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恩:特斯拉的技术减少了车祸 但维修成本却在飙升

杰恩:特斯拉的技术减少了车祸 但维修成本却在飙升 “特斯拉认为,由于他们的技术,事故数量下降的事实当然是可以证明的,但我认为需要考虑的是,每一起事故的维修成本都在飙升。”杰恩说。特斯拉一直在考虑直接或间接承保汽车保险,但并没有取得多大成功。杰恩表示:“自动化只是将大量费用从运营商转移到了设备供应商身上。“保险看起来总是比实际容易。这很有趣,因为你一开始就拿到了钱,后来你发现自己做了一些愚蠢的事情,但当有人递给你钱,你递给他们一张小纸条时,这是一项非常诱人的业务。”相关文章:持续降价及维修成本高 租车公司赫兹推迟采购10万辆特斯拉计划纯电车维修要几十万 芬兰一特斯拉车主:炸了吧!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视频 苹果公司推出的AppleCare+号称是为用户节约设备维修成本的解决方案,这套保障计划包含对设备意外损坏的无限次维修。但

#视频 苹果公司推出的AppleCare+号称是为用户节约设备维修成本的解决方案,这套保障计划包含对设备意外损坏的无限次维修。但AppleCare+真的能帮您省钱吗?《华尔街日报》的Dalvin Brown通过计算由官方维修iPhone等设备的花销,再综合考虑多方面,分析AppleCare+是否真的划算。

封面图片

报告称特斯拉用车维护成本美国最低 5年仅需4200元

报告称特斯拉用车维护成本美国最低 5年仅需4200元 报告还指出,在养护费用最低的五大汽车品牌中,有四家是美国公司,分别是特斯拉、别克、林肯和福特;非美国品牌的日本丰田,在排行中处于第三。消费者报告数据分析项目负责人表示,十年时间中,不同品牌的汽车养护维修成本,可能相差数千美元;并且,豪华车型的养护成本也会随着时间推移变得非常昂贵。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买得起养不起 美国最大租车公司赫兹开始挂牌甩卖近千辆特斯拉

买得起养不起 美国最大租车公司赫兹开始挂牌甩卖近千辆特斯拉 关于甩卖特斯拉车队的原因,虽然电动车的使用成本更低,但是维修费用高昂。在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赫兹宣布有意缩减其电动汽车车队,尤其是特斯拉汽车。赫兹认为,一方面是由于特斯拉降价,导致公司电动汽车的价值下降;另一方面则在于电动汽车昂贵的维修费用。赫兹指出,特斯拉不像其他车企那样拥有大量的替换零件和训练有素的维修人员,这导致维修成本高昂且耗时。美国汽车新闻网站Automotive News此前的一项研究显示,特斯拉汽车美国的平均维修费用约为40641元人民币,比燃油车多出约1347美元。此数据机构We Predict通过对2016-2021年间约1900万辆汽车的服务和维修进行研究发现,目前电动汽车的维修成本为燃油车的1.6-2.3倍。此外,修车时长在另一个层面对租车公司产生了成本压力。CCC Intelligent Solutions数据显示,电动汽车平均维修时间约57天,比燃油车多整整12天,对于讲求效率的租车行业而言,并不划算。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车辆事故报废率飙升:智驾是原因也是解药

