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全球土地正以“惊人速度”退化

联合国:全球土地正以“惊人速度”退化 联合国首次推出汇集了126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仪表盘”,指全球各地的土地退化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发生。 新华社报道,《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星期二(10月24日)说,“数据仪表盘”反映了全球范围内令人担忧的现实既从2015年到2019年,全球每年至少损失一亿公顷的健康、高产土地。 据介绍,这些数据显示各界有必要采取紧急行动,因为不断上升的土地退化程度将影响全球市场、社区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Media]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蒂奥说:“‘数据仪表盘’为我们提供了更宽广的视野,让我们了解到世界各地健康和富饶的土地正快速损失,给数十亿人带来严重后果。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亮点’一些国家正有效应对荒漠化、土地退化和干旱问题。” “数据仪表盘”还揭示了各地退化土地比例的显著差异。撒哈拉以南非洲、西亚、南亚以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土地退化速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尽管不同地区的土地退化趋势各不相同,但数据显示,如果目前的退化趋势持续下去,到2030年,全球将需要恢复15亿公顷的退化土地,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 面对土地退化方面的挑战,各界已在采取行动。秘书处称,2016年至2019年,来自多方约50亿美元(约68.4亿新元)的资金已投入全球防治荒漠化以及应对土地退化和干旱的努力中。这些资金帮助124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了一系列项目,旨在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应对荒漠化、土地退化和干旱带来的挑战。 2023年10月24日 10:22 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联合国通过决议将春节定为联合国假日

联合国通过决议将春节定为联合国假日 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春节,即华人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 新华社报道,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星期五(12月22日)协商一致通过这项决议。 另据央视网报道,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临时代办戴兵大使在联大决议通过后说,春节作为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不仅是阖家团圆、辞旧迎新的日子,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等中华文明理念,也承载着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全人类共同价值。许多国家和地区把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春节。 戴兵大使指中国推动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是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务实行动。春节正式成为联合国假日,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将有力促进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积极体现联合国倡导的多元、包容文化价值理念。联大决议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得到了联合国会员国和联合国秘书处工作人员的热烈欢迎和踊跃支持。 联合国除了东道国的重要法定假日外,可由联大通过决议,把世界范围内广泛庆祝的节日确定为联合国假日,在当天尽量避免安排会议活动。联合国秘书长每年都在春节发表贺辞,向中国及所有庆祝春节(农历新年)的各国人民致以节日问候和祝福。 2023年12月23日 10:57 AM

封面图片

联合国机构:迁徙动物物种灭绝风险增加

联合国机构:迁徙动物物种灭绝风险增加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CMS)指出,全球迁徙动物的物种数量正在减少,其灭绝风险增加。 CMS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79年推动签署的旨在保护迁徙物种的国际公约,公约秘书处设在德国波恩。CMS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于12日至17日在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举行,这份报告也在大会开幕式上发布。 新华社报道,CMS星期一(2月12日)发布的报告说,虽然CMS所列的一些迁徙物种的生存状况有所改善,但其中近一半物种的数量正在下降,22%的物种濒临灭绝,几乎所有列入CMS的鱼类都面临灭绝威胁;全球范围内的迁徙物种,包括那些未列入CMS的物种,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灭绝风险;列入CMS的物种中,有75%受到栖息地丧失、退化和碎片化的影响,还有较多物种受到有意捕捉和意外捕获的影响。 报告在发出警示的同时,提出了优先行动建议,包括努力解决非法和不可持续的捕捉迁徙动物及其意外捕获的问题,增加识别、保护、连接和有效管理迁徙物种重要栖息地的行动,加大力度应对气候变化和各种污染问题。 CMS执行秘书埃米·弗伦克尔说,当迁徙物种跨越国界时,它们的生存取决于沿途所有国家的努力。这份报告将有助于支持亟需的政策行动,以确保迁徙物种在世界各地继续繁衍生息。 2024年2月13日 11:59 PM

