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回应“多位中高层员工离职”:恶意揣测误导舆论

长城汽车回应“多位中高层员工离职”:恶意揣测误导舆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长城汽车将向法院提起诉讼,坚决维护长城汽车的正当、合法权益。据悉,近日腾讯新闻《远光灯》从多位知情人士处获悉,春节前后,长城汽车品牌公司(包含哈弗、魏、坦克、欧拉等品牌)有多位中高层员工主动提出离职。其中至少有三位副总级别高层员工和超十位科长、部长(总监、高级总监)级干部。报道还指出,去年10月在长城汽车内部展开的反腐行动被认为是引发这场人事风波的导火索,在一位长城汽车员工看来,与那场反腐行动同步开始的组织架构调整,主要目的是换掉一批人,让营销网络重获魏建军的信任。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长城汽车回应大批员工离职传闻

长城汽车回应大批员工离职传闻 长城汽车官微3月13日发布声明,回应“大批员工离职”传闻报道。其声明表示:2024年3月12日,腾讯新闻《远光灯》栏目发布有关“长城汽车员工离职”的文章,该文章恶意揣测、误导舆论,引发社会公众对长城汽车内部管理、企业文化等问题的误解和负面评论,对长城汽车名誉、网络营商环境造成了恶劣影响,已涉嫌侵犯长城汽车的名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长城汽车将向法院提起诉讼,坚决维护长城汽车的正当、合法权益。 来源:雪球7X24资讯

封面图片

近日,长城汽车旗下品牌欧拉被多位车主投诉。“宣传称使用最新高通8核芯片,但实际上采用的是旧款英特尔4核”有车主认为欧拉此举涉嫌欺

近日,长城汽车旗下品牌欧拉被多位车主投诉。“宣传称使用最新高通8核芯片,但实际上采用的是旧款英特尔4核”有车主认为欧拉此举涉嫌欺诈消费者。对此长城汽车回应称,欧拉好猫确实尚未配置高通8核芯片,规划中这一配置原定是在未来的车型上搭载的,并表示将赠送用户价值7200元权益包。 #抽屉IT

封面图片

张侨伟爆料:POGO保护伞为政府中高层官员 保护费高达上亿菲币

张侨伟爆料:POGO保护伞为政府中高层官员 保护费高达上亿菲币 菲律宾参议员张侨伟披露称,菲律宾离岸BC公司(POGO)的保护伞为政府内的“中高层官员”。 日前,参议员张侨伟与参议员丽莎·洪蒂维洛斯一同前往丹辘省Bamban镇被突袭的网络BC园区进行视察。 张侨伟表示,他们于周三和总统反有组织犯罪委员会(PAOCC)的官员举行闭门会议,并了解到“网络BC公司的保护伞竟然是自监管网络BC公司运营的执法机构,还有那些与治安部门有关的人”。他补充道:“#根据情报这些保护伞是中高层官员,因为他们可以很容易指挥低层官员。” 与此同时,该参议员透露,BC公司支付的“保护费”或贿赂金高达上亿披索,而且每次突袭检查活动后还会增加保护费。 据悉,总统反有组织犯罪委员会官员在闭门会议期间出示了政府内部网络BC保护人的名字和照片。张侨伟表示:“根据情况介绍和信息,BC公司已经买通了国家执法者,所以他们不担心是否会被抓,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最后也不会受到处罚。” 他表示:“我很震惊。这些人知道怎么贿赂,而且涉及的金额很大。” 总统反有组织犯罪委员会强调正在对另外100多家网络BC公司进行监视。    张侨伟表示有必要尽早全面取缔仍在该国运营的网络BC公司,特别是每次突袭行动后,“被解救的”BC员工在遣返其祖籍国前,政府要承担约9000万披索的费用。他强调:“这类突查和遣返并非是免费的。他们给我们带来犯罪,我们却要花这么多钱送他们回去。”

