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赛地中国跌价50%? 传GLB只要马币11.68万

马赛地中国跌价50%? 传GLB只要马币11.68万 (北京28日综合电)中国媒体报道,该国汽车市场竞争激烈,电动车大爆发冲击燃油车,就连豪车品牌马赛地(Mercedes-Benz)、宝马(BMW)及奥迪(Audi)都扛不住了,市场更盛传马赛地部分车款售价接近腰斩。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德总理吁欧中6月底前抓住机会达成谅解

德总理吁欧中6月底前抓住机会达成谅解 德国总理朔尔茨敦促中国和欧盟抓住机会,在欧盟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征收额外关税前,达成谅解。 欧盟对中国电动车进行反补贴调查,并宣布从7月起,将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 欧中双方日前已就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案启动磋商。法新社报道,德国总理朔尔茨星期一(6月24日)在工业游说团体年度会议上发言时说,欧盟和中国政府必须在6月底前抓住机会,达成谅解。 他表明,距离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生效还有一点时间,但要达成协议,中方必须有认真的行动和进展。 德国对欧盟的举措感到震惊。德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有大量投资,可能会受到中方报复措施的影响。中国市场占德国汽车巨头马赛地奔驰(Mercedes-Benz)、大众(Volkswagen)和宝马(BMW)销售额的36%。 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在同一场活动上讲话时警告称,如果因欧盟提高关税而引发欧中贸易战,所有人都将是输家。 ,就这一问题进行谈判的大门是敞开的,拟议的关税不应该是惩罚性的。 2024年6月24日 11:14 PM

封面图片

特斯拉和中国车企领跑电动车赛道,德国车企逐渐掉队

特斯拉和中国车企领跑电动车赛道,德国车企逐渐掉队 德国汽车制造商曾雄霸汽车行业数十载,其品牌一度是卓越的代名词,令消费者心生向往。但随着该行业转向电动汽车,德国车企逐渐掉队。 在向电动汽车转型的将近十年时间里,尽管投资了数以十亿美元计的资金,但大众(VW) 、宝马(BMW)、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等车企仍尚未能侵蚀特斯拉(Tesla, TSLA)日益增长的市场份额。这些德国汽车制造商正与科技巨头合作,而非自行开发用来驱动信息娱乐系统和自动驾驶功能的软件。它们在电动汽车创新的较前沿领域落后于中国的后起之秀,在这一关键的亚洲市场上节节败退。 本周,全球最大车展之一的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IAA Mobility)在慕尼黑举行时,德国车企的这种防御姿态展现的淋漓尽致。电动汽车市场领头羊特斯拉多年来首次参展。中国的多家新兴公司也是如此,所带来的车型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 慕尼黑国际车展每两年举行一次,曾是展示德国汽车工业实力的舞台,如今却让人深刻认识到,新涌现的中国电动汽车公司不仅通过更低的成本给德国乃至欧洲汽车制造商带来压力,还在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令这些老牌车企试图缩小的差距日益扩大。

封面图片

中国车企再发起价格战 比亚迪最高降价1.8万人民币

中国车企再发起价格战 比亚迪最高降价1.8万人民币 随着中国车企进入全年目标冲刺阶段,多家车企再发起价格战,其中电动车巨头比亚迪宣布旗下车型最高降价1万8000元(人民币,下同,约3403新元),零跑汽车更宣布全系车型降价。 据澎湃新闻报道,比亚迪星期三(11月1日)宣布11月1日至30日开展限时订金抵购车款活动,为旗下多款热门车型降价,其中护卫舰07享2000元订抵2万元;海豚、海豹冠军版享2000元抵9000元;宋PLUS冠军版和驱逐舰05冠军版享2000元抵7000元。此外还有全系享两年零息、最高8000元置换补贴等优惠。 零跑汽车隔天也发布公告官宣全系车型降价,11月1日至30日下定最高可获得补贴1万元。此外,部分车型还可享受5000元选装基金、950元交强险、家充服务包等补贴。 报道称,比亚迪虽然今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大增57.75%,但比亚迪方面为自己定下的年度销量目标是300万辆,要达成这一目标,比亚迪必须在11月和12月都卖出超过30万辆车。今年10月份比亚迪首次突破30万辆月销量。 除了比亚迪和零跑汽车,吉利旗下的领克汽车和长城旗下欧拉汽车也都在星期三发布降价通知,为旗下车型降价、或提供补贴配套。 继特斯拉今年初将两款中国产车型价格下调至历史最低以来,价格战在中国车市全面打响。虽然特斯拉、比亚迪等车企今年7月曾联合,共同承诺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但价格战未曾停息过,还在下半年越演越烈。 进入8月份以来,多家车企通过官降、新车优惠、终端让利等不同形式开启价格战,涵盖车型超20款,价格从5万元到30万元不等。 2023年11月3日 1:08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