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Hexaplex纳米脂质体的力量 科学家有望彻底改变流感疫苗

释放Hexaplex纳米脂质体的力量 科学家有望彻底改变流感疫苗 由于这些特性,人们对开发重组流感疫苗兴趣浓厚。然而,迄今为止,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只批准了一种此类疫苗。布法罗大学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希望能增加这一数字。该研究小组正在开发一种新型重组流感疫苗,2 月 23 日发表在《细胞报告医学》(Cell ReportsMedicin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介绍了这种疫苗,它有可能与现有疫苗一较高下。研究小组在纳米脂质体(上图)上共附着了六种蛋白质来自两个不同蛋白质组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各三种分别代表甲型 H1N1、甲型 H3N2 和乙型流感病毒株。资料来源:布法罗大学"由于导致流感的病毒性质多变,目前的疫苗在整个人群中的效果并不理想。我们相信,我们的候选疫苗有可能通过诱导更强、更广泛的免疫力来改善这一状况,并降低患病和死亡的可能性,"该研究的资深合著者、纽约州立大学帝国创新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 Jonathan Lovell 博士说。传统流感疫苗含有导致流感的失活微生物,或基于弱化形式的疾病。这些疫苗使用受精鸡卵制造,或通过细胞培养制造,但不太常见。UB领导的团队正在开发的疫苗基于一种纳米脂质体(一种微小的球形囊),Lovell及其同事创造了这种名为钴-卟啉-磷脂(或CoPoP)的纳米脂质体。CoPoP平台能使促进免疫反应的蛋白质显示在纳米脂质体表面,从而产生强大的疫苗功效。(CoPoP疫苗平台作为COVID-19候选疫苗在韩国和菲律宾进行了2期和3期临床试验,但不属于本研究的一部分)。这是由洛弗尔共同创立的 UB 分拆公司 POP Biotechnologies 与韩国生物技术公司 EuBiologics 之间的合作项目)。单独使用这些纳米脂质体并不能抵抗疾病。但如果与根据病毒基因信息生成的重组流感蛋白结合使用,它们就能增强免疫系统对疾病的反应。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小组在纳米脂质体上共添加了六种蛋白质两种不同的蛋白质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各三种。研究小组还添加了两种佐剂(PHAD 和 QS21)以增强免疫反应。研究人员用三种常见的流感病毒株在动物模型中评估了由此产生的"hexaplex"纳米脂质体:H1N1、H3N2 和 B 型。与美国唯一获得许可的重组流感疫苗Flublok和蛋基疫苗Fluaid相比,即使是小剂量给药,hexaplex纳米脂质体也能为H1和N1病毒提供出色的保护和存活率。测试显示,对 H3N2 和 B 型病毒的保护水平相当。试验是通过接种疫苗和将接种疫苗的小鼠血清转移到未接种疫苗的小鼠体内进行的。"两组蛋白质的结合产生了协同效应。特别是,佐剂纳米脂质体在产生功能性抗体和激活T细胞方面表现出色,而T细胞对于抵御严重的流感感染至关重要,"领衔作者、洛弗尔实验室的博士候选人扎卡里-西亚(Zachary Sia)说。布鲁斯-戴维森(Bruce Davidson)博士是哥伦比亚大学雅各布斯医学与生物医学学院麻醉学副教授,也是这项研究的资深合著者。他说:"不仅要使用血凝素,还要使用神经氨酸酶抗原来制造疫苗,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它能带来更广泛的免疫力,公司也能用更少的材料制造更多剂量的疫苗。这不仅对流感,而且对像我们在 COVID-19 中看到的潜在爆发也至关重要。在全面测试和验证这项流感技术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目前来看,这些早期结果还是很有希望的。"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今天去检查身体,护士问要不要打流感疫苗?我说我已很多很多年没得过流感,大概对所有流感类型免疫了,不用打。他又问打不打新冠疫苗,我

