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东不当CEO了 汽车圈可能少了位高管网红

余承东不当CEO了 汽车圈可能少了位高管网红 所以这次在外界看来,有那么点余总要从台前转向幕后的意思。那这么重要的职务变动,也搞得市场上猜测飞起。有人说是因为前段时间问界事故风波太大,该避一避。又有人说,这是让他专心去做汽车业务。反正众说纷纭的,实际情况是啥样,咱外头人都不知道。所以今天我们也不是来猜余总要去哪,而是想和大家盘盘余总这几年在汽车上带来了哪些有意思的变化。因为有可能啊,我是说有可能,以后车子的发布会就不是由他来开了。很多人认识余承东,都是从华为手机开始的。在机圈混战的那些年,余总在手机一线又是喊着华为手机 “ 三年超苹果、五年超三星 ” ,又是和雷军等人一一对线,可没少贡献话题度。最近这几年,余总的主战场毫无疑问是从手机转到了汽车,问界智界那么多车的发布会都是他来当主角。这些车子势头也猛,问界 M9 ,卖 50 万的车,订单超过 8 万台。卖的这么好,确实余总有很大的功劳。因为在余总搞车之前,华为的汽车路子其实走得并不顺。华为跟车有关的事,基本都是由华为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部门,也就是车 BU 来办。余总是 2021 年去车 BU 的,而这个部门早在 2019 年就成立了。一开始,车 BU 是 HI ( HUAWEI Inside )模式,也就是负责给其他车企提供智驾的软硬件。HI 模式出来的时候,声势也挺大,华为先后签下三家车企,分别是北汽、广汽、长安,都是大车企。但合作的成果,就有点难受了。HI 的第一个车,极狐阿尔法 S ,那叫一个惨淡, 2022 年一整年,月销量都没有超过 1000 台。和华为合作要加价十万的 HI 版,销量更是屈指可数。极狐没走起来,第二家合作的广汽, 20 年签订了合作协议,要一起来搞埃安 AH8 项目,搞了两年,在这车几乎要量产,就在临门一脚的时候,广汽不干了,要自己来弄。而那段时间,恰好市场上关于车企 “ 灵魂论 ” 的争议很大,广汽可能就是出于这个考虑撤退的。最后只剩一个阿维塔还有点声量,但它家车子也没达到大爆款的程度。外头车企没给力,华为家里也出现了 “ 内忧 ” 。车 BU 智驾负责人苏箐有一次在公开场合说特斯拉 “ 杀人 ” ,一下冲到了风口浪尖,据说特斯拉的律师函立马飞过来了。飞没飞咱不知道,反正很快,华为把他撤职了。要知道苏箐可不是什么小人物,他当过华为终端公司的首席架构师,主导开发了华为的达芬奇 AI 芯片架构,妥妥的技术大拿。结果,大拿最后默默离开了华为。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余承东出任车 BU CEO ,他主导了车 BU 的另一个模式智选车业务。华为和车企一起研发车辆,并通过华为的渠道来销售,第一个勾搭上的就是赛力斯,余承东亲自来抓智选车,也确实有一套。赛力斯 SF5 ,当时几乎没人听说过的车,在和华为合作之前,月销量也就几百台的水平。但经过一顿魔改,变身成问界 M5 后,原地起飞。M5 在 2022 年 3 月份才开启交付, 87 天就交付了一万多台。HI 不温不火的,智选车却一炮而红。也是从这开始,两种模式的差距越来越大。要说其中原因嘛,也不复杂。其实无论是 HI 还是智选车,本质都是华为用自己的优势去给其他品牌造车,只不过区别在于 HI 模式是抓高大上的智能驾驶,华为只提供技术,由车企自己去搞定其他的。