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光投资43亿元扩建西安封装和测试工厂 引入全新产线

美光投资43亿元扩建西安封装和测试工厂 引入全新产线 回顾2023年6月,美光宣布在西安追加投资高达43亿元人民币,其中不仅包括新建厂房,还将引入全新产线,制造更多元化的产品解决方案,如移动DRAM、NAND及SSD等,以此大幅拓展西安工厂现有的DRAM封装和测试能力。此外,美光计划在西安工厂设立多个工程实验室,以提升产品可靠性认证、监测、故障分析和调试的效率,从而助力客户加速产品上市时间。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美光更好地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更彰显了公司对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的不懈追求。新厂房预计将于2025年下半年正式投产,并根据市场需求逐步增产。投产后,美光西安工厂的总面积将突破13.2万平方米,为公司未来的业务拓展提供有力支撑。值得一提的是,美光还在积极推进收购力成半导体(西安)有限公司(力成西安)的资产,并将为力成西安的1200名员工提供新的就业合同。新厂房项目还将额外创造500个就业岗位,使美光在中国的员工总数达到4800余人,为当地就业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美光西安封装和测试工厂扩建项目破土动工

美光西安封装和测试工厂扩建项目破土动工 美光今日 (27日) 宣布其位于西安的封装和测试新厂房已正式破土动工,进一步强化了公司对中国运营、客户及社区的不懈承诺。美光还在奠基仪式上宣布,公司将在西安建立美光首个封装和测试制造可持续发展卓越中心 (CoE)。美光于2023年6月宣布在西安追加投资43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加建这座新厂房,引入全新产线,制造更广泛的产品解决方案,包括但不限于移动 DRAM、NAND 及 SSD,从而拓展西安工厂现有的 DRAM 封装和测试能力。新厂房预计将于2025年下半年投产,并根据市场需求逐步增产。新厂房落成后,美光西安工厂的总面积将超过13.2万平方米。

封面图片

美光将在西安封测工厂投资逾 43 亿元人民币,继续深耕中国市场

美光将在西安封测工厂投资逾 43 亿元人民币,继续深耕中国市场 美光 计划在未来几年,对其位于西安的封装测试工厂投资逾43亿元人民币。 美光已决定收购力成半导体(西安)有限公司(力成西安)的封装设备,还计划在美光西安工厂加建新厂房,并引进全新且高性能的封装和测试设备,以期更好地满足中国客户的需求。

封面图片

美光表示将坚守中国市场,投资 6.02 亿美元在西安建厂

美光表示将坚守中国市场,投资 6.02 亿美元在西安建厂 上海,6月16日(路透社)美国内存芯片制造商美光周五表示,它致力于中国市场,并将在未来几年内投资43亿元人民币(6.03亿美元)用于其在中国西安市的芯片封装厂。 该公司一直是中国监管机构的目标,该机构上个月表示,作为美国最大的内存芯片制造商,该公司没有通过网络安全审查,监管机构将阻止关键基础设施的运营商从该公司采购。 美光公司在其周五发布在微信上的声明中没有提及审查决定。 声明援引首席执行官Sanjay Mehrotra的话说:”这一投资项目表明美光对其中国业务和团队的坚定承诺。“ 该公司表示,这项投资将包括从台湾力成科技有限公司位于西安的子公司购买封装设备,美光自2016年以来一直在该工厂使用这些设备。 美光还将在该厂开设一条新的生产线,生产移动DRAM、NAND和SSD产品,以加强该厂的封装和测试能力。 力合科技在一份单独的声明中表示,美光购买设备的计划是两家公司2016年协议的一部分,因此对力合科技的财务影响有限。 美光公司、中国商务部和网信办没有立即回应评论请求。

封面图片

美光广岛厂25年生产1γ DRAM、也计划生产HBM

美光广岛厂25年生产1γ DRAM、也计划生产HBM (日文) 日经新闻13日报导,美光日本法人高层Joshua Lee 13日在日本国际半导体展「SEMICON Japan 2023」上表示,日本广岛工厂将在2025年生产最先进记忆体产品「1γ」DRAM。Joshua Lee指出,「美光将成为第一家将EUV(极紫外光)微影设备导入日本的半导体企业」。

