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nterpoint Research:苹果服务收入有望在2025年首次突破每年1000亿美元大关

Counterpoint Research:苹果服务收入有望在2025年首次突破每年1000亿美元大关 对于苹果在美国和欧盟最近面临的诉讼和监管问题,研究总监Jeff Fieldhack 评论道:“我们知道这存在风险,但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因此,我们预计至少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不会对iPhone用户群的变现产生任何影响。”“至于苹果对其人工智能战略的相对沉默,随着6月10日 WWDC 发布会的重要暗示,现在已经改变。如果你问我是否期望看到一些特别的东西?我不会对任何新东西感到惊讶 - 这就是苹果的一贯做法。”苹果不断增长的设备保有量(目前已超过20亿台)对其服务业务的增长产生了飞轮效应。Apple Store、Apple Care+、Apple Music 和 Apple One 订阅服务等,随着设备保有量的增长,为苹果带来了拐点。2023年推出的Apple One可能成为苹果服务收入的最大单一贡献者。紧密的软硬件集成,为消费者提供统一的软件和服务体验,以及庞大的高端消费者基础,为苹果创造了竞争优势。iPhone将继续占苹果收入的一半,并仍然是苹果生态系统的核心。高端化趋势和新兴市场的增长使苹果的 iPhone 业务受益,后者可能会抵消今年早些时候在中国看到的一些销量下滑。iPhone在新兴市场的增长也有助于其他苹果产品未来的增长,因为许多消费者将是进入 iOS生态系统的新用户。由于这些消费者越来越依赖他们的iPhone,他们可能会在其他Apple产品上花费更多。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研究称到2025年苹果服务部门将为公司带来1000亿美元的收入 占比25%

研究称到2025年苹果服务部门将为公司带来1000亿美元的收入 占比25% 总体而言,苹果公司每年可带来 4,000 亿美元的收入,据说"服务"业务的收入将仅次于 iPhone。Counterpoint Research 公司的最新预测指出,2025 年服务业收入将突破 1000 亿美元大关,预计 2024 年苹果的服务业收入将达到 4000 亿美元。简而言之,服务业将占这家科技巨头年收入的 25%,在这方面仅次于 iPhone。Counterpoint Research 公司称,苹果公司的软件和硬件整合,再加上其他因素,使该公司比其他公司更具竞争优势。"苹果的装机量不断增长,目前已超过 20 亿台设备,这对品牌服务业务的增长产生了飞轮效应。Apple Store、Apple Care+、Apple Music 和全方位的 Apple One 订阅,随着设备基数的不断增长,推动了苹果公司的发展拐点。Apple One 将于 2023 年推出,可能成为苹果服务收入的最大贡献者。紧密的软硬件整合为消费者提供了统一、同质的软件和服务体验,而庞大的高端消费者装机量则为苹果创造了竞争优势"。据 Wedbush 分析师早前预测,到 2024 年底,苹果服务部门的价值将达到 1.5 万亿美元至 1.6万亿美元,同期公司本身的估值将达到 4 万亿美元。考虑到苹果公司目前面临的大量监管问题,假设这家库比蒂诺科技巨头能在 2025 年到来之前达到这一水平,那将是一项了不起的壮举。不过,就今年的 iPhone 16 家族而言,之前的报道提到,由于即将推出的机型没有任何引人注目的功能,导致升级减少,从而导致出货量下降。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苹果评级遭下调导致市值蒸发1200亿美元

苹果评级遭下调导致市值蒸发1200亿美元 苹果公司罕见遭到分析师下调其评级,加剧了另一波抛售压力,美国大型科技股市值蒸发数千亿美元。 美国银行将这家iPhone制造商的评级从买入下调为中性,警告消费者对其热门装置的需求减弱,苹果股价下跌4.9%。此次抛售使苹果市值蒸发了大约1200亿美元。 标签: #Apple #股市 频道: @GodlyNews1 投稿: @GodlyNewsBot

