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部门:破获汇兑型地下钱庄刑事案件数百起

中国两部门:破获汇兑型地下钱庄刑事案件数百起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和公安部两部门披露,已联合破获汇兑型地下钱庄刑事案件数百起,查处通过地下钱庄非法买卖外汇的企业和个人4000余名。 综合澎湃新闻和界面新闻报道,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与公安部星期五(5月10日)联合召开打击外汇违法犯罪工作推进部署会议。 会议指出,近年来,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和公安部严厉打击地下钱庄等外汇违法犯罪活动,联合破获汇兑型地下钱庄刑事案件数百起,查处通过地下钱庄非法买卖外汇的企业和个人4000余名,罚没款超17亿元人民币(3.18亿新元),有力震慑违法犯罪分子,有效维护经济运行秩序,切实防控金融风险。 会议强调,全国各级外汇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要坚持和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严格执法、敢于亮剑,持续健全汇警合作机制,凝聚更强合力,在数据赋能、协同打击、以打促治上再上新台阶。 会议也强调要行刑衔接全链条惩处外汇违法违规主体,集中力量打击职业化外汇违法犯罪团伙,精准打击重大案件,务求长效长治,持续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坚决捍卫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中国实行外汇管制,每人每年结汇的额度有严格限制。彭博社去年10月报道,不少中国富豪在转移资产时不会选择正规途径,反而会依赖地下钱庄。 2024年5月10日 5:30 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兰州警方破获涉案20亿元人民币地下钱庄案

兰州警方破获涉案20亿元人民币地下钱庄案 甘肃省兰州市公安局破获一起以“对敲”方式买卖外汇非法经营案,涉案金额达20亿元(人民币,约3.8亿新元)。 据《法制日报》星期三(10月25日)报道,在案件涉及的山东、广东、黑龙江、江西、福建等14个省市公安机关紧密协同下,兰州市公安局端掉一个涉案金额达20亿元、涉及人员2500余人的地下钱庄网络。 经初步审讯,此案主要嫌疑人赵某成对自己实施非法经营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其他涉案人员因违反国家外汇管理规定,已移交外汇管理部门作进一步处理。 警方介绍,“对敲型地下钱庄”又称“对冲型地下钱庄”,不法分子从事跨境资金汇兑活动,与境外人员相勾结,协助他人进行跨境汇款交易及非法购兑外汇活动。为了更好地隐蔽自己、逃避侦查,其中大多数采用境内交割人民币、境外交割外币,资金形式上不跨境的汇兑方式,实现资金实质上兑换和跨境转移。 “近年来,地下钱庄从个体、家族经营,发展到公司化、集团化;从最初集中于沿海地区,蔓延到西部内陆省份,经营网络覆盖全国乃至国外。”兰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支队长金江海介绍,兰州公安经侦部门构建“网上网下一体、信息资源共享、警种合成协同、社会力量协防”的立体打击模式,全力打击地下钱庄及其他涉众经济犯罪。 2023年10月25日 2:08 PM

封面图片

【国家外汇管理局:严厉打击非法跨境金融活动,严肃查处虚拟货币等违规跨境转移资金】

【国家外汇管理局:严厉打击非法跨境金融活动,严肃查处虚拟货币等违规跨境转移资金】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众号发文《强监管 防风险 有力有效维护外汇市场健康秩序》,指出将严厉打击非法跨境金融活动,着力提升外汇监管质效,2017年以来共查处外汇违法违规案件超1.6万起,处罚没款近70亿元。国家外汇管理局还表示,针对重点领域加大监测力度,聚焦地下钱庄、出口骗税、虚拟货币等重点领域定期组织全系统集中分析,不定期组织跨部门联合研判,有效提升及时发现团伙式重大非法跨境金融活动的能力。始终保持对非法跨境资金活动的高压打击态势,做好行刑衔接,严肃查处跨境对敲、虚构交易、个人分拆、虚拟货币等违规跨境转移资金活动。 快讯/广告 联系 @xingkong888885

封面图片

【最高检:以虚拟货币为媒介,实现人民币与外汇兑换的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

【最高检:以虚拟货币为媒介,实现人民币与外汇兑换的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惩治涉外汇违法犯罪典型案例。其典型意义为:以虚拟货币为媒介,实现人民币与外汇兑换的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行为人以虚拟货币为媒介,通过提供跨境兑换及支付服务赚取汇率差盈利,系利用虚拟货币的特殊属性绕开国家外汇监管,通过“外汇虚拟货币人民币”的兑换实现外汇和人民币的价值转换,属于变相买卖外汇,应当依法以非法经营罪追究刑事责任。 明知他人非法买卖外汇,以兑换虚拟货币为媒介提供帮助的,属于非法经营罪的共犯。在我国,虚拟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但以虚拟货币为媒介帮助他人间接实现本币和外币之间的非法兑换,系非法买卖外汇犯罪链条中的重要环节,应予依法惩治。提供虚拟货币行为人与非法买卖外汇人员事前通谋,或者明知他人非法买卖外汇,仍通过交易虚拟货币等方式为其实现本币与外币转换提供实质帮助的,构成非法经营罪的共同犯罪。 快讯/广告 联系 @xingkong888885

