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等三部门开会 吁主要金融机构要加大贷款投放力度

中国央行等三部门开会 吁主要金融机构要加大贷款投放力度 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会议,强调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要够,并呼吁主要金融机构要主动担当作为,加大贷款投放力度。 据中国人民银行微信公号发布的通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上星期五(8月18日)联合召开电视会议,学习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研究落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有关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肖远企,中国证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李超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中国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金融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共政治局会议精神,继续落实好稳健货币政策精准有力的要求,用好政策空间、找准发力方向,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 会议强调,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要够、节奏要稳、结构要优、价格要可持续。主要金融机构要主动担当作为,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国有大行要继续发挥支柱作用。要注重保持好贷款平稳增长的节奏,适当引导平缓信贷波动,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的稳定性。 同时,要注意挖掘新的信贷增长点,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制造业等重点领域,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优化房地产信贷政策。要继续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规范贷款利率定价秩序,统筹考虑增量、存量及其他金融产品价格关系。发挥好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切实发挥好金融在促消费、稳投资、扩内需中的积极作用。 会议要求,金融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的精神,统筹协调金融支持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工作,丰富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的工具和手段,强化风险监测、评估和防控机制,推动重点地区风险处置,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人民银行等三部门联合召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电视会议

中国人民银行等三部门联合召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电视会议 2023年8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电视会议,会议强调,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要够、节奏要稳、结构要优、价格要可持续。主要金融机构要主动担当作为,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国有大行要继续发挥支柱作用。要注重保持好贷款平稳增长的节奏,适当引导平缓信贷波动,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的稳定性。 来源:

封面图片

中国央行: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 实施稳健货币政策

中国央行: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 实施稳健货币政策 中国经济数据出现平稳势头之际,中国央行会议决定,要持续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加快经济良性循环。 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星期三(9月27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3年第三季度例会9月25日在北京召开,提出上述要求。 会议指出,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际经济贸易投资放缓,通胀仍处高位,发达国家利率将持续保持高位;中国国内经济持续恢复、回升向好、动力增强,但仍面临需求不足等挑战。 会议提出,要持续用力、乘势而上,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搞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加快经济良性循环,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 会议提出的调控方案包括:加大已出台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的引导作用,有效带动激发民间投资;促进物价低位回升,保持物价在合理水平;继续加大对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引导大银行服务重心下沉,支持银行补充资本,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发挥央行政策利率引导作用,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效能。 会议还提出,要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坚持“风险中性”理念,综合施策、校正背离、稳定预期,坚决对单边、顺周期行为予以纠偏,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此外,还要因城施策精准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落实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金融政策措施,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推进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提高开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风险能力。 中国8月经济和金融数据表现高于预期,显示市场在急剧下滑后正趋于稳定,但由于房地产市场危机存续,加之地方债务和地缘政治风险,也有分析认为稳定趋势恐难以延续。

封面图片

央行宣布取消自用汽车贷款最高比例限制,可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

央行宣布取消自用汽车贷款最高比例限制,可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 2024 版《通知》),明确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根据借款人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自主确定自用传统动力汽车、自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 与2017 版《通知》对比: 2017 版《通知》:自用传统动力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 80%,自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 85%;商用传统动力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 70%,商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 75%;二手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 70%。 2024 版《通知》:自用传统动力汽车、自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商用传统动力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 70%,商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 75%;二手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 70%。 频道:@kejiqu 群组:@kejiquchat

封面图片

中国人民银行召开经济金融形势专家座谈会

中国人民银行召开经济金融形势专家座谈会 12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主持召开经济金融形势专家座谈会,研究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并听取相关意见建议。 李扬、张晓慧、王小鲁、白重恩、管涛、彭文生等专家作了发言。大家认为,今年以来,一系列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控风险的政策举措相继出台,政策效果逐步显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固,经济总体回升向好。与会专家就如何解决好经济金融运行中的问题,防范化解潜在风险,平衡内外均衡,以及加强宏观政策协调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 潘功胜表示,各位专家的意见十分重要。在外部不确定性增多背景下,我国外汇市场韧性明显增强,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中国人民银行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注重培养发展新动能,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提高科技创新、民营小微、先进制造、绿色发展等领域的贷款增量和占比,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升。中国人民银行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吸收各位专家的意见建议,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保持信贷合理增长、节奏平稳、结构优化,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司局主要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

封面图片

央行银保监会5月23日开主要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会,24家主要金融机构参会,国开行、农行、中信银行就保持信贷适度增长的主要做

央行银保监会5月23日开主要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会,24家主要金融机构参会,国开行、农行、中信银行就保持信贷适度增长的主要做法交流发言。 会议要求,落实政策要求,保持房地产信贷平稳增长,支持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贷款和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个人住房、消费贷款等实施延期还本付息。 (中国人民银行)

封面图片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印发《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外贷款业务有关事宜的通知》,将银行境外人民币贷款业务范围由原来的“走出去”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印发《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外贷款业务有关事宜的通知》,将银行境外人民币贷款业务范围由原来的“走出去”项目拓展至所有境外非金融企业,自3月1日起实施。 央行外管局设置境外贷款余额上限,并利用境外贷款杠杆率、宏观审慎调节参数、汇率风险折算因子进行动态调整。 (中国人民银行)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