封面图片

摩根大通:苹果在华业务正加速下滑 但未来依然有望复苏

摩根大通:苹果在华业务正加速下滑 但未来依然有望复苏 在最新数据显示 2024 年前六周的情况之前,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似乎已经好转,大的下滑趋势却并未停止。但摩根大通认为,从长远来看,中国市场将会复苏。特别是,分析师预计苹果将从其服务产品(从Apple TV+到iCloud)中获得更多收入。这份投资者报告没有具体说明 2024 年剩余时间的 iPhone 预计销量,但它确实表示,即使它无法预测中国智能手机销量何时会恢复,摩根大通也预计它们会恢复。因此,摩根大通维持苹果公司股票 215 美元的目标价不变,上一次更新目标价是在2024 年 2 月,当时由于 iPhone 需求疲软,目标价从 225 美元下调。相比之下,Wedbush 最近的投资者报告也预计中国 iPhone 销量将从下降中复苏。该公司的分析师预计,复苏将来自服务收入的增加,以及人工智能和被压抑的iPhone 16系列升级需求。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苹果服务业务毛利率75.7%创历史新高,App Store抽成与监管风险并存

苹果服务业务毛利率75.7%创历史新高,App Store抽成与监管风险并存 苹果最新财报显示,其服务业务毛利率达75.7%(收入266.4亿美元,成本64.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远超硬件业务毛利率(35.9%)。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2%,涵盖iCloud、Apple Music、Apple TV+及App Store抽成(15-30%“苹果税”)。 然而,服务增长面临监管压力:此前,欧盟《数字市场法》及美国司法部反垄断诉讼或限制App Store垄断地位;Epic诉讼败诉要求开放第三方支付亦构成挑战。投资者担忧高增速能否持续,尤其硬件销售停滞(iPhone外业务增长乏力)下,服务成利润核心的可持续性存疑。  【全球大事件】 助您掌握时事,稳操胜券! #China #全球大事件 #热点新闻#投稿曝光