封面图片

新势力血洗高管 美女总裁加盟6月走人

新势力血洗高管 美女总裁加盟6月走人 合创汽车近期变动不久前,科大讯飞美女副总裁入职合创汽车,出任联席总裁。她不仅在抖音上发布介绍视频宣传合创新车型合创V09:在评论区也不忘给合创V09引流:但现在,这个视频已经在杜兰账号里消失。一并被删除的,还有其他和合创汽车有关的内容。目前在杜兰发布的内容里,已经没有任何合创汽车相关视频。明明才主持了合创V09的发布会,难道这是离职了?但是,合创汽车官方并没有发布任何与杜兰职位变动相关的声明。不过要说还是这届网友厉害,其他平台上已经有传闻流出,表明杜兰确实已经离职。求职招聘软件脉脉上,一位认证为“合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员工”的用户爆料,4月入职成为联席总裁的杜兰在10月已经离职。并且在她的爆料中,还提及合创最近对高层进行大清洗。除了总裁杜兰,出任营销总监、销售副总经理、销售副总裁的管理层在去年年底也接连离职。智能车参考由此消息向合创方面求证,但截至发稿前,并未获得回复。单独一位高层因为个人原因离职还好理解,但多位管理层集体出走,实在有些蹊跷。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合创V09:发布会滑铁卢,销量平平仔细观察这些管理层入职和离职的时间,能发现一个规律:他们都是在2023年入职,又都在2023年离职的。并且,他们负责的都是营销相关工作。那么在他们入职又离职的这段时间里,合创汽车有什么新产品上市?一个是合创首款纯电MPV合创V09,也就是杜兰曾在抖音大力宣传的重点车型。该车型在去年10月13日上市,定位中大型MPV,31.88-43.88万起售,提供五款车型,7个座位。除了有“沙发冰箱大彩电”,合创V09全系标配800V平台,超充版车型还支持800V高压快充,官方宣称充电10分钟,续航增加超400km。和腾势D9、极氪009等同级,但先上了这两款暂不支持的800V高压快充,不难发现这是合创V09想要打造的差异化卖点。但上市三个月的时间,合创V09并没有实现预期的大卖,月销量最高不超过600辆。官方宣传12月进入纯电MPV销量前三名,也能从图中看出和前两名拥有一些甚至较大的差距。更关键的是,合创V09这个800V高压快充的最大卖点,还在发布会上“翻车”了。虽然现在全网已经搜不到这场发布会的视频,但根据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在发布会想要通过现场连线,由场外展示800V超充的补能能力时,出现充电期间镜头切换、充电结束后续航增加但时间对不上的情况。因此许多网友质疑,合创V09发布会的充电环节是不是在造假?后续合创通过微博账号发布了一镜到底的充电视频,其中显示,充电10分钟后,合创V09续航增加了419km,相当于变相回应了对充电能力的质疑。但从销量来看,很可能还是受到了发布会的影响。在这些高管任职期间,还经历了合创一款更新换代车型A06 Plus上市,起售价13.98万,定位中型轿车。同样还是根据销量表现,这两款车型并没有明显促进合创整体销量增长。并且合创2023年销量仅为18559辆,和2022年的18941辆相比还略有下滑。营销环节出大问题,销量表现不佳,看来很可能是营销团队引咎离职。合创汽车是谁最后,稍微介绍一下合创汽车。公司成立之初备受瞩目,因为当时还叫广汽蔚来,由广汽新能源(即广汽埃安)和蔚来在2018年共同成立,广汽集团、蔚来及其管理层等共同持股。传统车企+新势力的背景,并没有让合创好过一点。虽然成立两年多就以高效率发了首款车合创007,但年销量不足千辆。后续发布的合创Z03以及合创A06,也只有合创Z03算得上还有点名气的车型。同时公司高层、股东、公司名称还经历一次大变动。蔚来股权占比先是减少到4.46%,再到完全退出,李斌也卸任了公司法人。与之对应的是珠江投管带着大笔资金入股,连带着广汽集团共同增资24.05亿元,珠江投管的李志红出任法人以及公司总裁,公司原CEO廖兵则宣布辞职。公司名称后来从广汽蔚来,更名为合创汽车。珠江投管第一大股东,广汽集团、广汽埃安只持少量股份的股权结构一直保持到了今天。根据企查查的信息显示,珠江投管的全资子公司珠投智能依旧是合创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达到68.5594%,其次是广汽埃安、耀煜投资和广汽集团。并且,合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收益所有人,也是珠江投管创始人朱孟依的儿子朱一航。所以从这能看出,当初杜兰虽然作为总裁高调入职,但实际还是个打工人,只是负责营销管理方面的职务,并没有获得公司的控制权。而经营业绩不佳,公司自然想换人。那么,换的什么人?去年11月2日,合创汽车发布公告宣布,张跃赛成为公司新任总裁(法定代表人),全面负责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娄巧萍担任财务总监。李志红不再担任公司总裁(法定代表人),任命即日起生效。这位张跃赛拥有深厚的汽车行业从业背景,在广汽集团拥有超35年工作经历,在广汽本田、广汽乘用车、广汽三菱都有过任职,上一份职务是广汽集团整车事业本部部长,经管会主任和广汽乘用车总经理。这也是新总裁和之前几位总裁最大的不同,毕竟杜兰、李志红在汽车行业可以说是“0经验”。经历了几次高管换血的合创汽车,也算是回到了初始配置:由汽车行业老兵掌舵。就是不知道在新总裁的带领下,合创汽车能否开辟出新的道路。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特斯拉裁员后续:多项制造创新暂停 4680电池目标缩水

