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总说自己“老了” 真的会“越说越老”

别再总说自己“老了” 真的会“越说越老” 心理学研究发现,主观年龄越大,也就是那些感觉自己比实际年龄越老的人,更有可能出现抑郁的症状,生活幸福感更低,甚至寿命相对来说也会更短一些。这些因素会让人感觉老得特别快1、失去对生活的控制感心理学家认为,日常压力源和控制感是影响一个人主观年龄的重要因素。日常压力源(Daily stressors)指的是日常生活中可能引起我们感到紧张、焦虑的因素或情境,而控制感(Sense of control)指的是个体对有能力影响自己身边事件的信念。这种控制感意识能使个体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并增强面对困难的信心与勇气。也就是说,当你觉得自己有能力影响或者控制自己生活中的情境或者事件,你就有了控制感。一篇发表在《心理健康科学》的研究招募了 107 名志愿者,他们需要在连续 9 天的时间里,对其每日主观年龄、日常压力源和控制感进行自我评估,结果发现,拥有高控制感的人往往会感觉自己更年轻,尤其是在日常压力源较多的情况下,高控制感的人比低控制感的人要感觉年轻至少 2.5 岁。这是因为当一个人感到对自己的生活有较高的影响和控制能力时,TA 会采取积极的态度和行动来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源,并且相信自己能够顺利地度过那些相对困难的时刻,对未来充满希望。反之,当控制感较低时,在面对压力时就会陷入消极情绪和无助感,难以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困境,甚至会认为自己的未来希望渺茫。而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年轻不就是“一切皆有可能”的代名词吗?所以,当我们感觉已经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时,就会感觉自己与“年轻”渐行渐远,已经徐徐老矣。2、睡眠不足或睡不好睡眠对我们的身体和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能够激活多种调节机制,有助于保持我们的身心健康,让我们早上醒来感到精力充沛,昨天的压力和消极情绪也变得烟消云散。同样,睡眠也会影响我们对主观年龄的感知,一项 2024 年 3 月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杂志的研究用调查和实验两种方法分别提供了相关的证据。在调查研究中,有 429 名志愿者分别进行了主观年龄和近 30 天内睡眠不足天数的评估,结果发现,每天都睡眠充足的志愿者感觉自己比实际年龄平均年轻了 5.81 岁,而睡眠不足每增加一天,平均主观年龄就会增加 0.23 岁,也就是说,如果 30 天内每天都睡眠不足,你可能会感觉自己比实际年龄老 6.9 岁!在实验研究中,有 186 名志愿者被分成了睡眠饱和组和睡眠限制组,前者在 2 天内每晚睡 9 个小时,而后者只能睡 4 个小时,结果发现,与睡眠饱和组相比,睡眠限制组的志愿者平均感觉自己老了 4.4 岁。研究者认为,主观年龄是一个人年龄增长的生物-心理-社会标志,而睡眠不足或质量差会从这三个方面让人感觉自己正在快速变老。睡眠不足时,人体的身心调节机制效果也会变差,导致人们会感到自己有力不从心,也就是感觉变老了,同时变老往往会和睡眠变差联系在一起,因此睡眠不足就会让一个人感觉自己比实际更老一些。2个方法让你“变年轻”心理学家认为,正如以上的研究,一个人的主观年龄是具有相当强的可塑性的,我们可能会因为睡眠、压力和控制感等因素,而感觉自己当下比实际年龄更老或更年轻。反过来,这也说明我们可以通过改善这些因素来让自己的主观年龄更年轻,从而提升心理健康,生活更幸福。1、践行“118”健康睡眠理念睡眠充足且拥有良好的质量能够让人感觉更加年轻,而根据《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的“118”健康睡眠理念,即建议大家践行“11 点睡觉,睡够 8 小时”的健康作息习惯。当然,根据睡眠相关的研究,大部分成年人的正常睡眠时长在 7~9 个小时之间,同时,可能很多人因工作等原因难以严格在 11 点入睡,但这个理念的核心在于建议保持充足且规律的睡眠习惯,即定时入睡和起床,保持适合自己的充足睡眠时长。2、提升对生活的控制感根据上述研究,减少日常压力源和提升生活控制感是让一个人越活越年轻的重要因素。但一般来说,日常压力源是一种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当我们遇到生活或工作中的麻烦或挑战时,压力自然就会出现,所以减少压力源可能并不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情。