封面图片

苹果Q4营收重返增长 大中华区收入跌幅比预期更差

苹果Q4营收重返增长 大中华区收入跌幅比预期更差 财报显示,苹果季度营收1195.8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179.7亿美元,营收重返同比增长,iPhone营收697亿美元,高于预期的685.5亿美元。但大中华区收入208.2亿美元,同比降幅超过预期的235亿美元。苹果盘后一度涨1%,随后转跌1.5%。周四苹果收涨1.3%,止步六日连跌并脱离两周低位,但2024年伊始累跌3%,跑输标普500指数和纳指的同期累涨,在除去特斯拉之外的大型科技股中表现最差,2023年曾累涨49%。华尔街大多数分析师对苹果持有乐观态度,在一份统计中,26人给予“买入”评级,12人评级“持有”,2人评级“跑输大盘”,平均目标价约为200美元,代表还有7%的涨幅空间。市场预期季度营收重返增长,iPhone和服务亮眼,但iPad和可穿戴设备两位数下滑容纳了年末节假日购物季的苹果公司第一财季通常在一年中业绩最强,在2023年iPhone销售整体低迷之后,华尔街普遍预计苹果今年将恢复收入同比增长。市场预计其当季收入为1180亿美元,虽然仅较上年同期的1172亿美元增长不到1%,但将是2022财年四季度以来的首次增长,结束了总营收在2023财年连续四个季度同比下滑的颓势。2023自然年曾是苹果自2001年以来首次连续四个季度营收均出现负增长,机构FactSet统计的季度数据可以追溯到1998年,在此期间,苹果从未连续五个季度收入同比下降。预计公司盈利将明显增强,调整后EPS每股收益或同比增11.2%至2.09美元,创两年来最佳。预计净利润为325.6亿美元,将创2022财年一季度以来的两年最高。预计毛利率为45.46%,高于上季度的45.2%。有分析称,这得益于去年推出的iPhone 15系列销售反弹,以及高利润率的服务收入保持两位数百分比高速增长,个人电脑PC需求改善也推动Mac收入较上一季度显著增长。分业务来看,“拳头产品”、占苹果总收入一半的iPhone第一财季销售额预计为686.4亿美元,将是该公司历史上第二高的季度水平,并较上年同期的657.8亿美元同比增长4.3%。Canalys的全球智能手机出货报告称,苹果去年四季度的市场份额为24%,超过三星的17%。IDC数据显示,2023全年苹果市场份额为20.1%,高于三星的19.4%,成为全球第一手机制造商。但一些分析师警告称,随着消费者的换机周期延长,iPhone销售或无法在2024年保持这种势头。其他硬件中,占总营收10%的Mac电脑收入预计为77.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77亿美元增长0.9% ,上季度曾同比骤降34%。iPad平板电脑收入预计为70.6亿美元,将较上年同期的94亿美元降超20亿美元或跌25%。包括无线耳机、智能手表和智能音箱的可穿戴设备、家居和配件收入预计为112.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35亿美元下降16.5%。但有分析称,今年3月苹果或发布新版iPad和Mac,有助于提高这两大产品线的未来销量。Mac收入重返增长也体现了全球PC需求回暖,Gartner统计显示,去年末苹果电脑的全球市场份额从9.4%增至10%。苹果去年称,由于产品发布时间不同,iPad和可穿戴设备增长将环比大幅放缓。利润率最高且占总收入四分之一的服务收入预计为23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208亿美元同比增涨12.5%,即将连续四个季度创新高,并延续了上个季度两位数百分比的增幅趋势,2023自然年三季度之前曾连续四个季度录得个位数百分比的增长。服务包括App Store应用商店、音频与视频流媒体Apple Music和Apple TV+、iCloud 存储、AppleCare保修、与Google搜索引擎许可协议的广告收入、Apple Pay和其他产品的支付费用等。在iPhone已成更成熟的产品后,服务是苹果业务多元化的重要领域,甚至更早反映消费需求趋势。有分析称,服务收入受益于苹果App Store应用商店的用户不断增加、Apple TV+收视率显著提升,以及设备安装基数继续扩大。截至2023财年末,苹果服务的产品组合拥有超过10亿付费用户,媒体行业报告则显示,Apple TV+的消费量在2023年翻了一番,总收视率同比猛增42%。三大关注焦点:iPhone销量、混合现实头显开售、AI“军备竞赛”投资者将重点关注财报电话会上提供的未来季度业绩发展方向、iPhone销量及贡献20%年收入的大中华区表现、周五开始在美国正式发售的Vision Pro混合现实头显设备及苹果的AI努力。市场共识预期是起售价3500美元的Vision Pro不会带来大量初始收入,瑞银预计苹果今年出货约40万台头显设备,收入仅为“相对无关紧要的”14亿美元,也不会对盈利产生重大影响。但作为自2015年智能手表问世以来的苹果公司近十年来首个全新产品类别,Vision Pro可能改善市场对苹果的信心,并确定该公司作为AR/VR主导技术创新者的地位,有利于驱动股价。周二有报道称,自1月19日开放预购以来,这款头显设备几乎立即售罄,并共计售出约20万台。但“苹果最准分析师”、天风国际的郭明𫓹称,发货时间在48小时后保持稳定,说明Vision Pro仍是“一款非常小众的产品”,在铁杆粉丝下单后,看似爆发式的需求可能会“迅速减少”。作为销量远超其他硬件产品的核心业务,iPhone的健康程度、特别是在大中华区的销售趋势将格外引人关注。市场预计,作为苹果仅次于北美和欧洲的第三大销售市场,大中华区的整体季度收入将从239亿美元下降至235亿美元。郭明𫓹最新研报较为悲观称,iPhone今年出货量或因结构性挑战而最多同比下降15%,将不敌加入AI技术的可折叠手机,过去几周在中国的每周出货量已同比剧减30%到40%:“苹果供应链目前显示,该公司预计2024自然年的iPhone出货量约为2亿部,等于比2023年下降约 15%。2024 年,苹果可能是全球主要手机品牌中跌幅最显著的。”而在AI技术方面,苹果尚未具体宣布推出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而是专注于机器学习以提高其自动完成功能的准确性。此前有报道称,苹果正努力将AI技术整合到未来产品中,库克在上一份财报时承认正“投入大量资金”投资生成式AI,但拒绝透露细节,只是说“会负责任研发”。郭明𫓹曾预计,今年秋天推出的iPhone 16不太可能包括重大的设计变化,苹果要到2025年或更晚才会推出更加以人工智能为中心的设计,这可能会损害iPhone出货势头和生态系统的增长。另有主流媒体上周问询的13名策略师和投资组合经理均表示,微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早期领先地位,将这家软件巨头的市值在未来五年内“决定性地领先于”苹果公司。Baker Avenue Wealth Management的首席策略师King Lip直言,苹果最依赖的iPhone已处于一个相当成熟的市场,该公司尚未详细说明将如何参与到人工智能军备竞赛。华尔街继续担心iPhone在大中华区的市场份额挑战,监管阻力也更大由于担心iPhone在大中华区销量不佳,巴克莱、Piper Sandler和Redburn Atlantic等主流投行在新年伊始便颇为罕见地下调了苹果股票评级,Baird和瑞银也对苹果3月份季度的前景持谨慎态度。在下调评级的投行中,巴克莱担心苹果硬件销售疲软,Piper Sandler担心围绕苹果智能手表的专利争议以及反垄断诉讼等监管阻力,他们均指出了苹果在iPhone和服务领域的潜在弱点。瑞银则称,中国的iPhone库存增加了200万至300万部,有助于苹果公司12月份季度收入超预期,但这将销售风险转移到了3月份所在季度,库存量可能比需求量高出15%至20%。在看涨的阵营中,美国银行在两周前上调了苹果评级和目标价,称Vision Pro头显设备令公司拥有前景光明的人工智能产品路线图,将是未来增长的催化剂,服务领域前景也得以改善。摩根士丹利也认为其基本面正在复苏,2024年可能带来巨大提升,因为这将是“苹果边缘人工智能(Edge AI)机会可能实现的一年”,“由LLM大语言模型支持...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OpenAI去年收入已突破20亿美元,到2025年有望翻倍

