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律政司长:基本法23条堵塞国家安全漏洞

港律政司长:基本法23条堵塞国家安全漏洞 俗称香港《基本法》23条立法的《维护国家安全条例》刊宪生效近一个月之际,香港律政司司长林定国发文称,新法例堵塞国家安全漏洞,保障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权利和自由,有利于香港经济长足发展。 林定国星期六(4月20日)在脸书发文说,《维护国家安全条例》通过后,他继续接受媒体访问,又与包括香港英国商会、香港美国商会、香港总商会、金融界在内约200位不同团体代表作交流和解说,释除疑虑。 他说:“我们非常重视各界的意见,亦很乐意多接触、多解说,大家同心合力推动香港高质量的发展,开创新篇章。” 林定国说,他鼓励大家在解读条例时不要纠结于个别字眼,要从法律条文的整体性去看,以及相信法律程序的正当性。他举例解释,例如控方要按检控守则行事,要在毫无合理疑点下证明被告犯事意图及行为兼备才可提控等,又比如引入条款保障无辜及不知情的第三者,以及制订条例时坚守对人权自由的保障。 他指出,自己很高兴听到与会者表示,愿意向他们商界朋友或海外总公司说明正常商业活动不会受新法例影响,让外界能够透彻了解香港实际情况。他也非常欢迎外国的朋友亲身到来,认识、感受真实的香港。 林定国说,作为一个自由和多元的社会,香港拥有良好法治、资讯及资本流通自由、言论自由等优势。在法律框架下,这些赖以成功的要素都不受新法例影响。他强调,新法例堵塞了国家安全的漏洞,保障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权利和自由,整体令营商环境更稳定,有利香港经济长足发展。 2024年4月20日 8:09 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维护国家安全条例》生效将一个月 林定国称堵塞国家安全漏洞

《维护国家安全条例》生效将一个月 林定国称堵塞国家安全漏洞 律政司司长林定国说,《维护国家安全条例》生效快将一个月,他继续与不同团体交流及解说,鼓励大家不要纠结于个别字眼,要从法律条文的整体性去看以及法律程序的正当性,例如控方要按检控守则行事,毫无合理疑点下证明被告犯事意图及行为兼备才可提控等,引入条款保障无辜及不知情的第三者,以及制订条例时坚守对人权自由的保障。林定国在社交网页表示,很高兴听到与会者表示,愿意向他们商界朋友或海外总公司,说明正常商业活动不会受新法例影响,让外界能够透彻了解香港实际情况,亦非常欢迎外国的朋友亲身到来,认识、感受真实的香港。他指出,作为一个自由和多元的社会,香港拥有良好法治、资讯及资本流通自由、言论自由等优势。在法律框架下,这些赖以成功的要素都不受新法例影响,新法例堵塞了国家安全的漏洞,保障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权利和自由,整体令营商环境更稳定,有利香港经济长足发展。 2024-04-20 11:32:37

封面图片

港律政司长:23条立法不额外限制媒体批评政府的自由

港律政司长:23条立法不额外限制媒体批评政府的自由 香港律政司司长林定国在港媒撰文称,新订立的《维护国家安全条例》(即俗称的基本法23条立法)不会额外限制媒体批评政府的自由。 《明报》星期一(4月29日)刊发林定国以“变与不变”为题发表的文章。林定国文中称,新法例绝不会对新闻自由施加额外不合理的限制,包括针对批评政府的自由,“无论相关批评有多尖锐和严厉”。 他说,新闻界只要贯彻求真、公平、客观、不偏不倚和全面报道的最基本专业守则,毋须特别顾虑违法,包括新法例中针对国安风险的规定。 林定国指出,普通法制度是香港法治的基础,也是香港最核心的独特优势之一。普通法法治背后的价值观和目标“不需变、不可变、不能变”,法律必须保障基本人权自由,但也必须同时维护国家社会整体利益。 他说,“能变、可变、需变”的是制度安排和法律条文,以确保它们能因应环境转变而仍可体现上述的核心价值观和目标。刚订立的《维护国家安全条例》就是一例,该法例补上国安法律的短板,没动摇普通法法治的价值观和目标。 林定国星期天(28日)在脸书发文,介绍他近日出席香港明天更好基金举办的午餐会,以及厂商会会董晚宴,与不同界别就《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进行持续解说及交流。 他在会面中说,条例符合国际人权自由标准,包括回应传媒业界的期望,加入“公众利益”作为“非法披露国家秘密”的答辩理由;加入措施保障“无辜第三者”(innocent third party),免受疑犯或潜逃人士的行为影响;条例的执行设有制度上的保障,杜绝滥用的情况,包括需要取得律政司司长书面同意才能进行检控等。 林定国上星期二(23日)明确表明,新订立的《维护国家安全条例》已涵盖煽动罪行,目前没计划再制定“假新闻法”。 2024年4月29日 11:19 AM