封面图片

【对发现的涉嫌涉及虚拟货币非法跨境金融活动报送外汇局】

【对发现的涉嫌涉及虚拟货币非法跨境金融活动报送外汇局】 12月29日消息,为进一步提升银行外汇展业能力,促进跨境贸易与投融资便利化,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国家外汇管理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银行外汇展业管理办法(试行)》,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五章外汇风险交易监测与处置中指出,银行应当对客户交易开展外汇风险交易监测、分析,对于尽职调查、事中审查、事后监测发现的涉嫌涉及虚假贸易、虚假投融资、地下钱庄、跨境赌博、骗取出口退税、虚拟货币非法跨境金融活动,以及其他涉嫌违法违规跨境资金流动行为的信息,及时形成外汇风险交易报告报送国家外汇管理局。 快讯/广告 联系 @xingkong888885

封面图片

中国最高检与国家外汇局发布惩治涉外汇违法犯罪典型案例

中国最高检与国家外汇局发布惩治涉外汇违法犯罪典型案例 中国官方发布的惩治涉外汇违法犯罪典型案例显示,当前外汇违法犯罪中的资金跨境转移更加隐蔽、交易更加快速庞杂。 据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网站星期三(12月27日)消息,最高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惩治涉外汇违法犯罪典型案例。 这批典型案例共八件,主要涉及跨境对敲型非法买卖外汇案件,分别是:赵某等人非法经营案,郭某钊等人非法经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郑某东等人骗购外汇案,徐某悦等人非法经营案,李某杰非法经营案,章某虎、章某娴非法经营案,王某良等人非法经营案,张某群、吴某锐等人非法经营、骗取出口退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 案情显示,当前外汇违法犯罪呈现新的趋势和特点:一是资金跨境转移更加隐蔽。地下钱庄非法买卖外汇更多采取跨境“对敲”模式,境内划转人民币,境外划转外汇,境内外资金独立循环,有意逃避监管视线。 二是资金交易更加快速庞杂。银行卡、POS机、网络支付等支付结算工具便捷、高效,不法分子在全国范围内多银行、多层账户间清洗、分散、聚合资金,虚拟货币等新型支付手段更增加了资金划转的隐匿性。 三是非法信息发布传播“社交媒体化”。社交网络、直播平台充斥大量信息,境外网站、聊天软件提供私密交流工具,不法分子通过公开和私密联络发布非法资金兑换招揽广告,对接非法交易,被打击封堵后,在极短时间内更换网址卷土重来。 外汇局管理检查司负责人称,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下一步,外汇局将切实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和要求,严格执法、敢于亮剑,会同司法机关保持对非法跨境金融活动的高压打击态势。 2023年12月27日 1:02 PM

封面图片

中国外汇管理局:坚决维护外汇市场稳定

中国外汇管理局:坚决维护外汇市场稳定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说,将持续完善外汇管理体制机制,坚决维护外汇市场稳定和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微信公众号星期四(6月13日)消息,朱鹤新说,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外汇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他说,近年来,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国家外汇管理局党组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作为根本性任务,改进外汇监管方式,更加注重逆周期调节,强化外汇领域风险监测、预警和评估,提升监管精准性和有效性,坚决做到监管“长牙带刺”,在复杂形势下有力维护外汇市场稳定和健康秩序。 朱鹤新指出,将持续完善外汇管理体制机制,坚决维护外汇市场稳定和国家经济金融安全,认真落实金融监管全覆盖要求,结合推进机构改革,持续加强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 他还说,将严厉打击外汇违法违规活动,强化外汇形势监测研判和政策储备,切实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和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同时,进一步完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稳妥推进多元分散配置,健全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的风险管理体系,全力保障外汇储备资产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更好发挥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的“稳定器”“压舱石”作用。 此前,在5月召开的中共政治局会议强调,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事关国家安全,敢于较真碰硬,推动金融监管做到“长牙带刺”,让严的氛围在金融领域树立起来并坚持下去。 2024年6月13日 1:05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