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博主称特斯拉给中国电动车“放水”了 不然得死一大批

汽车博主称特斯拉给中国电动车“放水”了 不然得死一大批 一、如果特斯拉不来中国开工厂,不降价到20万价位,现在的中国新能源市场不会有这么卷,也不会发展这么快。二、特斯拉让最多的中国人认识到了电动车,是电动车渗透市场的最关键品牌之一,为之后的电动车铺路。三、特斯拉在中国之外的市场仍是无对手的存在,这也让特斯拉没必要卷自己,Model 3仍是2017年发布的车,一款车7年都不换代,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所以,客观而言,特斯拉是给中国品牌“放水”了,如果特斯拉也每年一改款,3年一换代,OTA以周为单位,那在座的中国电车又得死一大批。特斯拉本质上是卷了个开头,为电动车普及铺开了道路,却又没有产品层面下死手,特斯拉对中国电车市场和产业贡献巨大。对此,你怎么看?你是否认同博主的观点?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欧盟或在今年暑假前对中国电动车开征反补贴税

欧盟或在今年暑假前对中国电动车开征反补贴税 欧盟贸易官员说,针对中国电动车的反补贴调查正向前推进,欧盟可能在暑假前就会采取下一步措施,即宣布对中国电动车加征临时关税。 欧盟去年10月指控,获得中国政府补贴的廉价电动车“泛滥”欧洲市场,损害欧洲车企利益,因而对中国电动车正式发起反补贴调查。外界预计,欧盟会在调查结束前就对中国电动车采取征收关税、配额限制等临时措施。 根据欧盟相关法律,采取临时性加征关税措施的截止日期是在展开调查后九个月内,即今年的7月4日之前。 频道:@kejiqu 群组:@kejiquchat

封面图片

欧盟拟对中国电动车进行海关登记 恐征收追溯性关税

欧盟拟对中国电动车进行海关登记 恐征收追溯性关税 欧盟委员会计划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车进行海关登记,意味着如果欧盟调查认为中国电动车接受不公平补贴,将对中国电动车征收关税,从登记日起开始计算。 据路透社报道,欧盟在星期二(3月5日)公布的一份文件中说,目前有足够证据表明中国电动车获得补贴。自去年10月启动反补贴调查以来,中国电动车进口量同比增长了14%。 欧盟说,如果中国电动车在反补贴调查结束前继续以这种速度加速进口至欧盟,欧盟生产商可能会遭受损害,而这种损害将难以弥补。 这项计划可能于几天后在欧盟官方公报上发布,海关登记将在发布隔天开始实施。 中国欧盟商会对此举表示失望,认为中国电动车进口激增反映的是欧洲对电动汽车的需求增长。 欧盟目前正对中国电动车启动反补贴调查,欧盟认为中国政府通过巨额国家补贴压低电动车价格,使中国廉价电动车泛滥欧洲市场。这项调查预计将于今年11月结束,但欧盟可能在今年7月就开始征收临时关税。 2024年3月6日 8:23 AM

封面图片

下午察:中欧电动车纠纷的外交斡旋余地

下午察:中欧电动车纠纷的外交斡旋余地 历经八个月的反补贴调查,欧盟终于对一系列中国电动车企下手。 中国电动车巨头比亚迪被加课17.4%惩罚性关税、吉利汽车被加课20%、上汽集团则被重课38.1%;其他在中国设厂造车的西方车企如特斯拉、宝马、雷诺等,也被额外加课21%关税。 在这之前,欧盟已对中国电动车课征10%的一般关税。算上此次惩罚性关税,上述车企的电动车要进入欧洲市场,将不得不上缴27.4%至48.1%的关税。 2024年6月13日 8:38 PM

封面图片

比亚迪3月销量大增,正值中国电动车竞争加剧

比亚迪3月销量大增,正值中国电动车竞争加剧 中国电动车制造商比亚迪3月份销量大幅增长,目前中国车企推动全球电动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第一季度,比亚迪共售出62.6263万辆新能源车,其中包括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同比增长13%。该公司周一表示,在今年前两个月销量下降后,3月份销量猛增46%。2024年第一季度,比亚迪在全球共售出约30.0114万辆纯电动车,同比增长13%。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销量约为32.4万辆,增长14%,占该公司第一季度总销量的52%。相比之下,接受 FactSet 调查的分析师预测,特斯拉1至3月的全球销量约为45.7万辆。预计特斯拉将于本周二正式公布相关数据。比亚迪周一还公布3月份出口大幅增长,新能源汽车的海外销量增长了近两倍,达到3.8434万辆。

