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着模仿拼多多京东 阿里成功让老外直呼“你好香”

靠着模仿拼多多京东 阿里成功让老外直呼“你好香” 访问:NordVPN 立减 75% + 外加 3 个月时长 另有NordPass密码管理器 所以财报发布后,阿里股票一度下跌超过 8% 。但差评君觉得嗷,这次阿里财报最大的亮点其实是海外战场的崛起。这次阿里的国际数字商业集团的整体营收大涨了 45% 。拆开来看的话, Trendyol 在土耳其遥遥领先,甚至已经成为了中东海湾地区下载量最多的电商 App 之一,过去的 2 个月里订单量更是超过了 450 万单。速卖通( AliExpress )更是给力,在 Temu 的强势冲击下不仅顶住了攻击,甚至有股反压回去的势头,所以在财报里被多次点名表扬。这就让不少人懵了,速卖通都不温不火快 15 年了,怎么突然就支棱起来了?其实吧,作为老牌跨境电商,速卖通之前的确给人一种不温不火的感觉:哪哪儿都有它,哪哪儿又都可以没有它。特别是在海外电商的水被 Temu 这条鲶鱼搞浑了之后,不少人都觉得吃了一套玄冥神掌的速卖通,可能得去思过崖请风清扬出山了。结果这家伙反而好像被打开了任督二脉,让我们见识到了传说中的 “ 全力通 ” 。让速卖通重振雄风的武器,是Choice 服务和半托管模式这对倚天屠龙。去年 3 月份时,速卖通不声不响地上线了 Choice 优选频道,结果一下子就狠狠地抓住了老外们的心巴。过去一年里, Choice 优选频道一路狂奔,推动速卖通平台订单增长了 50% 。不仅如此, Choice 订单在速卖通占比也越来越重,今年 1 月的时候, Choice 优选订单还不足速卖通全部订单的一半,但到了上个月,Choice 订单已经占据速卖通整体订单的 70% 。我们了解了一下这个 Choice 服务后,只能说:坏消息是缝合怪,好消息是全缝了。速卖通 Choice 最大的卖点就是省钱省心。他们会专门找那些爆品,然后和商家协商定个低价,从而保证性价比。同时,在 App 里专门给 Choice 单开醒目的页面、给 Choice 商品打上类似 “ 百亿补贴 ” 的标签……反正就是平台帮忙引流,保证让利的商家不会吃亏,拼多多在隔壁表示这个我熟。另一边, Choice 还专门优化了用户体验。比如 Choice 商品的客服、物流,全部是平台搞定的,商家省去了很多麻烦,用户也觉得这样更有保证、体验更棒,京东自营直呼内行!这样一来,老外们就被 Choice 迷得走不动道咯。说白了,以前海外网购最大的问题就是物流和售后体验不给力。现在速卖通利用 Choice 全解决了,再搭配个性价比,老外直呼快乐加倍啊。而半托管模式就是速卖通的另一把杀手锏了。可能大家对跨境电商的了解,还停留在 Temu 发扬光大的全托管模式。其实吧,在海外电商这块,经常是一代版本一代神。最早的亚马逊模式,就是纯粹的平台管平台,商家管商家,大家伙在上面开店,从产品生产、销售、店铺运营、物流、售后都得靠自己。打个比方,世超想开个狗粮罐头网点,得搞定狗粮罐头生产、还得会开网店、寄罐头、当客服……事情多且杂。而当 Shein 和 Temu 崛起的时候,随之火起来的就是全托管模式。在全托管模式里,商家更像是个供货工厂。世超只需要搞定罐头生产就行。比如平台说端午前要发 5 万个罐头到仓库,那世超就保质保量按时把罐头送到仓库就行了。至于怎么在网上开店、怎么运营、怎么做活动、怎么发国际物流这些,通通不用管,也管不着。全托管模式降低了入驻商家的门槛,也给了平台更多的调控权力。所以,就连速卖通自家的 Choice ,最开始的时候都只有全托管的爆品。可全托管模式也有自己的弊端。比如在全托管的状态下,平台就得自己招募小二来进行店铺招商和运营,而跨境电商背后意味着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每个地方的市场、政策、产品、运营等等都不一样。如果全靠平台自己实现,平台也得说一句只有耕不够的田,哪有累不死的牛啊。而且,有一些品类并不适合全托管模式。例如世超狗粮罐头卖腻了,现在想往海外卖组装机,可装机猿大家都知道,没那么好当,前期需要和买家充分沟通需求,给出装机建议,来回拉扯几次才能搞定,你说这事儿平台它能弄好吗?再加上全托管模式的前置仓管理和运营成本的限制,全托管模式更适合那些大销量的爆品。所以,速卖通就在去年首创出了半托管模式。简单说,速卖通的半托管模式把物流和售后服务包了,剩下的怎么定价卖货啥的,商家自己来。这么一来,速卖通就相当于把商家和用户最头痛的物流给解决了,定价、运营还是商家自己来。