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校报发文缅怀李克强:师生沉浸在深深悲痛中

北大校报发文缅怀李克强:师生沉浸在深深悲痛中 中国前总理李克强因突发心脏病于上星期五(10月27日)凌晨逝世,他的母校北京大学旗下报纸《北京大学校报》发文缅怀,并重发李克强早年在校学习、工作的报纸剪报。 《北京大学校报》星期天(10月29日)通过官方微信公号刊登题为《深切缅怀李克强校友》的文章称,李克强逝世的消息传来,“北大师生沉浸在深深悲痛之中”。 文章称,李克强是北大杰出校友。他于1978至1982年在北京大学法律系学习;1982至1983年在北大工作,担任北京大学团委书记、共青团中央常委;1988至1994年又回北大深造,在经济学院攻读研究生学位。 文章写道,李克强在北大本科学习期间奋发有为,成长为学生骨干,在北京大学校刊多有报道。其中第一次出现,是在1980年6月14日《一九八〇年我校学生社会科学讨论会结束评选出优秀论文二十篇》一文中,他撰写的《法治机器与社会的系统、信息及控制》一文被评为优秀论文。 文章说,在北大留校工作后,校刊也记录了李克强作为年轻干部的成长足迹:1982年3月2日《我校召开第十三届团代会》一文,记载了他初登团系统工作阵地的精彩开篇。 文章最后附上相关剪报,称“以寄托对李克强校友的哀思”。 北大官方微博也在星期天发文追悼李克强。 北大在帖文中说,李克强曾于北大百年校庆时撰文回忆自己在北大求学的经历与感受,他在文章中写道:“作为一座学府,可珍贵之处并不在于外在的华美,甚至不在于对知识财富的占有,而在于其内在的力量,一种可以永久延续的传统。这种传统不会因知识更替而中断,因为它具有超越的价值,具有再造知识财富的能力。” 北大在帖文中附上了李克强这篇题为《师风散记》的文章,并写道:“我们现在重发此文,寄托哀思,深切缅怀这位杰出的校友。” 截止星期一(10月30日)上午9时20分,《师风散记》的阅读次数已经超过41万次。 2023年10月30日 9:38 A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财新文章缅怀李克强等人遭删

财新文章缅怀李克强等人遭删 《财新》杂志近日发布的两篇文章迅速被屏蔽,引发关注。其中一篇是去年12月下旬发表的社论,提及中国前领导人邓小平的实事求是思想,批评当前社会状况,指出中国面临的民生和经济挑战需要直面真问题。 另一篇文章是2023年12月31日发表的《2023终有一别》专题,纪念了2023年辞世的多位中外人物,包括中国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等。该专题在当晚遭到屏蔽,。《财新》社长胡舒立的微博账号内容被清空,有传言称她遭到中国国安人员约谈。 《财新》作为中国境内的自由派媒体,其创始人胡舒立在体制内拥有广泛联系,但该媒体在2021年被排除出中国政府的官方新闻稿源名单,限制了其传播范围。 原文链接 《德国之声》 《美国之音》 《端传媒》

封面图片

李克强病逝消息震惊舆论 生前视频和语录被热转

李克强病逝消息震惊舆论 生前视频和语录被热转 中国前总理李克强突然病逝的消息震惊舆论,不少中国网民惊呼“难以置信”,李克强生前的视频和语录也被热转。 中国央视新闻星期五(10月27日)早上播报李克强在星期四(26日)突发心脏病、经全力抢救无效,于星期五凌晨0时10分在上海逝世的消息。微博“李克强同志逝世”话题迅速冲上热搜榜首位,截至上午10时,阅读量已突破10亿,相关微博转发量超过24万次。 不少中国网民留言“太突然了,难以置信”“他还这么年轻”,表达惊讶之情。一条今年3月发布、总结李克强10年政府工作的视频也被转发近5万次,有网民在转发时引述李克强的经典语录,如“长江黄河不会倒流”。 还有网民发帖称,李克强是星期四在位于上海浦东的东郊宾馆游泳时突发心脏病,就近送往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抢救,但为时已晚。这个消息未得到权威机构证实。 享年68岁的李克强是安徽定远人。他早年作为知青下放农村,担任过大队党支部书记,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2年毕业后留校担任北大团委书记并入选共青团中央常委。 1983年,28岁的李克强出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在当时主持团中央工作的胡锦涛领导下工作。1985年,30岁的李克强出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成为当时中国最年轻的正局级干部。 1993年,38岁的李克强出任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成为当时中国最年轻的正部级高官。1998年至1999年,李克强出任河南代省长、省长,也是当时中国最年轻的省长。 2002年中共十六大后,胡锦涛出任中共总书记,李克强升任河南省委书记。2004年,李克强调任辽宁省委书记,一度被视为中国最高职务接班人的热门人选。 2007年中共十七大后,李克强从中央委员直接升任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排名第一的副总理。2012年中共十八大后,李克强在政治局常委中排名第二,隔年3月开启为期10年的总理生涯。 李克强在他出任总理后的首次记者会上曾频出“金句”,包括“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等等。 ... 2023年10月27日 10:30 AM

