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押注AI PC带来换机潮 消费者反应却很平淡

厂商押注AI PC带来换机潮 消费者反应却很平淡 华为的MateBook X Pro接入了盘古大模型,联想也发布了多款搭载AI Agent智能体的PC产品。不仅如此,芯片厂商如英特尔、AMD、高通等也在AI PC芯片上持续发力。然而,消费者对AI PC的反应却并不热烈,据媒体报道,在华为、联想、惠普等品牌的专卖店,销售人员表示,询问AI PC的用户并不多,目前大多数在售设备的AI功能还比较有限。 目前AI PC的发展还处在初期阶段,技术、应用、生态都还在探索之中。此外,AI PC的生态构建也需要时间,硬件与软件的协同、产业链的打通都至关重要。AI PC赛道正在等待类似ChatGPT的杀手级应用的出现,只有真正为用户带来体验上的巨大提升,才能激发消费者的换机热情。对于厂商来说,如何打通硬件和软件的壁垒,构建完善的应用生态,将是推动AI PC普及的关键。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金:端侧 AI 有望带来新的换机周期 港股手机链有望参与

中金:端侧 AI 有望带来新的换机周期 港股手机链有望参与 中金公司研报认为,端侧 AI 时代,交互方式的革新、功能升级 / 外观改款、闭源生态,三者相辅相成,有望推动新的换机周期。回顾 2007 年至 2010 年,从 iPhone1 到 iPhone4 的发布,苹果手机对于 “交互方式的革新” 是其取得广大用户基数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自 2010 年至今,苹果依靠其 “闭源生态” 与 “功能升级 / 外观改款”,同样不断推动用户在创新变化的年份进行换机。展望端侧 AI 时代,中金看好苹果入局端侧 AI 创新,带动交互革新、功能升级 / 外观改款、闭源生态三要素再次共振,安卓厂商或同步入局,2024 年下半年 2025 年或迎来苹果与安卓产业链的共同繁荣。聚焦港股手机链,中金认为 AI 功能的升级将推动新的硬件参数变化,港股手机链在部分赛道具备良好的竞争优势与产业地位,建议关注 AI 创新带来的潜在收入增长及弹性。

封面图片

Intel宣布“AI PC加速计划” 合作伙伴已过百家 带来300多项专属功能

Intel宣布“AI PC加速计划” 合作伙伴已过百家 带来300多项专属功能 2023年10月底,Intel面向全球正式启动了“AI PC加速计划”,以鼓励AI应用创新,加速AI在消费级客户端市场上的落地和普及。在当时,Intel AI PC计划的ISV合作伙伴已经超过100家,已开发的AI加速功能更是超过了300项。新增的“AI PC 开发者计划”专为软件开发者、独立软件供应商量身打造,提供一系列完备工具、优化工作流程、AI部署框架、开发套件,可以更便捷地实现新型AI技术在酷睿Ultra平台上的大规模应用。Intel已经更新了开发者资源页面,为开发者提供一站式便利服务,包括AI PC软件开发工具包、相关文档、培训资源,可最大化AI、ML应用的性能,并加速新用例落地。独立硬件供应商加入“AI PC加速计划”之后,可以利用Intel提供的资源,进行充分准备、深度优化,使其硬件深度适配Intel AI PC的需求。符合条件的合作伙伴,可以通过访问Intel Open Labs(开放实验室),在硬件解决方案和平台开发初期就获得专业技术与协作的支持。通过该计划,Intel还为独立硬件供应商合作伙伴提供参考硬件,使之在产品发布前,就充分测试并优化自己的技术,实现上市即有高效表现。Intel计划在2024年面向全球市场推出12家OEM厂商的230多款搭载酷睿Ultra处理器的AI笔记本产品,支持300多项专属AI加速功能。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全球智能手机的换机周期将延长至历史上最长的51个月