而控制感则是一种内部的、可控的因素,因为控制感是我们内心的一种主观信念,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提升自己的控制感。-增强自我效能感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否具备完成某个任务或达到特定目标的能力的信念,当自我效能感较高时,我们会认为自己能够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完成自己的工作或学习任务,并且会积极地采取有效的方法来帮助自己达到目标,这其实就是自我控制感的体现。我们可以通过经常学习掌握新的技能或积累成功的经验来增强自我效能感,从而提升对生活的控制感,比如找一项自己喜欢的运动或兴趣,在练习的过程中逐渐提升和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或者做一些非常简单但却很有成就感的事情,例如按照菜谱做一顿简单又健康的早餐、读一本有趣的书、学几个常用的外语单词等等。-为自己设定小目标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有一系列的事情要去完成,例如完成一份项目策划书、保持房间的整洁等,我们可以把这些事情逐个分解成细小的目标或步骤,以及具体的解决策略,这会让我们对当前的生活和工作产生控制感,认为自己是在主动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影响最终的结果。-学会调节情绪无论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都会对此产生一定的情绪,尤其是在发生一些不好的事情时,情绪就会变得消极和强烈,这会让我们产生对事情的失控感。因此,学会了解并调节自己的情绪也是提升控制感的有效方法。当我们能够在面对压力和困难时保持平稳和积极的情绪态度,就更有可能认为自己有能力控制生活中的事件。能够有效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向亲友倾诉、积极的自我肯定、腹式呼吸法、练习正念冥想、适当的运动等,此外你还可以尝试艺术疗愈的方法,例如绘画、剪纸、陶艺等,艺术创作的过程能够让人感到放松和找到满足感,把注意力转移到当下,从而缓解消极的情绪。参考文献[1] Lee, S. E., & Neupert, S. D. (2024). The effect of control belief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aily stressors and subjective age in younger adults. Mental Health Science, e56.[2] Balter, L. J., & Axelsson, J. (2024). Sleep and subjective age: protect your sleep if you want to feel young.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291(2019), 20240171.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研究发现两晚睡眠不足会让人感觉老好几岁

研究发现两晚睡眠不足会让人感觉老好几岁 如果让人们在床上躺 9 个小时,效果则恰恰相反,不过这种效果并不明显,参加研究的人声称在充分休息后,平均感觉自己比实际年龄年轻了 3 个月。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研究所的精神神经免疫学家 Leonie Balter 博士是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即使你只少睡了两个晚上,也会对你的感觉产生真正的影响。"Balter说,除了感觉自己更加衰老之外,人们认为自己老了很多岁可能会影响健康,因为这会助长不健康的饮食,减少体育锻炼,使人们更不愿意社交和参与新的体验。研究人员进行了两项研究。在第一项研究中,429 名 18 至 70 岁的人回答了关于他们感觉自己有多老以及在过去一个月中有多少个晚上睡得不好的问题。他们的嗜睡程度也根据心理学研究中使用的标准量表进行了评分。科学家们发现,睡眠质量差的志愿者平均每多睡一天,就会感觉自己老了三个月,而那些在前一个月没有睡不好觉的志愿者则平均感觉自己比实际年龄小了近六岁。不过,目前还不清楚睡眠不好是让人感觉更老,还是相反。