封面图片

民众:李克强总理一路走好

民众:李克强总理一路走好 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遗体于2日在北京火化,中国官方发布了一份李克强生平的文章,称他是中国共产党的杰出党员、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并号召人民将悲愤转化为力量,团结在习总书记领导的党中央周围。港媒评价李克强的后事处理尊重程度与已故总理李鹏相媲美,没有简化,预测李克强的去世不会引发类似1976年和1989年那样的“政治风波”。 国际媒体提到,李克强的逝世对习近平的权威构成了挑战。外媒在前总理的故乡安徽合肥,采访前来吊唁的民众时遭到工作人员的干扰。此外,在微博上,中央电视台发布有关李克强的消息,下面有超过30,000条评论,但只有13条可见。有分析认为,中国最高领导层希望李去世的事件能尽快平息。 原文链接 《新华社》 《中央社》 《BBC 英国广播公司》 《RFI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封面图片

分析:李克强对中国经济稳定有贡献 稳就业稳民生政策值得参考

分析:李克强对中国经济稳定有贡献 稳就业稳民生政策值得参考 中国前总理李克强今天凌晨在上海逝世,受访学者分析,李克强过去十年任内面对中央服从但仍敢言,对维持中国经济稳定具有贡献。特别是他过去提出的稳就业、稳民生政策,在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现在,值得官方参考。 央视新闻今天上午证实,李克强10月26日因突发心脏病,经全力抢救无效,于27日0时1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68岁。 李克强出生于1955年7月,是安徽定远人,197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大学法律系和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毕业,具有在职研究生学历,法学学士、经济学博士学位。 他在2007年中共十五大时升任政治局常委,次年担任国务院第一副总理,成为正国级领导人;2012年连任政治局常委,次年升任国务院总理。 2012年到2022年期间,在政治局常委中,李克强的排名仅次于总书记习近平。 李克强担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期间,提出“放管服”的简政放权改革,也曾主张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给地摊经济一定的空间。 台湾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荣誉教授赵春山受访时分析,李克强是技术官僚出身,担任总理时提出的经济政策主轴是“稳定中求发展”,也被称为“李克强经济学”。 他认为,李克强对维持中国经济稳定具有一定贡献,而在过去十年来,面对中共中央高度集权,李克强则是“服从但敢言”。 例如,2020年中共中央多次强调“脱贫”政策取得重大成就之际,李克强就在两会记者会上直言,中国大陆有六亿人口每个月收入只有人民币1000元(约188新元)左右,引起各界关注。 赵春山指出,大陆现在面临许多结构性经济问题,决策者也已体认到这一点,开始出现政策调整,而李克强过去所提出经济要稳中求进、解决贫富差距等政策路线,如今也更值得官方参考。 2023年10月27日 12:54 PM

封面图片

李克强遗体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

李克强遗体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 中国前总理李克强遗体星期四(11月2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 据中国央视新闻报道,李克强因突发心脏病,经全力抢救无效,,享年68岁。 李克强抢救期间和逝世后,习近平、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韩正、胡锦涛等,前往医院看望或通过各种形式对李克强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亲属表示深切慰问。 据报道,2日上午,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庄严肃穆,哀乐低回。正厅上方悬挂着黑底白字的横幅“沉痛悼念李克强同志”,横幅下方是李克强的遗像。李克强的遗体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身上覆盖着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 上午9时许,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韩正等,在哀乐声中缓步来到李克强的遗体前肃立默哀,向李克强的遗体三鞠躬,并与李克强亲属一一握手,表示慰问。胡锦涛送花圈,对李克强逝世表示哀悼。 中共和国家有关领导人员前往送别或以各种方式表示哀悼。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李克强生前友好和家乡代表也前往送别。 2023年11月2日 3:11 PM

封面图片

李家超对李克强逝世表哀悼

李家超对李克强逝世表哀悼 中国前总理李克强星期五(10月27日)凌晨逝世。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星期六(10月28日)表示,对李克强离世心情沉重,他相信中央会适时公布追悼安排细节,会密切留意有关公布,并按宣布作相应安排。 综合《星岛日报》和有线新闻报道,李家超星期六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对原总理李克强先生离世表示深切哀悼,也对他的家人致以深切慰问。原总理李克强先生非常关心香港,每次他提及香港也表示很关切,也对香港市民很关怀”。 李家超还说,李克强曾强调要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维护宪法和基本法所确定香港的宪制秩序,要落实爱国者原则,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维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 去年5月,李家超在北京由时任总理的李克强亲手颁发国务院令,任命其为行政长官。 去年12月,李克强会见赴京述职的李家超时说,北京中央对李家超及港府工作表示充分肯定。北京中央一贯继续全面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全面落实中央政府对特别行政区的管治权,落实“爱国者治港”,全力支持港府依法施政,目的是让香港长期繁荣稳定。 2023年10月28日 11:24 A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