全球智能手机的换机周期将延长至历史上最长的51个月 研究机构TechInsights预测,到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的换机周期将延长至历史上最长的51个月。在中国,消费者的换机速度稍有增加,但仍超过40个月。由于用户换机速度的降低,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与此同时,消费者的观念也在发生转变,他们更加看重手机的耐用性和实用性,而不仅仅是追求更快的换机速度,比如iPhone。专家指出,消费者的购买预期已经转向更长时间的使用期,因此他们更愿意为性能优越、耐用的手机支付更高的价格。在市场日益饱和的情况下,手机厂商不断努力提升产品质量,并通过提高价格获取更高的利润。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和厂商之间形成了“双向奔赴”的态势,导致消费者难以找到更换手机的理由,从而导致换机周期进一步延长。在这一大背景下,更依赖线下渠道的手机厂商也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那些无法获取足够利润的经销商可能会转向头部阵营,与消费者一样。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联想高管透露AI PC未来图景:年中将看到重磅产品

联想高管透露AI PC未来图景:年中将看到重磅产品 几乎全球所有的大型科技公司正在整合人工智能模型,并将人工智能融入到他们的产品和服务中。今年最显著的趋势是将先进的人工智能功能集成到PC和智能手机的核心层面。微软已经在搭载Windows 10 和 Windows 11 的电脑上推出了 Copilot。Copilot 是一种生成式人工智能,只需几句对话即可创建类似人类的文本和其他内容。联想正在推进用AI PC来取代传统PC,尤其是疫情时期购买的庞大消费者群体。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国际市场总裁Matthew Zielinski补充道:“我认为,在今年年中或下半年,你将开始看到,联想与芯片和软件合作伙伴以及零售合作伙伴一起,向世界展示你可以用人工智能做什么。”他补充说,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超出了目前正在演示的范围,无论是个人助理还是使用人工智能编辑照片。大型科技公司将重点转向人工智能,是因为消费者对新PC带来的传统硬件升级并不兴奋。它们可能看起来相同,也许具有更好的屏幕、CPU 或显卡,但这些改进不足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专家认为人工智能是一种可能刺激PC销售的划时代转变。微软将 2024 年称为“AI PC 年”。随着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发展越来越强大,PC厂商将越来越多地采用“本地人工智能”而不仅是通过云端处理任务。在今年的 CES 上,联想发布了搭载 Windows 11 的 Yoga 笔记本电脑,配备 Lenovo Yoga Creator Zone,这是一种文生图的本地人工智能工具,即使没有互联网连接也能运行。此外,联想也越来越注重添加自家 PC 独有的 Gen AI 功能。例如,联想AI Now使用自然语言让用户控制和更改PC显示和性能设置、搜索电子邮件和文档,甚至创建会议邀请。该功能将于今年上半年在中国推出。“Copilot 是众多 Gen AI 解决方案之一,很显然,它是当今的主导解决方案。但我们还将拥有联想开发的某些 Gen AI 功能,并将在中国首先推出。” Luca Rossi说。他表示,至少目前,联想没有计划对人工智能功能的使用向用户收取费用。这将有助于其AI PC产品的快速普及。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不含AOSP代码的 HarmonyOS NEXT消费者版本四季度发布

不含AOSP代码的 HarmonyOS NEXT消费者版本四季度发布 因为该系统底座全线自研,去掉了传统的Linux内核以及AOSP(安卓开放源代码项目)等代码,仅支持鸿蒙内核和鸿蒙系统的应用,所以需要开发者合作打造应用生态。据华为介绍,目前已经有上千家企业和机构启动了鸿蒙原生应用的开发,覆盖了导航、新闻、工具、旅游、金融、便捷生活、美食、游戏等多品类。按照官方的规划,鸿蒙将在年底实现5000+鸿蒙原生应用开发,最终实现50万+原生应用。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AI大模型向平价手机渗透 各家功能配置同质化 消费者愿意买单吗?

