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发布公告宣布降价:全系降1.8万至3万

理想发布公告宣布降价:全系降1.8万至3万 据统计,进入到4月份以来,已有超40家车企,共128个车系,进行降价或优惠调整,其中传统燃油车型84个,新能源车型44个,这是汽车市场历史首次出现如此大规模的降价。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2024年已有51款车型降价 最多降3.89万

2024年已有51款车型降价 最多降3.89万 其中降价在2024年2月份和3月份都达到了超强的程度,2月份有25款车型降价,3月份有23款车型降价,相对于历史来看也是一个惊人的水平。根据统计,此轮降价主要是纯电动和插混等新能源车型,燃油车降价的很少。其中纯电降价达26款,插混降价达13款,燃油车只有4款。崔东树指出,燃油车由于目前的促销已经达到一定的底线,因此形成新能源独自降价蚕食燃油车市场的局面。具体降价车型如下:可以看到,插混车型降幅大多在1-3万,不少纯电车型降幅甚至超过3万,比如降价3.89万的智己L7、降价3.5万的哪吒S、降价3.1万的极氪001等。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继特斯拉周末下调中美欧市场售价后,理想周一下调2024款车型价格,MEGA调降3万元,L系列降价1.8万至2万元,同时为老车主提

继特斯拉周末下调中美欧市场售价后,理想周一下调2024款车型价格,MEGA调降3万元,L系列降价1.8万至2万元,同时为老车主提供现金回馈。 据不完全统计,4月份以来已有超40家车企,共128个车系进行降价或优惠调整,其中传统燃油车型84个,新能源车型44个。

封面图片

宾利有车型直降 110 万 多款超豪华车型降价引发舆论关注

宾利有车型直降 110 万 多款超豪华车型降价引发舆论关注 近日,车市持续的 “价格战”,将超豪华品牌也 “卷” 了进来,多款超豪华车型降价引发舆论关注。“飞驰 2024 款 4.0TV8 雅度版目前降价 70 万元。” 一位宾利经销商表示。其他配置的车型现金降幅也很大,比如飞驰 2024 款 4.0TV8 雅度版指导价为 336.5 万元,降价后裸车价为 226.5 万元,直降 110 万元。“听上去好像降幅很大,但其实对标原来的高价位,降幅也就在 10% 左右,这在当下的汽车市场很常见。” 一位超豪华品牌经销商坦言,降价也是为了应对销量下降的压力。(新华财经)

