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前所未闻的慢性病毒感染"游侠"免疫钥匙

科学家发现前所未闻的慢性病毒感染"游侠"免疫钥匙 人类免疫系统的一个未解之谜是,为什么一种被称为 B 细胞的细胞能够保留对过去感染的记忆确保我们能够抵御曾经经历过的疾病却往往只有微弱的能力保护我们免受持续感染?莫纳什大学生物医学发现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慢性病毒感染如何诱导一种以前未知的免疫 B 记忆细胞,这种细胞不会产生大量抗体,从而基本上解开了这个谜团。由金-古德-雅各布森教授和露西-库珀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还确定了抗病毒和抗癌药物等疗法在免疫反应期间的最有效时间,以更好地促进免疫记忆细胞的发育。"我们发现了一种以前未知的细胞,它是由慢性病毒感染产生的。"古德-雅各布森教授说:"我们还确定,早期治疗干预对阻止这种记忆细胞的形成最有效,而晚期干预则无效。"库珀博士认为,慢性病毒感染会改变我们形成有效的长期保护性抗体反应的能力,但这种情况是如何发生的还不得而知。她说:"未来,这项研究可能会产生新的治疗目标,目的是减少慢性传染病对全球健康的破坏性影响,特别是那些目前无法通过疫苗预防的疾病。揭示这种新的免疫记忆细胞类型及其表达的基因,使我们能够确定如何以其为治疗靶点,以及这是否会带来更好的抗体反应"。研究小组还在研究这一人群是否是Long-COVID 的特征,这将导致一些人在病毒消散后很长时间内抵御 COVID-19 感染症状的能力下降。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慢性病防制委员会举行2022年工作会议

慢性病防制委员会举行2022年工作会议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 慢性病防制委员会于昨(8)日举行2022年工作会议,慢性病防制委员会主席、社会文化司欧阳瑜司长、卫生局罗奕龙局长出席了会议。会上,委员会各工作组分别汇报了2021年工作报告及2022年工作进展,而预防及控制吸烟办公室代表则简介了禁止电子烟新规定。 欧阳瑜司长致词时表示,慢性病是影响本澳居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由于本澳人口老龄化持续,慢性病患者数目日益增加。疫情下...

封面图片

急性病毒感染造成的神经损伤是由免疫系统的反应引起的

急性病毒感染造成的神经损伤是由免疫系统的反应引起的 今天(2024 年 2 月 5 日)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这项研究由麦克马斯特大学博士生伊丽莎白-巴林特(Elizabeth Balint)和医学系教授、加拿大天然免疫与 NK 细胞功能研究主席阿里-阿什卡尔(Ali Ashkar)领导。巴林特说:"我们有兴趣了解为什么如此多的病毒感染与神经系统疾病有关。我们的证据表明,造成损害的并不是病毒本身,而是作为免疫系统一部分的一种独特的T细胞群体,它们实际上是造成损害的罪魁祸首"。为了得出这一结论,麦克马斯特研究小组重点研究了寨卡病毒。在实验室测试中,研究人员不出所料地发现了针对寨卡病毒的特异性 T 细胞,这些细胞旨在消灭受感染的细胞。他们还发现了其他一些东西。"在我们的研究中,有趣的是,虽然我们确实发现了一些针对寨卡的特异性T细胞,但我们也发现了一些细胞的功能并不像正常的T细胞,它们正在杀死大量未感染寨卡的细胞"。这些细胞被称为 NKG2D+CD8+ T 细胞,研究人员称,它们的攻击性反应是导致神经系统受损的原因,而不仅仅是寨卡病毒感染,如 COVID-19 甚至脓毒性休克。免疫反应和潜在疗法适度的细胞因子有助于协调机体在抗感染或受伤时的反应,告诉免疫细胞该去哪里以及到达时该做什么。"如果我们体内的免疫细胞反应过度,过度产生炎性细胞因子,这种情况将导致免疫细胞的非特异性激活,进而导致附带损伤。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大脑中,就会造成严重后果,"阿什卡尔说。这一发现为研究人员和科学家提供了一个治疗由急性病毒感染引发的神经系统疾病的新靶点。事实上,巴林特已经找到了一种有希望的治疗方法。阿什卡尔说:"伊丽莎白已经试验出一种抗体,可以在动物模型中完全阻断和治疗破坏性神经毒性,这种抗体已经在临床试验中用于人类的不同用途。"巴林特希望继续努力,找到一种对人类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有兴趣研究其他几种不同的病毒,这将有助于我们制定最佳治疗方案。"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慢性病患者和长者需尽快接种新冠疫苗