那大家伙一看,这不是吃苦你去,吃肉我来?于是,更多的商家加入、更多的产品能利用半托管服务加入了 Choice 精选,用户的购物体验也越来越好。而且半托管模式还有更多的变数,不同的平台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调整怎么个半托管法。速卖通包物流是因为自己背靠阿里,菜鸟物流过去几年强的可怕( 没想到,曾被马老师看不上的物流,居然成了阿里的优势特点 )。特别是在去年,速卖通联合菜鸟,在欧美、中东、韩国等 10 个国家和地区搞了个 “ 全球五日达 ” ,这和以前动不动十几天国际物流相比,老外看了都得说是瓦坎达的福利。而隔壁的 Temu ,虽然也在今年推出自己的半托管模式,想紧跟版本节奏,但方法和效果也完全不同。所以毫无疑问,在半托管模式三国杀里,最早出发的速卖通也走得更远。今年 3 月,速卖通的半托管模式正式上线才两个多月,就已经有 2 万多个商家的订单量翻倍。有意思的是,如今,跨境电商大战已经到了吃瓜群众喜闻乐见、最真实的商战环节。一步快步步快的速卖通,抢在 Temu 之前,已经开始玩起了百亿补贴,邀请国内外知名品牌加入,甚至还在挖亚马逊和自家天猫大客户的墙角……这让我想起来之前,老外面对拼多多的 “ 砍一刀 ” 毫无抵抗之力的样子,我都不敢想象未来 “ 阿里的百亿补贴 ” 真实现了,他们会不会来一句: “ 谁还用亚马逊啊,百亿补贴它不香吗? ”真不是差评君吹,这几年像速卖通、 Temu 这些国内企业走出国门,一掏一个国内的老套路,结果在海外全是大杀器。看着用着我们再也熟悉不过的套路、模式去改变海外的习惯,我只能说,难为大家在中国怪物房拼杀这么久,是时候让老外们尝尝 “ 先进的互联网商业模式 ” 的味道了。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跨境电商下半场开启,亚马逊、Temu决战托管模式

跨境电商下半场开启,亚马逊、Temu决战托管模式 在Temu的托管体系中,物流通常可分为3段,尾程物流是其中之一,另外还有头程物流和跨境物流。头程物流,是指商家将货物运送到Temu在国内仓库的阶段;跨境物流,是货物由Temu国内仓运至海外仓库这一阶段;尾程物流,则是指货物由海外仓运送至买家手中,完成交付这一阶段。而去年跨境电商的年度关键词,还是“全托管”。2022年9月,Temu上线了“首创”的全托管模式。全托管,意味着平台替卖家承担了相当一部分职责,卖家只需要将货运至Temu在国内的仓库,剩下的环节,包括店铺运营、流量投放、物流及售后,都由Temu负责完成。Temu的这套全托管模式号称“出海0门槛”,从客观上大大降低了商家出海的难度。甚至国内卖家都不需要懂英语,Temu的后台支持中文,来与卖家对接选品的Temu买手也都是中国人。除了传统电商平台亚马逊、eBay,大部分跨境电商都被卷入了这场托管战事中。在Temu之前,跨境电商并无“托管”服务的概念,商家自行在平台开设店铺,再进行后续销售。2022年9月,Temu首先提出了“全托管”的概念,跨境电商的其他平台相继推出了各自的“托管”模式。2022年12月,速卖通宣布提供全托管服务;2023年3月,主打东南亚市场的Shopee宣布推出了全托管;5月,TikTok Shop也推出了全托管服务。2023年9月,亚马逊副总裁Mehta宣布推出“端到端供应链服务”,即商家可以先使用亚马逊全球物流将产品运送到各地的仓库;再使用AWD(亚马逊入仓分销网络)管理库存,实现自动补货;最后通过FBA(亚马逊物流)实现分拣、包装、配送,最终完成履约。这意味着亚马逊介入了物流、仓储和运营等跨境电商的全流程。虽然亚马逊一再否认“端到端供应链服务”是全托管,但从结果来看,这套系统最大限度地为“工厂直售”类商家进驻亚马逊创造了条件。现如今,全托管模式上线一年半后,已上“牌桌”的Temu开始发力半托管模式。据SimilarWeb数据,截至2023年12月,Temu的独立访客数量已达到4.67亿人,美国消费者在Temu上所花费的时间是在亚马逊的近2倍。但转化率欠佳,有56%浏览亚马逊的消费者完成了购买行为,但在Temu这个比例只有4.5%。针对“半托管”模式相关问题,记者通过Temu站内公开的联络方式向Temu发送了邮件,询问在此时推出半托管的原因,截至发稿前无回复。01Temu“退回”半托管3月15日,Temu宣布在美国站试行半托管业务,这条消息一夜之间改变了商家圈子。润科俊的全托管店铺也受到了影响,“以前没有半托管的时候,后台核价1天就能定下来。但自从半托管上线以来,我们这边的核价基本都要3~4天。”润科俊说。