车辆事故报废率飙升:智驾是原因也是解药 然而近期彭博社却在一篇报道中透露,美国保险公司将21%的碰撞受损车辆定为“报废车辆”,比例相较于1980年足足提升了5倍。要知道,1980年美国汽车保有量就达到了1.6亿辆,到2020年该数字增加到2.8亿辆,车辆碰撞事故报废率的增幅远高于保有量。彭博社甚至预测,随着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车辆碰撞报废率可能会飙升至30%。因报废车事故率问题,过去十年时间事故车拍卖公司Copart股票暴涨了1110%。更关键的问题在于,彭博社认为在重大事故率降低的前提下,汽车事故率却在不断上升,原因竟然是我们极为期待的智能驾驶。智驾竟是元凶?进入新能源时代后,小通听到过不少人吐槽“换电池等于换台车”。的确,按照蔚来、特斯拉等车企公布的电池包价格来看,汽车换一块电池少则五六万元,多则十几万元,如果是已经开了六七年的产品,换辆车可能比换电池更划算。针对“智驾导致报废率提升”的结论,有人会先入为主地认为原因是智驾不好用而导致出事故、导致车辆报废,但事实并非如此。据介绍,智驾导致汽车发生碰撞事故后报废率飙升,原因不在于智驾不好用,而是车企为了智驾给产品配备了太多雷达、摄像头之类的传感器,以及车机屏幕、大量芯片等高成本的硬件。目前国内平均车辆ECU(电子控制器)数量已经超过了30个,部分豪车的ECU数量甚至达到了200个左右,ECU的作用是连接各种传感器和芯片等精密部件,并进行运算和输出指令。这些零部件成本极高,一旦在事故中损坏,维修成本也会比较高。汽车事故后维修成本过高,保险公司就会判定该车属于“报废车辆”,不再有维修的价值。预计到2035年,平均每辆车ECU数量将增加至46.6个。ECU数量持续增加是为了满足未来汽车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领域的需求,而智能化的提升也意味着汽车将搭载更多传感器、芯片等高成本零部件。考虑到智能化功能零部件对于维修成本的影响,彭博社才会预测未来汽车碰撞事故报废率飙升至30%。事实上,进入新能源汽车时代后,汽车的智能化、安全性不断提升,但许多升级已成为车辆发生碰撞事故后报废率飙升的关键因素。除了上述智驾传感器、芯片,以及电池问题,还有一个讨论度较高的是一体化压铸。一体化压铸并不是电动汽车的专利,但与智驾相同,该技术被广泛应用在电动汽车领域。特斯拉、比亚迪、小鹏、小米等车企,纷纷推出了一体化压铸技术。小米甚至把9100吨一体化拿出来宣传,号称比特斯拉还要重100吨,能够把72个零部件合为一体。比亚迪则表示一体化压铸技术有利于提高车身强度、保护电池,而且更高的集成度还有利于增加车内空间。车企通过一体化压铸降低了车辆生产成本,导致一旦车辆受创,整个车身可能都会需要更换,维修成本飙升。羊毛出在羊身上,保险公司赔付的保险费用或汽车维修费用,最终会以保费的形式转嫁到每一位消费者身上。如今国内已经形成了车主嫌贵,保险公司又吐槽新能源车险不赚钱的情况。然而智驾已是大势所趋,即便因大量传感器、芯片等硬件,导致电动汽车维修成本突破天际,也不会有任何车企愿意放弃对智驾的研发。想不到的蝴蝶效应2023年9月太平洋产险总经理曾义表示,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出险率高达30%,远超燃油车19%的数据,平均赔付金额7201元,比燃油车高600元,以至于新能源汽车保险业务成本超过毛利润,暂时无法盈利。保险公司需要通过提升保费的方式确保新能源汽车保险业务能够盈利,但过多高成本的传感器和芯片,却导致新能源汽车事故报废率飙升,意味着未来新能源汽车保险可能会继续上涨。尽管智驾传感器、一体化压铸、三电系统会导致新能源汽车维修成本居高不下,但高阶智驾确实让我们体验到了更轻松的驾驶过程,一体化压铸给了我们买到更高档产品的机会,三电系统则能够让我们享受更强悍的动力、更静谧的驾驶环境。如果因车辆事故报废率提升、保费上涨就放弃智能化进程,无异于因噎废食。改变现状的唯一选择是通过高阶智驾降低事故率,从而降低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最终才能实现降低保费。特斯拉曾表示,在Autopilot的加持下,汽车平均每763万英里才会发生一次交通事故,而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和联邦公路局(FHWA)公布的数据则是平均67万英里汽车就会发生一次交通事故,可见智驾能够降低90%以上事故率。国内各大平台,我们也能看到许多车主发布的智驾功能紧急制动或避让视频,在驾驶员来不及反应的情况下,智驾功能成功帮助车主避免了交通事故。另外,结合事故率来看,在智驾的帮助下,汽车事故率降低超过90%,意味着不少电动汽车发生事故,可能是无智驾功能的汽车行驶不规范所致。要知道,现阶段全球新能源汽车依然是少数派,但智驾与新能源几乎绑定,也就是说全球支持智驾的车辆也不多。相较于人类驾驶员,智驾功能一般较为保守,不会在无法确保车内乘客安全的情况下犯险。这么多不支持智驾的车辆上路,反而令遵守交通规则的智驾车型在路上有些吃亏。如今除了电动汽车普及率不断上升,大疆车载等一些公司还开发了适用于燃油车的智驾技术,未来上路的智驾车辆越来越多,道路的安全性大概率会提升不少,事故率也能够大幅降低。更关键的是,自动驾驶技术正在迈入数据驱动时代,端到端技术的到来,能够进一步提升车辆的智驾能力和安全性。车企陆续拿到了L3级路测牌照,不少车企已计划今年底前开通全国都能用的领航辅助驾驶,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距离商用越来越近。AI智驾值得期待在日前深圳市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上,毫末智行CEO顾维灏表示,自动驾驶技术已进入3.0时代。自动驾驶1.0时代为硬件驱动,2.0时代为软件驱动,3.0时代则是数据驱动。所谓数据驱动,即是基于车辆智驾行驶数据,绘制出大模型,车辆遇到各种情况能够根据大模型的训练作出反馈,而不是代码指令控制。数据量越多,汽车智驾能力就会越强,甚至可以训练出不同的风格,例如马斯克就表示特斯拉将推出冷静、标准、快速三种风格的自动驾驶。小鹏汽车则表示,基于神经网络的规划大模型XPlanner类似人类小脑,能够学习驾驶员的风格,宛如老司机代替驾驶员开车。相信在车企和自动驾驶企业的努力下,未来车辆事故率会进一步降低,届时保险公司支出成本降低,保费大概率也会降下来。至于彭博社预测的未来汽车事故报废率会提升到30%以上,小通认为属于只考虑了事故的后果,没有考虑事故率本身的问题,由于智能化和集成度更高,汽车事故报废率可能会提升,但事故率不断降低,Copart的事故车拍卖业务未来未必能够持续。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保费一个月涨几千还拒保 新能源车险投保难、投保贵有望缓解

