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磁轨道炮以5马赫的速度发射智能炸弹 试验宣告失败

中国电磁轨道炮以5马赫的速度发射智能炸弹 试验宣告失败 多年来,各国军队一直在测试轨道炮,这种炮使用电磁铁代替化学推进剂,以难以置信的高速发射弹丸。2021 年,美国海军决定放弃对该技术的研究,原因是预算限制、难以将武器集成到战舰上,以及炮管的耐用性问题(只需射击 12 至 24 次就需要更换)。需要大量的电力供应也是一个问题。然而,中国仍在继续研发轨道炮技术。据《南华早报》报道,传感器数据显示,发射后约 5 秒钟内,弹丸的加速度约为重力的 35 倍,这证实了研究人员的说法,即弹丸的速度超过了 5 马赫,即每小时 3836 英里。据说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第一门电磁轨道炮海军工程大学团队在《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学报》发表的同行评议论文中说:"弹丸没有按照预期轨迹飞行,最大射程和高度也没有达到设计值。"数据分析显示,弹丸在上升过程中旋转速度过快导致倾斜;"旋转速度锁定"也是美国海军轨道炮项目面临的问题之一。中国海军的试验2023 年 8 月之前进行的,但现在才被报道。以前的研究论文表明,高超音速滑翔制导炸弹的目标可以达到 7 马赫(5370 英里/小时)。《南华早报》指出,工程团队利用人工智能识别并纠正了轨道炮的一些技术障碍。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的任何应用都是有争议的;美国最近承诺永远不会让人工智能技术控制其核武器系统,并呼吁中国和俄罗斯也做出同样的承诺。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海军成功测试“世界最强”高斯炮-媒体

中国海军成功测试“世界最强”高斯炮-媒体 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专家测试了一种威力最强大的电磁感应炮弹装置之一,也称为高斯炮。这是《南华早报》报道的。 在科学团队的文章中还指出,在试射过程中,电磁发射器能够在不到0.05秒的时间内将重124公斤的弹丸发射到700公里/小时的速度。该枪的确切特性“仍然保密”,但众所周知,其射弹“可以击中数公里外的目标”。

封面图片

中国正在建造可将载人飞船送入轨道的轨道炮

中国正在建造可将载人飞船送入轨道的轨道炮 这种太空轨道炮的原理很简单,但细节却出奇地复杂,所涉及的数字也很快变得令人生畏。如果中国能在 2016 年开始的"腾云"计划中使用这种系统发射航天飞机,那将是历史上的重大工程成就之一。据中国官方媒体报道,中国计划建造一条电磁发射轨道,能够将航天飞机加速到 1.6 马赫,甚至高达 5 马赫。一旦升空,飞行器将启动机载火箭发动机,继续加速到轨道速度。这不仅意味着要制造出与这种轨道炮相匹配的航天器,而且还要制造出一种发射装置,能够将重力、振动和其他变量控制在对人类乘客安全的容差范围内。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也对类似的系统进行过研究,不过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坚固耐用的哑弹和能够承受巨大冲击力的机器人有效载荷上。据报道,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CASIC)飞行器技术研究院在山西省大同市建造了一条两公里(1.2英里)长的测试轨道。根据描述,它的大小与拉斯维加斯郊外内华达州的 Hyperloop 试验轨道差不多,并且密封在一个类似的真空管道内。目前,该轨道可以达到 620 英里/小时(1000 公里/小时)的速度,并将扩展至五倍的速度。至少可以说,要把它发展成一个合适的太空发射系统是非常艰巨的。这不仅仅是一个扩大技术规模的问题,还需要在轨道炮本身、控制系统、供电方式,甚至是如何制造组成轨道炮的部件等方面取得全面的重大进展。一个问题是,要使轨道炮在搭载乘客的情况下达到 1.6 马赫的速度,它必须至少有5 英里(8 公里)长。如果要达到 5 马赫,则需要更长的长度。这不仅需要大量的电磁铁(可能需要低温冷却),还需要密封在有史以来最大的真空室中,需要巨大的泵来维持真空。这个管状真空室还需要一个非常特殊的气闸,以便飞行器能以超音速离开。如果这一切不能完美地进行,就可能会发生一系列非常恶劣的事故,其能量与战术核武器的能量相近。然后是功率问题。用于从杰拉尔德-R-福特号航空母舰上发射战斗机的轨道炮使用 121 兆焦耳的能量将飞机加速到 150 英里/小时(241 公里/小时)。如果要将类似质量的飞机加速到 5 马赫,中国的轨道炮将需要惊人的 50,000 兆焦耳。而拟议中的太空飞机的重量应该至少是这个数字的 10 倍。这意味着太空轨道炮需要一个每秒产生千兆焦耳能量的核电站来运行,还需要一个全新的超级电容器发电机来储存能量。德累斯顿高磁场实验室(Hochfeld-Magnetlabor Dresden- Dresden High Magnetic Field Laboratory)拥有一个最先进的电容器组,可以处理 50 兆焦耳的能量,创下了世界纪录。中国的轨道炮需要将其提高一千倍。这不仅需要在一些已经很先进的工程技术上取得显著的基本进步,还需要建造能够制造这种机器的全新工业基础设施。这还不包括实时监测和控制轨道炮所有子系统所需的传感器和计算机系统。中方声称,如果轨道炮取得成功,它将把发射到轨道的成本降低到每公斤 60 美元。即使与 SpaceX 的 3000 美元/千克相比,这也是革命性的降低。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维珍轨道公司9日从英国执行的空基运载火箭发射任务以失败告终。