OpenAI去年收入已突破20亿美元,到2025年有望翻倍 OpenAI年收入或已超过20亿美元里程碑,跻身史上成长最快的科技公司之列。 周五,据媒体援引知情人士透露,OpenAI的年度营收可能在2023年12月已经达到20亿美元(月收入乘以12的衡量标准)。据媒体此前报道,截至去年10月其年收入达13亿美元,营收增长的步伐在持续加快。 知情人士人士补充称,越来越多企业客户采用生成式AI工具来提高工作效率,到2025年这一数字有望翻倍。 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此前表示,消费者和企业对生成式AI的兴趣猛增,截至去年11月,92%的财富500强公司使用OpenAI 产品,包ChatGPT及其底层人工智能模型GPT-4,AI聊天机器人ChatGPT周活跃用户数已达1亿。 随着增长加速,OpenAI估值水涨船高,近期OpenAI以860亿美元估值融资,大约是去年4月估值的三倍。 尽管营收迅速增长,但Altman此前指出由于构建和运行模型的成本高昂,OpenAI仍然处于亏损状态。 随着该公司开发更复杂的模型,预计支出将继续超过收入增长,该公司可能还需要筹集数百亿美元才能满足成本。 标签: #OpenAI 频道: @GodlyNews1 投稿: @GodlyNewsBot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