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迅猛龙的腿可能比你还高

巨型迅猛龙的腿可能比你还高 现在,科学家发现了一种以前未知的迅猛龙物种,而且是最大的物种之一。他们以发现该物种的中国福建省命名该物种为福建脚龙(Fujianipus yingliangi)。据估计,这只新恐龙身长 5 米(16.4 英尺),臀高 1.8 米(6 英尺),当然它比这只恐龙还要高。基本上,想象一下"大鸟"带着镰刀般的脚和凶狠的性格,你可能就不会觉得太远了。这当然意味着福建龙会比大多数人类和《侏罗纪公园》中的迅猛龙都要高大。值得指出的是,即使是那些夸张的电影怪兽现实生活中的伶盗龙只有火鸡那么大,与它相比也不过是纤细的脚踝。如果当时人们知道福建脚龙就好了,它就可以扮演电影中的角色,而不需要那么多的虚构。2020 年,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在中国发现了一系列复杂的恐龙足迹化石,其中包含来自几种不同恐龙的 240 多个脚印,这是对巨型掠食者的首次暗示。其中包括一系列经典的恐龙类群巨大的长颈龙、食草的兽脚类恐龙和两足食肉的兽脚类恐龙。其中,一组双趾足迹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注意,他们认为这是迅猛龙的足迹。为什么只有两个脚趾?你可能还记得电影里的情节,第三根脚趾是它们致命的弧形爪子的所在,抬离地面就是一把利刃,随时准备对猎物开膛破肚。这些足迹比大多数已知的迅猛龙足迹要大得多它们长约 36 厘米(14 英寸),是已知同类物种类似足迹的三倍多。据此,研究小组能够估计出留下这些足迹的生物的巨大体型。由于这些足迹与任何已知的恐龙都不吻合,研究人员将其列为新的物种。从技术上讲,这使它成为一个"ichnospecies",即不是根据骨骼等身体残骸,而是根据脚印等其他证据来描述的物种。希望将来会有一些骨头出现,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了解这些生物并让它们在下一部电影中获得应有的主演地位。这项研究发表在《iScience-细胞》杂志上。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福建发现全球最大恐爪龙类足迹

福建发现全球最大恐爪龙类足迹 中新社报导,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执行馆长钮科程表示,21世纪福建省恐龙学科的研究热潮始于2020年。2020年11月,由福建省文物局牵头,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组成联合科考队,成立了在福建寻找恐龙的考察项目。据钮科程介绍,联合科考队在龙岩市上杭县临城镇龙翔大道附近发现了大规模晚白垩世恐龙足迹群,自此“福建无恐龙”的漫长历史终于结束。2023年,联合科考队将该足迹群正式命名为“福建龙翔恐龙足迹群”,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白垩纪研究》。图为英良福建足迹复原图。(图取自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中新社)福建龙翔恐龙足迹群的恐龙足迹点具有面积大、保存好、多样性强的特点,目前已产出恐龙足迹包括大型蜥脚类、鸟脚类、大型三趾型兽脚类、两趾型恐爪龙类、小型兽脚类等至少8种造迹恐龙。其中两趾型的恐爪龙类足迹有12个,从大小和形态上可以很明显地划分为来自两类恐爪龙的不同类型。据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介绍,在两种不同的恐爪龙足迹中,较小的形态类型包括一个孤立足迹和一道由5个足迹组成的行迹;而另外一种更加引人注目的大型二趾足迹共有6枚,其中5个足迹组成了一道行迹,足迹平均长约36.4公分,宽16.9公分,远超过之前发现的山东驰龙足迹的长度(28.5公分),是当今中国乃至全世界发现的最大的恐爪龙类足迹。从形态上看,这种引人注目的大型二趾足迹并不符合以前所建立的所有恐爪龙类足迹属的特征。基于研究需要,联合科考队建立了新的足迹分类群,将这类足迹命名为“英良福建足迹”(Fujianipus yingliangi)。邢立达表示,其极有可能是某种大型伤齿龙类的杰作。钮科程表示,福建龙翔恐龙足迹群的正式命名,让其作为中国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好、面积最大、多样性最高的晚白垩世恐龙足迹群有了真正的“科学身份证”。同时,英良福建足迹的发现,极大地拓展了恐爪龙类足迹的尺寸范围,显示了福建龙翔恐龙足迹群的巨大研究潜力,对于中国晚白垩世恐龙动物群的研究同样有著重要意义。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福建首次发现新恐龙化石 取名“奇异福建龙”