今天去检查身体,护士问要不要打流感疫苗?我说我已很多很多年没得过流感,大概对所有流感类型免疫了,不用打。他又问打不打新冠疫苗,我说我已打过四针,从没得过新冠,应该也对新冠免疫了,要不你给我打带状疱疹疫苗吧。50岁以上的人建议都打两针带状疱疹疫苗,有效性97%。蛋白质疫苗,应该不会有严重不良反应。如果得了带状疱疹,会很痛苦的。

封面图片

衞生署:没有科学证据支持应优先使用喷鼻式减活流感疫苗

衞生署:没有科学证据支持应优先使用喷鼻式减活流感疫苗 衞生署表示,政府各项流感疫苗接种计划共接种超过180万剂流感疫苗,较上年度同期增加约两成;6个月至未满18岁的儿童接种约53万3700剂疫苗,接种剂数为历史新高,较去年同期增加约36.8%。对于近日社会有关季节度流感疫苗选项的关注,衞生署说,海外研究和临床经验普遍显示,注射式灭活或喷鼻式减活流感疫苗均为安全,均可为接种者提供相当的保护,目前亦没有科学证据支持应优先使用喷鼻式减活流感疫苗。发言人指,根据衞生署去年向参与流感疫苗学校外展免费计划的学校和医生进行的调查显示,只有26%的幼稚园和幼儿中心选用喷鼻式减活流感疫苗,并可以获充足的疫苗以供使用。另外,幼稚园和幼儿中心、小学及中学可根据「疫苗资助学校外展额外收费计划」,与外展医生商讨安排注射式灭活或喷鼻式减活流感疫苗接种活动,调查显示,只有9%的小学和7%的中学选用喷鼻式减活流感疫苗。发言人指出,政府为2022至23季度季节性流感疫苗计划共采购22500剂喷鼻式减活流感疫苗,当中约5100剂未用疫苗须予销毁,弃置率约为22.7%,高于灭活流感疫苗弃置率。 2024-04-15 23:24:50

封面图片

科学家发现能中和流感病毒的新型抗体

科学家发现能中和流感病毒的新型抗体 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霍利-西蒙斯(Holly Simmons)领导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型抗体,这种抗体在中和各种类型的流感病毒方面显示出潜力。这一重大进展最近发表在《PLOS Biology》杂志上,它可能有助于制造出更普遍有效的流感疫苗。流感疫苗会促使免疫系统产生抗体,这种抗体可以与入侵流感病毒外部的一种叫做血凝素的病毒蛋白结合,阻止它进入人体细胞。不同的抗体会以不同的方式与血凝素的不同部分结合,而血凝素本身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能够躲避旧抗体的新流感病毒株的出现。每年都会根据对最主要毒株的预测提供新的流感疫苗。广泛的研究工作正在为开发能更好地同时抵御多种毒株的流感疫苗铺平道路。许多科学家都在研究能同时抵御被称为 H1 和 H3 的流感亚型的抗体。人类对流感病毒产生趋同的 H1N1-H3N2 中和抗体反应。面板来自 Simmons 等人报告的结构(Xu 等人的受体啮合模型 PDB 7TRH、7RRI 和 3UBE)。图片来源:Kevin McCarthy(CC-BY 4.0)西蒙斯及其同事在这项工作中发现了一个特殊的挑战在某些 H1 菌株中,组成血凝素的结构单元序列发生了微小的变化。某些能中和 H3 的抗体也能中和 H1,但如果 H1 的血凝素有这种变化(即 133a 插入),则不能中和 H1。现在,通过对患者血液样本进行一系列实验,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类新型抗体,这种抗体能够中和某些H3菌株和某些有或没有133a插入物的H1菌株。独特的分子特征使这些抗体有别于其他能够通过其他途径交叉中和 H1 和 H3 菌株的抗体。这项研究扩大了可能有助于开发通过各种分子机制实现更广泛保护的流感病毒的抗体清单。此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目前最常见的流感疫苗制造方法是在鸡蛋中培育,而这项研究支持放弃这种方法。作者补充说:"我们需要每年接种流感病毒疫苗,以跟上病毒不断进化的步伐。我们的研究表明,激发更广泛的保护性免疫的障碍可能低得出奇。只要有一系列正确的流感病毒暴露/接种,人类就有可能产生强大的抗体反应,中和不同的 H1N1 和 H3N2 病毒,为设计改良疫苗开辟了新的途径"。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中大研发精准计算模型 协助提升流感疫苗功效