在第二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 186 名 18 至 46 岁的志愿者进行了测验,询问他们在两晚充足睡眠(每晚在床上躺 9 个小时)和两晚只睡 4 个小时后感觉自己老了多少岁。经过两晚睡眠受限后,参与者感觉自己比睡眠充足时平均老了 4.44 岁,不出所料,感觉变老与感觉更困有关。"如果你想保持年轻,最重要的是保护你的睡眠,"Balter 说。心理学家在《英国皇家学会会刊 B》上撰文描述了人们对睡眠不足的反应差异,这取决于他们是早起早睡的晨型人,还是晚起晚睡的晚型人。晚睡型的人即使有充足的睡眠,通常也会觉得自己比实际年龄老,但早起型的人在睡眠被打乱时,感觉自己老得更厉害。Balter说,如果研究结果得到证实,就能派上用场。"认识到主观年龄的可塑性非常重要,"她说。"如果我们能让人们感觉自己更年轻,他们也许就能获得相关的好处,比如更愿意接受新的体验,更积极地参加社交活动和体育锻炼。"没有参与这项研究的萨里大学心理学家塞雷娜-萨巴蒂尼博士称这些结果"很有希望",但她说,调查这些结果在老年人身上是否成立应该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点。她补充说:"未来研究中需要考虑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探索这些机制。这项研究告诉我们,一夜睡不好会影响第二天的感觉,但几个月、几年睡不好的累积效应又是什么呢?"没有参与这项研究的拉夫堡大学心理学高级讲师尤利安娜-哈特斯库(Iuliana Hartescu)博士说,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对于最终影响长期健康的生活方式行为非常重要。"睡眠是一种可改变的行为,对健康有立竿见影的明显影响,"她说。"不良饮食习惯和缺乏体育锻炼的影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察觉。而睡眠不好的影响则是立竿见影的,会影响到其他所有的 24 小时生活方式行为。"另外,一项对 4000 多名欧洲人进行的为期 10 年的研究发现,那些每周坚持锻炼两到三次的人患失眠症的几率明显低于不爱运动的人,而且他们每晚能更好地达到建议的 6 到 9 小时的睡眠时间。国际研究小组分析了参加欧洲社区呼吸健康调查的人的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他们的运动习惯、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以及白天的困倦程度。研究人员在九个国家的 21 个地点对志愿者进行了长达十年的跟踪调查。研究发现,与不运动的人相比,每周运动两次或两次以上、每周至少运动一小时的人入睡困难的几率要低 42%,而成为"正常睡眠者"的几率要高出 55%,他们每晚都能保持健康的睡眠时间。作者在《BMJ Open》上写道:"这项研究的随访期很长,长达 10 年,研究结果强烈表明,坚持体育锻炼可能是优化睡眠时间和减轻失眠症状的一个重要因素。"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研究发现即便是健康饮食状况下 睡眠质量较差仍有可能增加罹患糖尿病风险

研究发现即便是健康饮食状况下 睡眠质量较差仍有可能增加罹患糖尿病风险 截图来自《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 年版)》但是近期有研究发现,哪怕是健康饮食,如果睡眠质量较差仍然有可能增加糖尿病的风险。睡眠不足与糖尿病的关系近日,一项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上的研究揭示了睡眠、饮食与 2 型糖尿病之间的关系。不过,部分研究还是比较初步的,有效样本量也相对较小,研究结果仅供参考。研究使用了英国生物银行的数据,对 24 万多名成年人的睡眠习惯和健康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睡眠不足的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显著增加。具体来说,每天睡眠不足 5 小时的人,患 2 型糖尿病的风险比睡眠正常(7~8 小时)的人高出约 40%。即使是每天睡 6 小时的轻度睡眠不足者,他们的糖尿病风险也比正常睡眠者高出 16%。来自参考文献[1]更关键的是,研究发现,虽然饮食健康比饮食不健康的人糖尿病风险低,但无法完全抵消睡眠不足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就是说,即便是饮食健康的人,如果长期睡眠不足,仍然会面临较高的糖尿病风险。