特斯拉裁员后续:多项制造创新暂停 4680电池目标缩水 不过本周日开始,特斯拉 4680 电池部门和电池材料部门的员工不用等邮件了。我们独家获悉, 特斯拉为 4680 电池部门任命了新的负责人博纳·埃格尔斯顿(Bonne Eggleston),他随后召开部门全员会,宣布暂停裁员,但必须在年底完成降本目标特斯拉自产的 4680 电池要比向松下、LG 新能源等供应商采购的同类电池便宜。这与 2020 年 4680 电池发布时的目标已相距甚远。当时马斯克希望用新的结构和制造方式让电池成本降低一半,以此让特斯拉的车建立价格优势。4680 电池部门新负责人埃格尔斯顿此前担任 4680 电池高级总监,负责电池制造工程。就任后,他直接向马斯克汇报,同时兼管电池材料部门。在新任命前,特斯拉电池材料部门已裁员一半,备受重视的 4680 电池部门则裁员超过 20%,只剩 800 人左右。两位知情人士称,特斯拉高层在今年初就已提出 4680 部门的目标是让自产的电池比供应商更便宜。电池部门管理人员当时被告知,如果年底还无法实现这一目标,特斯拉可能会放弃 4680 项目。我们还了解到,特斯拉在上周裁撤了美国车型设计团队超过 50% 的人员,工程、工厂软件等部门也还在裁员。据媒体报道,整个特斯拉美国预计会在 6 月底之前再裁掉约 6000 人。目标缩水后,4680 电池竞争力有限此次裁员之前,特斯拉营收下滑,汽车销售毛利率跌至 2017 年以来最低点,一季度销量同比下滑 8.5%,为 15 个季度以来首次。特斯拉的困境与欧美电动车增速放缓、中国市场竞争加剧有关,但核心原因是产品断代。过去几年,特斯拉执着于大幅改造汽车生产方式,追求用领先的技术大幅降本,这是马斯克引以为傲的 “制造能力”。他曾在 2022 年说,特斯拉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制造能力。4680 电池是特斯拉依靠技术降低制造成本的核心。2020 年,马斯克声称这款电池能降低电池 50% 的成本,前提是,特斯拉能攻克干法正极和负极工艺,正负极是电池成本最高的部件。但截至今年 3 月,4680 电池的年产能只够装 6 万辆 Cybertruck,且成本远高于预期,特斯拉仍不能量产干法正极。特斯拉现在选择认清事实,追求更简单的目标。今年初特斯拉管理层提出的明确考核标准是:到今年年底,特斯拉自产 4680 电池的成本要比 LG、松下等供应商的 4680 电池低。数位 4680 电池工程师觉得这个目标可以完成。他们认为只要特斯拉不再执着自产干法正极,愿意从外部购买正极,集中精力提升产能、良率,摊薄成本,4680 电池项目大概率能在年底前达成降本任务。特斯拉原三电负责人、4680 电池项目总负责人巴格里诺(Drew Baglino)的离职可能为执行上述策略扫清了障碍。一位特斯拉工程师称,此前 4680 研发过程的一个分歧是,马斯克认为应该先做一款可用的电池再继续迭代,但巴格里诺坚持突破干法正极,而不是在过渡方案上优化制造效率。接任巴格里诺的埃格尔斯顿 7 年前加入特斯拉,历任电池工程师和电池制造工程总监,此前在光伏制造业有十年工作经验。接近该部门的工程师称,埃格尔斯顿接任后暂未对 4680 电池业务做出大调整,在今天的 4680 部门会议上,除了安抚大家电池部门裁员已暂告段落,他没有释放更多信息。一些 4680 项目工程师担心,如果只达到这个 “简单版目标”,4680 电池的重要性会大打折扣。在 4680 从 2020 年发布到 2023 年底开始量产的近 4 年间,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公司已把电池成本降低至 0.4 元人民币 /Wh。而即使今年底完成降本目标,综合多位工程师和行业人士信息,4680 电池的成本可能仍会在 0.8-1 元人民币 /Wh 区间,是宁德时代、比亚迪电池的两倍,且这款电池的安全性、循环寿命和充电速度都弱于主流电池。