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文章缅怀李克强等人遭删

财新文章缅怀李克强等人遭删 《财新》杂志近日发布的两篇文章迅速被屏蔽,引发关注。其中一篇是去年12月下旬发表的社论,提及中国前领导人邓小平的实事求是思想,批评当前社会状况,指出中国面临的民生和经济挑战需要直面真问题。 另一篇文章是2023年12月31日发表的《2023终有一别》专题,纪念了2023年辞世的多位中外人物,包括中国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等。该专题在当晚遭到屏蔽,。《财新》社长胡舒立的微博账号内容被清空,有传言称她遭到中国国安人员约谈。 《财新》作为中国境内的自由派媒体,其创始人胡舒立在体制内拥有广泛联系,但该媒体在2021年被排除出中国政府的官方新闻稿源名单,限制了其传播范围。 原文链接 《德国之声》 《美国之音》 《端传媒》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北大校报发文缅怀李克强:师生沉浸在深深悲痛中

北大校报发文缅怀李克强:师生沉浸在深深悲痛中 中国前总理李克强因突发心脏病于上星期五(10月27日)凌晨逝世,他的母校北京大学旗下报纸《北京大学校报》发文缅怀,并重发李克强早年在校学习、工作的报纸剪报。 《北京大学校报》星期天(10月29日)通过官方微信公号刊登题为《深切缅怀李克强校友》的文章称,李克强逝世的消息传来,“北大师生沉浸在深深悲痛之中”。 文章称,李克强是北大杰出校友。他于1978至1982年在北京大学法律系学习;1982至1983年在北大工作,担任北京大学团委书记、共青团中央常委;1988至1994年又回北大深造,在经济学院攻读研究生学位。 文章写道,李克强在北大本科学习期间奋发有为,成长为学生骨干,在北京大学校刊多有报道。其中第一次出现,是在1980年6月14日《一九八〇年我校学生社会科学讨论会结束评选出优秀论文二十篇》一文中,他撰写的《法治机器与社会的系统、信息及控制》一文被评为优秀论文。 文章说,在北大留校工作后,校刊也记录了李克强作为年轻干部的成长足迹:1982年3月2日《我校召开第十三届团代会》一文,记载了他初登团系统工作阵地的精彩开篇。 文章最后附上相关剪报,称“以寄托对李克强校友的哀思”。 北大官方微博也在星期天发文追悼李克强。 北大在帖文中说,李克强曾于北大百年校庆时撰文回忆自己在北大求学的经历与感受,他在文章中写道:“作为一座学府,可珍贵之处并不在于外在的华美,甚至不在于对知识财富的占有,而在于其内在的力量,一种可以永久延续的传统。这种传统不会因知识更替而中断,因为它具有超越的价值,具有再造知识财富的能力。” 北大在帖文中附上了李克强这篇题为《师风散记》的文章,并写道:“我们现在重发此文,寄托哀思,深切缅怀这位杰出的校友。” 截止星期一(10月30日)上午9时20分,《师风散记》的阅读次数已经超过41万次。 2023年10月30日 9:38 AM

封面图片

中国人哀悼李克强,也哀悼一个希望尚存的时代

中国人哀悼李克强,也哀悼一个希望尚存的时代 周五,68岁的李克强去世,引起了网民的自发哀悼。李克强担任总理长达十年,是中国的“二把手”,直至今年3月。 在许多中国人当中,李克强的去世激起了对他所代表的那个时代的怀念:那是一个经济前景更好、对私营企业更开明的时代。 李克强可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权力最小的总理。他的逝世所引发的悲痛反映了公众对一个已被抛弃的改革与增长时代的失落情绪,以及生活在毛泽东以来作风最专制的领导人治下的中国,人们所感受到的深切无力。 在多家社交媒体网站上广泛流传的一篇文章称,许多中国人在李克强身上看到了自己“十年间苦苦支撑却节节败退”。人们还列出了李克强最著名的发言:“有权不可任性”和“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 被分享最多的内容是李克强承诺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将继续敞开的短视频:“黄河长江不会倒流。”部分视频发布不久后被删除或无法转发。 人们贴出了他在2020年1月新冠病毒肆虐武汉之时访问这座城市的照片。直到近两个月后最初的疫情已得到遏制,习近平才姗姗来迟。他们贴出了李克强探望洪水和地震灾民的照片。与习近平远离受灾现场的作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封面图片

民众:李克强总理一路走好

民众:李克强总理一路走好 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遗体于2日在北京火化,中国官方发布了一份李克强生平的文章,称他是中国共产党的杰出党员、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并号召人民将悲愤转化为力量,团结在习总书记领导的党中央周围。港媒评价李克强的后事处理尊重程度与已故总理李鹏相媲美,没有简化,预测李克强的去世不会引发类似1976年和1989年那样的“政治风波”。 国际媒体提到,李克强的逝世对习近平的权威构成了挑战。外媒在前总理的故乡安徽合肥,采访前来吊唁的民众时遭到工作人员的干扰。此外,在微博上,中央电视台发布有关李克强的消息,下面有超过30,000条评论,但只有13条可见。有分析认为,中国最高领导层希望李去世的事件能尽快平息。 原文链接 《新华社》 《中央社》 《BBC 英国广播公司》 《RFI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封面图片

台海基会董事长李大维对李克强逝世

台海基会董事长李大维对李克强逝世 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李大维星期五(10月27日)对中国大陆前总理李克强逝世表达哀悼。 据海基会提供的新闻稿,李大维在出席海基会董监事联席会议前说,“对于李克强先生骤逝的消息感到非常意外,海基会要特别向李克强先生的家属表达哀悼之意,希望家属能够节哀顺变。” 对于是否曾与李克强接触过,李大维董事长回应时说,自己从事外交工作40余年,未曾前往中国大陆,也未与李克强接触过,“但据他了解,李克强先生相当亲民,对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非常有贡献,相信中国大陆民众对李克强先生也会相当怀念”。 2023年10月27日 6:30 PM

封面图片

中国前总理李克强逝世中国前总理李克强星期五凌晨在上海逝世,享年68岁。

中国前总理李克强逝世 中国前总理李克强星期五凌晨在上海逝世,享年68岁。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中共第十七届、十八届、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原总理李克强,近日在上海休息,2023年10月26日因突发心脏病,经全力抢救无效,于10月27日0时1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68岁。讣告后发。 2023年10月27日 8:13 AM

封面图片

李克强遗体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

李克强遗体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 中国前总理李克强遗体星期四(11月2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 据中国央视新闻报道,李克强因突发心脏病,经全力抢救无效,,享年68岁。 李克强抢救期间和逝世后,习近平、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韩正、胡锦涛等,前往医院看望或通过各种形式对李克强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亲属表示深切慰问。 据报道,2日上午,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庄严肃穆,哀乐低回。正厅上方悬挂着黑底白字的横幅“沉痛悼念李克强同志”,横幅下方是李克强的遗像。李克强的遗体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身上覆盖着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 上午9时许,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韩正等,在哀乐声中缓步来到李克强的遗体前肃立默哀,向李克强的遗体三鞠躬,并与李克强亲属一一握手,表示慰问。胡锦涛送花圈,对李克强逝世表示哀悼。 中共和国家有关领导人员前往送别或以各种方式表示哀悼。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李克强生前友好和家乡代表也前往送别。 2023年11月2日 3:11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