封面图片

“一下降价7万”,二手车商不敢收新能源车了

“一下降价7万”,二手车商不敢收新能源车了 二手车商为何对新能源“敬而远之”?李昊所说的降价车型,去年定价是14万多。“今年一下子降了7万多,我们二手车商手里有这个车的都赔钱了。并且因为这一个车型降价,其他品牌的车也受影响。”李昊告诉中新经纬,这种幅度的降价让许多早期购买该车的消费者、车商都遭受了不小的损失,现在他已经不收新能源车了。同在北京地区的二手车商王琦(化名)也“不敢收新能源车”。王琦称,二手车市场并非没有人买新能源车,只不过客户考虑的最大因素是价格。“七八万元就能买一个新能源车,很多客户直接就买新车,不会考虑二手。那些价格较高的新能源车在市场更难卖,因为如果客户有几十万的预算,首选买新车,不会买二手新能源车。”王琦说,中高端新能源车在市场上不好转手,因此他只帮着寄卖,自己不收新能源车。四川成都的二手车商王志(化名)目前仍收新能源车,但也直言不好卖。“我们都是转手卖给其他同行,谁有目标客户就来看车,但是如果车收回来空置很久,价格就非常低,我们还要承担这款车降价带来的风险。”王志称,前几天他卖了一台2022年的某品牌新能源车,卖了一个月,这款车最终成交价格比新车低10万元。“我通常都会建议车主没有太大问题继续开着,因为新能源车卖不上价,如果公里数大一些,或者发生过碰撞,市场价格也几乎是对半折。”二手市场价格“电比油低”值得注意的是,油车去年以来也经历了一波价格战。为何同样是降价,油车在二手市场比新能源车更受欢迎?李昊解释,油车价格相对可控稳定。“油车的降价在可接受范围内,举例来说,假如同样30万预算的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开个4万公里不想开了,燃油车最终也就亏五六万元,但是新能源车车主就要亏10万左右。”李昊以价格30万的奔驰举例,最多降价七八万后,就不会再降价了,但新能源汽车降起来“根本摸不到底”。王志也表示,目前市面上的新能源车保值率都不太高,相对而言,燃油车降幅比较稳定。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024年2月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显示,新能源二手车(电动三年车龄)保值率为54.8%。插混电动(三年车龄)保值率为55.3%。李昊称,北京目前收新能源车的车商很少,占比连5%都不到。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1月全国二手车市场交易量为168.84万辆,新能源二手车交易量为8.95万辆。也就意味着,二手新能源车的交易量占总体的5.3%左右。上述报告也指出,二月上旬价格平稳,但二手车交易基本停滞,其中新能源车在政策和价格两方面的不确定性使车商更加担忧。目前新能源车市场已经出现恶性竞争的苗头,经销商需要尽量回避风险。二手市场新能源何去何从?眼下在车市势头正猛的新能源汽车,为何到了二手市场就“哑火”?对此,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新能源分会秘书长章弘分析,新能源车难以被二手市场接受的原因主要归结为以下几点:首先,电池残值评估的难题是制约新能源二手车交易的一大瓶颈。由于目前缺乏客观公正的电池检测方法,买卖双方往往因电池问题产生分歧,导致电动二手车定价困难。电池的估价通常占据车辆价值的一半,因此准确评估电池状态和价值对于确定二手车价格至关重要。其次,三电质保问题也影响了新能源二手车的市场表现。车企通常会对新车提供三电质量保证,但对于二手车客户,由于车企无法全面掌握车辆状况,往往不愿再做质保承诺。这使得二手车买家在购买时存在疑虑,担心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无法得到保障。此外,车辆估值和品牌信誉也是影响新能源二手车市场接受度的重要因素。二手车估值往往与品牌沉淀密切相关,而新能源车品牌多为年轻品牌,信誉积累不足,因此在二手车市场保值率普遍不高。同时,新能源品牌停产退市现象频发,也导致这些品牌的二手车在市场上无人问津。缺乏统一标准也是制约新能源二手车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二手车市场缺乏国家或团体的统一标准来明确和规范新能源二手车的售后服务。在发生分歧和纠纷时,由于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撑,双方往往难以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则表示,当前新能源车市场降价幅度较大,这对二手车市场产生了很大影响。由于新能源车技术更新迅速,老车型停产,新上市车型价格更实惠且功能更多,导致二手车市场中的新能源车贬值较快。这使得二手车商对新能源车的业务持谨慎态度,担心收购后难以保值甚至可能亏损。张翔也提到,新能源车的电池技术尚未成熟也是导致二手车市场对其持保留态度的原因之一。车主普遍认为电池衰减是不可避免的,而更换电池又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这使得新能源车的性价比在二手车市场中相对较低,难以吸引消费者。张翔分析说,新能源车的保费价格相比燃油车要贵,这也是影响其在二手车市场表现的因素之一。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新能源车的成本相对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在二手车市场的吸引力。这一现象是否会一直持续?章弘表示,尽管新能源二手车市场目前面临诸多挑战,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电池性能的不断提高以及新能源车品牌信誉的积累,相信未来新能源二手车市场会逐步走向成熟。同时,相关标准和法规的出台也将为新能源二手车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理想汽车宣布全线产品降价 老车主开心如过年