封面图片

联合国通过决议:春节定为联合国假日

联合国通过决议:春节定为联合国假日 当地时间 22 日,第 78 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 联合国除了东道国的重要法定假日外,可由联大通过决议,把世界范围内广泛庆祝的节日确定为联合国假日,在当天尽量避免安排会议活动。联合国秘书长每年都在春节发表贺辞,向中国及所有庆祝春节(农历新年)的各国人民致以节日问候和祝福。  频道:@kejiqu 群组:@kejiquchat

封面图片

联合国机构警告数码鸿沟扩大风险

联合国机构警告数码鸿沟扩大风险 联合国科学和技术促进发展委员会第27届会议星期一至星期五(4月15日至19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与会联合国机构代表警告,随着前沿技术快速发展,数码鸿沟扩大风险不容忽视。 新华社报道,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秘书处一直负责该委员会的实质性事务。贸发会议秘书长格林斯潘星期一(4月15日)在开幕会议上说,人工智能(AI)、绿色技术和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正飞速发展,可能导致数码鸿沟(digital divide)进一步扩大。 格林斯潘说,这些前沿技术正在重新定义各行各业、劳动力市场以及生产力的本质,带来益处的同时也构成挑战。从网络犯罪、虚假信息到仇恨言论,风险是真实存在的。最大的风险是发展中国家的数十亿人随之落伍。截至2023年,低收入国家中只有37%的人使用互联网。 格林斯潘说:“数据是前沿技术的土壤,未来它将成为对所有决策至关重要的关键经济资源。”发展中国家绝不能仅局限于使用、消费和进口数据,必须有能力和机会在数码经济中进行创新、生产和实现增值。 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波格丹-马丁在会议致辞中说,全球仍有26亿人无法使用互联网,无数人处于数码鸿沟“错误的一边”。他们面临着网络安全问题、网速慢、技能不足、经济承受能力不足等挑战。数码鸿沟正在扩大,尤其是在性别不平等方面。以最不发达国家为例,这些国家只有30%的妇女能够使用互联网,这阻碍了数码经济的发展。 2024年4月16日 1:52 PM

封面图片

【联合国秘书长:俄乌冲突正在加剧全球粮食、能源和金融系统危机】

【联合国秘书长:俄乌冲突正在加剧全球粮食、能源和金融系统危机】 4月14日消息,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当地时间4月13日就一份关于俄乌冲突对全球粮食、能源和金融系统造成影响的最新报告举行新闻发布会。古特雷斯表示,俄乌冲突正在加剧全球粮食、能源和金融的三重危机,对世界上最脆弱的人群、国家和经济体造成冲击。冲突的影响是全球性和系统性的,多达17亿人正暴露在粮食、能源和金融系统的破坏之下,这些破坏正在导致贫困和饥饿问题的恶化。

封面图片

联合国报告:全球食物浪费超过10亿吨

联合国报告:全球食物浪费超过10亿吨 联合国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浪费了10.5亿吨食物,食物浪费和损失令人担忧。 据新华社消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星期三(3月27日)发布的食物浪费指数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人均浪费132公斤的食物,占消费者可获得食物总量的五分之一。 与此同时,世界上仍有约7.83亿人遭受饥饿,这些被浪费的食物用“最保守评估”测算出的可食用部分,可为世界上受饥饿影响地区的每个人每天提供1.3顿饭。 报告指出,食物浪费并不仅仅出现在富裕国家,无论收入水平高低,食物浪费程度都相当严重,发生在家庭中的食物浪费情况尤其严重。 根据报告,2022年全球浪费的食物中,60%源自家庭。饮食服务行业占28%,零售业则占12%。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安诺生说:“食物浪费是一个全球性的悲剧。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发展问题,而且正在给气候和自然造成巨大代价。” 报告数据显示,食物损失和浪费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年度排放量的8%至10%,是航空业排放量的五倍。报告建议制定政策,在各个层面解决食物浪费问题,并将这纳入应对污染、气候变化和栖息地丧失的国家行动计划。 2024年3月28日 2:51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