保费一个月涨几千还拒保 新能源车险投保难、投保贵有望缓解 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提到,将研究降低新能源汽车保险费率,推动提高新能源汽车社会化维修服务能力,解决消费者购车后的顾虑。之前,有车主反映,保险费从月初的5800元飙升至月底的7225元,甚至有人感到被变相拒保。另一位车主分享了他的保险费用遭遇,首年交了9000元的保费,但第二年却飙升至1.2万元,尽管没有发生任何事故。业内人士指出,新能源车险的赔付情况会受到整体车型影响,维修成本高,导致整体赔付率上升。保险公司人士也表示,新能源车的理赔成本确实比燃油车高,且电池维修标准缺乏,这也是导致新能源车保费较高的原因之一。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权威机构预测:到2027年,电动汽车生产成本将低于燃油车

权威机构预测:到2027年,电动汽车生产成本将低于燃油车 研究副总裁Pedro Pacheco写道,新的OEM厂商很想重新定义汽车行业,他们带来了简化生产成本的新创新,如集中式汽车架构以及引入有助于降低制造成本和装配时间的“一体化压铸”(gigacasting)。所谓一体化压铸,是指借助特大吨位压铸机,将近百个分散零部件集成为一个大尺寸零件的制造技术,摒弃了汽车行业传统的冲压、焊接工艺。由于在一体化压铸工艺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特斯拉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进而大幅缩短了新车的研发周期。Pacheco解释道,传统汽车制造商为了生存别无选择,只能采用这些创新。Gartner预测,2027年对电动汽车来说将是非常关键的一年,届时新一代的纯电动汽车(BEV)的平均生产成本将低于同类内燃机汽车。随着设备制造商持续的颠覆性变革,BEV生产成本的下降速度将大大快于电池成本。Pacheco表示,这意味着纯电动汽车将比最初预期更快地达到与内燃机成本平价的时间点。但与此同时,这将使纯电动汽车的某些维修成本显著提高,Gartner预测,2027年BEV车身和电池严重事故维修的平均成本将增加30%。以一体化压铸举例,这种工艺大幅减少了车身部件的数量,提升车架的抗拉刚度。但“一损俱损”,若撞坏则需整个大铸件更换,相当于返厂重新组装,成本高昂。Gartner认为,快速降低BEV生产成本的过程不应以提高维修成本为代价,因为从长远来看,高维修成本可能会引起消费者的强烈反感。机构建议,生产BEV的新方法必须与确保低维修成本的流程一起部署。今年1月,曾经是特斯拉最大客户的美国汽车租赁公司赫兹计划出售其在美国三分之一的电动汽车,并重新对燃油车进行投资。当时CEO说道:“我们大多数汽车类别都实现了利润率的提高,唯一例外是电动汽车,因为它们有着高昂的维修费用。”除此以外,Gartner还预测,到2027年,过去10年间成立的电动汽车公司中,有15%将被收购或破产。Pacheco补充到,“这并不意味着电动汽车行业正在崩溃,它只是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拥有好产品和好服务的企业将战胜其他公司。”Gartner预计,电动汽车出货量将在2024年达到1840万辆,2025年将达到2060万辆。然而,市场已经在从“淘金热”转向“优胜劣汰”。Pacheco评论道,如今一些初创公司仍然严重依赖外部资金,这使得他们在面临市场挑战时特别不利。他还提到,一些国家正逐步取消相关的激励措施,企业面临的挑战性将与日俱增。先前,马斯克在看到Rivian的窘境后表示,“他们需要大幅削减成本,高管团队需要住在工厂里,否则这家公司就会消亡。他们的产品设计还不错,但让车企运转起来真正困难的部分是实现量产并产生正现金流。”而对于另一家曾头顶“特斯拉杀手”的Lucid,马斯克评论称,Lucid现在只能依靠“沙特的金主爸爸”而活。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