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部对集成电路企业研发费用减税

中国财政部对集成电路企业研发费用减税 中国财政部等四部门发公告,对集成电路企业和工业母机企业的研发费用提供减税优惠。 据中国财政部星期一(9月18日)消息,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提高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的公告》,以鼓励企业研发创新,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工业母机产业高质量发展。 公告提出,集成电路企业和工业母机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在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20%在税前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在上述期间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20%在税前摊销。 除了此次的减税优惠,路透社本月曾引述消息人士报道,中国将推出一项新的投资基金,旨在为其半导体行业筹集3000亿元(人民币,下同,约561亿新元)的巨额资金。 知情人士还说,中国财政部计划向该基金出资600亿元。 报道称,中国政府领导层长期以来一直强调中国需要实现半导体自给自足。在美国政府过去几年实施一系列出口管制措施后,这种需求变得更加紧迫。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财政部提高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在2023年1月1

财政部提高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在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20%在税前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在上述期间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20%在税前摊销。

封面图片

规模3440亿人民币,中国国家集成电路大基金三期成立推动半导体产业发展

规模3440亿人民币,中国国家集成电路大基金三期成立推动半导体产业发展 中国成立了一个新的国家支持投资基金,注册资本3440亿人民币。以促进该国的半导体产业发展。天眼查App显示,中国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于5月24日成立。股东信息显示,中国财政部为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7%。中国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成立于2014年,旨在通过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重点投资集成电路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包括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 、

封面图片

哈工大筹建集成电路学院 拟落地深圳校区

哈工大筹建集成电路学院 拟落地深圳校区 中国顶尖理工科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披露了该校正在深圳校区筹建集成电路学院的消息。 据哈工大(深圳)网站,哈工大深圳校区上星期二(9月19日)召开集成电路校企座谈会,江丰电子、欧比特、格力电器、深开鸿、速腾聚创、铭普光磁、美信检测、昂瑞微、格灵精睿、联赢激光、燕麦科技、大族封测、牛芯半导体、芯试界半导体、三英精密等企业参加。 哈工大党委常委、副校长、深圳校区校长黄玉东在座谈会上说,深圳校区立足现有学科基础,紧密对接深圳“双区”建设产业需求,依托校友企业与合作企业的丰富资源,正积极筹建集成电路学院。 黄玉东称这次座谈会的召开恰逢其时,并希望各企业充分发挥智力优势与行业优势,积极为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工作提出宝贵建议。“深圳校区将与各企业保持密切联系,携手实现高质量发展,共同推动我国集成电路领域高质量创新发展”。 深圳校区副校长张钦宇则从建设背景、建设基础、发展目标、规划布局等方面介绍了集成电路学院筹建情况。他说,深圳校区将以“国内一流、湾区顶尖”为目标建设集成电路学院,重点培养集成电路领域高层次人才,引育一批集成电路领域的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 澎湃新闻报道,始建于1920年的哈工大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哈工大深圳校区由哈工大与深圳市政府合作共建,以全日制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为主、非全日制教育为辅,是中国“985工程”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首个在深圳市举办的本硕博培养体系齐全的高水平校区。

封面图片

黄思汉:半导体需求大增 雪拟打造集成电路设计园

黄思汉:半导体需求大增 雪拟打造集成电路设计园 掌管雪州投资贸易与移动计划事务的行政议员黄思汉指出,州政府吸取中国苏州发展半导体的经验,计划在雪兰莪打造全东南亚第一,也是唯一的集成电路(IC)设计园区,引入世界集成电路设计专才,并培养本地集成电路设计人才。

封面图片

四部门:支持高质量建设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

四部门:支持高质量建设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 商务部、中央台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关于经贸领域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到,支持福建对台合作平台建设。支持高质量建设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支持福建台商投资区等建设,打造台湾优势产业集聚发展的重点功能园区。支持在福建条件成熟的地区设立海峡两岸中小企业合作区。 来源:格隆汇

封面图片

3440亿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落地:史上最大手笔,六大银行持股

3440亿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落地:史上最大手笔,六大银行持股 法定代表人为张新,跟一期、二期相同。大基金三期共有19位股东,财政部是其第一大股东,持股17.44%;其他股东包括国开金融、上海国盛集团、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亦庄国投、鲲鹏资本、中国烟草等。▲大基金三期图谱(图源:企查查)▲大基金三期受益股东国家大基金源自2014年6月发布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是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投融资创新。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指导下,2014年9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正式设立,采取股权投资等多种形式,重点投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业,兼顾芯片设计、封装测试、设备和材料等产业。大基金一期在2018年投资完毕,投资总规模达1387亿元,撬动5000多亿元的地方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其累计有效投资项目70个左右,芯片制造类约占67%,芯片设计类约占17%,封测类约占10%,设备材料类约占6%。一期投资项目包括中芯国际、上海华虹、士兰微、长江存储、三安光电等制造公司,紫光展锐、中兴微电子、兆易创新、国科微、景嘉微、瑞芯微等设计公司,芯原股份、华大九天等半导体IP及EDA公司,长电科技、华天科技、通富微电等封测公司,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等设备公司,沪硅产业等材料公司。2019年10月,国家大基金二期成立,投资方向更加多元化,投资总规模约为2042亿元,撬动近6000亿元规模的社会资金。其投资项目包括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长江存储、睿力集成等制造公司,华天科技、通富微电等封测公司,紫光展锐、格科微、思特威、智芯微、翱捷科技等设计公司,合见工软等EDA公司,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等设备公司,沪硅产业等材料公司。据第一财经此前报道,国家大基金三期的投资方向除了之前一、二期关注的设备和材料外,AI相关芯片或会成为新重点。根据工商信息,国家大基金三期的经营范围包含: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服务;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企业管理咨询。▲大基金三期关系图谱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