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专家:冠病和流感每半年将轮流暴发一次

港专家:冠病和流感每半年将轮流暴发一次 香港专家认为,冠病疫情已打乱了流感病毒暴发的周期,并警告未来流感病毒和冠病病毒每半年将轮流带来一次流行高峰,医疗资源将严重挤兑。 综合《星岛日报》和网媒“香港01”报道,香港大学医学院内科学系传染病科主任及临床教授孔繁毅星期六(10月7日)在商台节目《政经星期六》作出上述预测。 孔繁毅说,冠病疫情的暴发将夏季流感高峰期推迟至8月至10月,冬季流感则延至隔年2月至4月,而夏季流感和冬季流感周期之间又夹杂冠病疫情高峰。他研判,这两种病毒会梅花间竹,每半年轮流带来一次流行高峰。 孔繁毅说,这意味着“基本上差不多每一个月,一年365天都是可能会有新冠(冠病)、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暴发”。他担忧,如果流感和冠病疫情的高峰期重叠,病房使用率将突破150%至160%,届时医院人手将严重不足。 针对当前香港的冠病疫情趋势,孔繁毅说,从10月起,香港冠病病例确实有上升趋势,但还不至于达到顶峰。他认为,香港大部分市民已接种三剂冠病疫苗,整个社会已对冠病病毒建立起防疫屏障,不需要太担心。 不过,孔繁毅称,年长人士针对冠病病毒的抗体下降速度较快,因此建议75岁以上人士、院舍年长者等高危人士至少接种一剂疫苗加强剂,提高免疫力防止重症。他预计,新一代冠病疫苗有望在下个月面世,能有效应对当前流行的XBB冠病变异毒株。 孔繁毅还预计,明年2月至4月将暴发新一波甲型H1流感病毒流行,并呼吁65岁以上人士、医护人员、长期病患者、儿童等高危人士尽快接种流感疫苗,加强抗体,为这一波流感做好准备。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专家料香港下月将踏入冠病高峰期

专家料香港下月将踏入冠病高峰期 香港大学医学院内科学系传染病科主任孔繁毅说,冠病病毒及流感将会轮番暴发,12月将踏入冠病高峰期,农历新年后则是冬季流感高峰期。 根据香港中通社,孔繁毅星期六(11月18日)在电台节目上说,预计高峰期会维持两至三个月时间。 孔繁毅也注意到,近期感染冠病的个案有上升趋势,有重症患者需要在深切治疗部留医,大多是长者及长期病患者。 为此,他建议长者及高危人士接种政府正采购的XBB冠病疫苗,以加强保护。 他还建议高危人士可考虑在室内佩戴口罩,并称如果他们的身体抱恙,应尽快做快速抗原测试,辨别是流感还是冠病病毒,减低出现并发症的机会。 2023年11月19日 6:19 PM

封面图片

专家预计10月底香港将出现新一波冠病感染高峰

专家预计10月底香港将出现新一波冠病感染高峰 前港府抗疫专家顾问孔繁毅预计,今年10月底至11月初,香港将出现新一波冠病高峰期。 据《明报》报道,香港正值夏季流感季节,香港大学医学院内科学系传染病科主任及讲座教授孔繁毅星期天(9月10日)出席记者会时说,这波流感高峰将回落,预计香港今年10月底至11月初将出现新一波冠病高峰期。 孔繁毅说,现在病毒变异速度很快,预计届时流行的将是XBB分支,香港人身上的抗体每半年会下跌,引发下一次冠病高峰,但随群体混合免疫愈来愈高,每次高峰较上一次弱,他呼吁社会毋须过虑,但提醒高危群组每隔半年接种疫苗加强剂。 美国辉瑞及莫德纳药厂正研发新一代XBB单价冠病疫苗,并正向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申请注册。孔繁毅称,目前尚未有XBB单价疫苗临床数据,希望下次冠病高峰期前可引入香港。

封面图片

孔繁毅:KP.2一个月内将成新冠主流病毒株

孔繁毅:KP.2一个月内将成新冠主流病毒株 港大内科学系传染病科主任孔繁毅认为,KP.2新冠病毒株,在一个月内成为本港主流病毒株,取代现正流行的JN.1。他表示,KP.2病毒较弱,以现时社区免疫情况,无需太担心。孔繁毅又预计,H1流感病毒高峰,会维持到7月,至8、9月可能会出现另一波流感高峰。 2024-05-18 18:18:22