但智驾这玩意儿,在那会儿多半是个期货,消费者感知并不强,只知道你卖得贵,不知道你凭什么这么贵。你看极狐 S HI 版本,顶配干到了 42.99 万。智选车这边,则是搭上了华为搞的智能座舱,并且华为是又当爹又当妈的,各种支持。相比智驾,车机使用更高频,用户感知度也高。你用惯了华为手机,再用车机是无感切换。再加上华为营销的加持,明明是问界的新车发布,介绍的却是来自华为的余承东。余承东通过各种 “ 遥遥领先 ” ,把问界带到了船新高度。然后大家去店里看车,华为门店的销售也是跟你一顿介绍,里头有多少华为的技术。可以这么说,这车除了没有华为 logo ,其他已经和华为牢牢绑定了。两边这么一比就知道,明显老余这头的效益更好,那自然就受到更大的关照了。所以没过多久,华为内部就有动作了。去年年初,有媒体曝出华为车 BU 里主导 HI 模式的 COO 王军被停职,余承东独掌智能车业务。而当时问界的宣传物料上直接出现了 “HUAWEI 问界 ” ,再加上华为不造车的文件,三年有效期即将到期。这些迹象一度让大家以为,华为就要下场造车了。但结果大家也知道,华为立马下掉了这些物料,任正非再次重申 “ 华为不造车 ” ,并且把 “ 华为问界 ” 这样的口号通通 ban 掉。老爷子亲自出马,其实多少也反映出了 HI 和智选车这两种路线,在华为内部是有过冲突的。一方面,华为一直想做新能源时代的博世,通过电车上的新技术,来提高传统车企的产品竞争力。HI 模式其实就是这么干的,但问题是产品卖不动,而华为又非常需要汽车业务上回血,因为 “ 汽车业务是华为唯一亏损的业务 ” 。再看余承东力推的智选车,虽说在和车企的合作中也出了不少幺蛾子,但目前的成果明显比前面的好。M7 改款打了个翻身仗,直接起死回生, M9 在四五十万的车型里销量也是嘎嘎乱杀。最近汽车博主 @ 孙少军 09 说, M9 已经抢了一堆宝马 X5 的销量。智选车在去年还升级为鸿蒙智行, “ 界 ” 字辈也从问界一家变到四家 “ 界兄界弟 ” ,形势一片大好啊。可这个纠结的点在于,华为说是和主机厂深度合作,但实际已经变成了主导者,甚至根本让人觉得这就是一辆 “ 华为汽车 ” 。问界已经证明,大多数人认的都是华为,赛力斯仿佛是个小透明。当然,可能也是因为队友是真的带不动,华为没办法才这样做。但不管咋说,华为的强势,或许就会引来其他车企的忌惮,而这又和它的初衷相违背,你什么时候见过博世会主动站到车企前头去说话?最后逼得华为只能放绝招,把车 BU 做成了合资子公司,拉拢各大车企投资入股。只不过现在看,这能不能彻底把这条路走通,还不太好说,至少除了长安,还没其他车企发声。对于华为来说,它要同时操盘四个汽车品牌,还要和阿维塔、极狐这些车企合作,并且车 BU 有望在今年盈利赚钱,现在是正在打顺风局的时候,就需要它投入更多精力。所以不管余总会不会再搞汽车,华为的汽车业务肯定还会加码。说起来,其实在去年 9 月,余承东就已经卸掉了车 BU 的 CEO ,由靳玉志来接替。有意思的是,我发现靳玉志在当了大半年 CEO ,才在北京车展前第一次出来见媒体,而当高管们都在车展上高调互动的时候,大家却找不到余承东了了,他只在公众日低调出现。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暗示,也不知道余总这车是 “ 升职 ” 还是 “ 降职 ” 。只不过余大嘴这么多年,在发布会上吹了那么多牛,虽然有实现的也有没实现的,但在传播上肯定是有帮助的。对于华为,他有不可替代的地方。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华为汽车业务调整 余承东据报转任车BU董事长

