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芯片制造技术本可以遥遥领先 都怪英特尔

美国芯片制造技术本可以遥遥领先 都怪英特尔 极紫外(EUV)光刻机无疑是当前世界上最关键的电子设备。这些机器的出现使得人们能制造出具有突破性处理能力的芯片,为新一代人工智能工具铺设了发展道路。例如,ChatGPT和谷歌Gemini等人工智能平台,其执行的复杂、多层次计算任务大大加速了许多原本需要人工操作的流程。在这种情况下,获取EUV技术对美国和中国来说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关键。目前全球面临的一大问题是,只有阿斯麦一家公司生产EUV光刻机。这些设备体积庞大,相当于一辆公交车大小,每台的成本超过2亿美元。到目前为止,阿斯麦已经售出了200多台EUV光刻机,其股票成为欧洲市场上最有价值的科技股,总市值超过3500亿美元。那么美国是如何放弃对这一关键技术的控制权的呢?部分原因在于,当年只有少数行业高管认为EUV光刻机技术是可行的。而另一个原因是,长期以来作为全球最大芯片制造商的英特尔公司出现了重大的战略误判。近乎原子尺度硅芯片由晶体管组成,本质上是一系列门和开关,它们构成了现代计算中0和1的物理基础。为了让计算机更为强大,芯片工程师们一直在努力将晶体管做得更小。上世纪中叶发明的第一批晶体管长度约为一厘米,而现在,它们的宽度仅为几纳米,即十亿分之几米。在制造芯片的最初几十年中,人们使用可见光在硅片上刻蚀图案来制造晶体管,这一过程称为光刻。随后,整个行业转向了紫外光技术。到了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们开始探索如何将芯片制造推进到接近原子规模,以保持技术创新的步伐。总部位于新泽西州的贝尔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开始研究极紫外线技术,随后美国能源部的三个国家实验室劳伦斯利弗莫尔实验室、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和桑迪亚实验室也加入了研究。美国能源部最终为这项研究投入了数亿美元。芯片制造商的冒险随着这些机构在关键技术环节取得进展,他们意识到要将这种技术推向市场,行业支持是必不可少的。1997年,一家名为EUV LLC的公私合营机构成立,其成员包括美国的英特尔、AMD和摩托罗拉公司。光刻设备制造商硅谷集团(Silicon Valley Group Inc.)以及荷兰的阿斯麦后来也加入了该机构,阿斯麦同时还参与了欧洲一个类似的EUV研究联盟。当时,日本的尼康和佳能是光刻领域的领头羊,被视为美国在芯片制造领域的主要威胁。因此,美国选择不在新一代技术竞争中支持日本,而是转向支持硅谷集团和阿斯麦。阿斯麦全力投入到EUV技术的研发中,并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深入挖掘其技术潜力。2001年,阿斯麦斥资11亿美元收购了硅谷集团,从而在竞争中取得了优势。当时,阿斯麦预计到2006年EUV技术将具备商业可行性。技术挑战事实证明,这种看法过于乐观。EUV技术极其复杂,它涉及使用高功率激光以每秒五万次的速度轰击锡滴,产生可以发射极紫外光的等离子体。由于这种光在地球自然环境中会被空气吸收,整个过程必须在真空中进行。然后,通过一系列镜子将光线聚焦并反射到掩膜板上。掩膜板可以阻挡和吸收部分光线,从而形成要刻蚀到芯片上的电路图案。考虑到操作规模近乎原子级,由德国蔡司公司制造的镜子必须极其平滑:最大瑕疵也只能高出一个原子。阿斯麦表示,如果将这些镜子比作一个国家的面积,最高的凸起不会超过1毫米。激光轰击熔化锡的过程同样棘手,需定期清理,导致设备频繁停机。这样的设备要经济实惠几乎难以想象,尤其是半导体制造设备需要无休止地运转,每周七天、每天二十四小时,以证明数十亿美元的投资是合理的。直到2012年,业界才开始认为这项技术可能是可行的,尽管仍需巨额投资。因此,阿斯麦转向了其最大的客户:台积电投资了14亿美元,三星电子投资了9.74亿美元,而英特尔承诺最多投资41亿美元。当时,这三家芯片制造商共持有阿斯麦约四分之一的股份。这一策略最终取得了成功。到2018年,阿斯麦开始大规模出货EUV光刻机。尽管早期的绝大多数工作都是在美国完成的,并且英特尔是阿斯麦的最大产业支持者,但首代机器并没有一台交付给英特尔。制程工艺这并非阿斯麦的决定,而是英特尔的选择。当时的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布莱恩·科再奇(Brian Krzanich)对这项技术是否能产生经济效益缺乏信心,他决定继续依赖现有技术,直到EUV技术中的问题得到解决。科再奇对此有足够的信心,毕竟在尖端芯片制造工艺方面,英特尔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然而,这最终证明是一个错误。大约在2018年,使用EUV技术的台积电在技术上首次超越了英特尔。台积电承接芯片代工业务,为苹果、英伟达和AMD等客户进行生产。与此同时,英特尔采用的“多重光刻”替代技术在可靠性方面遇到问题。当英特尔的工艺调整至能够量产芯片时,台积电和三星已经开始生产更先进的芯片。英特尔仍在为自己的误判付出代价。2021年接任英特尔首席执行官的帕特·盖尔辛格(Pat Gelsinger)在今年四月份表示:“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来避免对EUV光刻机的依赖,但正如你所见,这导致我们在芯片的功率、性能、尺寸和成本方面都存在不足。”股市也反映了这一错误的严重性。早在2012年投资阿斯麦时,英特尔的市值是英伟达的15倍,几乎是台积电的两倍。而现在,英特尔的市值仅是这两家公司的一小部分:英特尔市值为1640亿美元,台积电市值为6500亿美元,英伟达市值达到2.2万亿美元。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英特尔未能掌握EUV技术。盖尔辛格急于确保自己不会重蹈覆辙。英特尔正在大力投资于新一代EUV技术:高数值孔径技术。这种方法采用新光学系统将光线聚焦至更小点上,英特尔已在俄勒冈州安装第一台预生产模型。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英特尔披露芯片制造部门运营亏损70亿美元