润科俊的店铺是第一批试水Temu托管的店铺之一,2019年他进入跨境电商领域,最初在亚马逊开了自己的店铺,主营建筑材料。2022年,Temu上线美国,润科俊觉得可以试试看,于是果断注册了Temu店铺。润科俊口中的核价,是Temu托管模式中的一个环节。由于最终定价权掌握在平台手里,Temu后台仅支持商家填写一个期望报价,后台会根据商家的预期报价、同类商品比价等得出一个最终价格。如果商家同意该价格,商品就会上架售卖,如果不同意,则核价作废。这不是个案。“两个星期了,不核价,不上架。怎么没人管管我们的死活呢?全跑半托管去了。”3月20日,小红书ID为“苹果不是李子(发癫版)”的博主发文。这条笔记下,不少Temu全托管卖家吐槽核价周期比以往长了很多:一周没核价、一个月核价没动过,甚至催核价之后平台给了一个低到离谱的定价。来源:小红书截图除了人力,流量倾斜问题也困扰着润科俊,他告诉《中国企业家》:“自从有了半托管,我们店的成交单量下滑了50%。虽然不能全怪半托管,还有平台竞争等原因,但流量大头分去给了半托管确实是实情,流量不足、曝光不够导致我们成交量不如以前。”这让从亚马逊转投Temu的润科俊有些痛苦,他告诉《中国企业家》,大多数Temu的商家都有类似的心境商家手里的权力太少,但又因为现在还能赚钱,所以痛也坚持着。润科俊表示,他从亚马逊转投Temu主要有两点原因:第一点是看中平台的流量红利期,第二点就是其高效便捷的供货方式。据了解,在Temu上线全托管之前,跨境电商多采用亚马逊模式,买家开设店铺,自行负责跨境交易的方方面面:产品自己运输、店铺自己运营、流量自己买,爆不爆单全靠命。希音率先改变了这个局面,推出了自己的模式更接近于自营,平台向工厂采购,再经由平台售卖。这一背景下,Temu首先面向全品类推出了托管模式。在其全托管模式下,选品是由平台和商家协商完成,而不再是平台采购。这个全托管模式的框架也成为了其他跨境平台全托管的雏形。“Temu全托管只需要你把东西发到他们在国内的仓库,后面包括流量投放、店铺运营、售后服务、跨境物流和尾程物流,平台都会帮你完成。”润科俊说。但现在的半托管却不同。赵俊铭所在公司目前也在Temu经营着全托管店铺,不过半托管上线后,他们选择入局了半托管。“我们本来就有海外仓,也同时运营着亚马逊和速卖通的店铺,半托管更适合我们。”赵俊铭说。赵俊铭的说法符合绝大多从全托管转向半托管的商家他们原本就有海外仓备货,跳过了备货前给平台寄样、选品的环节,可以自己决定发什么货,也能灵活决定在哪里发货。02缺品牌、缺品类,Temu复制拼多多Temu这一“退”,实则是“进”。4月18日,Temu食品类招商线上直播中,食品类负责人晴川提到了半托管模式下Temu想要建立关系的四种合作伙伴:有出口经验的贸易商、国内形成品牌的品牌方、有出口代加工经验的工厂以及有FDA资质的卖家。直播中晴川特意提到了品牌:“除了国内品牌,Temu也将纳入欧美日韩的品牌,丰富食品类目的宽度。”就在晴川直播的3天前,Temu义乌招商会上,美妆类目招商负责人欧豪也提到了半托管模式下希望更多品牌能够入驻Temu,他建议卖家走中高客单价,甚至打出了“价格越高,优势越大”的标语。这看起来,与全托管时期的低价模式相悖。据国内某小家电品牌负责出海的消息人士称,今年3月前后,Temu面向国内知名品牌进行过招商。记者在今年广交会现场向维达、立白等企业求证时,都得到了确定的答复,维达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已经开始与Temu合作;而目前主推东南亚市场的立白,也在考虑入驻Temu。Temu招商书显示,商家入驻平台的佣金和流量投放费用都是0,但价格要求是亚马逊的85%。而目前亚马逊的平台佣金是15%左右。“目前公司确实在考虑入驻Temu,但我们也有顾虑。一是Temu在海外一直都是走低价路线,我们也担心入驻后会拉低我们自己产品的格调;二是如果要求我们以亚马逊8.5折的价格上架Temu的话,那我们为什么不9折在亚马逊卖呢?”上述消息人士说。Temu走上了拼多多的“升级”老路。2021年,拼多多为招商大品牌入驻成立了专门的招商小组,但大牌商家的顾虑也集中在“低价”上。以阿迪达斯为例,虽然是官方入驻,但仅在拼多多上线了自己的“官方奥莱店”,出售清仓的低价产品。手机类目中,小米、华为虽然是官方入驻,却都以经销商名义开店。这与目前Temu的情况如出一辙。记者在亚马逊和Temu分别搜索小米,亚马逊显示有小米认证的官方线上店铺。而Temu所显示的产品虽然也打上了“小米直售(Direct from XIAOMI)”的字样,还在产品详情页将其标注为“亮点(Highlight)”,但...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拼多多的组织能力 组织文化

