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建议在月球上安装光纤网络 帮助进一步了解月震

研究人员建议在月球上安装光纤网络 帮助进一步了解月震 一组研究人员提议在月球上建立一个光纤地震网络,以便于研究月球的地震活动。这一构想是未来几年可能为地球的天然卫星带来雄心勃勃的基础设施项目的几个构想之一。几十年前,阿波罗宇航员在月球表面放置的地震仪探测到了相当大的活动。最近的数据分析表明,月球上经常发生中度到严重的浅层地震。由于卫星的重力较低,这些地震可能会持续数小时,即使是轻微的震动也可能造成严重的山体滑坡,使未来的探测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光纤地震网络提案旨在利用新的传感器阵列,大幅提高我们记录和绘制月球地震活动图的能力。虽然科学家们并不完全清楚月震发生的原因,但有一种理论认为,月震是月球内核冷却导致月球缩小过程的一部分。光纤网络可以更清楚地显示月核的大小和性质。分布式声学传感(DAS)工艺能以相对经济有效的方式提供适当的传感器功能。光纤折射率微小波动产生的瑞利散射可支持沿数十公里电缆进行实时、连续测量。这将为研究人员提供清晰的地震波观测结果。为了降低成本,DAS 网络可以搭上其他月球基础设施项目的顺风车,例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提出的在月球暗面的陨石坑中安装射电望远镜的计划。然而,安装 DAS 电缆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挑战。研究人员建议,自动漫游车或阿耳特弥斯号宇航员都可以完成这项任务。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阿特米斯3号(Artemis 3)任务计划于2026年9月之前完成,其目标是自阿波罗任务以来首次将人类送至月球表面。最近多个国家的登月任务都面临着挑战。奥德修斯号着陆器是自 1972 年阿波罗 17 号以来第一个在月球表面着陆的美国飞行器,但由于着陆位置不佳而耗尽了动力。日本也经历了一次尴尬的着陆,但成为第五个将物体完好无损地降落在月球上的国家。尽管挑战重重,但未来任务的成功将为重要的永久性基础设施奠定基础。这些计划包括中国、美国和俄罗斯的核反应堆,以及利用激光将部分地表融化成铺设好的道路和着陆台等建议。这将防止航天器和漫游车掀起尘土。展望未来,NASA 还希望在月球表面3D 打印房屋。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美国云计算公司将在月球上建立数据中心

美国云计算公司将在月球上建立数据中心 云计算初创公司 Lonestar Data Holdings 在周一的新闻稿中宣布,这家总部位于佛罗里达州的公司筹集了 500 万美元的种子资金,用于建立月球数据中心。 Lonestar 想在月球上建立一系列数据中心,并在月球表面建立一个可行的数据存储和边缘处理平台(即在源头附近处理数据的做法,作为减少延迟和提高带宽的一种手段)。 Stott 告诉 SpaceNews, 这个微型数据中心重约 2 磅(1 千克),容量为 16 TB 。他说,第一个数据中心将从着陆器获取电力和通信,但随后的数据中心将是独立的数据中心,该公司希望到 2026 年将其部署在月球表面。IM-2 任务期间的持续时间预计约为 11-14 天。

封面图片

【新研究:月球正在缩小,可能导致强烈月震】过去几亿年,月球周长缩小了超45米,因为它的核心逐渐冷却,像葡萄变成葡萄干一样,在收缩

【新研究:月球正在缩小,可能导致强烈月震】过去几亿年,月球周长缩小了超45米,因为它的核心逐渐冷却,像葡萄变成葡萄干一样,在收缩时会出现褶皱。月球表面很脆,导致地壳层部分相互推挤的地方形成断层,这可能是50多年前的一次强烈浅月震的原因。浅月震发生在月球表面附近,其强度足以损坏建筑物、设备和其他人为结构。 #抽屉IT

