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署:2030年全球电动车数量将是现在的近10倍

国际能源署:2030年全球电动车数量将是现在的近10倍 国际能源署(IEA)说,到2030年,世界能源系统将发生重大变化,全球电动汽车的数量将是现在的近10倍,可再生能源在全球电力结构中的份额将接近50%。 新华社报道,国际能源署星期二(10月24日)发布的《2023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指出,太阳能、风能和热泵等清洁能源技术快速发展,正在重塑从工厂、车辆到家用电器和供暖系统等各种场所和设备的能源供给方式。 到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的数量将是现在的近10倍;可再生能源在全球电力结构中的份额将从目前的约30%上升至近50%;热泵和其他电加热系统的销量将超过化石燃料锅炉;新建海上风电项目的投资将是新建燃煤和燃气发电厂的三倍。 此外,化石燃料在全球能源供应中的份额到2030年将下降至73%,全球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在。 报告同时指出,上述预测基于各国政府当前执行的政策,如果各国按时、足额兑现能源和气候承诺,清洁能源的发展将会更快。但是,要实现将全球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幅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的目标,各国仍需要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 国际能源署署长比罗尔呼吁政府、企业和投资者支持清洁能源转型,因为清洁能源转型能够带来“新的工业机会和就业机会、更强化的能源安全、更清洁的空气、更普惠的能源供给和更安全的气候”。 2023年10月25日 12:25 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国际能源署预测全球石油需求在2029年达到顶峰

国际能源署预测全球石油需求在2029年达到顶峰 根据国际能源署12日发布的石油市场报告,预计2030年世界石油需求将达到每日1.054亿桶。石油需求将会随着可再生能源的普及而放缓,需求量将在2029年达到峰值1.056亿桶。预计2030年的石油需求与2023年相比,将仅增长3%。分析认为,虽然存在航空煤油使用量增长等拉动石油需求的因素,但纯电动汽车的销售增加和发电领域从石油转向可再生能源的趋势将对石油需求产生影响。

封面图片

美国对 2025 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速的预估近乎国际能源署的两倍

美国对 2025 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速的预估近乎国际能源署的两倍 美国预计明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长 180 万桶 / 日,几乎是国际基准预测机构当前预估增速的两倍。这是基于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 (EIA) 周二发布的最新展望。相比之下,6 月国际能源署 (IEA) 预计到 2025 年需求将增长 100 万桶 / 日。IEA 将于本周晚些时候发布最新预测。

封面图片

国际能源署:全球核能发电量明年创新高

国际能源署:全球核能发电量明年创新高 国际能源署预测,明年全球核能发电量将创历史新高。由于全球向清洁能源加速转型,低排放能源将满足未来三年全球新增电力需求。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星期三(1月24日)发布的最新报告,到2025年,随着法国核能发电量攀升、日本几座核电站恢复运行,以及一些国家的新反应堆投入商业运营,预计全球核能发电量将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报告指,到2025年初,可再生能源将超过煤炭,占全球总发电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到2026年,包括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核能在内的低排放能源预计将占全球发电量的近一半。 IEA署长比罗尔说,目前电力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任何其他行业都多。但令人鼓舞的是,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增长和核电的稳步扩张将满足未来三年全球新增电力需求。 2024年1月25日 1:11 PM

封面图片

国际能源署:关键矿产未来仍面临供应紧张

国际能源署:关键矿产未来仍面临供应紧张 国际能源署说,去年全球部分关键矿产价格大幅回落,但未来供应紧张风险依然存在,仍需增加投资支持。 新华社报道,国际能源署(IEA)星期五(5月17日)发布的这份报告,更新了它在去年发布的首份相关报告的内容,同时提供了对锂、铜、镍、钴、石墨和稀土等能源转型关键矿产供应和需求的中长期展望。 报告说,在经历了两年强劲上涨之后,关键矿产价格在2023年大幅回落至冠病疫情前的水平。其中,用于制造电池的矿物材料价格下降尤其明显,锂价格下降75%,钴、镍和石墨价格下降了30%至45%。在需求增长强劲的背景下,关键矿产价格下降主要原因是全球供应强劲增长。 报告指出,今天供应充足的市场并不意味着未来也将如此。在清洁能源技术加速发展背景下,对关键矿产的需求将持续强劲增长。若要达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到2040年,能源转型关键矿产的市场总规模将增长一倍以上,达到7700亿美元(约1万亿亿新元)。 国际能源署署长比罗尔说,确保安全和可持续的关键矿产供应对于清洁能源转型至关重要。世界对太阳能电池板、电动汽车和电池等需求快速增长,如果没有可靠和不断扩大的关键矿产供应,就无法满足这些需求。 2024年5月18日 2:26 PM

封面图片

国际能源署:净零排放目标仍可实现

国际能源署:净零排放目标仍可实现 国际能源署(IEA)说,在洁净能源科技取得创纪录增长下,要实现到2050年全球达到净零排放的目标仍然是可能的。但前提是,必须在2030年前,把可再生能源容量增加两倍,并在2030年代初期把全球绿色投资增加到每年4.5万亿美元(约6.16万亿新元)。 综合外电报道,IEA在最新报告中指出,“全球各国已经拖延太久来避免做出艰难的选择”,富裕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必须大幅提高净零排放目标。 富裕国家必须提前五年,即在2045年左右实现碳中和。中国则必须提前10年,即在2050年实现把气温升高限制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1.5摄氏度的目标。 报告还说,要实现《巴黎协定》设下的目标,即把本世纪末的升温幅度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的2摄氏度以内,全球各国得付出更多努力进行能源转型工作。 “到2035年,发达经济体的碳排放量需要比2022年的水平下降80%,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排放量则需要下降六成。” 此外,尽管今年出现了极端天气,但各国的政界人士仍因生活成本危机并寻求连任,在气候承诺方面一直在倒退。 IEA署长比罗尔直言,鉴于当前面对严峻的气候挑战,“各国政府需要将气候与地缘政治划分开来。”

封面图片

报告:到2030年全球石油市场恐面临严重供应过剩

报告:到2030年全球石油市场恐面临严重供应过剩 国际能源署在一份报告中指出,随着石油需求增长放缓和供应激增,预计到2030年全球石油市场将面临严重的供应过剩。 新华社报道,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在星期三(6月12日)发布的2024年中期石油市场报告中说,亚洲快速增长的经济体,以及航空和石化行业的强劲需求,有望在未来几年推动石油用量增长。但电动汽车发展、传统汽车燃油效率提高、中东地区发电用油减少,以及经济结构转变等因素,将日益抵消石油用量的增长。 报告指出,2023年,包括生物燃料在内的全球石油需求约为日均1亿零200万桶;从现在到2030年,预计全球石油需求将趋于平稳,为日均1亿零600万桶左右。 报告还表明,受以美国和其他美洲产油国产能扩张为主的因素推动,全球石油产能未来几年将大幅增长,导致石油供应过剩。预计到2030年,全球石油总供应能力将接近日均1亿1400万桶,比需求高出800万桶,可能对石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国际能源署署长比罗尔说,随着清洁能源转型推进,以及一些主要经济体经济结构转变,全球石油需求增长正在放缓,并将在2030年达到峰值。 2024年6月13日 5:01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