福建首次发现新恐龙化石 取名“奇异福建龙” 中国科研团队首次在福建省发现恐龙化石,经研究确认为新发现的物种,将其命名为“奇异福建龙”。 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简称“古脊所”)和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合作,在福建首次发现恐龙化石,通过研究,确认为该化石物种为世界上侏罗纪最晚期和地理位置最南的鸟翼类恐龙,距今1亿4800万年至1亿5000万年,并将其命名为“奇异福建龙”。这一成果9月6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上发表。 据报道,该化石于2022年10月在福建北部的政和大溪盆地发现,经过近一年的修复和分析,研究团队认为此次发现的新物种前肢与始祖鸟相似,后肢相对细长,在体形上介于恐龙和鸟类之间,是一类善于奔跑的,或者生活在水边的小型兽脚类恐龙。 中国科学院古脊所研究员王敏介绍,目前全世界发现的鸟翼类恐龙化石非常稀少,只有三个地点有所保存,其中一个是在中国河北地区燕辽生物群,另一个在德国索伦霍芬,奇异福建龙的发现则代表了第三个。 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徐立明介绍,奇异福建龙的发现,弥补了鸟类起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部分空白,为研究鸟类起源与演化提供了重要信息。 除了奇异福建龙外,考察团队还发现了与奇异福建龙同时期的大量保存完好的爬行动物化石,包括水生/半水生的龟鳖类、离龙类,研究人员将其命名为“政和动物群”,这也是目前全球已知侏罗纪最晚期,地理位置最南的保存有鸟翼类的动物群。

封面图片

科学家发现1.8 亿年前第一批"温血"恐龙的潜在起源

科学家发现1.8 亿年前第一批"温血"恐龙的潜在起源 最新研究表明,在侏罗纪早期,一些恐龙可能已经发展出内部调节体温的能力,使它们能够适应寒冷的气候,在环境挑战中生存下来。这幅艺术家的印象图显示的是雪地里的单脊龙,一种有羽毛的兽脚类恐龙。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的迅猛龙就是一种著名的单脊龙。图片来源:Davide Bonadonna/Universidade de Vigo/UCL发表在《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杂志上的这项新研究利用1000块化石、气候模型和该时期的地理环境以及恐龙进化树,考察了恐龙在整个中生代(距今2.3亿年至6600万年前的恐龙时代)地球上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分布情况。研究小组发现,在侏罗纪早期,恐龙三大类群中的两个类群兽脚类恐龙(如霸王龙和迅猛龙)和鸟脚类恐龙(包括食植物的剑龙和三角龙的近亲)迁移到了气候寒冷的地区,这表明它们可能在此时发展出了内热(内部产生热量的能力)。相比之下,包括雷龙和Diplodocus 在内的另一个主要类群剑龙,则一直生活在地球上较温暖的地区。以前的研究发现,鸟脚类和兽脚类具有与温血动物有关的特征,其中一些已知具有羽毛或原羽,可以隔绝体内的热量。第一作者、伦敦大学洛杉矶分校地球科学学院的阿尔菲奥-亚历山德罗-奇亚伦扎博士说:"我们的分析表明,在距今1.83亿年前的缺氧事件(Jenkyns event)前后,主要恐龙类群出现了不同的气候偏好,当时强烈的火山活动导致全球变暖和植物类群灭绝。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恐龙类群。内热的采用也许是这场环境危机的结果,它可能使兽脚类恐龙和鸟脚类恐龙能够在更寒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使它们能够高度活跃并维持更长时间的活动,更快地发育和成长,并产生更多的后代"。共同作者、西班牙维哥大学的萨拉-瓦雷拉(Sara Varela)博士说:"我们的研究表明,鸟类独特的温度调节能力可能起源于侏罗纪早期。另一方面,长脚类动物生活在气候温暖的地区,大约在这个时期长到了巨大的体型这可能是环境压力造成的另一种适应。它们较小的表面积与体积比意味着这些较大的生物散失热量的速度会降低,从而使它们能够更长时间地保持活跃"。在这篇论文中,研究人员还研究了鸟脚类恐龙是否可能停留在低纬度地区,以食用在寒冷的极地地区无法获得的更丰富的树叶。相反,他们发现鸟脚类恐龙似乎在干旱的、类似热带草原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这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鸟脚类恐龙被限制在较温暖的气候中更多地与较高的温度有关,然后才是更冷血的生理机能。在那个时期,极地地区较为温暖,植被丰富。缺氧事件发生在熔岩和火山气体从地球表面长长的裂缝中喷出,覆盖了地球的大片区域之后。共同作者、西班牙马德里国家自然科学博物馆的胡安-L-坎塔拉皮埃德拉博士说:"这项研究表明,气候与恐龙的进化过程密切相关。它揭示了鸟类如何从恐龙祖先那里继承了一种独特的生物特征,以及恐龙适应复杂和长期环境变化的不同方式。"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英国发现大规模侏罗纪恐龙足迹化石群