#内幕消息 拼多多的组织能力 组织文化 有点像互联网领域的蒙古军团 就是拼效率 战功 基本就是把腾讯系最想出人头地,最有创业精神,不想被老白兔封印的年轻人,都洗过去,不然无意义的内卷,内耗,只想做事,成事。 而Temu就是拼多多里面精英中的精英,不只是说背景,而是都在买菜业务经过捶打,接触过零售最底层的同学,要么就是直接挖在跨境有多年经验的shein 老炮,老带新。 大家都只看到了跨境全托管模式的成功,没看到背后组织能力,不是一天建成的,当年拼多多拼团模式,所有人都看到了,京东出了京喜,淘宝出了淘特,腾讯出了小鹅拼拼,他们成功了吗?Temu组织能力的前提是买菜的集采模式。其他家想copy全托管模式,靠啥?

封面图片

拼多多市值再超阿里巴巴 董事长陈磊谈对手:欢迎良性竞争

拼多多市值再超阿里巴巴 董事长陈磊谈对手:欢迎良性竞争 此前,市场对拼多多该季度的营收预期为768.6 亿元。财报发布后,拼多多美股盘前涨幅一度超13%,报158.46美元/股。随着财报的发布,拼多多市值再度超越阿里巴巴。具体来看,第一季度拼多多来自在线营销服务及其他服务的营收为 424.562 亿元,与 2023 年同期的 272.444 亿元相比增长 56%。而为拼多多带来最多收入增长的是交易服务收入,报告期内,拼多多来自交易服务的收入为 443.558 亿元,与 2023 年同期的 103.926 亿元相比增长 327%。交易服务收入代表着拼多多该季度来自商家的佣金收入大幅增长,侧面反映出平台订单量、GMV的增长。同时,该季度拼多多研发费用为29亿元,同比增长16%。拼多多集团董事长、联席首席执行官陈磊表示,拼多多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沉淀易用的工具和服务,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从财报来看,拼多多的营收和利润增长仍然跑赢了电商同行,不过,销售和营销费用增加的背后,拼多多也需要在国内电商越来越重视价格因素的情况下加强其低价心智的巩固,在拼多多跨境业务Temu的海外扩张中,拼多多也在不断加大投入。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谈及今年以来各电商平台对其价格以及服务体系作出调整时,陈磊表示,从行业竞争的角度来看,消费者已经形成跨平台消费的习惯,消费者会在不同平台间从商品的品类、价格、服务质量等多维度进行综合比较,再作出选择。“面对这样一个趋势,我们看到第一季度同行明显加大了力度,拼多多欢迎良性的竞争。”陈磊表示。国内电商市场价格、服务比拼正不断加剧,拼多多在百亿补贴等方面的价格、品类运营也将面临着新的挑战。财报显示,该季度拼多多总运营支出为281.437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195.827亿元增长了44%。财报显示,这一增长主要归因于销售和营销费用的增加。报告期内,销售和营销费用为234.107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162.597亿元增长了44%,主要是由于在促销和广告活动上的支出增加。另一方面,Temu的海外扩张同样值得关注。报告期内,Temu推出了半托管模式,以此来加强平台商品的履约能力。目前,Temu半托管业务已登陆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九个国家。同时,Temu于近期通过了巴西政府的一项税收优惠计划认证,50美元以下的商品免征进口费用,这意味着,Temu将更接近将业务扩展至巴西。拼多多在财报中提到,Temu半托管模式的推出是为了应对快速变化的国际市场,使得在目标国家拥有仓库物流合作商的卖家可以自行决定仓储物流方案,更好融入全球大市场。公开资料显示,Temu半托管目前仍以“免费入驻、零佣金”的形式吸引商家。该季度,拼多多总成本为326.947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111.253亿元增长了194%。财报显示,这一增长主要来自履约费、支付处理费、维护成本和呼叫中心费用的增加。值得一提的是,财报电话会上,陈磊还回应了拼多多的合规建设。他表示,随着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我们看到了消费者、监管部门对平台和商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给用户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购物环境,过去一段时间拼多多投入了大量资源加强合规能力。同时,在全球的监管框架下,面对不断演变的环境和新的法律法规的不断颁布,拼多多已把合规能力纳入其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TikTok电商在中东进退两难