华为汽车业务调整 余承东据报转任车BU董事长 多名接近华为车BU的知情人士透露,华为光产品线总裁靳玉志将接任华为车BU CEO一职,而华为车BU现任CEO余承东将转任车BU董事长。 根据腾讯科技报道,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是华为公司面向智能汽车领域的端到端业务责任主体,将华为公司的ICT 技术优势延伸到智能汽车产业,提供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 2019年5月BU成立,王军被任命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组织变动文件中表态,华为不造车,帮助汽车公司造好车。 2021年5月,华为免去余承东华为云CEO职位,余承东仍为消费者BG CEO以及新增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王军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总裁。 四个月后,华为再度宣布,因管理需要,决定裁撤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岗位,王军将担任车BU首席运营官(COO),并兼任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 报道称,靳玉志将是车BU自2019年5月成立以来第三名负责人。他是华为候补董事,长期领导华为的光纤业务。 目前,华为官网上余承东的职位信息尚未更新,仍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IRB主任。

封面图片

余承东被曝调整:手机已王者归来 汽车呼唤硬仗将军

余承东被曝调整:手机已王者归来 汽车呼唤硬仗将军 △华为官网目前尚未更新相关职务余承东卸任终端BG CEO余承东卸任终端BG CEO的消息,最早是由36氪爆料的。爆料同时指出,余承东将担任终端BG 董事长一职。接棒余承东的,是他的老搭档、原终端BG首席运营官何刚。何刚,1998年入职华为,早前曾任消费者BG手机产品总裁,和余承东长期在终端(消费者)业务上共事。去年年末的华为全场景发布会上,多数终端产品比如新机Nova 12,均由何刚介绍并发布,余承东仅在开场和问界M9发布时出现。有内部人士认为,这次人事调整是“高层正常变动”,并评价“没有什么特别”。人事变动后,余承东新的业务重心,华为并没有说明。有知情人士称,余承东将会去做5.5G业务。所谓5.5G,简单理解就是5G技术的增强版,网络带宽和速度等将进一步提升。也有知情者表示,人事调整会使余承东有更多精力专注汽车业务。从余承东掌管的两大部门,终端和车BU各自业务表现来看,余承东的业务重心会发生偏移。手机王者归来,车BU百花齐放华为刚刚披露了一季度经营业绩,披露文件显示,期内公司实现营收约1784.5亿元,同比增长36%。归母净利润约196.5亿元,相比2023年同期,飙升约564%,净利润率也大增,从去年的2.3%(十年最低)涨至11%。虽然一季度各项业务的具体情况不得而知,但数据显示,终端业务为华为的业绩增长,提供了强大动能。2023年华为财报显示,终端业务营收占华为总营收比约为35.7%。2024年,华为终端继续收复失地,持续增长。Canalys报告显示,华为手机一季度中国大陆出货量约为1170万台,同比暴涨70%,市场份额达17%。时隔三年,王者归来。终端业务王者归来,华为车BU也彻底打开了局面。合作伙伴赛力斯最近也公布了一季度财报,由亏转盈。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赛力斯营收265.61亿元,同比飙升421.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亿元,毛利率提升至21.5%,作为对比,特斯拉同期总毛利率为17.4%。赛力斯营收和利润向好,当然主要得益于问界热销,尤其是问界M9,50万级的车型,大定持续增长至8万,而且增长速度越来越快。合作三年,赛力斯从名不见经传,到市值冲上千亿,合作车型热销。双方联合打造的问界成为了华为车BU的模范“样板间”。曾经质疑赛力斯的人,现在都在排队成为赛力斯。问界的一枝独秀,推动车BU走向百花齐放的局面。赋能北汽打造的享界S9,3月中旬申报图一经公布,就引发北汽蓝谷股价暴涨9.96%。近期首度亮相北京车展,引发围观驻足,预计今年将发布。联合江淮的智选车,余承东此前透露,售价将达到百万级。东风岚图近日也宣布,联合华为打造的纯电SUV今年会上市,明年鸿蒙座舱和ADS3.0将上车MPV车型。问界M8,智界S9,等也是谍照频传,蓄势待发。阿维塔后,长安旗下的深蓝S7也采用了Hi模式,入驻车BU北京车展展厅。不只是本土品牌,日系近期也尝试提高“含华量”。本田确认会用华为光场屏,日产则在北京车展将华为列入“智能生态朋友圈”,此前还有消息称,华为智驾硬件将上车丰田。忽如一夜春风来,车BU新品满地开。车BU赋能车企,只是华为面对智能车变革,在智能化发力的举措。华为也在积极推进电动化发展,完善基础设施。近日华为数字能源联合比亚迪、广汽和理想等11家车企成立了“超充联盟”。数字能源总裁侯金龙此前透露,今年华为的目标,是和合作伙伴部署10万根超快充桩。截止3月中旬,已有2万根超快充桩投入运营,“进展比预想还快”。所以,华为对智能车产业极其重视,而且布局比较全面。如今进入下半场智能化的竞争,车BU更是主要发力点。余承东当年接手华为终端,将手机业务做到了第一。现在,车BU面临着更广阔的增长前景,需要余承东更大的精力,再攀顶峰了。毫无疑问,汽车业务将是华为潜力最大的业务之一。这场硬仗,呼唤名将余承东。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余承东:华为智驾成本偏高 30万以上车型才能盈利

余承东:华为智驾成本偏高 30万以上车型才能盈利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3月16日,华为常务董事,消费者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表示,华为做的智能驾驶系统成本偏高,因为供应链、受制裁。30万以下的车用还有点挑战,只有30万以上的车用我们这个,才能够盈利。 余承东预计,今年华为车BU就能够扭亏为盈,“因为我们和合作伙伴打造的高端车型的大卖能实现扭亏为盈,前三个月智选车实现扭亏为盈了,我们的车BU接近盈亏平衡,预计4月份开始往后应该能实现扭亏为盈、能实现良性的正向发展” #huawei

封面图片

余承东卸任是以退为进,华为将亲自下场造车?

