OpenAI 选择直接质疑《纽约时报》是如何创作这些作品的包括方法、时间、劳动力和投资因此有权对其进行调查。”纽约时报的回应仅仅两天后的 7 月 3 日,纽约时报的法律团队就对 OpenAI 的请求做出了回应。不出所料,纽约时报反对该请求,并要求法官驳回此案。根据纽约时报的律师的说法:“OpenAI 声称,它需要所有记者笔记、采访备忘录、引用材料记录或每件所称作品的其他文件,以便确定《纽约时报》的作品是否确实是可保护的知识产权,这种说法史无前例,颠覆了版权法。”《纽约时报》的驳回动议本质上是说,版权材料的创作方式与本案中版权材料的使用方式无关。截至本文发表时,截至 7 月 4 日,尚未有更多文件向公众公布。此案法官将如何回应反对动议仍有待观察。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邓炳强谴责《华邮》文章内容具误导性

邓炳强谴责《华邮》文章内容具误导性 香港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致函《华盛顿邮报》,谴责其评论文章内容具误导性。 综合《星岛日报》、网媒“香港01”和香港中通社等报道,邓炳强星期一(3月11日)致函《华邮》,反驳该报10日刊发的一篇题为《香港以新安全法加倍镇压》(With new security law, Hong Kong doubles down on repression)的评论文章内容,并指其论调不当且具误导性。 邓炳强在信中说,涉及黎智英和47人被控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的法律诉讼仍在进行中,任何人都不宜对案件的细节发表评论。港府一再重申,所有案件都严格按照证据为基础、依法办案。所有被告都受到法律保护,接受公正审判。 对于文章指“唯一合理、可信的判决”是47人无罪获释,邓炳强称该建议非常不恰当,非但不尊重香港法院行使独立司法权,而且是公然干涉法院司法正义。 邓炳强指出,文章忽略了香港有制定《基本法》23条立法的宪制义务,而且在回归26年来一直没有履行这项义务。23条草案列明,维护国家安全立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尊重和保障人权,并对犯罪的要件、对象和范围作出明确规定。对于文章中提到的违法行为,海外也有相应或类似的规定。 《华邮》文章形容23条立法是《香港国安法》扩大版,为盗窃国家机密、间谍活动、叛国罪和外部干涉设立新的罪名。 邓炳强强调,港府将继续坚决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依法有效防范、制止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和活动,同时保障香港市民依法享有的权利和自由。 2024年3月12日 9:54 AM

封面图片

港保安局长邓炳强:希望国安教育深入每个角落

港保安局长邓炳强:希望国安教育深入每个角落 4月15日是香港《基本法》23条立法后的第一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香港多区近日举办多个活动响应。香港保安局局长邓炳强星期天(14日)在一场活动中说,希望市民寓学习于娱乐,将国家安全教育意识深入到国家的每个角落。 根据星岛日报报道,邓炳强在香港政协青年联会举办的“政青·油尖旺:社区国安教育日”活动典礼上致辞表示,今年是“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的10周年,明日也是《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落实后第一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具有非凡意义。 他说,虽然香港已经进一步完善了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及执行机制,但依旧不能掉以轻心,政府会密切关注形势变化,根据情况展开维护国家安全工作,也需要社区各界的共同参与,持续推动国家安全的宣传活动,提高市民的国家安全意识。 邓炳强希望市民寓学习于娱乐,透过活动,将国家安全教育意识深入到国家的每个角落。 香港教育局局长蔡若莲说,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也是促进国家强盛的基石,香港是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责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及发展利益。 她说,只有安全及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香港目前已经构建了更健全的维护国家安全制度,能加快推动由治及兴。教育局联同各政府部门及团体合办国家安全相关的活动,为同学创设多元的平台及学习机会,过去三年与保安局合办“国家安全齐参与”计划,累计有超过19万师生参与。 2024年4月14日 3:17 PM

封面图片

港保安局局长:经过禁地拍照不构成间谍活动罪行

港保安局局长:经过禁地拍照不构成间谍活动罪行 香港保安局局长邓炳强称,经过禁地拍照并不构成间谍活动罪行,并说明间谍活动指的是有意图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综合香港电台网站与网媒“香港01”星期天(3月10日)报道,香港立法会一个法案委员会继续审议有关《基本法》23条的《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 草案提到,间谍活动的作为包括“接近、查察、从上方或下方越过、进入或接达禁地、或出现于毗邻禁地之处”。对此,多名议员提出相关疑问。 有议员提问,部分军事设施附近是民众住宅,如市民在附近经过是否违法;也有议员询问,如果有摄影爱好者收取报酬去拍照军事禁地设施,但本身并无意图危害国家安全,是否违法。 邓炳强说,间谍活动指的是有意图危害国家安全,禁区门口经过、纯粹影相的话,不会构成间谍活动罪。他也说,有军事禁区位于山上,如市民爬山时误闯,行为虽已违法,但是否会被检控要考虑不同因素,也可能会被予以警告。 邓炳强说,如果拍摄有关禁地并无意图危害国家安全,并不违法,不过若将拍摄素材出售予第三者,对方有意危害国家安全,又涉及国家秘密等,可能将触犯条例下其他罪行。 另外,有议员关注私人土地被政府划分为禁区后,会否按收回土地准则赔偿予土地拥有人。香港律政司司长林定国说,划分为禁区不代表政府会夺取土地拥有权,因此不涉及收地赔偿。 2024年3月10日 9:04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