封面图片

港律政司长:基本法23条立法工作已接近终点

港律政司长:基本法23条立法工作已接近终点 香港立法会法案委员会星期四(3月14日)完成《基本法》23条条例修正案审议,香港律政司长林定国说,23条立法工作已接近终点。 综合《星岛日报》《明报》和橙新闻报道,香港立法会《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委员会星期三(3月13日)完成条文逐项审议工作后,星期四继续审议修正案,就40项条文提出修正,于中午12时37分完成。 林定国说,感谢委员就条文提出“到肉”问题,令港府反思并修订,也让香港市民更清晰《基本法》23条的条文。 他说,此次《维护国家安全条例》审议反映行政、立法机关各司其职,并形容23条立法工作已“接近终点”。 林定国称,香港特区政府不仅要尽快交一份迟交近27年的功课,这份功课也必须是一份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制订的高质量作品,确保可以取得高分数。 针对立法程序的下一步,法案委员会主席廖长江说,争取星期五(3月15日)在内会会议上作口头报告。有委员预计,草案最快下星期三(3月20日)就能恢复二读及三读。 在这次修正案审议中,不少议员关注新增第63A条有关“受禁组织的影子组织”的条文。香港署理律政专员萧敏旋称,条文背后的理念是禁止有人继续以被禁组织的名义行事。 保安局副秘书长廖李可期认为,不排除有组织与被禁组织很相似,但又未足以成为“影子组织”;或者有同一班人另起炉灶,以另一个名称成立新组织,但行事方式相若;在这类情况下,保安局长仍有权采取措施、施加罚则。 另外,第19条有关“煽惑公职人员离叛”的条文,港府修正“公职人员”的定义,列明行政长官同行政会议可将某类别的人士指明为公职人员。 2024年3月14日 3:52 PM

封面图片

邓炳强:港基本法23条立法范畴不会超过主体法例

邓炳强:港基本法23条立法范畴不会超过主体法例 香港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回应外界对香港《基本法》第23条立法的质疑时说,附属立法是其中一个立法方式,其范畴不会超过主体法例。 据香港政府公报,邓炳强星期五(3月15日)出席入境事务学院结业会操后会见传媒时,作出以上表述。 香港立法会法案委员会星期四(14日)完成《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的审议和条文修订工作,推进落实基本法23条立法。港媒报道称,香港《基本法》23条立法或最快下周交立法会表决。 邓炳强星期五说,他留意到有人刻意抹黑《条例草案》中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能够就维护国家安全制订附属法例的条文,指此条文可以赋权行政长官和行政会议胡乱立例,乘机恫吓香港人。 他指出,上述情况不会出现,因为附属法例在香港是很普遍的,也是普通法国家常有的立法方式,英国和美国也有。附属法例是其中一个立法方法,透过“先订立,后审议”比较简便快捷的方法进行立法,一般都是为了体现主体法例的其中一些实施方法和细则。 邓炳强说,附属法例必然会包含在主体法例中,其范畴不会超过主体法例。他举例称,目前的拘留期是14日,不会透过修订附属法例变成20日,甚至30日,因为主体条例说了是14日,就是14日,附属法例不会超越此条例。另外,若有条文列明要注销护照,不会因为制定附属法例,连身份证也一并注销,主体法例规定不能这么做。 2024年3月16日 6:11 PM

封面图片

港政务司长陈国基:基本法23条立法是护港良药

港政务司长陈国基:基本法23条立法是护港良药 香港政务司司长陈国基星期四(2月8日)接受电台访问时,对美西方势力指23条立法是破坏香港自由和人权进行反驳,并称香港《基本法》第23条立法其实是保护香港的良药。 综合香港中通社和《星岛日报》报道,陈国基受访时说,2019年香港未有国安法时乱象丛生,美西方势力一直试图破坏香港安宁。在《香港国安法》立法后,国家安全才得以保障,香港社会恢复正常。 陈国基认为,23条立法除了是宪制责任,也是保护香港的良药。“可以理解成香港病了,外部势力进来令香港变得很混乱,靠国安法和23条将香港医好,一定要靠这些良方妙药,才能确保香港健康发展”。 陈国基说,美西方势力一直批评23条破坏香港自由人权,是不想让香港有保护伞,他们以人权、法治作为幌子,实际上是想破坏香港的人权和法治。 陈国基强调,23条立法建议下的罪行,例如叛国罪、间谍罪等,与普通市民没有可能扯上关系,只针对想破坏香港安全的一小撮人,市民无须担心,23条立法对绝大部分港人来说是一种保护。 继北京2020年颁布《香港国安法》后,港府1月30日也再次启动《基本法》第23条立法的公众咨询,并建议今年内实施全新的维护国家安全条例,涵盖五类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受访学者认为,目前香港的政治氛围和2003年不同,相信这次23条立法会比21年前首次尝试立法时顺利。 2024年2月8日 5:03 PM

封面图片

港府今年度立法议程包括基本法23条

港府今年度立法议程包括基本法23条 香港特区政府在今年度的立法议程中列入《基本法》23条立法。 综合《星岛日报》《明报》和网媒“香港01”报道,港府星期五(1月12日)向立法会提交的2024年度立法议程中有29项法案,其中第25项是《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由保安局负责,内容是落实《基本法》第23条,完善相关法律以维护国家安全,并就相关事宜订立条文。 港府各项法例修订议程均列明计划在上半年或下半年提交草案到立法会,但23条立法的计划提交时间列为“上半年度/下半年度”,另外28项则都明确列出是上半年度还是下半年度。对此,港府说,拟提交的条例草案及提交时间可能会因应制订工作的进度及情况改变而作出改动。 此外,根据立法议程,香港保安局也计划在下半年提交《网络安全(关键基础设施)条例草案》,订定关键基础设施营运者的网络安全责任,加强抵御网络安全的挑战的韧性。 香港特首李家超在去年发布的《施政报告》中提到,面对全球网络攻击风险不断增加,港府会着力提升关键基础设施(包括能源、通讯、交通运输、金融机构等)的网络安全保护。 李家超上月接受香港中通社访问时重申,港府会在今年内完成《基本法》第23条立法,正全力研究立法方案,以确保能有效应对过去和现在的国家安全风险及威胁,同时需要具有足够前瞻性,以应对将来可能出现的风险,在执行方面也必须切实可行。 李家超说,港府会积极向香港市民以及海外人士,解释《基本法》第23条立法的宪制责任,以及各项立法建议的内容及需考虑的因素,也会确保立法方案充分保障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权利和自由。 2024年1月12日 4:19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