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欧空局与NASA的太阳轨道器联手捕捉到太阳蓬松日冕的惊人细节

[视频]欧空局与NASA的太阳轨道器联手捕捉到太阳蓬松日冕的惊人细节 太阳轨道器的任务是从高纬度近距离研究太阳,提供太阳两极的第一批图像,并调查日光层。图片来源:ESA/ATG medialab这段视频是由太阳轨道器上的极紫外成像仪(EUI)仪器于2023年9月27日录制的。当时,航天器与太阳的距离大约是地球距离的三分之一,将于 2023 年 10 月 7 日以 2700 万英里(4300 万公里)的距离最接近太阳。在录制这段视频的同一天,美国宇航局的帕克太阳探测器在距离太阳表面仅451万英里(726万公里)的地方掠过。帕克探测器不是直接对太阳成像,而是测量日冕和太阳风中的粒子和磁场。这是两个任务合作的绝佳机会,欧空局领导的太阳轨道器的遥感仪器可以观测太阳风的源区,这些太阳风随后将流经帕克太阳探测器。左下角整部影片中都能看到一个有趣的特征,那就是明亮的气体在太阳上形成精致的花边状图案。这就是所谓的日冕"苔藓"。它通常出现在大型日冕环的底部,由于温度过高或过于脆弱,在所选仪器设置下无法看到。太阳地平线上:被称为"尖顶"的气体从太阳的色球层向上伸展。它们的高度可达 10,000 千米(6200 英里)。0:22 左右的中心点:视野中心出现小规模喷发,较冷的物质在大部分回落之前被向上托起。不要被这里的"小"所迷惑:这次喷发比地球还大!0:30 左右左中:"冷"日冕雨(可能低于 10,000 °C / 18,000 °F)在大日冕环(约一百万摄氏度)的明亮背景下显得很暗。日冕雨是由密度较高的等离子体团块组成的,在重力的作用下向太阳回落。这是与上面相同的视频,但没有注释。来源:欧空局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太阳轨道器/EUI 小组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缓慢"的太阳风:太阳轨道器揭开的神秘起源