封面图片

蔚来储备产能或超百万辆:总投资110亿元开建第三工厂 配套项目加速推进

蔚来储备产能或超百万辆:总投资110亿元开建第三工厂 配套项目加速推进 “蔚来第三工厂位于合肥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区,已于近日开工建设,单班产能10万台,将用于后续蔚来品牌和乐道品牌产品的生产。”针对上述信息,蔚来方面确认了F3工厂开工事宜,但在间接否认该工厂年产60万辆的同时表示,“由于近期蔚来品牌热销和我们的长期战略,蔚来位于合肥的现有两个工厂已经达到设计的单班产能。随着后续新产品的推出,现有工厂的生产能力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蔚来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天眼查显示,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第三制造基地分公司已于5月14日成立,负责人为蔚来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经营范围包括道路机动车辆生产等。蔚来目前拥有两家整车工厂,分别为蔚来合肥先进制造基地(F1工厂)及位于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的蔚来第二先进制造基地(F2工厂),年设计产能均为30万辆。其中,F1工厂负责生产蔚来ES8、ES6、EC6、ET7等车型,F2工厂目前则生产ET5、ET5T及乐道品牌首款车型乐道L60。按照计划,乐道L60将于今年9月开启交付。“从目前NIO品牌销量及基于乐道仅一款车型的现状看,蔚来的确没有再建新工厂的必要。但随着乐道品牌车型的丰富及第三品牌FireFly(萤火虫)的推出,蔚来必须提前做好产能规划。”有熟悉蔚来的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前述蔚来方面关于已开工建设的F3工厂“单班产能10万辆”的表述颇值得玩味,“蔚来方面并未明确F3工厂是否分期建设,且当前计划产能并不能与规划储备产能‘划等号’。”这一判断得到了相关公开信息的部分佐证。今年4月合肥日报刊发题为“合淮携手、同心共进”的报道称,目前,合淮合作区(合肥、淮南合作区,即蔚来F2工厂所在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一期4.98平方公里已启动建设。总投资51.6亿元、年产160万台套的蔚来电驱动二期项目已完成主要单体主体结构施工;总投资110亿元、年产60万辆的蔚来整车二期项目即将开工建设。此外,淮南日报于今年2月的报道显示,投资110亿元的蔚来整车二期项目即将在合淮合作区开工;投资70亿元的太蓝新能源固态锂电池、投资52亿元的蔚来汽车电驱动工厂二期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另一份发文日期为2024年2月29日、名为“傲锐汽车部件(上海)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新建ALPSDOM蔚来项目”的环评文件则表明,这一为蔚来乐道品牌配套的项目产品包括汽车顶棚、汽车地毯、汽车轮罩等7大项,年产能从25万套至50万套不等。此外,于去年9月落户新桥产业园的一汽集团旗下富奥股份年产50万辆底盘零部件生产项目,则为乐道和FireFly品牌配套。5月23日,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李斌在直播时曾向欧洲市场热切“推介”FireFly称,“这是一款非常适合欧洲市场的小车”;而据知情人士透露,乐道品牌第二款车型为一款7座产品。显然,即将正式亮相的FireFly品牌及不断丰富的乐道产品线,让让蔚来汽车对未来产能作出了超前规划。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SSD供不应求 供应商涨势猛烈