TikTok电商在中东进退两难 目前,已经有一批TikTok大V转向本地直播平台JACO。而在直播业务暂停后,TikTok在中东的日订单量已从前期的3万单,下滑至1000单左右。另有接近字节的知情人士表示,“TikTok调转方向,马上要拓站巴西和澳大利亚。至于中东的TikTok Shop(本土店)招商,至少要等到2025年了。”TikTok电商相关业务负责人回应称,相关说法不实,沙特电商业务目前运营正常,业务还在早期测试阶段,将持续探索新的方式增强社区体验。从2014年首先入局的SHEIN,到2023年先后通过全托管模式进入的TikTok、Temu,再到签下沙特两位球星代言的阿里速卖通,中东俨然成为大厂出海的下一个必争之地。得益于石油美元,中东国家居民普遍富裕。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3年统计,沙特、阿联酋和卡塔尔的年度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5万美元。这里具有高年轻人口比例和高互联网普及率,目前的电商覆盖率却仅为5%。过去几年间,中国电商公司加速入局中东。知情人士透露,目前SHEIN日订单量已达到10万单;Temu为3万单,而在直播业务暂停前,TikTok日单量也曾达到3万单。作为对比,长期布局中东的亚马逊,日订单量约为30万单。这些数字并未得到SHEIN、Temu和TikTok方面的证实。当地消费者较低的签收率,是中国跨境电商征战中东市场的重要阻碍。知情人士称,SHEIN入局最早,且专注于服饰品类,目前可做到95%的签收率,即100个消费者中只有5个人拒收。刚刚进入中东不久的TikTok、Temu,签收率约为70%,仍有较大提升空间。SHEIN和Temu并未向字母榜回应签收率的问题。TikTok相关人士表示,平台在中东的签收率为行业平均水平。此次TikTok在沙特受阻,是中国电商公司出海面临风险的又一个切面。过去几年间,“出海四小龙”争相出海,但TikTok忽然在沙特暂停直播,预示着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出海征程不可能一帆风顺。01每年3月11日开始的斋月,是伊斯兰世界的盛大节日。中东地区的穆斯林除了禁食,也会举行家庭聚会、宗教活动等,由此衍生庞大的购物需求,为线上线下商家带来大量订单。但今年斋月,沙特的TikTok主播和商家们却高兴不起来。去年12月底至今,TikTok在沙特的直播业务已经停摆逾三个月。当地TikTok商家高度依赖直播带来的用户和订单,不能直播意味着流量入口被掐断,进而拖累销量。尽管不少全托管商家关注了TikTok斋月期间举行的促销活动,但销量仍显著下滑。去年11月底的“黑五”促销节期间,商家张可在中东市场的日销量可达200单。但随着直播暂停,今年开年跌至20多单,如今已降至个位数。再加上TikTok客服反应迟缓等问题,她打算清完手上的库存后关闭店铺。另一方面,一些TikTok主播猝不及防,只能选择跳槽。两年前,“00后”皮皮加入中东一家TikTok娱乐公会担任主播,曾经在沙特吃到“土豪凌晨2点下班还要等直播”的流量红利。摸清楚玩法后,她选择独立创业,去年12月拉起一支团队,却突然陷入了无法开播的困境。如今,她不得不转向做中东商家的账号代运营,并考虑其他中东本土的直播平台,尽管在沙特电商业务受阻,TikTok似乎仍难以放弃中东市场。一位MCN人士透露,受美国市场急转直下的影响,TikTok计划迁移大批员工到沙特,并兴建直播基地。此外,虽然直播还未重启,TikTok官方近期仍在号召MCN扩招主播。图/皮皮的TikTok直播间从2015年至今,SHEIN、速卖通、TikTok、Temu等纷纷入局中东电商,开拓重心则是土耳其、沙特、以色列、阿联酋等人均GDP高达数万美元的发达国家市场。时至今日,“四小龙”在这块市场中均有所成就。