封面图片

Artemis IV任务综述:NASA长期月球探索战略的关键一步

Artemis IV任务综述:NASA长期月球探索战略的关键一步 访问:NordVPN 立减 75% + 外加 3 个月时长 另有NordPass密码管理器 Gateway空间站将是人类首个环绕月球的空间站,是Artemis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任务旨在将人类送回月球表面进行科学发现,并为人类首次火星任务指明方向。搭乘"Gateway"号的宇航员将成为第一批以深空为家的人类,在执行任务期间,他们将利用"Gateway"号进行科学研究,并为月面任务做准备。资料来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阿尔贝托-贝尔托林、布拉德利-雷诺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及其合作伙伴正在通过"Artemis"行动推进月球持续探索所需的基本系统。Artemis III号任务旨在让第一批人类在月球南极附近着陆,为ArtemisIV号任务奠定基础。在下一阶段,宇航员将在人类首个月球空间站"Gateway"上居住,这将促进开创性的科学研究,并为人类最终的火星任务做好准备。Artemis IV将协调月球轨道上多次发射和航天器对接的复杂编排,标志着NASA首次使用升级版、更强大的SLS火箭和新型移动发射器。Artemis任务正在加速月球表面的科学研究,不久将在Gateway上的月球轨道上进行研究。与国际和商业伙伴合作建造的"Gateway"将包括供各种来访航天器使用的对接口,供乘员生活、工作和为月面任务做准备的空间,以及用于研究太阳物理学、人类健康和生命科学等领域的科学调查仪器。Gateway的椭圆形轨道经过月球南北极地区,为科学研究和进入月球表面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机会。该轨道将从低月球轨道进入月球表面的好处与遥远的逆行轨道的燃料效率结合在一起,同时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独特的地球、月球、太阳和深空景观。Gateway空间站将猎户座飞船和 SpaceX 的深空物流飞船安置在环绕月球的极地轨道上,为Artemis四号任务期间在月球表面的科学发现提供支持。图片来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任务前奏地面上的"Gateway"已初具雏形,工程师们将把它的前两个模块Maxar 公司制造的动力和推进元件(PPE)以及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制造的居住和后勤前哨(HALO)连接起来,然后搭乘SpaceX公司的猎鹰重型火箭发射升空。这些元件将利用高效的太阳能-电力推进器以及地球、月球和太阳的引力,用大约一年的时间到达月球轨道。光环"和"PPE"上的多种科学仪器将在"Gateway"过境和进入月球轨道期间提供有关辐射的科学数据。一旦进入绕月轨道,"Gateway"的计算机将运行一份项目清单,为"Artemis IV"乘员组的第二个居住组件由欧洲航天局(ESA)提供的国际居住舱(I-Hab)的到来做好准备。I-Hab将扩展"Gateway"号宇航员生活、工作、进行突破性科学研究以及为月面任务做准备的地方。I-Hab还包括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提供的关键生命支持系统,以延长在"Gateway"上的停留时间。在用 SLS 火箭发射乘员和 I-Hab 之前,NASA 及其合作伙伴将为这次任务预先部署另外两个航天器:SpaceX 的星际飞船载人着陆系统将搭载用于月球漫步的下一代宇航服,SpaceX 的龙 XL后勤舱将搭载科学实验和其他任务所需的物资。升级后的"星际飞船"将为"Artemis IV"提供支持,为长期探索和未来任务提供更强大的能力,包括与"Gateway"对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太空发射系统(SLS)火箭 Block 1B 乘员配置在从新型移动发射装置升空过程中的艺术家概念图,用于夜间发射。图片来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为乘员和登月舱提供更大动力四名Artemis IV乘员将搭乘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升级版SLS 火箭,从位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的 39B 发射台搭乘该局的猎户座飞船升空。该火箭的 Block 1B 版本能够利用更强大的末级将 84000 磅的重量吊到月球上,它还配备了一个空间超过 10000 立方英尺的适配器,可以将 I-Hab 等大型货物与乘员一起送往月球。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新移动发射装置将容纳更大的火箭,它将比目前的配置高出约 40 英尺,并容纳增加有效载荷能力的额外重量。在 SLS 火箭完成初始发射和上升后,核心级将与末级分离,末级将与猎户座和 I-Hab 保持连接。在末级执行一次平移喷射燃烧,使猎户座和 I-Hab 踏上奔月之路后,猎户座将充当太空拖船,翻转 180 度,利用猎户座的对接系统将 I-Hab 从适配器中取出,并将舱体运送到 Gateway,在那里与月球站的 HALO 舱相连。Gateway空间站将猎户座飞船和 SpaceX 的深空物流飞船安置在环绕月球的极地轨道上,为Artemis四号任务期间在月球表面的科学发现提供支持。图片来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当"猎户座"和"I-Hab"与"Gateway"会合后,"猎户座"将操纵"I-Hab"进入与"光环"舱对接的位置。宇航员将进入世界上第一个月球空间站,全面启动其硬件和系统,机组人员还将检查载人着陆系统,从后勤舱卸载补给品和科学实验,并为他们在月球上的工作做好准备。在"Gateway"上进行数天的初步检查并为地面考察做好准备之后,两名乘员将进入"星际飞船",并脱离对接,在月球表面度过大约六天的时间。另外两名乘员则留在"Gateway"号上继续进行设置、研究和监测地面活动。与Artemis三号一样,宇航员们将进行多次月球漫步,穿上先进的宇航服,乘坐星际飞船的升降机下到地面,完成他们的探索任务。宇航员们将进行野外地质勘探、部署仪器和采集样本,以帮助我们了解太阳系的历史。SpaceX 星际飞船载人着陆器设计插图,该着陆器将根据Artemis计划搭载美国宇航局(NASA)首批宇航员前往月球表面。图片来源:SpaceX展望Artemis V地面考察结束后,两名宇航员将登上星际飞船,飞回Gateway,然后所有四名宇航员将准备乘坐猎户座返回地球,旅程长达 25 万英里。在离开"Gateway"之前,机组人员将把科学样本转移到"猎户座"上,并让前哨站做好准备,以便在没有人类居住的情况下正常运转。然后,在到达最佳出发点后,猎户座将脱离对接,点燃引擎,利用月球引力弹射回国,回收小组将在太平洋等待乘员返回。通过Artemis,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将在月球表面着陆第一位女性、第一位有色人种和第一位国际伙伴宇航员,并为科学发现建立长期探索,为人类火星任务做好准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 SLS 火箭、猎户座飞船、辅助地面系统、载人着陆系统、下一代宇航服和漫游车以及Gateway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进行深空探索的基础。Artemis IV 任务地图Artemis IV号将是首次在月球轨道上执行通往"Gateway"空间站的任务,它将在月球轨道上进行多次发射和航天器对接的复杂编排,并首次采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更大、更强大的SLS(太空发射系统)火箭和新型移动发射器。资料来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新研究揭示了月球内部逐渐冷却和收缩时产生的月震和断层