4680 电池短期内已无法成为特斯拉降本的 “关键武器”。马斯克在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上表示,特斯拉会考虑买更多供应商的电池。造车和造工厂的部门,处境更糟4680 电池部门还有证明自己的机会,其他负责提升制造效率的部门处境更糟。知情人士称,特斯拉上周裁掉了美国车型设计部门 50% 以上的人员,他们此前的任务包括设计 2.5 万美元的下一代平价车;负责优化流水线生产效率的工厂软件团队也大幅裁员。特斯拉的一系列制造革新在裁员前后陷入停滞。上周,特斯拉暂停了对更大的一体压铸车身的研发。本该在今年投产的特斯拉墨西哥下一代超级工厂,至今仍未动工建设。4 月初,据媒体报道,特斯拉延后了原本的 2.5 万美元平价车计划。多位知情人士称,特斯拉接下来会推出另一款两厢版的小车,这款车只是在 Model Y 基础上做改进,通过减配的方式降本,而不再是从电池到车身工艺到流水线生产方式都有大幅变化的平价车。综合目前的裁员和调整,马斯克暂时搁置了重塑制造方式的野心,特斯拉可能不会再执着于用更短时间造好一台车,转而更关注与制造不直接相关的智能驾驶系统。“FSD V 12 让马斯克对自动驾驶信心大增,看到了战略变更的必要性。” 一位特斯拉员工说。FSD(Full Self Drive,完全自动驾驶) v12 是特斯拉于今年 1 月发布的最新智能驾驶软件系统。马斯克在自己拥有的社交平台 X 上说,FSD v12 是 99% 的 “端到端” 系统,开车更像人。比如,当车辆右前方有人骑自行车时,v11 会执行一个较大的绕行路线,v12 则会像熟练的人类司机那样更轻巧、丝滑地绕过去。媒体报道特斯拉暂停平价车计划的当天,马斯克在 X 上称,今年 8 月 8 日就会发布特斯拉无人出租车。马斯克在之后的一季度财报会上还称,今年计划在自动驾驶业务上投入 100 亿美元。后果交给多位高管,马斯克继续激进冒险此次裁员带来的高层人事变化和动荡,也使特斯拉的管理权和决策权更向马斯克集中。去年底之前,除马斯克外,特斯拉还有三位核心管理者,分别是 CFO 扎克·柯克霍恩(Zachary Kirkhorn)、三电系统高级副总裁巴格里诺和负责全球制造与欧美市场销售的高级副总裁朱晓彤。不到半年后,三位核心高管只剩下朱晓彤。CFO 扎克·柯克霍恩于去年底离职,三电副总裁巴格里诺上个月离职。朱晓彤的工作范围和职责也在今年 4 月改变:他重新担任特斯拉中国区负责人,原本由他负责的欧美销售业务已由马斯克亲自接管。据媒体报道,4 月以前,朱晓彤有 25 名直系下属,但现在只有 10 位,且都在亚洲。4 月底以来,特斯拉还有数位高管离职:人力资源高级总监艾丽·阿雷巴罗(Allie Arebalo)、新车项目主管丹尼尔·何(Daniel Ho)和产品发布主管里奇·奥托(rich Otto),投资者关系副总裁马丁·维查(Martin Viecha)也将于 6 月底离职。朱晓彤主管的 Cybertruck 项目仍处在产能地狱中,巴格里诺主管的 4680 电池延期两年才小规模量产。这两位高管的工作调整和离职,直接原因似乎是他们分管的业务出现了问题。但这一系列困境的根源绕不开特斯拉的最终决策者,CEO 马斯克。按照《马斯克传》的记录,是他力排众议,让特斯拉去做不锈钢车身的 Cybertruck。Cybertruck 不锈钢工艺难题导致产品延期 3 年,至今产能只有目标的一半。半个月前因油门踏板存在安全隐患,特斯拉召回了 3800 辆 Cybertruck。特斯拉长期坚持 “硬核文化”,同样的部门往往只有竞争对手几分之一的人手,无法多线并行,导致特斯拉至今还在用 8 年前发布的 Model 3 和 6 年前发布的 Model Y 苦苦支撑。和 2018 年产能地狱时被裁的员工一样,近期离职的高管和被裁的员工也是在为马斯克的激进决策买单。马斯克也承担着巨大的压力,特斯拉一...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