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号称“中国巴菲特” 知名私募董事长逝世

曾号称“中国巴菲特” 知名私募董事长逝世 中国媒体报道,知名私募善祥基金董事长关善祥已逝世,享年38岁。这名在28岁便实现财务自由的职业投资者,近来旗下的四只产品亏损超过60%。 综合《每日经济新闻》和证券时报网报道,“善祥基金”微信公号星期五(9月29日)曾发文指出,关善祥已辞世,吁请投资人尽快签署“清善祥基金算协议”,公司基金产品将进入清算流程。 目前这篇文章在“善祥基金”微信公号上已找不到,该微信公号也清空了所有文章。 据报道,关善祥1985年出生,他也是深圳灏四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他通过股票投资,在28岁实现财务自由,号称“中国巴菲特”。 据称关善祥经历了从30万元(人民币,下同,约5万6000新元)本金到上亿的十年百倍收益。根据证券时报网,关善祥有三个小孩,长期吃素,对空气质量要求很高。 报道提到,深圳市灏四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星期四(9月28日)发布公告称,因日常营运遭遇不可抗力因素,为保障持有人的切实利益,定2023年10月18日终止部分基金产品,这一系列基金产品包括灏四方善祥基金1至5号产品和灏四方善慧产品。 据私募排排网的数据,灏四方善祥一号产品的单位净值跌幅比较大,截至今年9月22日的最新单位净值为0.395元,今年以来收益亏损8.14%,成立以来亏损达到了60.5%。 此外,深圳市灏四方资产旗下的另外三只有业绩数据的产品也亏损累累。其中,灏四方善祥四号产品的单位净值0.395元,累计亏损60.5%;灏四方善祥三号产品的单位净值0.386元,累计亏损61.4%;灏四方善祥二号产品的单位净值0.355元,累计亏损64.5%。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股市疲弱 权益类公募基金清盘数量至5年高点

中国股市疲弱 权益类公募基金清盘数量至5年高点 中国股市持续疲弱,导致公募基金清盘数量升至五年高点。 彭博社报道,去年共有240只公募基金清盘,创下2018年以来的最高,其中约五分之四为股票和混合型基金。这一清盘潮延续至今年。根据彭博的估算,今年已有14只基金产品清算,另外有20多只基金警告称即将关闭。 《证券时报》则引用Wind数据统计,截至星期四(1月18日),今年以来已经有43只基金(仅统计主代码基金)发布总规模低于5000万元(954万新元)、可能触发基金合同终止的公告。 根据规定,基金产品连续20个工作日出现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或者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情形的,基金管理人应当在定期报告中予以披露;连续50个工作日出现前述情形的,基金管理人在履行清算程序后终止基金合同。 彭博报道指出,公募基金产品清盘加速,加上投资者新认购数量大幅下降,创下10年新低,对公募行业造成了双重打击。 2024年1月19日 12:54 PM

封面图片

中国股票私募前四月平均亏损复苏缩小

中国股票私募前四月平均亏损复苏缩小 4月中国股市行情回温,股票型私募机构亏损幅度收窄,并有四成机构实现了正收益。 据新浪财经,第三方机构朝阳永续星期三(5月8日)发布前四个月中国证券私募机构业绩监测数据。 数据显示,受4月行情温和回升等因素推动,截至4月末,该第三方机构监测到的总计3607家股票私募机构前4月平均亏损2.89%,相比前3月3.08%的亏损幅度,小幅减亏约0.2个百分点。 从行业的盈亏面角度看,在该机构监测的3607家股票私募机构中,已有1396家私募在前4月实现了正收益,占比为38.7%。而在今年前3月,股票私募机构的“盈利面数据”为34.98%。 朝阳永续数据显示,在其监测到的合计81家百亿级证券私募机构中,前4月共有31家盈利、50家亏损。 其中,专注于量化投资的启林投资、灵均投资、九坤投资亏损幅度居前。 据东方财富网数据,4月份中国资产集体走强,AH股的表现在全球主要资产中名列前茅。上证指数累涨2.09%,站上3100点整数关口,为连续第3个月上涨;恒生指数累涨7.39%,相较1月份的低点已涨超20%,进入技术性牛市。 但是,彭博社星期三发文称,除非中国几大科技巨头下周公布的业绩乐观,否则中国股市从多年低点的反弹可能会失去动力。指数权重股腾讯、阿里巴巴均将于下个星期二发布业绩,两天后京东公司和百度也将发布财报。 2024年5月8日 2:00 PM