新研究揭示了月球内部逐渐冷却和收缩时产生的月震和断层 阿波罗被动地震实验所记录的一次最强月震的震中位于月球南极地区。然而,震中的确切位置无法准确确定。利用专门适用于极稀疏地震网络的重定位算法,在极点附近分布着强烈浅层月震的可能位置云(洋红色点和浅蓝色多边形)。蓝色方框表示拟议的阿耳特弥斯三号着陆区的位置。小红线表示叶状推力断层疤痕。震中位置云包括一些叶状断层疤痕和许多阿耳特弥斯III着陆区。资料来源:NASA/LROC/ASU/史密森学会随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继续通过其阿尔忒弥斯计划向月球南极地区派遣宇航员取得进展,NASA资助的一项研究的数据正在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了解月球的这一战略要地。该研究提出的证据表明,在美国宇航局确定为阿耳特弥斯III号(计划首次载人登月的阿耳特弥斯任务)候选着陆区的一些区域附近和内部,也发现了月球内部逐渐冷却和收缩时产生的月震和断层。月球勘测轨道器照相机(LROC)、窄角照相机(NAC)在月球南极附近拍摄的 Wiechert 分叶状疤痕群(左箭头所指)的马赛克照片。一个推力断层疤痕穿过一个直径约 1 公里(0.6 英里)的退化陨石坑(右箭头所指)。资料来源:NASA/LRO/LROC/ASU/史密森学会华盛顿史密森学会的汤姆-沃特斯(Tom Watters)是最近发表在《行星科学杂志》(Planetary Science Journal)上的一篇研究论文的主要作者,他说:"我们的建模表明,现有断层上的滑动事件或新的推力断层的形成有可能导致能够在南极地区产生强烈地面震动的浅月震。在规划月球上永久性前哨站的位置和稳定性时,应考虑年轻推力断层的全球分布、其活跃的可能性以及因持续的全球收缩而形成新推力断层的可能性"。"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LRO)上的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照相机探测到月壳中广泛分布着数千条相对较小、较年轻的推力断层。这些疤痕是悬崖峭壁般的地貌,就像月球表面的小台阶。它们的形成是由于收缩力打破了地壳,并将断层一侧的地壳推向另一侧。收缩的原因是月球仍然炙热的内部冷却和地球施加的潮汐力,从而导致全球范围的收缩。当月球收缩时,月壳被挤压在一起,就形成了叶状疤痕。这导致近地表物质断裂,形成推力断层。推力断层将地壳物质向上抬升,有时甚至会越过相邻的地壳物质。现有断层上的滑动事件或新的推力断层的形成会引发浅层月震,从而造成距离疤痕数十英里(数十公里)以外的强烈地震。资料来源: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史密森尼学会断层的形成伴随着浅层月震形式的地震活动。阿波罗被动地震网络记录了这种浅层月震,这是阿波罗宇航员部署的一系列地震仪。记录到的最强烈的浅层月震震中位于南极地区。该研究对位于阿耳特弥斯三号候选着陆区 de Gerlache Rim 2 内的一个年轻推力断层疤痕进行了建模,结果表明,该断层疤痕的形成可能与记录到的震级较大的月震有关。研究小组还对月球南极地区表面斜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建模,发现有些地区即使是轻微的地震摇晃也很容易造成碎石滑坡,其中包括一些长期受阴影笼罩的地区。这些地区之所以引人关注,是因为那里可能有冰等资源。图片显示了南极地区地表斜坡不稳定的预测区域。模型为一米厚(约 3.3 英尺)的碎屑岩滑坡。蓝点为最不稳定斜坡区域,绿点为中度不稳定斜坡,红点为最不稳定斜坡。图片以沙克尔顿环形山和月球南极为中心。蓝色方框显示了拟议的阿耳特弥斯三号着陆区的位置。根据模型预测,沙克尔顿环形山的大部分内壁以及 Nobile Rim 1着陆区的部分环形山内壁可能会发生山体滑坡(插图)。资料来源:NASA/LROC/ASU/史密森学会"为了更好地了解人类未来在月球上的活动所带来的地震危害,我们需要新的地震数据,不仅是南极的数据,而且是全球的数据,"该论文的共同作者、美国宇航局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位于阿拉巴马州亨茨维尔市)的蕾妮-韦伯(Renee Weber)说。"像即将到来的远侧地震套件这样的任务将扩展阿波罗期间的测量,并增加我们对全球地震的了解"。"LRO致力于获取月球表面的数据,以帮助科学家了解推力断层等重要特征,"LRO项目副科学家、马里兰州格林贝尔特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玛丽亚-班克斯(Maria Banks)说,她是该论文的共同作者之一。"这项研究很好地展示了LRO数据被用于协助规划我们重返月球的多种方式之一。"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NASA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捕捉到奥德修斯号着陆器躺倒在月球上的画面

