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法国六分之一“新手妈妈”患产后抑郁症

调查:法国六分之一“新手妈妈”患产后抑郁症 法国一项调查研究显示,约16.7%的受访“新手妈妈”受产后抑郁症困扰,另有超过四分之一受访者存在焦虑情绪。 新华社报道,法国研究人员日前在公共卫生署《流行病学周报》作出上述报告。 法国公共卫生署心理健康部门负责人诺尔雯·勒尼奥领导的研究团队对最近一次全国围产期研究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这项数据采集工作每五至六年进行一次,对同一周内在法国分娩的女性进行抽样调查。最近一次数据采集工作于2021年3月进行,7133名“新手妈妈”完成了心理健康状况问卷调查,公共卫生署基于这些调查结果首次评估了法国女性分娩后两个月心理状况。 结果显示,近30%的受访者表示在产后两个月内出现极度疲惫、易怒、难以纾解压力等抑郁相关症状,其中患产后抑郁症者占全部受访者的16.7%。此外,约27.6%的受访者表示存在焦虑情绪。 法国公共卫生署说,这项调查结果显示的数据与国际上类似研究数据吻合,即产后抑郁症发病率在10%至20%之间。 产后抑郁症由多重因素导致。法国民间组织“生育与健康”协会负责人玛蒂尔德·迪布利诺说,不能低估产后抑郁和焦虑症状,“新手妈妈”的配偶、家庭以及职场必须意识到女性产后心理障碍的发生概率,以帮助预防并为她们提供支持。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研究发现适当使用艾氯胺酮可将产后抑郁减少75%

研究发现适当使用艾氯胺酮可将产后抑郁减少75% 最近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上的一项临床试验报告指出,产后立即服用单次低剂量的艾氯胺酮,可以减少在怀孕期间出现抑郁症状的人的重度抑郁发作。研究结果表明,有产前抑郁症状的新妈妈应考虑使用小剂量埃司氯胺酮。抑郁症在孕期和产后不久很常见,会对新妈妈及其婴儿产生多种不利影响。Esketamine(艾氯胺酮)由一种名为氯胺酮的药物制成。它被用作麻醉剂和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但对患有围产期抑郁症的母亲的影响尚不清楚。为了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中国和美国的研究人员希望了解,在产后注射一次低剂量的艾氯胺酮是否可以减少产前患有抑郁症的母亲随后出现的抑郁症。研究细节和结果他们的研究结果基于 2020 年 6 月至 2022 年 8 月期间在中国五家医院登记的 361 名母亲(平均年龄 32 岁),这些母亲没有抑郁症病史,也没有被诊断出患有妊娠抑郁症,但她们的评分表符合轻度产前抑郁症的标准,并且正在为分娩做准备。参与者中没有人患有严重的妊娠并发症,也没有人因为任何疾病而不能服用艾氯胺酮。试验开始时记录了包括年龄、体重(BMI)、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和现有健康状况等因素在内的信息,并随机分配参与者在分娩后 40 分钟内静脉注射艾氯胺酮或安慰剂。参与者在产后 18 至 30 小时接受访谈,并在 7 天和 42 天时再次接受访谈。重度抑郁发作是在 42 天时通过"迷你国际神经精神访谈"诊断出来的。抑郁症的评估还包括 7 天和 42 天的爱丁堡抑郁评分以及 42 天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在随访期间,没有人服用抗抑郁药物或接受心理治疗。在产后42天,服用艾氯胺酮的180名母亲中有12人(6.7%)出现严重抑郁发作,而服用安慰剂的181名母亲中有46人(25.4%)出现抑郁发作(相对风险降低了约四分之三)。不出所料,服用艾氯胺酮的母亲在7天和42天时的爱丁堡抑郁评分较低,42天时的汉密尔顿抑郁评分较低。根据这些数据,研究人员估计,每五位母亲服用艾氯胺酮,就能避免一次重度抑郁发作。不良影响和注意事项艾氯胺酮会导致更多的神经精神不良反应,如头晕和复视(45% 对 22%)。不过,这些症状持续时间不到一天,没有人需要接受药物治疗。研究人员承认,将孕前患有情绪障碍的母亲排除在外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的有效性,而且较短的随访期可能会导致对神经精神症状和其他不良事件的报告不足。此外,大多数参与者只有轻微的产前抑郁症状,因此尚不清楚艾氯胺酮对抑郁症状较严重的人是否同样有效。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得出结论,对于产前有抑郁症状的母亲来说,在产后不久服用一次小剂量的艾氯胺酮,可将产后42天的重度抑郁发作减少约四分之三。这些结果与之前研究低剂量氯胺酮或艾氯胺酮对产后抑郁症影响的工作基本一致,主要针对的是剖宫产后的母亲,重要的是,研究人员说他们的试验"通过针对产前已有抑郁症的妇女(因此她们产后抑郁症的风险很高),扩展了现有的认识"。因此,他们得出结论认为,有产前抑郁症状的母亲应考虑使用小剂量的艾氯胺酮。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书名】战胜抑郁症【作者】保罗·吉尔伯特