封面图片

滞销的中国电动车 淹没了全球最大的汽车港口

滞销的中国电动车 淹没了全球最大的汽车港口 现在,可以停放13万辆汽车的停车场,已经拥挤不堪。货车司机短缺、运输设备不够,让去往德国、意大利、波兰、英国等地的转运卡车排起了长队。它们运输的不仅包括宝马、奥迪、特斯拉、极星在中国生产的车辆,更多还是MG、蔚来、小鹏、红旗、欧萌达等中国品牌的汽车。由于部分品牌并没有事先预定好运输的车辆,从货船卸下后,就直接堆放在港口。港口扩建停车场的计划,远比不上新运达车辆的速度,形势在恶化中。许多汽车已经在这里停放了1年、1年半,甚至更长的时间。其中,最多的都是来自中国品牌的车辆:电动车。按照比利时方面的预测,2024年会有60万辆-100万辆中国制造的燃油车和电动车在安特卫普-泽布吕赫港卸货。在此之前,每年大约有40个品牌的平均340万辆在此进出。中国品牌成群结队的到来,让码头更加拥挤。港务局的员工时常抱怨,这里很多时候都是一团糟:无法收拾。同样状况也出现在了德国的埃姆登港、西班牙的巴塞罗那港、斯洛文尼亚的科佩尔港口、法国的勒阿弗尔港等欧洲的主要港口。欧洲的码头先于各国市场感受到了来自中国汽车海啸的威力。对此心存不满的人,把欧洲码头和物流的噩梦,全部归咎于中国汽车:把欧洲的港口变成了停车场。其实,欧洲的电动车市场比欧洲的码头更拥挤。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提供了数据维度的证明,时至今日,欧洲汽车市场还没有恢复到2019年年销1530万辆的水平,2020年至2023年的种种,所产生的后遗症还没有完全消失。布鲁塞尔的政客们担忧地球升温而力推的电动车,在各国补贴政策取消或退坡后,需求在萎缩。2024年4月份,在欧洲31个市场中,包括德国、瑞典、瑞士等在内的13个市场,电动车的销量同比出现下降;1-4月份,电动车的销量为59.3万辆,在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出现了接近0.1个百分点。全球第二大市场的电动车的增速,已经从两位数降至个位数:6.5%。正在逼近的欧盟大选,让电动车变成了各方博弈的道具。按照正常的预期,在此前后,欧盟多国会发起反电动车的运动,环保人士与被零部件制造商裁减的工人,会用行动表达他们的心声,这会继续让电动车的销售继续放缓:乌云笼罩着电动车。大众、奔驰、斯特兰蒂斯、雷诺、福特欧洲等大型汽车集团已对市场的变化做出了调整,放弃或推迟了全面电动化的战略。电动化优先的正确口号,不能带来对等的收益。本轮欧洲市场的电动化转型,到了临界点,即便欧洲本土整车厂家生产的电动车也面临着滞销的压力。在这样的情势下,已经进入欧洲市场的中国品牌,需要找到更多愿意买单的客户;正在或计划进入欧洲市场的中国品牌,仅靠提高声量是不够的,当地的买家并不像中国消费者一样听话。在经销商与代理们把中国品牌的电动车卖出去之前,他们中的很多人选择了把港口作为存储仓库:来自中国制造商的电动汽车数量,远远超过欧洲市场需求。中国汽车品牌拼命涌入欧洲的队伍在变长,这种场面在中国、欧洲乃至全球更多市场产生了多维的效果:自豪与畏惧、兴奋与恐惧、蜜枣与棒槌,叠加出现,以至于更精确的数据被忽略了。欧洲31国市场中,在售的90个轻型车品牌中,中国品牌占据了22个,这是相当可观的数字,远远超过了日本和韩国品牌的总量。不过,以2023年的终端交付量计算,中国品牌的总销量仅为32.1万辆,约占整个欧洲市场2.5%的份额,不足韩国品牌的1/3,与日系品牌至少还有10个百分点的距离。在中国品牌最为热衷的电动车领域,其在欧洲的市占率不足8%:日本与韩国品牌在欧洲的遭遇,中国品牌同样绕不开。进入欧洲市场的中国品牌,其车型的平均售价为4.7万欧元,与日系品牌相差至少5000欧元,比韩国品牌平均便宜了1万欧元,离欧洲品牌的均价有2万欧元的价差。即便如此,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还是登上了求生的货轮:中国的电动车在码头越堆越多。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欧盟即将公布对中国电动车关税税率

欧盟即将公布对中国电动车关税税率 报道称,如果欧盟决定征收关税,大概率会比美国设定的关税低得多,有分析师透露,欧盟加征的关税可能将在10%至25%之间。欧盟委员会预计中国品牌在欧盟销售的电动汽车份额,将从2019年的不到1%上升至2025年的15%。并且当前中国品牌的电动汽车售价,通常比欧盟本土制造的车型低20%左右,欧盟企图以加征关税的方式,来提升欧盟本土车企,对中国进口电动车的抵抗能力。不过,对于欧盟对华电动车加征关税一事,欧盟内部的态度也不是铁桶一块。宝马、梅赛德斯和大众的高管此前对欧盟提出警告,称不要对来自中国的汽车征收进口关税,关税并不停削减中国电动车的竞争力。并且,对于德国多家车企来说,中国是其最大的销售市场,如果欧盟决意加征关税,德国车企的业务,可能会最先遭受冲击。而像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在中国没有太大规模的汽车业务,反而欧盟是其主要市场,他们一致赞同加征关税,保护自己本土的汽车企业。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