NASA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捕捉到奥德修斯号着陆器躺倒在月球上的画面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月球勘测轨道器于美国东部时间2024年2月24日下午1:57捕捉到了直觉机器公司(Intuitive Machines)名为奥德修斯(Odysseus)的Nova-C着陆器在月球表面的这一图像。奥德修斯着陆点位于南纬80.13度,东经1.44度,海拔8461英尺(2579米),图像对应区域宽 3192 英尺(973 米),月球北面向上。资料来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奥德修斯登陆月球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月球探索的一项里程碑式的成就,是 50 多年来的首次软着陆,彰显了现代航天技术的能力。奥德修斯停歇在南纬 80.13 度,东经 1.44 度,海拔 8461 英尺(2579 米)的地方,位于一个直径一公里的退化陨石坑内,当地地形倾斜度为 12 度。这组图像显示了奥德修斯着陆前(M172936310帧)和着陆后(M1463440322L帧)LRO拍摄的奥德修斯着陆点周围地区的景象。资料来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奥德修斯计划是NASA的CLPS(商业月球有效载荷服务)计划首次成功软着陆,也是50多年来NASA新的科学仪器和技术演示首次在月球上运行。这张图片与页面顶部的图片相同,但没有箭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月球勘测轨道器于美国中部时间 2024 年 2 月 24 日中午 12 点 57 分在月球表面拍摄到了这张直觉机器公司的 Nova-C 着陆器(名为奥德修斯)的图像。图像宽 3192 英尺(973 米),月球北面向上。图片来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由 Intuitive Machines 公司开发的 Nova-C 着陆器是月球探测技术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旨在向月球表面运送有效载荷,支持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商业月球有效载荷服务(CLPS)计划。Nova-C 能够运载多达 100 公斤的货物,包括科学仪器和技术演示。美国宇航局月球勘测轨道器的艺术家效果图。图片来源: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月球勘测轨道器(LRO)是一个重要的航天器,旨在以前所未有的细节绘制月球表面地图。LRO 于 2009 年 6 月 18 日发射升空,其任务是收集有关月球地形、温度、资源和潜在着陆点的重要数据。LRO 配备了一整套科学仪器,包括月球勘测轨道相机(LROC),极大地增强了我们对月球环境的了解,促进了未来月球表面载人和无人任务的规划。LRO 由  位于马里兰州格林贝尔特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负责管理 ,服务于位于华盛顿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总部的该局科学任务局。LRO 于 2009 年 6 月 18 日发射升空,其七台功能强大的仪器收集了大量数据,为我们了解月球做出了宝贵贡献。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负责管理和运行月球勘测轨道摄影机 LROC。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嫦娥六号副总设计师:月球背面采样有望为完整了解月球历史提供机会