AI大模型向平价手机渗透 各家功能配置同质化 消费者愿意买单吗? 而财联社记者走访线下门店后发现,消费者更注重手机的基础性能,反而对于品牌宣传AI功能感知不强。有消费者对记者表示,AI手机能够实现的功能,借助网络上其他大模型都能免费实现。有研究报告指出,消费者对于AI功能付费意愿并不弱,但付费的价格多数在千元左右,企业付费意愿稍高,但预算也控制在万元以内。AI大模型下放百元机,差异化不大在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AI技术的应用成为了各大厂商寻求差异化的关键点。自2023年下半年起,华为、荣耀、小米、vivo和OPPO等头部手机厂商纷纷在自家的旗舰产品中搭载了AI大模型,试图通过这一技术革新来吸引消费者,提升用户体验。来自中国信通院的数据显示,2024年1-2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4603.5万部,同比增长14.6%。近日红米Redmi Turbo 3、真我GT6 Neo SE的发布,将AI大模型功能又下放到了中低端智能机档位,而中兴的努比亚小牛更是在百元级5G手机上搭载了AI大模型。不过,财联社记者也注意到,目前AI手机目前能提供的功能集中在AIGC画面消除、AI通话录音和摘要等功能,各家厂商在AI手机的功能配置上尚未有太多的差异。走访时不少线下消费者告诉记者对于终端设备中搭载的生成式AI功能感知并不明显。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就曾微博发文称,AI是未来,是无所不在的能力,但AI手机是噱头。OPPO线下门店店员告诉财联社记者:“我们会向消费者介绍AI相关的功能,比如说AI消除照片中多余的部分,通话录音一键生成摘要等等,但是总体而言,用户更为关心的还是拍照、续航和机器的整体性能。”另一家线下门店小米之家的店员则是更侧重于向财联社记者介绍小米 14 Pro的徕卡影像和性能。该名销售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小米徕卡影像也采用了AI增强技术,比如说拍摄远处的照片,可以通过AI增强画面的清晰度。”一位对于智能手机了解较多的消费者告诉财联社记者:“其实手机录音转文字,很多手机几年前就有了。至于生成摘要,和生成文本的功能,很多网站都能提供这样的服务,比如阿里的通义千问、百度的文心一言。”对此,真我中国区总裁徐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对记者表示,AIGC的消除虽然只是AI影像中尝试的一小部分,但未来AI的可能性是无限的,包括镜头模拟、极端环境视频创作等,“这部分有非常大想象力空间。”谁会愿意为“AI+消费电子”买单一般来说,普通消费者对于距离自身最近的AI终端了解程度和为之付费的意愿并不高。但根据见识科技发布的《AI应用需求与付费意愿调研报告》,相关数据显示个人用户对AI应用的付费意愿处在增长中。其中个人有意愿付费的比例占调研人数中的30.5%,企业对于AI服务付费意愿的比例稍高,占调研对象中的32.6%。从实际应用中来看,付费意愿较强的领域基本集中在文案创作、写作等与内容制作和传播相关的办公领域,其中46%的个人用户仅愿意支付千元左右的费用。财联社记者了解到,现阶段AI在办公场景中应用最广的还是“会议记录”和“通话录音整理”,有些企业甚至批量采购了支持语音转文字的录音笔。一名金融企业的员工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平时工作中,我们会有大量的访谈和会议要参与,我的手机iPhone不支持通话录音功能,有些时候在公共场合临时接入会议不方便使用录音笔外放录制。因此我购买了有相关功能的耳机,作为录音笔的补充,在任何会议软件中它都能直接录音和实时文字转换。”以未来智能推出的“AI+耳机”相关产品为例,在提供一般TWS耳机降噪功能之外,搭载了讯飞星火大模型打造了VIAIM AI可以针对通话录音进行“待办事项提取”、“摘要总结提取”等功能,iFLYBUDS Nano+近期还支持了同传听译功能。未来智能CEO马啸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2023年AI技术的进步速度非常快,特别是在内容生成和文字生成领域,原本需要大量资源和时间的工作,现在可以迅速完成。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