SHEIN进入中东较早,品牌、平台、商家、物流等相对成熟,日订单量也最高;速卖通、TikTok和Temu在2022年之后才正式进入中东,仍处于打磨模式、教育市场的阶段,但也动作频频:速卖通在以色列和阿联酋开设了海外仓,还签下沙特足球联赛的两位球星进行代言;TikTok Shop将沙特作为全托管模式的两大试水市场之一;Temu则剑走偏锋,试图以高额折扣撬动以色列市场。但TikTok在沙特意外受阻,还是给出海军团敲响了警钟。02除了地缘政治、本地合规等因素,中东消费者习惯于使用现金、货到付款,而非国内电商常见的线上支付、先款后货,也让“电商出海四小龙”颇为头疼。跨境商家阿仙同时开设Temu和SHEIN店铺,近四个月,她的Temu店赚了小几万元。但仔细算过账后,阿仙发现,新品上得越多,反而越容易赔钱。原因是,中东消费者普遍习惯货到付款,由此衍生签收率偏低的难题。倘若消费者因为各种原因拒收,商家只能让快递和物流公司将商品寄回来,并自行承担期间产生的损耗和成本。对于商家如阿仙来说,已经发货却无法签收的货品,不仅不能回款,同时还有一笔快递费需要承担。因此,上新越多,发货越多,越容易造成货损。对于Temu等平台来说,较低的签收率,不仅意味着补贴商家的快递费的浪费,同时还需要支付末端物流商一笔退回服务费。等到货品退回,还要从保税口拉到国内的保税港,进行二次上架。有接近Temu的人士告诉字母榜,当前用全托管模式进入中东的Temu,2023年实际签收率均在70%左右,对于一家刚刚落地中东的电商平台而言,这一数字并不算特别差。不过,这样的签收率,对于中东的独立站商家来说,利润尚可;但对于低价走量、利润空间相对较小的Temu来说,却容易给商家带来亏损。据面向中东市场的中国快递公司iMile相关人士介绍,在中东,一次成功的配送,可能需要快递员、客服、商家轮番联系消费者;那些很难联系上买家的快递单,可能需要派送6次才能妥投。Jollychic是最早入局中东的跨境电商平台之一。其原团队成员Gabriel表示,中东市场外来务工人员多,又习惯了货到付款。以拥有迪拜的阿联酋为例,外籍人口占比超过88%;沙特的外籍人口占比也达到30%,大量流动人口造成末端地址不清。此外,中东消费者看重配送时效,送得慢就有可能被拒收。以Temu为例,它的物流时效一般是7天左右;在晚一天签收率就会降低几个点的中东,包裹签收率较低并不奇怪。2023年11月,Gabriel创建了中东物流服务平台Chic express,重点加强快递员话术、客户电话确认等环节的管理。Chic express将商家货品送至亚马逊等平台的官方仓库,可实现沙特4日达、阿联酋5日达,签收率也高于其他物流商20%。图/斋月期间的沙特本土货仓TikTok背后的字节,则希望以“钞能力”解决问题。字节2021年8月投资了跨境电商基础设施服务商纵腾集团。根据公开信息,纵腾集团拥有遍布全球的跨境电商物流网络,包括30座境外仓储和中转枢纽,仓储总面积超100万平方米。当年底,字节又向iMile投资1000万美元。iMile专注于中东物流配送,此前服务的客户包括亚马逊、Noon和SHEIN等。其中,SHEIN的签收率据称高达95%。倘若TikTok得到iMile的助力,其“最后一公里”履约难题将得到缓解。背靠菜鸟的速卖通,则希望依靠阿里系的力量解决问题。2022年8月,速卖通联合菜鸟国际快递,在以色列开设第一个中东海外仓和分拨中心;2023年6月,又在阿联酋迪拜新增设海外仓,覆盖中东全境。接近阿里的人士表示,尽管阿里早已通过菜鸟国际覆盖了中东地区,速卖通并未直接通过菜鸟国际在中东各个城市建立网点,而是通过本土物流商组建站点。这不仅是速卖通此前进入美国、加拿大等地区的一贯作风,或许也有降低前期投入的考量。中东某物流商告诉字母榜,速卖通这一举动颇为明智。菜鸟国际的直接出面,有可能引发本土物流商的...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拼多多 在海外暂不会上线 “砍一刀”

拼多多 在海外暂不会上线 “砍一刀” 拼多多 Temu 在海外暂不会上线 “砍一刀” 功能,团队在移动端或将采取内容社区的形式来提高交易转化率。 一位跨境行业人士表示,欧美市场不适合拼多多采用国内流行的 “砍一刀” 手段,会存在 “诱导营销” 和 “不正当竞争” 的风险。 不过 “社交裂变” 在欧美市场并非完全不可采用,比如美国的速卖通新用户就会在其个人主页看到 “Slash It”(砍一刀),点开后的活动页面会显示 “ Great deals with your friend's help ”,新用户可以凭借分享给好友助力,买到 1 美元的优惠商品。 警惕0元购陷阱?