理想汽车宣布全线产品降价 老车主开心如过年 之前稳坐中军帐的理想。现在也坐不住了。所以刚提车的老车主,怎么办?理想汽车官宣降价刚刚,理想汽车发布公告,核心说了3件事:理想MEGA降价3万,现售价为52.98万元。L系列:7、8、9全系车型降价1.8万-2万。透露了理想L6上市战报:72小时,定单1万辆。此外,官网最新页面显示,理想MEGA降价的同时,推出了限时权益:颜色选装和充电桩免费送。真没想到,连2023年的新势力销冠理想,都下场打价格战了。2024开年,价格战争先恐后最近两个月,车企价格战打得很凶,而且花样不少。2月19日,比亚迪用“798秦”对着A级市场开了一枪,战火迅速烧遍整个中国车市,五菱、长安、哪吒和北京现代在当天立即跟进。在随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比亚迪密集推出多款荣耀版车型,全系降价1万-6万不等,引发更多友商跟进,“一天内九车企降价”的词条冲上热搜。被卷入的并不只有20万级以下市场,进入3月份,小鹏、智己、蔚来、华为系也都纷纷加入价格战。小鹏、智己、阿维塔、问界等和比亚迪一样,比较干脆,直接降:3月2日,智己刚刚获投80亿元融资,立即宣布主力车型LS6直降1万元。次日,LS6竞品车型小鹏G6跟进降价2万元,2023年度爆款杀至18.99万元。其他车型P7i和G9也都先后降价。3月29日,才发布四个多月的阿维塔12上市2024款,相比旧款入门价降了3.5万元,而且价值2.6万元的ADS2.0智驾包,免费送。三天后,大定超15万台的热门车型问界M7,入门后驱版也官宣降价2万元,智驾版则降了1万元。有的品牌则比较特殊,比如智界和蔚来,是变相降价:4月中旬,同属华为系的智界S7在鸿蒙生态沟通会上亮相升级,虽然价格区间整体不变,但是入门版电池包从62度升级至82度,顶配则从82度升级至100度。蔚来的降价方式则比较烧脑了,简而言之,就是利用自家换电站优势,降低了电池月租价格,打下了购车门槛和日常用车成本。有消息称,在3月份蔚来买车还送手机,也就是旗下的NIO Phone,至少价值6499元。友商的每一次降价都像一根棍子,打在新玩家的后脑勺,刚进场,就被打蒙了。是的,在小米SU7上市当晚,雷军在接受采访时就坦言:我们被搞蒙了。雷军当时透露,原来的定价其实是22.9万元,顶配车型是35万元,但小米被车企价格战搞蒙了。于是小米SU7临门降价,21.59万元起售,顶配则大调了5万元。雷军表示,这是“诚意做到底”,顶配定价更是“吐血的”。价格战如此激烈,这样的形势,让雷军发布会上全程对标的特斯拉,也不得不降价了。就在理想官宣降价前一天,特斯拉全系降价1.4万元。车企纷纷开打价格战,自然是消费者喜闻乐见的,新车主们用脚投票,个人迈出的一小步,却不知不觉中,推动时代迈出了一大步。价格战正在带来的影响价格战的硝烟中,历史性的一刻发生了:乘联会数据显示,4月上半月的新能源渗透率达50.39%。王传福亲手开启了2024的价格战,推动自己的预判,化为现实,燃油车从此成为“购车少数派”。新能源彻底形成滚滚大势,时代的洪流加速车企格局洗牌。“798秦”一出,抹平了轩逸等车型的购车成本优势,日常用车还更省,立即打崩“日系三大妈”销量。于是我们看到在3月份,丰田销量同比大降16.9%,本田暴跌了26.3%。日系三强销量之和为23.36万辆,连比亚迪销量的80%还不到。“日系三大妈”往日辉煌不在,“BBA”们的护城河也正被攻破。有一位奔驰老车主,就曾对余承东表示,自己开了问界M9后,就想把原来的车卖掉。从最新数据来看,有很多人和这位奔驰车主抱有同样的想法。问界M9的销量,力压“56E”等老牌豪车,而且别忘了,问界M9尚还处于产能爬坡阶段,如果不是产能受限,M9和第二名的差距,应该会拉的更大。所以,总结一下现在的形势就是:燃油车的份额在逐渐下滑,从上至下,老牌车企将让出很大一部分市场份额,新玩家迫不及待想承接。因此,尽管卖车越来越难赚钱,但是在这个品牌重塑的周期里,谁都盼望着销量能越来越大,品牌知名度越来越高。所以不惜大打价格战,拼命提振销量,现在理想也不得不下场了。毕竟少赚点,甚至亏着卖,虽然难受,但比没有销量,然后走下牌桌,可好太多了。造车,两个字,一横一竖,有销量的,站着;没销量的,倒下。站着,才能继续出牌,挺过去了,才有希望成为新时代的丰田大众,成为新时代的“BBA”。以及还有一个历史性的新数据。当前汽车已经取代房地产,成为中国第一GDP来源了。One more thing理想降价,背刺老车主了吗?没有。理想汽车给出了差价退款的政策:早买不光早享受,差价现在给补回来了。简单粗暴:打钱。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放血式”降价的背后 BBA的电动困局