余承东卸任是以退为进,华为将亲自下场造车? 继任者何刚守成公开资料显示,从2011年到现在,余承东担任华为终端公司CEO已经近13年。其继任者何刚,1998年加入华为,2012年转战手机业务,出任华为消费者BG手机产品总裁,他接手两年后的2014年,华为手机业务收入从30亿美元增长至140亿美元。在此次调整前,其职位是华为终端BG首席运营官。对此,有所谓知情人士透露,华为公司拥有完善的内部治理架构,此次为常规非重大调整,可以让余承东有更多的精力为消费者打造精品。也有消息称,此次调整实际之前已确认,余承东将会去做5.5G业务。不少分析认为这次任命,与华为车BU在去年9月的调整十分相似。当时原华为光产品线总裁靳玉志接任余承东,被任命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而余承东卸职后担任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董事长。当时华为人士表示,在内部并不是大的人事变动,只是基于业务架构进行的调整。当时华为车BU方面表示,余承东升任车BU董事长,会继续加大在车业务方面的投入。在唐辰看来,何刚的此次接任水到渠成,从其履历上看,不会存在业务上的生疏感。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华为终端业务偏向守成,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华为手机业务正迎来强势复苏。就在任命消息发布当天,4月30日,华为披露2024年一季报,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784.5亿元,同比增长36.66%,实现净利润约196.5亿元,同比增长约564%。若以此初步进行计算,华为在今年一季度每天净利润超2亿元。这波盈利离不开华为在手机业务上强势回归。根据Canalys的最新报告,2024年一季度华为拿下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一,历经13个季度的坎坷重回第一。具体来看,今年一季度华为手机出货量达1170万台,市场份额为17%。实际上,华为手机业务的强势回归在去年就有所体现。2023年,华为ICT基础设施业务实现销售收入3620亿元人民币,同比仅增长2.3%,而终端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515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了17.3%。这背后最大的助力是华为Mate 60系列的强势表现。Counterpoint数据显示,2023年第四季度,中国智能手机销量触底回升,同比增长6.6%,其中苹果手机销量同比下滑9%,华为销量同比增长71.1%。Counterpoint认为,华为搭载其自主研发的麒麟9000S芯片的Mate 60系列是华为成功的关键驱动因素。除此之外,Pura 70系列手机销售情况也十分火热。4月18日,华为推出了“HUAWEI Pura 70系列先锋计划”,Pura 70 Ultra和Pura 70 Pro于当天10:08先锋开售,几乎一秒售空。目前,华为商城官网发货期已经排到30天以后。受欢迎程度不亚于半年前推出的Mate60系列。即便如此,但在特定的大环境下,华为手机还面临着出海难题,对其销售产生重大影响。就当前看,华为手机要恢复到2019年的巅峰状态,还有更多的坎儿需要迈过。并且,从行业角度看,整个智能手机行业尚未完全摆脱困境,还处于艰难回暖状态。对于何刚来说,接任华为终端业务是一场顺风局。守好就能打好,并不需要余承东再在一线大喊“遥遥领先”。余承东继续开疆事实上,官方并未正式披露余承东的下一步动向,这也是更多人关心的话题。唐辰有一个猜测:善于打硬仗的余承东,将接受更大的任务,即聚焦智选车,也就是鸿蒙智选业务,开拓新能源车市场。甚至有可能,华为将推翻过往的决定,将亲自下场造车。近三年来,余承东顶着华为“不造车”的压力,先后成功与赛力斯、奇瑞、北汽、江淮等车企深度合作,推出四大鸿蒙智选(前身为智选车)品牌。其中,问界是华为鸿蒙智行目前打造最为成熟的品牌。2022年,华为与赛力斯合作推出问界M5、M7两款车型,当年总销量为7.8万辆。本月华为再度发布和奇瑞合作推出的智界S7车型,也有不俗成绩。4月13日至4月14日,智界S7大定达到2079台。据余承东介绍,2024年1月1日至4月22日,鸿蒙智行累计销量10.5万辆,位列中国市场新势力销量第一。攀高的销量,带动了车BU和智选车业务趋向盈利。今年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余承东表示,受到与主机厂合作的中高端车型影响,华为车BU接近实现盈亏平衡,预计今年实现扭亏为盈。而在今年前三月,华为智选车业务已经实现盈利。这个成绩,离不开余承东的推动。