"缓慢"的太阳风:太阳轨道器揭开的神秘起源 太阳轨道飞行器任务的新发现确定了太阳磁场线重新连接区域缓慢太阳风的起源,为深入了解太阳动力学和对地球的潜在影响提供了依据。图片来源:欧空局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太阳轨道器/EUI 小组;致谢:Lakshmi Pradeep Chitta,马克斯-普朗克太阳系研究所科学家们利用"太阳轨道器"(Solar Orbiter)航天器首次接近太阳时收集到的数据,在揭示"缓慢"太阳风的神秘起源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太阳风可以以每秒数百公里的速度传播,多年来一直吸引着科学家,今天(5 月 28 日)发表在《自然-天文学》杂志上的新研究终于揭示了太阳风的形成过程。太阳风描述了带电等离子体粒子从太阳向太空的持续外流风速超过每秒 500 公里称为"快风",低于每秒 500 公里称为"慢风"。当这种风吹到地球大气层时,就会产生我们所熟知的北极光。但是,当大量等离子体以日冕物质抛射的形式释放出来时,也会造成危害,对卫星和通信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尽管进行了几十年的观测,但人们对太阳风等离子体的释放、加速和输送太阳风等离子体离开太阳进入太阳系的来源和机制尤其是缓慢的太阳风仍不甚了解。太阳轨道器的目的是近距离研究太阳,重点是了解太阳风、太阳磁场和日光层太阳向太空发射的巨大带电粒子气泡。该航天器配备了十台科学仪器,可捕捉高分辨率图像并收集有关太阳大气层的数据,有助于将太阳活动与太阳系中的现象直接联系起来。这项任务对于增进我们对空间天气及其对地球影响的了解至关重要。图片来源:ESA/ATG medialab2020 年,欧洲航天局(ESA)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支持下启动了太阳轨道器飞行任务。除了拍摄有史以来距离太阳最近、最详细的图像外,该任务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测量太阳风并将其与太阳表面的起源区域联系起来。被称为"有史以来送往太阳的最复杂的科学实验室",太阳轨道器上搭载了十种不同的科学仪器一些是在太阳风经过航天器时就地收集和分析太阳风样本的仪器,其他遥感仪器旨在捕捉太阳表面活动的高质量图像。太阳轨道器的十套科学仪器将对太阳进行研究。仪器分为两类:原位仪器和遥感仪器。原位仪器测量航天器本身周围的情况。遥感仪器则测量远处的情况。这两组数据可以用来拼凑出一幅更完整的日冕和太阳风的图景。图片来源:ESA-S.Poletti通过将摄影数据和仪器数据相结合,科学家们第一次能够更清楚地确定缓慢的太阳风从何而来。这有助于他们确定太阳风是如何离开太阳并开始进入日光层的。日光层是太阳及其行星周围的一个巨大气泡,保护太阳系免受星际辐射。泰恩河畔纽卡斯尔诺桑比亚大学的斯蒂芬-亚德利博士领导了这项研究并解释说:"尽管过去的研究已经追溯了太阳风的起源,但这是在距离地球更近的地方进行的,而此时这种可变性已经消失。""由于太阳轨道器如此接近太阳,我们可以捕捉到太阳风的复杂性质,从而更清楚地了解太阳风的起源,以及这种复杂性是如何由不同源区的变化驱动的。"快速太阳风和慢速太阳风的速度差异被认为是由于它们源自太阳大气最外层日冕的不同区域。诺桑比亚大学的 Steph Yardley 博士。图片来源:Simon Veit-Wilson/诺桑比亚大学开阔日冕指的是磁场线一端固定在太阳上,另一端延伸到太空中的区域,为太阳物质逃逸到太空中创造了一条高速公路。这些区域温度较低,被认为是快速太阳风的来源。同时,闭合日冕指的是太阳磁场线闭合的区域,即磁场线两端与太阳表面相连。这些区域可以被看作是在磁场活跃区域上空形成的大的明亮环。这些闭合磁环偶尔会断开,为太阳物质提供短暂的逃逸机会,就像通过开放磁场线一样,然后重新连接起来,再次形成闭合磁环。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开放式和封闭式日冕的交汇处。太阳轨道器的目的之一是检验一种理论,即缓慢的太阳风源自封闭的日冕,并能够通过磁场线断裂和重新连接的过程逃逸到太空中。科学小组检验这一理论的方法之一是测量太阳风流的"成分"或组成。太阳物质中所含重离子的组合因其来源而异;较热的封闭日冕与较冷的开放日冕。利用太阳轨道器上的仪器,研究小组能够分析太阳表面的活动,然后将其与航天器收集的太阳风流进行比对。利用太阳轨道器捕捉到的太阳表面图像,他们能够精确地确定慢风流来自开放日冕和封闭日冕交汇的区域,从而证明了慢风能够通过断裂和重联过程从封闭磁场线中逃脱的理论。诺桑比亚大学太阳和空间物理学研究小组的亚德利博士解释说:"太阳轨道器测量到的太阳风成分变化与日冕中各种来源的成分变化是一致的。重离子与电子组成的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证明这种变异不仅是由不同的源区驱动的,而且也是由于日冕中闭合环路与开放环路之间发生的再连接过程造成的。"欧空局太阳轨道飞行器任务是一项国际合作任务,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和机构共同合作,贡献专业技能和设备。欧空局太阳轨道器项目科学家丹尼尔-穆勒(Daniel Müller)说:"从一开始,太阳轨道器任务的核心目标就是将太阳上的动态事件与它们对日光层周围等离子泡的影响联系起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将对太阳的远程观测与对流经航天器的太阳风的现场测量结合起来。我为整个团队成功完成这些复杂的测量工作感到无比自豪。这一结果证实,太阳轨道器能够在太阳风及其太阳表面的源区之间建立强大的联系。这是这次任务的一个关键目标,为我们以前所未有的细节研究太阳风的起源开辟了道路"。太阳轨道器上的仪器包括重离子传感器(HIS),该传感器部分由密歇根大学气候与空间科学和工程系空间物理研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开发。该传感器旨在测量太阳风中的重离子,从而确定太阳风的来源。"太阳的每个区域都可能有独特的重离子组合,这决定了太阳风流的化学成分。"密歇根大学气候与空间科学和工程学教授、重离子传感器副首席研究员苏珊-莱普里(Susan Lepri)说:"由于太阳风的化学成分在向太阳系外传播的过程中保持不变,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离子作为指纹,确定太阳大气下部特定太阳风流的来源。"太阳风中的电子由电子分析仪系统(EAS)测量,该系统由伦敦大学洛杉矶分校穆拉德空间科学实验室开发,亚德利博士是该实验室的荣誉研究员。伦敦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克里斯托弗-欧文教授说:"仪器团队花了十多年的时间设计、制造和准备发射传感器,并计划如何以最佳方式协调运行这些传感器。因此,现在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这些数据汇总在一起,揭示出太阳的哪些区域正在推动缓慢的太阳风及其变化。"质子-阿尔法传感器(PAS)用于测量风速,由位于法国图卢兹的保罗-萨巴蒂埃大学天体物理与行星学研究所设计开发。这些仪器共同组成了太阳轨道器上的太阳风分析仪传感器套件,UCL 的克里斯托弗-欧文教授是该套件的首席研究员。谈到未来的研究计划,Yardley 博士说:"到目前为止,我们只以这种方式分析了太阳轨道器在这一特定区间的数据。利用太阳轨道器研究其他情况,并与其他近距离任务(如美国宇航局的帕克太阳探测器)的数据集进行比较,将是非常有趣的。"详细介绍这项研究的论文将于今天发表在《自然-天文学》上。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印度首个太阳探测器到达预定轨道