英特尔披露芯片制造部门运营亏损70亿美元 英特尔4月3日披露,其芯片代工业务的运营亏损不断加深,这对这家芯片制造商来说是一个打击,因为该公司正试图重新夺回近年来输给台积电的技术领先地位。英特尔表示,芯片制造部门2023年的运营亏损为70亿美元,亏损额高于去年的52亿美元。该部门2023年的收入为189亿美元,较去年的274.9亿美元下降31%。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在向投资者发表的演讲中表示,2024年将是该公司芯片制造业务运营亏损最严重的一年,预计到2027年左右将实现运营盈亏平衡。基辛格表示,芯片代工业务因错误的决定而受到拖累,包括一年前反对使用荷兰公司 ASML 的极紫外 (EUV) 光刻机。虽然这些机器的成本可能超过1.5亿美元,但它们比早期的芯片制造工具更具成本效益。基辛格表示,部分由于这些失误,英特尔已将晶圆生产总数的约30%外包给了台积电等外部合同制造商。现在目标是将该数字降至20%左右。

封面图片

英特尔完成首台商用高数值孔径 EUV 光刻机组装

英特尔完成首台商用高数值孔径 EUV 光刻机组装 4 月 18 日,美国芯片公司英特尔宣布,已接收并完成组装业界首台商用高数值孔径(High NA)极紫外(EUV)光刻机。据介绍,这套重达 165 吨的设备是阿斯麦(ASML)与英特尔合作数十年后开发的新一代光刻设备,现位于俄勒冈州的 D1X 制造工厂,正在进行最后的校准。 来源:财经慢报频道

封面图片

#英特尔 #半导体 #芯片 #新闻

#英特尔 #半导体 #芯片 #新闻 英特尔变了! 外媒:要争半导体制程领先地位 美国半导体代表性公司英特尔(Intel)近期话题不断,在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美国优先」的大旗下,英特尔意图重振半导体制程的领先地位,24日在加州圣荷西举行的会议上,英特尔表示最新购买的High-NA EUV曝光机已投入生产,外媒分析,英特尔不想再重蹈覆辙,这次快速拥抱新一代EUV技术, 展示出重夺半导体技术龙头的决心。

封面图片

英特尔寻求20亿美元资金扩建爱尔兰Fab 34制造工厂

英特尔寻求20亿美元资金扩建爱尔兰Fab 34制造工厂 Fab 34 目前是英特尔在欧洲唯一一家使用最先进的极紫外线(EUV)光刻技术的芯片工厂,它采用英特尔4工艺节点生产处理器,包括Meteor Lake客户CPU的计算芯片和未来预期的至强数据中心芯片。虽然目前仅靠 20 亿美元还无法为建造一座全新的工厂提供资金,但它可以支持现有产能的有效扩展或升级。英特尔的目标可能是扩大Fab 34 的产量,并/或将其过渡到更先进的 3 纳米级技术,如英特尔 3、英特尔 20A 或英特尔 18A。扩大生产符合英特尔自身产品和英特尔代工服务业务(提供合同制造)的需求。此前,英特尔从布鲁克菲尔德基础设施公司(Brookfield Infrastructure)获得了 150 亿美元的投资,以换取其亚利桑那晶圆厂 49% 的股份,这表明该公司愿意通过合作为制造项目筹集资金。布鲁克菲尔德的这笔交易还开创了利用外部融资补充英特尔自身支出预算的先例。它为英特尔提供了 150 亿美元的有效自由现金流,英特尔可以在不增加债务的情况下,将其转用于新建工厂等其他优先事项。英特尔最近为爱尔兰工厂所做的筹资努力遵循了类似的股权投资模式,即利用外部资本支持其制造扩张计划。购置用于制造的高纳超高真空(High-NA EUV)设备成本高昂,因为这些设备的单价就高达 3.8 亿美元。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英特尔 公布技术路线图:抛弃纳米制程叫法,启动芯片代工服务

英特尔 公布技术路线图:抛弃纳米制程叫法,启动芯片代工服务 01. 介绍新制程节点命名体系,宣布代工服务启动 02. 有望获得业界第一台 High-NA EUV 光刻机 03. 亚马逊 AWS 率先使用英特尔代工服务(IFS)封装解决方案 () Intel:既然你们对工艺命名时都掺水不守规矩,那我也不玩这套了

封面图片

英特尔和微软周三宣布了芯片代工合作,微软将使用英特尔的 18A 技术制造其自研芯片。英特尔过去几年一直在推动其芯片代工业务,但进

英特尔和微软周三宣布了芯片代工合作,微软将使用英特尔的 18A 技术制造其自研芯片。英特尔过去几年一直在推动其芯片代工业务,但进展缓慢,与行业巨头台积电还相去甚远。芯片巨人的代工业务被称为 Intel Foundry,上一财季收入 2.91 亿美元,英特尔认为该业务未来能达到 150 亿美元,而台积电上一财季收入为 196 亿美元。微软去年底透露了台积电代工的自研芯片 AI 芯片 Maia 100 和云计算处理器 Cobalt 100。目前不清楚英特尔会为其代工哪款芯片。 via 匿名 标签: #英特尔 #微软 #芯片 频道: @GodlyNews1 投稿: @GodlyNewsBot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