“放血式”降价的背后 BBA的电动困局 从“卷”车型到“卷”价格,种种迹象都表明,由新能源车为始,跨国车企正在国内市场中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价格跳水,消费者观望据媒体报道,宝马i3、i5纯电车型出现大幅优惠,其中宝马i3车型5折促销,价格接近“腰斩”,折扣力度巨大。在走访中车市睿见了解到,官网标价分别为35.39万元、43.99万元的宝马i3、i5目前基础款裸车价格仅需要约17万元和30万元。同时,车市睿见也探访了几家位于北京的豪华品牌4S店,除了宝马外,奔驰与奥迪的新能源车型也同样有大幅优惠,幅度可到6-7折。其中,官方定价28.99万元的奥迪Q4 e-tron现报价已跌破19万元;原价47.80万元的奔驰EQE目前优惠达到21万元以上,裸车价来到26万元左右;另一款车型EQE SUV目前优惠也接近20万元,裸车价来到30万元左右。“现在不降价根本没人看车”,谈到豪华品牌新能源车型“打骨折”的原因,多位BBA销售人员均向车市睿见表示。有销售人员还谈到,宝马i3降价的消息传开后,到店里看新能源车的顾客突然多了起来,“也算变相的进行了一波宣传”。值得注意的是,5月26日,北京市分配了近6万个家庭新能源小客车指标,而为了争夺这一波资源,店内还推出了各项优惠政策,销售表示价格“还能谈”。除了新能源车外,销售表示店内的燃油车也有价格不等的优惠,其中尤其以奥迪A4L最为吸引人:厂商指导价32.18万-40.08万元,现在裸车价跌破20万元大关,降价幅度达到12万元。此外,奔驰两款走量车型GLC和C级的优惠也均为10万元左右。车市睿见也同样采访了几位店内的消费者,持观望者也不在少数。“之前听说BBA新能源车降价的厉害,现在想看看,但是还没下定决心要买。”究其原因,在于担心目前众多车型大降价后,豪华品牌价值也会大幅缩水。“之前买豪车图个标,现在整体经济都不好,即便降价了,在某些配置以及续航这些关键问题上还是比不过国产同价位的车,不如‘花小钱办大事’来的实在”。“精明”的消费者更相信产品力大幅降价背后,是传统豪华品牌们的销量焦虑。今年1-5月,奔驰新能源月销量分别为2583辆、1381辆、2350辆、2636辆、1457辆;奥迪Q4 e-tron最高月销量只有1523辆,其中2月只有750辆。宝马则相对较好,月销最高能达到9000辆。一边是燃油车利润空间不断缩水,一边是电车销量无法提升,对于豪华品牌来说处境相当艰难。销售人员坦言,相比国产新能源品牌,豪华品牌在新能源车型上的溢价确实大幅打折,尤其是目前新能源购车主力是80/90后,对于豪华品牌的忠诚度并不高,相反的则是如小米等在配置上的“堆料”更能吸引年轻人,这是传统豪华品牌无法比拟的。包括BBA在内的合资品牌与中国品牌间“此消彼长”,已成为了行业内的长期趋势。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开始不那么在乎品牌来自哪里,而更关心它能提供哪些功能,正是这种倾向,使得消费者在近几年增加了自主品牌产品的购买量。虽然海外品牌在燃油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场销量遥遥领先,并获得了更高的品牌认知度。这得益于自主品牌在智能电动车上一贯的性价比优势,也受益于其智能网联、高阶智驾等方面的推进速度和表现。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已突破60%。这意味着,合资品牌市场份额已不足四成;其中,德系和日系市场份额还勉强保持在10%以上,美系、韩系、法系等市场份额均维持在个位数。这样的分化在新能源细分市场尤为明显。根据麦肯锡的研究,2012年私家车上牌量中,自主品牌占比25%,海外品牌占比75%;2022年1-9月,自主品牌占比增加至41%,其在纯电动车上牌量的占比更达到80%。“国产新能源冲劲很强,销量冲击到了BBA等豪华品牌市场。消费者考虑到目前配置更优、性价比更高的国产新能源车,市场的变化反映消费者更加理性,豪华品牌的高溢价则形成了低性价比的印象,”业内资深分析师直言。此外,从经销商视角看,某二线豪华品牌4S店销售负责人对车市睿见表示,需求疲软和销量不佳增加了经销商的库存,占用其资金,而经销商大多贷款进车,压库时间越长,资金成本越高,宁愿低价卖车,也不愿意支付更高的利息成本。“这个时候,即便厂家想控制价格,也已经没有办法了。”东吴证券研报显示,除超一线豪华品牌外,从2021年以来,宝马、奔驰、奥迪、凯迪拉克等品牌终端价格持续下探,中国汽车市场正在完成从品牌导向到价值导向的过渡,产品力成为了影响购买的首要因素。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