印度首个太阳探测器到达预定轨道 当地时间1月6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宣布,该国首个太阳探测器“日地L1点太阳”号当天到达预定轨道。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在声明中说,“日地L1点太阳”号探测器于当地时间6日16时左右抵达距地球约150万公里的第一拉格朗日点 (日地L1点)。探测器在那里可以避免日食和掩星等干扰,对太阳进行持续观测。探测器上携带的多种科学仪器将帮助研究人员进一步了解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等太阳活动。

封面图片

NASA捕捉到“太阳的微笑”,却预示地磁暴有可能袭击地球

NASA捕捉到“太阳的微笑”,却预示地磁暴有可能袭击地球 报道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太阳动力学天文台10月26日拍摄的图像显示,太阳大气中出现三处清晰的黑点,宛如一对圆圆的眼睛和一个欢快的三角形嘴巴。 NASA说,这些快乐的斑点其实是日冕洞位于日冕层,也就是太阳最外层大气的一些区域,太阳风经由这些区域进入太空。日冕洞很像太阳黑子,之所以呈现黑色,是因为它们比周围等离子体的温度要低。通过这些“凉爽”的门户,太阳不断产生的带电粒子风以每小时160万公里以上的速度倾泻到太空。 据太空天气网站报道,天文学家预计,这股带电粒子风将在10月29日或30日的某个时候撞入地球磁场,有可能引发一场小型地磁暴。而哪怕最弱的地磁暴G1级都有可能扰乱在轨卫星的运行,并给地球带来小规模的电网波动。 标签: #太阳微笑 #地磁爆 频道: @GodlyNews1 投稿: @GodlyNewsBot