慢性病患者和长者需尽快接种新冠疫苗 #疫情记者会快讯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表示,现时60至69岁长者新冠疫苗接种率为76.4%,70至79岁的接种率为67.6%,80岁或以上为43.3%,此接种率尚不算是太高。 应变协调中心称,大量数据(研究室数据和真实社会数据)都可肯定接种疫苗一定可预防出现重症和减低死亡的风险,故不需要再犹豫,尤其是慢性病患者和长者一定要尽快接种疫苗。如已接种了两针疫苗,够时间接种第3针的长者,亦希望尽快接种...

封面图片

一项研究表明人体免疫系统能记住新型冠状病毒超一年,且康复者感染越严重免疫记忆越深。

一项研究表明人体免疫系统能记住新型冠状病毒超一年,且康复者感染越严重免疫记忆越深。 10月5日,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刘军研究员联合高福院士、武桂珍研究员团队在权威期刊《临床传染病》(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上发表研究显示,人体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免疫记忆能够维持一年以上,感染后一年仍具有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和T细胞免疫记忆的康复者比例分别为95%和92%。 在对101名康复者的血细胞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记忆细胞搜寻后,研究团队发现,93%的康复者在发病后6个月存在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T细胞免疫记忆,这种特异性T细胞免疫记忆在92%的康复者中可持续至发病后12个月。而更有意思的是,T细胞免疫应答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也就是说,康复者在感染时症状越严重,免疫记忆“越深刻”。与此同时,针对S蛋白的T细胞记忆水平与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水平呈正相关,即抗体水平越高,T细胞免疫记忆越显著。说明人体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两道记忆“防线”是相辅相成的。 (科技日报)

封面图片

慢性病防制委员会举行2021年工作会议

慢性病防制委员会举行2021年工作会议 #卫生局 慢性病防制委员会今(27)日举行2021年工作会议,由慢性病防制委员会代主席、卫生局罗奕龙局长主持,委员会的癌症工作组、心血管疾病工作组、糖尿病工作组、慢性呼吸道疾病工作组、失智症工作组和健康饮食工作组和秘书处分别汇报了 2019、2020 年工作进度及 2021年工作计划。 罗奕龙局长致词时表示,慢性病的流行严重威胁著人类的健康,除了带来死亡的威胁,也使患者致残和生活质量下降...

封面图片

【慢性病患的时间】和健全人相比,慢性病患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或者更灵活的时间安排,来相同的任务。

【慢性病患的时间】 和健全人相比,慢性病患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或者更灵活的时间安排,来相同的任务。 ○ 慢性病患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 1. 起床; 2. 穿衣; 3. 洗漱沐浴; 4. 出门; 5. 出行; 6. 做饭; 7. 打扫卫生。 ○ 与健全人相比,慢性病患者的时间往往会被以下这些额外的事情吞噬: 1. 预约,看医生,做检查; 2. 因紧急状况或手术住院; 3. 拿处方,拿药; 4. 和医疗保险公司耗费精力争取自己的权利; 5. 做理疗或运动治疗; 6. 因为身体的需求,不得不花时间准备特定的食谱进食; 7. 因为身体情况,而需要更多的休息和睡眠时间。 ○ 因此,慢性病患者能花在别的事情上的时间就很少了。比如: 1. 工作; 2. 兼职; 3. 学习; 4. 业余爱好; 5. 陪伴亲友。 ○ 慢性病患对时间的认知也会不同。我们可能会: 1. 活在过去:怀念过去健康的时光。 2. 活在未来:担心病情恶化,希望新医生或新疗法能带来病情改善。 3. 不停等待:等待下一次服药,下一次看医生,等待这一轮病情加重的结束。 ○ 总结 我们因为疾病相关的事物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休息,因此常常没有可以自由安排的时间。 当您和我们相处时,请考虑到这一点。请根据我们的需求,为我们提供相应的方便和安排。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