英国发现大规模侏罗纪恐龙足迹化石群 2025年1月3日星期五伦敦2025年1月3日电 英国研究人员在英格兰南部牛津郡一处采石场发现数百个恐龙足迹化石,这些足迹可追溯至侏罗纪中期。研究显示,包括体长达9米的巨盗龙在内的爬行动物曾在此留下巨大的活动轨迹。 牛津大学和伯明翰大学的研究人员2日表示,在迪沃斯农场采石场的发掘工作中发现了五条延伸的足迹路径,其中最长的一条超过150米。 科学家表示,其中四条足迹路径由长颈素食性巨型恐龙滑龙类留下。这些恐龙很可能属于鲸龙科,与体长18米的著名双冠龙为近亲。第五条足迹路径则由三趾带爪的巨盗龙类肉食性恐龙留下。 研究人员指出,这些距今约1.66亿年的肉食性和草食性动物足迹相互交错,引发了人们对这两类恐龙之间互动方式和程度的思考。

封面图片

云南禄丰发现1.2亿年前恐龙足迹化石

云南禄丰发现1.2亿年前恐龙足迹化石 中国云南省禄丰市发现400多枚超过1.2亿年的恐龙足迹化石。 据央视新闻星期一(5月27日)报道,研究人员在云南省禄丰市恐龙山镇梨园村,发现数量众多的白垩纪早期恐龙足迹化石。 现场测定地层年龄显示,恐龙足迹所在岩石层距今虽然已经超过1.2亿年,但现场很多足迹保存却依然十分清晰。 这些恐龙足迹化石最早由两名当地村民上山牧羊时发现,再报告给了自然资源部门。随着勘测调查范围扩大,越来越多的恐龙足迹化石持续被发现,截至5月26日,研究人员共发现恐龙足迹化石400多枚。 禄丰市恐龙化石保护研究中心主任王涛介绍,“这些脚印有三个类型的,一个是大型的蜥脚类,类似梁龙这个类型踩的;另外一个是类似霸王龙这个类型踩的;还有一个类型看上去像甲龙、剑龙这个类型踩的脚印化石。” 禄丰市恐龙山镇是恐龙足迹化石的集中发现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邢立达、吕君昌等中国知名古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先后在当地贝壳山、竹箐口水库、大栗树村和李家村等地发现恐龙足迹化石。 报道称,此次发现很大程度上证明,白垩纪时期,依然有种类丰富、种群庞大的恐龙族群在禄丰地区生活过。目前,现场勘测和相关研究还在进行中。 2024年5月27日 10:10 PM

封面图片

侏罗纪入侵 (2024)

侏罗纪入侵 (2024) 描述:导演: 孙瑜 主演: 孔舒航 / 陈叶玲 / 程爽 / 司徒晓海 类型: 剧情 / 冒险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24-06-20(中国大陆) 片长: 74分钟李维是基因公司D-TECH的技术工程师,致力于复活史前新物种的研究,一次例会上,李维大胆提出了新的研发思路,获得公司认可,获得阶段性的成功,却意外被公司排除在后续研发计划外。李维偷出公司研发中的迅猛龙蛋,李维多番了解,发现D-TECH已经复制了大量的迅猛龙蛋正在陆续孵化中。原来他们真正的目的是为国外某组织制造恐龙军团。李维与女友和助手决心破坏公司的计划,不料却被主管童明发现…… 链接:https://pan.quark.cn/s/2b65daf85627 大小:T 标签:#剧情 #冒险 #侏罗纪入侵 #quark 频道:@yunpanshare 群组:@yunpangroup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