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8月新增145起猴痘病例 疫情升温

泰国8月新增145起猴痘病例 疫情升温 泰国8月新增145起猴痘病例,疫情呈上升趋势。 泰国卫生部星期一(9月4日)公布了猴痘疫情的总体情况。截至8月底,泰国共发现316起猴痘病例。病例中,年龄最小的仅有16岁,且有一起死亡病例。 泰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厅厅长塔列透露,感染者中,男同性恋者有271起,占总数的85.8%;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又称爱之病毒)感染者143起,占45.3%。此外,大部分病例集中在30岁至39岁年龄段,其次是20岁至29岁。值得注意的是,15岁至24岁青少年中发现了28起病例。 据统计,近四个月泰国猴痘病例持续增长,5月报告22起,6月增加48起,7月新增80起,8月则激增了145起。其中,一名16岁的男学生被确诊为猴痘病例,这名学生因不安全的性行为而感染。 为应对此状况,泰国已获得世界卫生组织的紧急使用授权,采购了口服抗病毒药物,用于治疗症状严重的确诊患者。 塔列说,此次猴痘疫情再次提醒公众重视公共卫生安全,泰国政府和相关部门正加强疫情的监控,做好预防措施,以保护民众健康。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菲律宾新增3例猴痘病例,活跃病例增至8例

菲律宾新增3例猴痘病例,活跃病例增至8例 2024年9月2日,菲律宾卫生部(DOH)周日宣布,菲律宾新增3例猴痘(mpox)病例,使得全国活跃病例数增至8例。这3例新病例中,2例来自大马尼拉地区(Metro Manila),1例来自甲拉巴松(Calabarzon)。所有病例均感染了较为温和的MPXV clade II型猴痘病毒。 自2022年7月以来,菲律宾共报告了17例猴痘病例,其中9例已于2023年痊愈,其余8例仍为活跃病例,正在等待症状消退。 第15例和第16例病例均涉及匿名性接触,而第17例病例则与一名有类似皮肤症状的性伴侣有密切接触。卫生部表示,这些病例所在的地方政府已被通知相关情况。 猴痘的常见症状包括皮疹、黏膜病变,伴随发热、头痛、肌肉疼痛、背痛、乏力和淋巴结肿大。病毒可通过密切接触、污染物品或感染的动物传播。卫生部建议公众使用肥皂和水清洁,处理受污染物品时应戴手套。 为加强猴痘监测,卫生部已要求出入境旅客申报过去30天内是否出现皮疹、水疱等症状。如果旅客来自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疫情爆发地区的国家、曾接触过猴痘病例或有猴痘症状,电子旅行系统将提醒检疫局和移民局进行处理。 频道广告赞助商 4⃣ 投稿曝光广告联系 @tougaonbbot

封面图片

【柬埔寨新增2例猴痘病例】

【柬埔寨新增2例猴痘病例】 根据柬埔寨卫生部昨日发布声明,新增了2例猴痘病例,全国感染总数达到14例。 订阅东南亚吃瓜TG频道↓ 订阅频道:@haiwaikaiche 爆料与广告联系:@wanan668

封面图片

猴痘疫情地人员接触病例或出现症状 入境中国需主动申报

猴痘疫情地人员接触病例或出现症状 入境中国需主动申报 中国海关总署要求,来自猴痘疫情发生国家(地区)的有关人员,如果接触过病例或出现症状,入境中国时需主动向海关申报。 中国海关总署网站星期一(8月21日)发布了关于防止猴痘疫情传入中国的公告。 公告称,自2022年5月以来,猴痘疫情持续在全球多个区域广泛流行,截至目前,已有113个国家(地区)报告了8万9000多例猴痘确诊病例,包含152例死亡病例。近期,欧洲、美洲和西太平洋区域猴痘疫情呈上升趋势。 公告称,为防止猴痘疫情传入中国,保护出入境人员的健康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来自猴痘疫情发生国家(地区)的人员,如接触过猴痘病例或出现发热、寒战、头痛、嗜睡、乏力、背部疼痛、肌痛、淋巴结肿大、面部和身体大范围皮疹等症状,入境时应主动向海关申报,海关卫生检疫人员将按规定程序采取医学措施并开展采样检测。 另外,来自猴痘疫情发生国家(地区)且有被污染或有被污染可能的航空器、船舶、集装箱、货物,也应按规定程序接受卫生处理。