封面图片

拼多多海外凶猛:地板价格、连环折扣和天价广告

拼多多海外凶猛:地板价格、连环折扣和天价广告 超级碗一掷千金虽然Temu是2022年9月上线的,但大部分美国人第一次知道这个购物应用,是在2023年的超级碗上。这是美国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堪称美国春晚。每年2月初的第一个周日下午,三分之一的美国人都会收看这场美式足球大联盟(NFL)的总决赛,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习俗。如此高收视率的电视直播,商业广告当然也是天价。过去两年时间,超级碗30秒的广告售价高达700万美元,只有实力最为雄厚的企业才会在这个平台上打广告,让上亿人看到自己的产品。Temu就是通过超级碗打开美国主流市场的。他们在2023年超级碗总决赛一口气购买了两个电视广告位,播放广告“像亿万富翁一样购物”。广告内容几乎没有什么创意,传递的意思简单直白:Temu购物,品种繁多,便宜省钱。超级碗结束后,Temu也随着这个广告一夜爆火,美国主流媒体的报道标题几乎都是:Temu到底是谁?买得起超级碗广告的,当然不是无名之辈。总部在美国波士顿,作为拼多多海外业务的Temu,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将品目繁多的中国小商品销售到美国,并逐步扩展到全球近50个市场。实际上,在超级碗砸钱广告之前,Temu的增长速度就已经相当惊人。在超级碗广告轰炸之前,Temu下载量就超过了1000万,并且排在了苹果与谷歌应用商店的电商应用第一位。重金投放超级碗广告之后,Temu在美国市场更是迎来了加速扩张。地板价格花样打折为什么Temu能在美国迅猛增长?与拼多多在中国崛起的秘诀一样,超低价格是吸引美国消费者的核心优势。Temu的价格优势有多明显?摩根大通分析师指出,Temu上的产品定价通常是其他电商平台的三到七折。虽然因为从中国仓库发货,Temu下单需要等待一周多时间才能送到,但他们的价格不仅明显低于美国亚马逊和沃尔玛这样的大众电商,甚至还会有“最低一折”这样的地板价促销。这是美国竞争对手所不可能比拟的。Temu平台大部分价格都在10美元以下,一双运动鞋价格10美元,一对耳环定价只要2美元,甚至还有大量售价99美分的细碎商品,而这些不起眼不值钱的小东西在亚马逊则至少需要3-5美元。此外,Temu上还有大量的白牌三无产品,只需要1.5美元的(人民币10元)的512MB存储卡,只售4美元的高仿Stanley保温杯,只售18美元的品牌无线耳机。对美国消费者来说,虽然明知道这些是山寨,但在极低的价格下也显得格外诱人。几美元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不满意还可以直接申请退款。不得不提的是,拼多多还将在中国那套五花八门的打折手段平移到了海外。中国有“砍一刀”,海外有“轮盘优惠”。每次用户打开Temu应用的时候,都会看到轮盘抽奖,轻松就能获得从20美元到200美元的折扣券。当然,用户需要购买一定额度的商品才能获得折扣券,应用甚至会不断催促用户在几分钟之内尽快完成支付,才能享受更多的折扣。等用户完成支付之后,才发现这些折扣券是分成多次的“满100减20”,再次促使用户继续多次消费。这种花样繁多的连环折扣,已经超过了美国同行的想象空间。虽然Temu上的商品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小商品甚至一次就坏,在美国消费评级网站BBB上的评分只有C+(不受认可),但Temu的退货政策异常“慷慨”。20美元以下的小商品,甚至无须退货,只要申请就直接返款。或许把这些商品退回中国的物流成本,比商品本身的价值还要高。每年在Meta投放20亿美元一方面是难以想象的地板价、五花八门的优惠手段以及慷慨大方的退货政策。另一方面则是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从社交广告到搜索广告到显示广告,Temu的广告几乎无处不在。只要在美国上网,就一定见过Temu的广告。据美国主流媒体报道,去年Temu是Meta平台上最大的广告金主,投放了将近20亿美元。