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筹建集成电路学院 拟落地深圳校区

哈工大筹建集成电路学院 拟落地深圳校区 中国顶尖理工科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披露了该校正在深圳校区筹建集成电路学院的消息。 据哈工大(深圳)网站,哈工大深圳校区上星期二(9月19日)召开集成电路校企座谈会,江丰电子、欧比特、格力电器、深开鸿、速腾聚创、铭普光磁、美信检测、昂瑞微、格灵精睿、联赢激光、燕麦科技、大族封测、牛芯半导体、芯试界半导体、三英精密等企业参加。 哈工大党委常委、副校长、深圳校区校长黄玉东在座谈会上说,深圳校区立足现有学科基础,紧密对接深圳“双区”建设产业需求,依托校友企业与合作企业的丰富资源,正积极筹建集成电路学院。 黄玉东称这次座谈会的召开恰逢其时,并希望各企业充分发挥智力优势与行业优势,积极为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工作提出宝贵建议。“深圳校区将与各企业保持密切联系,携手实现高质量发展,共同推动我国集成电路领域高质量创新发展”。 深圳校区副校长张钦宇则从建设背景、建设基础、发展目标、规划布局等方面介绍了集成电路学院筹建情况。他说,深圳校区将以“国内一流、湾区顶尖”为目标建设集成电路学院,重点培养集成电路领域高层次人才,引育一批集成电路领域的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 澎湃新闻报道,始建于1920年的哈工大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哈工大深圳校区由哈工大与深圳市政府合作共建,以全日制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为主、非全日制教育为辅,是中国“985工程”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首个在深圳市举办的本硕博培养体系齐全的高水平校区。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上交所召开集成电路公司座谈会 群策群力共促 “科创板八条” 落地见效

上交所召开集成电路公司座谈会 群策群力共促 “科创板八条” 落地见效 上海证券交易所 7 月 5 日召开 “科创板八条” 集成电路公司专题培训,近 50 家集成电路公司的 80 余名董事长、总经理等 “关键少数” 参会。本次培训主要宣讲 “科创板八条” 的制定背景和内容,旨在推动深化科创板改革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加快示范性案例落地见效。培训结束后,上交所与 5 家集成电路龙头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召开专题座谈会,将 “更大力度支持并购重组” 的举措落到实处。与会代表聚焦集成电路行业发展现状,对如何用好、用足 “科创板八条” 进行深入讨论交流,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封面图片

黄思汉:半导体需求大增 雪拟打造集成电路设计园

黄思汉:半导体需求大增 雪拟打造集成电路设计园 掌管雪州投资贸易与移动计划事务的行政议员黄思汉指出,州政府吸取中国苏州发展半导体的经验,计划在雪兰莪打造全东南亚第一,也是唯一的集成电路(IC)设计园区,引入世界集成电路设计专才,并培养本地集成电路设计人才。

封面图片

中国财政部对集成电路企业研发费用减税

中国财政部对集成电路企业研发费用减税 中国财政部等四部门发公告,对集成电路企业和工业母机企业的研发费用提供减税优惠。 据中国财政部星期一(9月18日)消息,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提高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的公告》,以鼓励企业研发创新,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工业母机产业高质量发展。 公告提出,集成电路企业和工业母机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在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20%在税前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在上述期间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20%在税前摊销。 除了此次的减税优惠,路透社本月曾引述消息人士报道,中国将推出一项新的投资基金,旨在为其半导体行业筹集3000亿元(人民币,下同,约561亿新元)的巨额资金。 知情人士还说,中国财政部计划向该基金出资600亿元。 报道称,中国政府领导层长期以来一直强调中国需要实现半导体自给自足。在美国政府过去几年实施一系列出口管制措施后,这种需求变得更加紧迫。

封面图片

诚迈科技新设电子公司 含集成电路设计业务

诚迈科技新设电子公司 含集成电路设计业务 企查查 APP 显示,近日,山西诚迈电子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 1000 万元,经营范围包含: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开发;互联网安全服务;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销售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诚迈科技 (300598) 间接全资持股。

封面图片

杰华特于无锡成立新公司,含集成电路设计业务

杰华特于无锡成立新公司,含集成电路设计业务 企查查 APP 显示,近日,杰华特微电子(无锡)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黄必亮,注册资本为 1000 万元,经营范围包含: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制造;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销售;电子产品销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杰华特全资持股。

封面图片

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团队首次实现亚 1nm 栅极长度晶体管:等效 0.34nm

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团队首次实现亚 1nm 栅极长度晶体管:等效 0.34nm 上述相关成果以 “具有亚 1 纳米栅极长度的垂直硫化钼晶体管”()为题,于 3 月 10 日在线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上。 论文通讯作者为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任天令教授和田禾副教授,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 2018 级博士生吴凡、田禾副教授、2019 级博士生沈阳为共同第一作者,其他参加研究的作者包括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 2020 级硕士生侯展、2018 级硕士生任杰、2022 级博士生苟广洋、杨轶副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孙亚宾副教授。 任天令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二维材料器件技术研究,从材料、器件结构、工艺、系统集成等多层次实现创新突破,先后在《自然》(Nature)、《自然・电子》(Nature Electronics)、《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等知名期刊以及国际电子器件会议(IEDM)等领域内顶级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多篇论文。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北京市自然基金委、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等的支持。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