【书名】战胜抑郁症 【作者】保罗·吉尔伯特 【格式】#epub #mobi #azw3 #pdf 【分类】#心理学 #精神病学 #医学 #健康 #保健 【简介】本书由国际公认的抑郁症治疗专家保罗·吉尔伯特撰写,第一版自面世以来,帮助了数以万计的抑郁症患者和他们的家人、朋友,以及无数医疗工作者。全面修订后的第三版新增大量篇幅,介绍了近十多年来对抑郁症的全新思考和抑郁症治疗研究的成果,尤其强调培养同情心思维、行为和感受的重要性。书中包含非常有用的治疗案例,新增了许多易于理解、循序渐进的建议和练习,帮助您了解自己的抑郁、改善自己的情绪。 阅读: 频道:@sharebooks4you 群组:@sharing_books4u

封面图片

港中大研发手机应用协助评估抑郁症

港中大研发手机应用协助评估抑郁症 香港中文大学研发一款手机应用,协助评估抑郁症。 综合香港中通社和《星岛日报》报道,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星期天(6月9日)公布,该院研发出一款手机应用程式,透过人工智能分析使用者的多模态数据,包括面部表情、声音等生物指标,以及由腕动计收集到的作息习惯资料作诊断,能有效评估抑郁症,准确度高达八成。 港中大医学院精神科学系团队于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期间进行了一项对照研究,共招募101名抑郁症患者及82名没有精神障碍的人士参与。参加者需要连续七天佩带腕动计以记录作息资料,并在港中大研发的手机程式中评估快乐指数,以及录影记录自己的表情、声音及感觉描述。 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主要的生物特征,包括减少活动时间,作息时间较紊乱;多紧皱眉头,嘴角向上的表情较少;交谈时倾向谈及自己,较常使用带有消极情绪的言语,语速变慢且停顿时间有较大变化等。 港中大医学院精神科学系系主任兼卓敏精神科学教授荣润国说,抑郁症不仅是一种悲伤的感觉,还涉及生理、认知、情绪、语言及作息等。因此,除了传统的临床诊断,利用电子方式测量及分析多模态数据,有望成为新一代的抑郁症评估和监测工具。 2015年香港精神健康调查数据显示,每100名香港人就有8.3人患有抑郁症。目前临床评估是诊断抑郁症的黄金标准,但精神健康服务在香港及全球多个地区供不应求。 上述调查指出,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中,有七成人并未寻求精神健康服务,原因包括缺乏意识、害怕被歧视或寻求服务时遇到困难。为了让患者更愿意寻求协助,医学界近年兴起利用无需面诊的电子平台协助诊断。 2024年6月10日 10:05 PM

封面图片

#谭杰希自曝曾患抑郁症# 29日,2010《快乐男声》选手@谭杰希JakiTam 自曝曾患抑郁症:“有一次运动完晕倒在洗手间,被

#谭杰希自曝曾患抑郁症# 29日,2010《快乐男声》选手@谭杰希JakiTam 自曝曾患抑郁症:“有一次运动完晕倒在洗手间,被室友送去医院,检查后医生说我不仅有两个救命的好室友,还多了一个叫'抑郁症'的新朋友。”他表示非常感谢粉丝、朋友们的陪伴,现在觉得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很幸福。 via 新浪娱乐的微博

封面图片

《发炎的大脑:一种治疗抑郁症的全新方法.rar》

《发炎的大脑:一种治疗抑郁症的全新方法.rar》 简介:《发炎的大脑:一种治疗抑郁症的全新方法.rar》可能是一份关于抑郁症治疗新方法的研究资料或学术报告。它聚焦于大脑炎症与抑郁症之间的关联,提出了一种区别于传统治疗方式的新思路。资料中或许详细阐述了大脑炎症在抑郁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基于这一发现所研发的新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干预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对于医学研究人员、精神科医生以及关注抑郁症治疗的患者和家属来说,这份资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深入了解抑郁症和探索新的治疗途径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研究方向。 标签: #抑郁症治疗 #大脑炎症 #全新方法 #医学研究 #精神健康 文件大小:NG 链接:

封面图片

《打败那只叫抑郁的黑狗:抑郁症的认知行为疗法》

《打败那只叫抑郁的黑狗:抑郁症的认知行为疗法》 简介:本书提供了关于打败那只叫抑郁的黑狗:抑郁症的认知行为疗法的深度解析,涵盖其发展背景、核心概念以及实际应用。通过真实案例与科学研究,帮助读者理解其重要性,并掌握相关技能或知识点。适合对该主题感兴趣的读者,让你在短时间内提升认知,拓宽思维边界。 标签:#打#打败那只#知识#学习 文件大小:NG 链接: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