与此同时,Temu也是谷歌搜索广告的前五大广告商。Temu的广告开支甚至让谷歌和Meta高管都感到惊讶。摩根大通分析师预计,去年第三季度Temu在Meta的广告投入就在6亿美元左右,是Shein的三倍。这也是几年前TikTok的成功秘诀。在成为短视频之王之前,从2016年到2019年,TikTok都是Meta(当时还叫Facebook)各大平台的最大广告主之一。虽然拿到了大笔广告营收,但扎克伯格很快就发现这个自己最大的广告金主已经成为自己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再想发力已就经来不及了。今年的超级碗,Temu再次进行狂轰滥炸的广告投放。广告主题还是“像亿万富翁一样购物”,动画内容还是简单粗暴直白,一切商品都带着廉价的标签。《纽约时报》等诸多美国媒体甚至嘲讽这是最逊的广告。但是,今年Temu还加码投放了,整个超级碗期间,这则广告整整播放了六次!无数美国电视观众在网上哀叹,到底要看多少次Temu广告?今年的NFL总决赛,创下了超级碗历史上的最高收视几率,总计有1.24亿人收看了这场比赛。超过三分之一的美国人都感受到了美国版恒源祥“羊羊羊广告”带来的身心冲击。或许Temu根本不追求广告精致,只在乎观众是否记住Temu东西最便宜这个标签。至少在这一方面,他们非常成功。据行业分析机构Sprout Social统计,在重金投放广告之后,Temu成为了今年超级碗被提到第二多的广告商,仅次于请来碧昂斯打广告的Verizon。单季营收或60亿美元不惜血本的广告投入,不可思议的超低价格,简单粗暴的退货政策,是Temu在美国乃至全球战无不胜的法宝。他们也的确成功了。Temu很快就成为了美国主流小商品电商平台。摩根士丹利的报告预计,Temu 43%的月活用户来自美国市场。就算是美国大农村地区,Temu也覆盖到了。《福布斯》采访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个普通农村邮递员,每天都要送出至少20个Temu包裹,而且数量和重量越来越多,而每天亚马逊的包裹数量也只有50-100。市场调研公司Earnest Analytics的数据显示,去年11月Temu已经在美国低端折扣市场拿到了17%的市场份额,排在Dollar General和Dollar Tree两大廉价商家之后,位列市场第三。市场调查公司Sensor Tower数据显示,仅仅一年半时间,今年1月份Temu在美国月活用户已经超过了5000万人,同比增长了300%。而且去年第四季度,Temu用户每周平均逗留时间达到了23分钟,超过了仅有18分钟的亚马逊,就像TikTok一样成为了“用户粘性之王”。据美国媒体报道,2023年初Temu曾经内部设定了全年营收超过100亿美元的目标,但实际的增长远远超过了这一预期。据投资管理公司CICC预计,Temu去年的营收可能在160亿-180亿美元之间。拼多多并没有单独公布Temu的财务状况。去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拼多多实现营收人民币688.4亿元,同比增长94%,净利润170.3亿元,同比增长37%。国信证券预计,Temu第三季度的营收就已经接近了60亿美元。这意味着,作为拼多多海外业务的Temu,仅仅一年时间,其体量就已经是阿里巴巴旗下诸多海外平台的将近两倍。阿里上月公布的去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当季包括速卖通、Lazada等海外业务的国际零售平台营收同比增长56%,达到人民币232.6亿元(折合32.3亿美元)。每单平均补贴7美元随着营收迅猛飙升,拼多多已跃居成为海外市场营收最大的中国跨境电商平台之一,仅次于时尚电商平台Shein。据国内媒体晚点LatePost报道,2023年Shein的GMV(商品交易总额)至少超400亿美元,营收超过300亿美元。但Temu急速扩张的背后是不惜血本的巨额投入,包括超低价格、物流补贴,还有广告营销投入。高盛分析师预计,拼多多在Temu每个订单平均都要贴补7美元左右。而据此前招商证券预计,Temu每个订单的物流成本就超过了10美元。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