维珍轨道公司9日从英国执行的空基运载火箭发射任务以失败告终。 维珍轨道运营的一架代号“宇宙女孩”的飞机携带“发射器一号”火箭,从康沃尔郡的纽基机场起飞,并在大西洋上空发射。火箭点火后似乎正常上升,但随后维珍轨道表示,火箭出现异常无法到达轨道,携带的卫星无法释放并丢失。“宇宙女孩”飞机则安全返回机场。 英国航天局发射项目主管马特·阿彻称,问题出在火箭上部,第二级发动机出现技术异常,没有达到要求的轨道。目前维珍轨道和政府部门正在调查。阿彻无法确定火箭是否落回地球,但表示如果落回地球的话,将坠落在无人居住的地区。 “宇宙女孩”由波音747飞机改装。不同于传统运载火箭从地面发射台垂直发射,这次任务以“水平发射”方式把卫星送入轨道。这也是首次在英国本土进行卫星发射任务。 (BBC,路透社,新华社)

封面图片

中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一号

中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一号 中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遥七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一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圆满成功。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一号主要用于开展多频段、高速率卫星通信技术验证。  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09次飞行。 2024-02-23 21:01:30

封面图片

我国亚轨道运载器重复使用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我国亚轨道运载器重复使用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2022年8月26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制的升力式亚轨道运载器重复使用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飞行试验采用的运载器,经健康检测维护后,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再次点火垂直起飞,按照设定程序完成亚轨道飞行,平稳水平着陆于阿拉善右旗机场,成功实现我国亚轨道运载器的首次重复使用飞行。本次飞行试验的圆满成功,有力推动了我国航天运输技术由一次性使用向重复使用的跨越式发展。(央视新闻) 来自:雷锋 频道:@kejiqu 群组:@kejiquchat 投稿:@kejiqubot

封面图片

中国成功发射遥感四十号卫星

中国成功发射遥感四十号卫星 中国星期天(9月10日)中午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号卫星发射升空。 据新华社星期天下午报道,遥感四十号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成功。 遥感四十号卫星主要用于开展电磁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试验。 中新社报道,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的新一代固液捆绑中型运载火箭。 火箭为两极半构型,芯一、二级采用无毒无污染的液氧煤油推进剂,捆绑四台两米直径两段式固体助推器。火箭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不低于四吨。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