SSD供不应求 供应商涨势猛烈 近期,市场传NAND Flash产品企业级固态硬盘 (SSD) 陷入短缺。对此业界认为,主要是由于AI热潮加上全球科技巨头大举建设数据中心,带动存储设备需求大幅增长,导致SSD供不应求。在此之下,存储大厂开始有所动作。三星调涨企业级SSD售价过去两周,业界传企业级SSD陷入短缺,存储大厂三星拟将大幅调高企业级SSD售价25%。据BusinessKorea4月2日报道,传三星预料第二季调涨企业级SSD报价20%~25%,扭转2023年恶劣的下降趋势。三星原先计划比上季度提价约15%,但需求超出预期,让三星决定扩大涨幅。三星企业级SSD占据约一半的市场份额,对价格决策有重大影响力。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3月7日研究显示,在2023年第四季度Enterprise SSD市场中,三星以41.7%的市占率占据全球第一,其次是SK集团(33.2%)、美光(10.8%)、铠侠(9.4%)、西部数据(4.9%)。值得一提是,5家厂商同时也是全球前五大NAND闪存巨头。原厂不仅生产NAND Flash闪存颗粒,还研发主控芯片以及生产企业级SSD成品。据此前全球半导体观察统计,主控芯片领域主要有两大阵营,一是上述原厂,基本不对外出售主控芯片,不过美光的主控芯片则既用于自有产品,也出售给其他厂商;二是IC设计类主控厂商,代表企业包括美满(Marvell)、慧荣及群联电子(Phison)等。Marvell是主控芯片先驱,长期占据高端市场,支持在企业和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环境中使用高性能和大容量的SSD。慧荣、群联主控厂商则通过性价比优势在企业级SSD市场立足。供应端方面,主控芯片供应商慧荣科技总经理苟嘉章此前表示,NAND Flash第二季价格都已谈完,会涨价20%;第一季部分供应商开始获利,第二季后会让多数供应商赚钱。另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表示,除了铠侠(Kioxia)和西部数据(WDC)自今年第一季起提升产能利用率外,其它供应商大致维持低投产策略。尽管第二季NAND Flash采购量较第一季小幅下滑,但整体市场氛围持续受供应商库存降低,以及减产效应影响,预估第二季NAND Flash合约价将强势上涨约13~18%。其中,受惠于北美及中国云端服务业者(CSP)需求上升,预期今年上半年Enterprise SSD采购量将会逐季成长。由于大容量SSD订单达交率(Order Fill Rate;OFR)偏低,供应商依旧主导价格走势,故买方被迫接受供应商价格可能性升高。同时,部分买方仍试图在下半年旺季前提高库存水位,因此,预估第二季Enterprise SSD合约价季增20~25%,涨幅为全线产品最高。消费级SSD价格续涨与此同时,消费级SSD也传来动静。从批发价上看,根据报道,1~3月SSD指标性产品TLC 256GB批发价(大宗交易价格)为每台28.5美元左右,较前一季(2023年10~12月)上涨12%,容量较大的512GB价格为每台53.5美元,较前一季上涨10%,价格皆为连两季呈现扬升,增幅较前一季上涨约9%呈现扩大。SSD批发价为存储器厂商和买家每一季敲定一次。针对原厂为了获利而提出的涨价要求,大多买家表示接受。其中,据某家PC厂采购负责人表示,因为各家存储器厂商陷入亏损,涨价可理解。2023年第四季度以来市场需求提升,配合NAND闪存芯片制造商的减产策略,SSD价格开始爬升,在较短时间内就有了不小的涨幅。针对SSD的涨势,群联电子潘健成于3月中旬曾发出警告称,SSD进一步的上涨可能导致需求减少,NAND闪存芯片制造商应该努力增加产量来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不是通过减产让市场需求超过供应量。群联电子认为,存储设备作为构建PC的必须品,如果价格过高,在全球经济不太景气的大环境下,可能打断PC市场的复苏节奏,让需求再次萎缩,最终将阻碍NAND闪存行业发展。下游厂商抢购SSD 业界呼吁供应跟上需求随着英伟达和特斯拉等全球大型科技公司加速扩张人工智能,市场对存储设备需求大幅提升,Dell Technologies和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HPE) 等主要服务器公司都竞相抢购SSD。业界人士表示,服务器业者为了扩充存储容量,最近紧急下单,部分产品甚至面临短缺,促使业界考虑增产。从原厂动态来看,据外媒《THE ELEC》3月中旬报道,三星电子位于中国西安的NAND闪存厂开工率恢复到了70%左右。去年下半年,三星将该厂的开工率降低到了20~30%。这是该晶圆厂自2022年底存储芯片价格和需求开始下滑以来的最低点。NAND Flash大厂铠侠将调整2022年开始的NAND Flash减产,提高产量。铠侠预计到今年3月,其NAND工厂的利用率将恢复到90%左右,具体取决于需求。3月27日,美光宣布其位于西安的封装和测试新厂房破土动工。新厂房预计将于2025年下半年投产,后续根据市场需求逐步投产,落成后,西安工厂总面积将超过13.2万平方米。美光于2023年6月宣布在西安追加投资43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加建这座新厂房,引入全新产线,制造更广泛的产品解决方案,包括但不限于移动DRAM、NAND及SSD,从而拓展西安工厂现有的DRAM封装和测试能力。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3月19日研究表示,在NAND Flash涨价将持续至第二季的预期下,部分供应商为了减少亏损、降低成本,并寄望于今年重回获利。今年三月起铠侠/西部数据率先将产能利用率恢复至近九成,其余业者均未明显增加投产规模。TrendForce集邦咨询表示,为应对下半年旺季需求,加上铠侠/西部数据本身库存已处低水位,本次扩大投产主要集中112层及部分2D产品,有望在今年实现获利,并进一步带动2024年NAND Flash产业供应位元年增率达10.9%。此外,在制程方面,2024年随着NAND Flash价格反转,供应商的库存水位也开始逐步降低,为了维持长期成本竞争优势,供应商也开始升级制程。其中,又以三星(Samsung)和美光(Micron)最积极,预估两家业者于今年第四季时,200层以上制程产出将超过四成。铠侠和西部数据2024年产出重心仍为112层,而受惠于日本政府补助支持,预计今年下半年将开始移入设备,增加218层产出,预估2025年218层产出更为积极。根据铠侠目前的制程研发规划,为了达成更佳成本结构,并寄望能在技术及成本上重回领先地位,218层之后产品将直接迈入300层以上制程。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