嫦娥六号副总设计师:月球背面采样有望为完整了解月球历史提供机会 嫦娥六号任务副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春来介绍,嫦娥六号首次实现月球背面样品采集,有望为研究月球的二分性,完整了解月球的历史提供机会。 中国国新办星期四(6月2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有关情况。李春来在会上介绍,嫦娥六号选择在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进行着陆,主要是基于科学技术的综合考虑。 李春来说,技术方面,在月球背面无法直接跟地球通信,在月球背面采样和着陆就必须克服这个障碍,必须要发射中继星才能在月球背面进行采样和着陆。这对深空通信技术是一个重要的验证和提升。 另外一方面技术上要克服的是,月球背面的地形和地貌要比正面复杂得多。“所以在这样的地方成功着陆、采集样品要克服很多困难。但也有助于提升月球探测任务的技术水平,为未来在复杂的探测任务条件下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李春来指出,在科学研究方面,南极-艾特肯盆地是现在发现的月球上最大、最深、最古老的盆地,研究这里的地质构成、物质组成、演化历史,有助于了解月球甚至地球早期的地质演化历史。迄今为止,人类采集的10多份月球样品,包括嫦娥五号样品,都是在月球正面采到的,嫦娥六号首次实现月球背面样品采集,有望为研究月球的二分性,完整了解月球的历史提供机会。 李春来说,“南极-艾特肯盆地采集的样品还有可能采集到月球深部甚至月幔的样品,将为研究月球内部物质成分提供宝贵数据。因此,选择在背面着陆采样,能够实现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也推动月球探测技术的进步,体现出嫦娥六号任务的多重意义。” 2024年6月28日 11:01 A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