中大研发精准计算模型 协助提升流感疫苗功效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研究团队研发出一套精准计算模型「beth-1」,能够推算病毒即将出现的变异,令流感疫苗能有效覆盖预期将会流行的变异病毒株,加强保护功效。团队表示,正与内地的科研机构合作,进行动物实验,开发更具保护功效的疫苗,又指这套计算模型,亦有潜力应用到其他经常出现基因变异的病毒,包括新冠病毒。 2024-05-02 14:46:06

封面图片

福奇:未来或需每年接种新冠疫苗追加剂 像流感疫苗一样

福奇:未来或需每年接种新冠疫苗追加剂 像流感疫苗一样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报道,美国卫生官员宣布,将于本周为美国民众广泛接种新冠疫苗追加剂。美国白宫首席医疗顾问福奇说,未来可能需要每年接种一次新冠疫苗,像流感疫苗一样。 彭博社报道,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6日说:“我们可能正朝着类似于每年接种流感疫苗的道路前进。”他警告称,新冠病毒的快速变异可能会改变疫苗接种的间隔时间。 福奇指出,一旦未来出现新的变异毒株,现有疫苗提供的保护就会失效。 来自:雷锋 频道:@kejiqu 群组:@kejiquchat 投稿:@kejiqubot

封面图片

科学家发现一种研发疫苗的更好方法

科学家发现一种研发疫苗的更好方法 促进血细胞产生针对特定病毒蛋白的抗体是开发人用疫苗的重要一步。这对研究人员来说具有挑战性,因为受试者是否产生抗体取决于科学家如何设计和施用抗原,抗原是他们为测试疫苗有效性而施用的病毒的一部分。病毒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如何表达和纯化用于疫苗接种的抗原。用制备好的抗原对动物进行免疫,动物会产生针对抗原的特异性抗体。但科学家必须分离抗原,以确保他们开发的疫苗能够针对他们希望防治的特定疾病。一旦研究人员纯化了抗原,他们就能研制出疫苗,引导受试者产生所需的抗体。但在尝试开发实验室生产的抗原时,这种分离工作尤其耗时,因为病毒通常会迅速变异。科学家可能需要数周时间才能开发出正确的抗原。科学家们开发出了一种诱导目标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新方法。通过将抗原蛋白融合到一种源于四泛蛋白的锚膜结合蛋白中,研究人员创造出了主要显示在人体细胞表面的融合蛋白。载体蛋白将蛋白质暴露在细胞表面,诱导产生针对适当、相关抗原的抗体。另外一个优点是,这些抗原与病毒中的相应蛋白质具有相同的构象和修饰,因为它们是由与病毒自然感染的人体细胞相似的细胞制造的。这种新的显示技术有可能成为一种更可靠的免疫技术。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能够诱导出针对不同蛋白质的抗体,重点是导致 2019 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的SARS-CoV-2 病毒的受体结合域。开发出的锚蛋白使科学家们能够针对特定疾病进行免疫,而无需纯化抗原。研究人员深信,这项技术可以大大加快免疫过程。论文作者之一丹尼尔-伊万诺维奇(Daniel Ivanusic)说:"这项工作基于 SARS-CoV-2 的受体结合结构域,仅仅是一项非常有趣的免疫技术的开端。对我们来说,采用 tANCHOR 技术最具挑战性、最重要也最令人兴奋的应用是诱导针对 HIV-1 的中和抗体。我认为这将是一项伟大的工作!"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