某种程度上,余承东推动的华为汽车业务走的十分拧巴。一边是华为公司层面是“出了名的不造车”,多次重申要严格执行禁令。比如华为创始人、董事长任正非署名,于2023年3月发出汽车业务决策公告,再次强调“华为不造车”,“有效期5年”。余承东从2020年开始兼任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IRB主任,华为与车企联合造车的华为智选车业务就在消费者BG之下,由余承东负责。他几乎相当于“戴着镣铐跳舞”。鸿蒙智行的模式目前看起来跑的还不错,但重度模式之下,品牌合作方一旦出现不配合的情况,业务就会出现阻塞。以智界S7为例,智界是华为与奇瑞汽车合作的第二个智选车品牌。双方对此都寄予厚望,华为也为其倾注了大量资源。从数据上看,这款车型推出即是华丽开局。智界S7在去年11月28日上市,截至去年年底,其大定订单量突破1万个。但媒体报道,自从下定后,智界S7大部分用户陷入了漫长的等待,部分地区用户的提车时间,甚至推迟至今年4月这是智界S7上市后的第五个月。交付时间不断拉长,大定用户的焦虑开始显露,不少人在社交平台持续更新等车情况。他们之中,有人在交付群中要求销售给出明确的交付时间,然而得到的回复却是“无法确定”,或者答非所问。失望之下,一些用户开始尝试退定、转让订单。类似的困难,未来将会更多的出现在鸿蒙智行的合作品牌当中,这也将牵扯到余承东更多的精力。换句话说,在新能源汽车如火如荼的当下,手机业务守成,华为需要一个新的面向消费者的业务曲线,汽车业务是最为成熟的选择。余承东专心造车,开疆拓土,或将是他的新任务。最近北京车展火热,余承东的行程也排满,先是在北京开了问界新M5发布会;紧接着返回深圳参加华为董事会,然后马不停蹄的又回到北京,参加车展接受媒体采访。在此期间,问界M7起火事故引发广泛舆论关注。界面新闻报道,4月26日,山西运城一问界M7车辆高速追尾后起火致司乘3人死亡。4月29日,事故家属发布最新声明称,感谢好心人第一时间破窗救人,不愿再被打扰。不仅如此,余承东的这次“以退为进”,还有可能推翻华为不造车的决定。其最大的动机即是雷军和小米SU7的的刺激。小米SU7的成功,实质上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方面是流量狂欢,雷军的“爽文男主”,小米SU7全年产能饱和等,都成功出圈。另外一方面,小米SU7的火爆印证了雷军造车路线的可行性,即“人车家”故事是能讲通的。而这个模式,华为是小米之外最有机会成功的一家。拆开来看,单论流量,华为不输小米。从模式上看,受限的智选车模式仍然能够冲到行业头部。如果放开禁锢,华为亲自造车,迸发的生态能量可想而知。但这条路并不好走,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已成一篇红海,“乱成一锅粥”,激烈的淘汰赛,随时会淘汰掉一个玩家,谁都没法保证继续留在牌桌上。最新如理想,MEGA的失利,对李想的重挫,带来的是整个理想汽车的反思和调整。当然,随之而来的行业反弹,对于华为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难题。业界曾流传“华为过处,寸草不生”。这是对华为实力的认可,但也是一种恐惧。但不可否认,一出好戏,马上上演新篇章。这对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也是好事。有竞争,...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余承东:华为智驾系统 ADS 3.0 将会在享界 S9 上全球首发

余承东:华为智驾系统 ADS 3.0 将会在享界 S9 上全球首发 享界 S9 首次亮相门店,华为常务董事、终端 BG 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董事长余承东在门店进行直播。余承东表示,问界 M9 上的黑科技都会放到享界 S9 上,华为智驾系统 ADS3.0 将会在享界 S9 上全球首发,采用了 AI 大模型的技术,将会把自动驾驶的能力上限提得更高。(新浪科技)

封面图片

余承东怒怼懂车帝:坑人测试、误导民众

余承东怒怼懂车帝:坑人测试、误导民众 一场车辆在严寒情况下的续航测试,被余承东怼上了热搜。近日,懂车帝发布《2023懂车帝冬测》,测试了严寒情况下的混动车型纯电续航达成率,约20个车型参加测试。其中,比亚迪仰望以85.08%的续航达成率排名第一,问界M7增程版以31.6%的续航达成率排名倒数第一。对于该测试结果,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以下简称“车BU”)董事长余承东发文称:“坑人的测试,误导民众!科学与严谨才是应该遵循的基本规则!” 来源: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