封面图片

中国官媒:私募基金监管要进一步加强

中国官媒:私募基金监管要进一步加强 中国官媒《经济日报》星期天(12月3日)发文称,多家私募机构发生违约行为导致兑付困难,引发投资者关注,并强调私募基金监管要进一步加强。 报道引述专家分析称,私募基金爆雷事件暴露出多家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存在多层嵌套、私募产品估值表难以保证真实性等问题,提示要进一步加强对私募基金的监管。 报道指出,私募基金产品多层嵌套的做法是法律所不允许的,并呼吁投资者在选择私募基金时需更加谨慎。 报道也引述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合伙人朱奕奕的说法称,私募基金以非公开方式发售、赎回,信息透明度较低。 杭州上个月传出30亿量化私募跑路事件。第一财经曾报道,此事牵扯出的私募多层嵌套造假,指向了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华软新动力。 华软新动力11月14日在微信公众号上说,部分私募基金产品因私募机构汇盛发生违约行为,导致兑付困难。 第一财经也引述消息人士报道,汇盛和另一家私募机构杭州瑜瑶,均与私募跑路事件有关。 中国证监会11月24日在微信公众号通报,他们对杭州瑜瑶、深圳汇盛等私募机构立案调查,并说公安机关已经介入,控制涉案人员。 证监会也说,根据初步判断,相关人员控制杭州瑜瑶、深圳汇盛等多家机构,多层嵌套投资,存在虚假宣传、报送虚假信息、违规信披等情形,还可能涉嫌违法犯罪行为。 此外,拥有信托、私募等多个金融牌照的中植系发生爆雷事件。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上个月通报,对中植系所属财富公司涉嫌违法犯罪立案侦查,对解某某等多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2023年12月3日 9:56 AM

封面图片

中国将持续加大对私募基金领域犯罪惩治力度

中国将持续加大对私募基金领域犯罪惩治力度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称,将持续加大对私募基金领域犯罪惩治力度。 据中新社报道,中国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星期二(12月26日)联合发布依法从严打击私募基金犯罪典型案例。 “两高”此次发布“苏某明等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等五件典型案例,涵盖私募基金领域常见多发犯罪。案情显示,司法部门通过立案监督对集资诈骗犯罪嫌疑人依法追诉,积极追赃挽损,不让犯罪分子获得任何经济上的好处。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厅负责人说,投资者保护是依法从严打击私募基金犯罪的重中之重,检察机关把追赃挽损贯彻办案全过程,坚持“应追尽追”原则,通过“一案双查”洗钱犯罪线索、商业贿赂犯罪线索等多种手段,尽最大可能帮助投资者挽回经济损失。 着眼下一步加大私募基金犯罪打击力度,“两高”相关负责人强调,一方面,坚持穿透式审查认定思路,准确认定“伪私募”,对以私募为名实施非法集资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能让犯罪分子穿上私募的伪装而逃避法律的制裁。 另一方面,正确区别各类私募产品结构和性质,对于以隐蔽手段侵占、挪用私募基金财产、资金的,准确认定犯罪手段和法律关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能让广大的受害投资者因为复杂的金融结构而求助无门。 2023年12月26日 5:09 PM

封面图片

中国证监会对私募公司瑞丰达立案调查

中国证监会对私募公司瑞丰达立案调查 中国私募公司瑞丰达据报陷入兑付危机,公司突然“跑路”人去楼空。证监会公布,瑞丰达涉嫌多项违法违规,决定对这家公司立案调查。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星期六(5月11日)通报,已向公安机关等通报情况,加强协同配合,并将与有关方面一道积极稳妥推进风险处置,维护市场秩序,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证监会说:“从目前掌握情况看,瑞丰达公司涉嫌多项违法违规,我会决定对其立案调查,依法从严处理。” 第一财经同日报道,到达瑞丰达上海浦东新区办公场所的部分投资者称,他们购买的瑞丰达基金产品,金额在300万元(人民币,下同,57万新元)到3000万元不等,大多通过销售或者代理购买,目前均已无法赎回。 瑞丰达产品数量众多,但员工人数较少。备案信息显示,公司全职员工、取得基金从业资格员工数量,分别只有12人、11人,但已发行的产品达到70只、管理规模在20亿至50亿元之间。 兑付危机爆发前,瑞丰达名下的多只产品,近两年的累计收益均超过了50%,最高甚至接近八倍。然而,部分产品却重仓一些流通性不佳、基本面堪忧的新三板个股,在A股市场的公开持仓难觅踪影。 报道称,瑞丰达买入的部分新三板股票,可能获得了可观收益,但也存在高买低卖的痕迹。公司管理的部分基金,买入不少新三板公司时,部分股价已处于高位,卖出时却已跌至低位。 第一财经调查发现,瑞丰达的大股东海南智慧城市控股集团4月中旬发生股权变动。接手智城控股股权的上海荣戚贸易,也在约此前一周进行了股权变更,原来的两名股东同步退出。其中一名退出股东,与瑞丰达产品担保方股东的一名前监事同名。 2024年5月12日 5:12 PM

封面图片

转:在共匪国,仅仅三天,私募基金创始人,天理资本董事长曹欣因限制卖出,导致股票无法卖出,账面亏损爆仓跳楼身亡,仅31岁!

转:在共匪国,仅仅三天,私募基金创始人,天理资本董事长曹欣因限制卖出,导致股票无法卖出,账面亏损爆仓跳楼身亡,仅31岁! 从1月28日发朋友圈要布局海外,结果1月31日就不得已跳楼,同一时间跳楼的还有另一个高杉,也是私募界名人,这次股灾不但2亿散户无力承受,连手握重金的机构都无力回天,其惨烈有甚于散户! #喵评:共匪灭亡前,这种事还会很多! 欢迎您加入 『』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