封面图片

港专家预计农历新年天气转冷流感情况或反弹

港专家预计农历新年天气转冷流感情况或反弹 香港中文大学呼吸系统科讲座教授许树昌说,上月初进入冬季流感季节后,连续几星期的阳性比例下跌,不过农历新年期间北风将至,流感病情随时可能反弹。 综合香港电台和《星岛日报》星期天(2月4日)报道,许树昌在电台节目上说,目前香港主要流行的流感病毒是H3N2,其次为乙型及H1N1。 据报道,上周共有27名成年病人感染流感引发重症,当中只有八人有接种流感疫苗,最终有20人死亡。 他提醒,人潮密集地方易感染,有症状时最好戴口罩,不要上班上学,并称,最新的流感病苗有效,院舍接种率较以往高。 冠病疫情方面,许树昌称,今年感染人数相对平稳,目前有约460人在公立医院留医,也有重症及死亡个案,但社区污水检测病毒量仍然维持中度。今年第三周及第四周,每星期仍有约30名患者死亡。 他说,目前冠病病毒以JN.1变异株为主,世卫组织日前开会指出,JN.1的传播率高但没有增加严重程度,丹麦及法国数据显示入院及死亡率没有提升,暂时评估公共卫生风险不太高,但病毒仍继续变异,给全球带来风险。 2024年2月4日 10:02 PM

封面图片

港医管局:若冠病流感同时肆虐 公立医院服务会更紧张

港医管局:若冠病流感同时肆虐 公立医院服务会更紧张 香港医院管理局预计,公立医院将在冬季出现服务需求高峰情况,并说如果冠病及流感疫情同时肆虐,公立医院服务会比目前更加紧张。 医管局总行政经理李立业在香港商业电台星期天(12月24日)播出的节目上说,病毒会随天气转冷变得较活跃,相信未来会踏入病毒感染的高峰期。 李立业指出,实验室的病毒检测阳性比率呈轻微上升趋势,并担心解除口罩令后首个冬季,流感和冠病病毒传播风险会增加。 李立业坦言,目前无法准确估算,哪种病毒会传播得较厉害,但局方已做好应对准备,有需要时会启动预案,包括加强急症室服务,以及支援各医院,加快病人流转,腾出更多病床。 对于世卫将冠病变种病毒株JN.1列为需监察变异株,李立业引述文献称,JN.1没有诱发较严重的并发症,也没有构成较多入院个案。他也说,虽然JN.1与目前主流的XBB变异株,由不同的母株变异出来,但是现有的XBB疫苗及抗病毒药物仍然有效,市民毋须担心。 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上星期四(21日)通报,根据污水监测结果推算,XBB及其后代谱系仍占超过70%,而JN.1则占所有病毒株约15%。 卫生防护中心也说,目前没有证据显示,JN.1较其他流行的变异株,例如XBB及其后代谱系,为全球带来额外的公共卫生风险,所以评估JN.1的整体风险为低,并说XBB疫苗对JN.1有效。 2023年12月24日 11:48 AM

封面图片

香港专家联合撰文 吁反思如何应对新发流行病

香港专家联合撰文 吁反思如何应对新发流行病 全球经历了三年多的冠病疫情大流行,三名香港流行病学专家共同撰文指出,冠病不会是最后一场大流行,新发传染病必将陆续到来,要反思如何预备未来的每一场大流行。 香港大学微生物系讲座教授袁国勇、名誉副教授龙振邦和名誉助理教授赵晞扬星期三(11月1日)共同在《明报》撰文指出,除了冠状病毒,流感是最具潜力引起大流行的病源,下一场大流行可能由源自禽鸟和猪的流感病毒引起。 为备战未来大流行,三名学者认为需要高质量的科学研究、迅速的应变计划、完善的公共卫生及流行病学监察系统等。为了时刻与国际组织联系,港大将与各地学者成立大流行科研联盟,共同寻找具潜力病源,追踪新发传染病。 文章提到,新发传染病约75%由动物病原体所致,要预测具大流行潜力的病原体,可从动物采样化验筛出具大流行潜力的病毒,才能研究和制定策略防患未然。文章认为,应增加对有症状疾病患者和患病动物,特别对病重和死因不明动物做透彻的微生物和疾病监测,在病毒大规模传播人类前,通过预兆或特定风险事件启动监察系统主动筛选具大流行潜力的病毒,更具成本效益。 文章指出,人畜接触地是重点监测领域,尤其屠宰场、街市、农场或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等高风险场所。但街市流行病学的监察也不能怠慢,因为具风土病和大流行潜力的病毒如禽流感、冠病等都与街市相关。 另一重点监察是各入境关口,如果入境旅客有发烧或相关症状,特别是早期预警系统或情报显示其出发国疑似出现神秘病原体暴发时,应迅速果断执行流行病学监察,防止输入案例致疫情暴发。 文章提到,香港首两年冠病疫情从未封城和全民检测,仍能贯彻围堵清零政策,以严厉措施换取安全空间,让市民接种疫苗建立抗疫韧力,抗疫成绩值得肯定,可惜大量年长者及长期病患质疑疫苗有效性,没有把握接种黄金机会,导致近万年长者丧生;如果香港能在第五波冠病疫情后的夏季放宽防疫措施,及早开放建立混合免疫屏障,更能加快恢复竞争力。 2023年11月1日 9:06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