封面图片

印度首个太阳探测器顺利升空

印度首个太阳探测器顺利升空 印度发射月球探测器实现无人登月一个星期后,星期六(9月2日)发射太阳探测器,希望在航空领域实现另一个里程碑。 一枚装载有印度首个太阳探测器“太阳神-L1”号(Aditya-L1)的火箭,于新加坡时间9月2日下午2时20分在印度斯里赫里戈达岛(Sriharikota)发射升空。太阳探测器将携带科学仪器在四个月的旅程中飞行150万公里,抵达拉格朗日L1点(Lagrange Point 1),开始太阳最外层的观测任务。 法新社报道,有近50万名观众观看了探测器发射的直播,发射场附近的观景台也有数以千计的民众观看探测器升空,在火箭上升时发出的震耳欲聋的噪音中疯狂欢呼。 当飞船驶向地球大气层的外边时,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的一名官员在任务控制中心宣布:“发射成功,一切正常。” 中国新闻社引述《今日印度》称,此次飞行任务的目的是深入了解太阳活动的各个方面及其对空间天气的影响,其目标包括了解太阳风和空间天气的形成原因和构成要素,研究日冕物质抛射的动力学以及观察太阳圆盘等,同时旨在解决太阳物理学中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 天体物理学家索马克·雷乔杜里 (Somak Raychaudhury )星期五(1日)对新德里电视台 (NDTV) 说:“这对印度来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他说,探测器将研究日冕物质抛射,这是一种太阳大气层释出大量等离子和磁能的周期性现象。 [Media] 自1960年代开始,美国和欧洲航天局(ESA)就发射探测器到太阳系的中心。中国和日本都向地球轨道发射了各自的太阳观测器。如果印度此次发射取得成功,将是亚洲国家的太阳探测器首次进入太阳轨道。 此前,印度的“月船3”号(Chandrayaan-3)探测器在8月23日傍晚成功在月球南极表面软着陆,印度成为首个在月球南极着陆的国家。

封面图片

NASA帕克探测器以每小时394736英里的速度接近太阳 再创纪录

NASA帕克探测器以每小时394736英里的速度接近太阳 再创纪录 帕克太阳探测器(Parker Solar Probe)完成了对太阳的第20次近距离探测,在距离和速度上都追平了之前的记录。据报告,帕克探测器恢复了良好的健康状况,计划在 2024 年再接近太阳三次,其中一次将在飞越金星后缩短与太阳的距离。图片来源:NASA GSFC/CIL/Brian Monroe这次接近(称为近日点)发生在世界协调时3:47(美国东部时间6月29日晚11:47),帕克太阳探测器以每小时394,736英里(635,266公里)的速度绕太阳运行,再次刷新了自己的记录。7 月 2 日,飞船向马里兰州劳雷尔约翰斯-霍普金斯应用物理实验室(飞船也是在那里设计和建造的)的任务操作员报到,信标音显示飞船健康状况良好,所有系统运行正常。帕克太阳探测器的第 20 个轨道包括一次近日点,使航天器距离太阳 451 万英里。图片来源:NASA/Johns Hopkins APL/Steve Gribben这一里程碑还标志着这次任务从6月25日开始到7月5日结束的第20次太阳会合的中点。帕克今年将在 9 月 30 日以同样的距离和速度再绕太阳飞行一次,然后在 12 月 24 日按计划进行三次最近接近中的第一次。届时,帕克的轨道将由 11 月 6 日最后一次金星引力辅助飞越形成,航天器将在距离太阳表面仅 380 万英里的地方放大,时速约为 43 万英里。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帕克太阳探测器穿越日冕物质喷发(CME)核心区域 拍下神奇一幕

帕克太阳探测器穿越日冕物质喷发(CME)核心区域 拍下神奇一幕 最新的更深入穿越中,帕克探测器捕捉到了更惊人的一幕,包括日冕物质喷发内部的清晰图像,显示探测器周围的空间充满了动荡的涡流。科学家们认为,这可能是凯尔文-亥姆霍兹不稳定性(KHI)的表现。这一现象在地球上也有,但极为罕见,通常以波浪状云层的形式出现,由不同速度的流体相互作用产生。据分析,在太阳上,KHI可能形成于热等离子体流与太阳风的交界处,而太阳风是由日冕发射的连续带电粒子流。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