封面图片

南非确认第二例猴痘死亡病例

南非确认第二例猴痘死亡病例 南非确认第二例猴痘死亡病例,这也是该国自5月以来确诊的第六例猴痘病例。 新华社报道,南非卫生部星期四(6月13日)通报说,该国星期三(12日)新增一例猴痘确诊病例,患者是一名38岁男性,为爱之病病毒携带者。他星期三经检测确诊感染猴痘病毒,并在确诊当天死亡。 今年5月以来,南非已确诊六例猴痘病例,均集中在夸祖卢-纳塔尔(KwaZulu-Natal)省和豪登省(Gauteng)。 卫生部长法赫拉星期三通报,先前确诊的五名患者均为须要住院治疗的重症病例,其中来自豪登省的一名患者6月10日在约翰内斯堡的一家医院去世。 这五名患者都是男性,年龄介于30岁至39岁,均无前往涉猴痘疫情国家的旅行史,这表明猴痘在南非存在本地传播。 2022年,南非报告了五例猴痘病例,无死亡病例,2023年则没有报告猴痘病例。 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虽不易发生人际传播,但与感染者密切接触也可能感染。 人感染猴痘的初期症状包括发烧、头痛、肌肉酸痛、背痛、淋巴结肿大等,之后可发展为面部和身体大范围皮疹。多数感染者会在几周内康复,但也有感染者病情严重甚至死亡。 2024年6月13日 10:23 PM

封面图片

中国大陆11月新增80例猴痘病例 较前两个月大幅下滑

中国大陆11月新增80例猴痘病例 较前两个月大幅下滑 中国大陆11月新增80例猴痘确诊病例,与9月和10月的新增确诊病例相比大幅下滑。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星期三(12月13日)在官网通报,11月1日至30日,大陆(不含港澳台)新增报告80例猴痘确诊病例。 其中,经济发达省份和城市的病例最多,分别是广东12例、北京10例、上海八例、江苏七例,以及浙江五例等。 通报称,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这波猴痘疫情呈现有关特点:一是病例均为男性,93.8%明确为男男性行为人群;二是其他方式传播风险低。除性接触以外密切接触者未发生感染;三是96.9%病例为主动就诊发现,1.5%为密切接触者追踪筛查发现;四是绝大多数病例临床表现典型,主要为发热、疱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据中新网报道,今年6月以来,大陆猴痘确诊病例数骤增。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数据,6月大陆新增报告106例猴痘确诊病例,7月新增报告491例,8月新增报告501例。三个月内,大陆猴痘病例累计已经超过千例。 不过,大陆新增猴痘确诊病例数从9月开始下滑。9月大陆新增报告305例,而在10月更进一步下滑至127例。 2023年12月13日 7:09 PM

封面图片

泰国猴痘病例在同志骄傲月期间出现“大幅度增长”,至于原因……

泰国猴痘病例在同志骄傲月期间出现“大幅度增长”,至于原因…… 泰国头条新闻社讯 据泰媒报道,泰国卫生部疾控厅的数据显示,泰国猴痘病例在骄傲月期间大幅增加,目前已接近百例。截至2023年5月,泰国已有21例猴痘确诊病例,而在6月份,新增病例达到48例,环比增长了2.3倍。值得关注的是,多数猴痘患者为男性,其中男同性恋群体的感染率在6月份明显上升。 泰国总理府办公室发言人阿努查表示,猴痘是一种新出现的传染病,首例感染者于2022年7月被发现。迄今为止,泰国已经确认了91例猴痘病例,其中有48例在过去一个月内确诊。其中,41名患者是泰国人,7名患者是外国人。绝大多数患者居住在曼谷地区,共计38人;其次是北榄府(3例)、春武里和暖武里府(各2例),以及龙仔厝、普吉和巴吞他尼府各有1例。48名患者中,大多数是男同性恋者,其中22人曾感染HIV病毒,占6月份患者总数的45.8%。这些患者中的多数在患病前曾进行无保护性行为或与陌生人发生性关系。 阿努查补充道,目前还没有猴痘患者出现严重症状或死亡的情况。卫生部门强调,公众应避免与猴痘患者或疑似感染者密切接触,切勿与陌生人发生性关系。同时,建议公众自行观察初期症状,并在与患者接触后的21天内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接受检查治疗。 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感染后通常在7至21天内出现早期症状,包括发热、肌肉酸痛、头痛、疲劳、背痛和淋巴结肿大。该病主要表现为口腔溃疡、皮疹、水疱和疱疹等症状。尽管猴痘通常可以自行康复,但仍然需要对患者进行治疗和监测。 公众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以降低感染猴痘的风险: 1. 避免与猴痘患者或疑似感染者密切接触,并在接触后的21天内密切观察自己的健康状况。 2. 避免与陌生人发生性关系,尤其是在没有采取适当保护措施的情况下。 3. 定期洗手,使用肥皂和清水充分清洁双手,特别是在与他人接触后或接触公共场所后。 4. 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澡,保持身体清洁。 5. 避免触摸易感染的部位,如脸部、眼睛、口腔和鼻子等。 6. 如果出现任何疑似猴痘的症状,如发热、皮疹等,请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您可能接触到猴痘患者。 卫生部门将继续密切监测疫情的发展,并提供相关指导和支持,以确保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