而且还有研究发现睡眠时间较长(≥10 小时)也会增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并且睡眠质量差、睡眠时间短和长以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睡眠障碍还有可能导致已经患有糖尿病的人血糖控制不良。睡眠是如何影响血糖的?睡眠不单单是让我们的身体得到休息,还参与了体内多个功能,睡眠不足或导致这些功能紊乱。1、胰岛素抵抗与睡眠首先,睡眠不足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胰岛素是一种帮助我们身体调节血糖水平的重要激素。研究表明,当我们睡眠不足时,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会变差,这就叫做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长期睡眠不足,我们的胰岛素抵抗会增加,导致血糖水平升高,从而增加患上糖尿病的风险。2、激素变化的影响睡眠不足还会影响我们的激素水平,尤其是瘦素和胃饥饿素。瘦素是一种让我们感觉饱的激素,睡眠不足会导致瘦素水平下降,让我们感觉不容易饱,容易多吃。而胃饥饿素则是一种让我们感觉饿的激素,睡眠不足会让胃饥饿素水平升高,进一步增加我们的食欲。这两种激素的变化都会导致我们摄入更多的食物,特别是高热量的食物,从而增加糖尿病的风险。3、炎症反应除了激素的变化,睡眠不足还会引发身体的炎症反应。研究发现,睡眠不足会增加体内一些炎症标志物的水平,比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 6(IL-6),这些炎症标志物与糖尿病的发展密切相关。4、行为变化同时,睡眠不足还会影响我们的行为习惯。人们在睡眠不足时更倾向于选择不健康的食物,增加总热量的摄入。此外,睡眠不足也会导致人们更久坐不动、抽烟和喝酒等不健康行为的增加,这些都是糖尿病的风险因素。提高睡眠质量的建议为了降低睡眠不足对健康的负面影响,尤其是预防 2 型糖尿病,提高睡眠质量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帮助您获得更好的睡眠:1、保持规律作息制定一个固定的作息时间表,每天在同一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即使是周末也尽量遵守。这种规律的作息有助于调节生物钟,让身体形成自然的睡眠规律,容易入睡并且睡得更香。2、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确保卧室环境舒适安静。避免卧室中有过多的光线和噪音,保持室温适宜,不要过热或过冷。选择舒适的床垫和枕头,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调整,营造一个让人放松、容易入睡的环境。3、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和运动对睡眠质量有直接影响。避免在睡前摄入咖啡因和高糖食物,这些会刺激神经系统,影响入睡。定期进行适度的运动,如散步、瑜伽或慢跑,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但避免在临近睡觉时进行高强度运动,以免过度兴奋而难以入睡。4、心理调节现代人压力大,容易导致睡眠问题。学会一些放松技巧,如冥想、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法等,可以帮助缓解压力,放松身心,提高入睡的质量。睡前可以进行一些舒缓的活动,如阅读轻松的书籍、听柔和的音乐,也能帮助心情平静下来,准备进入睡眠状态。5、避免不良习惯减少对电子设备的依赖,特别是睡前一小时内尽量不使用手机、电脑和电视等,避免越玩越兴奋影响睡眠。培养良好的睡前习惯,如泡个热水澡或喝一杯温牛奶,可以让身体逐渐放松,为睡眠做好准备。6、关注睡眠质量如果您已经采取了上述措施,但仍然长期存在睡眠问题,建议寻求专业帮助。咨询医生或睡眠专家,排除潜在的健康问题,如睡眠呼吸暂停症等,这些问题需要专业的诊断和治疗。通过提高睡眠质量,不仅可以提高日常生活的活力和效率,还能有效降低 2 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希望大家从今天开始,重视睡眠,采取积极措施,拥有一个健康的睡眠习惯。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新研究揭示:压力山大的日子会让你看起来比实际上更老

新研究揭示:压力山大的日子会让你看起来比实际上更老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年轻的成年人在压力大的日子里看起来和感觉上都比较老 - 但只有在他们也觉得自己对自己生活的控制力相对较弱的日子里才会这样。"有大量研究告诉我们,压力会让老年人觉得自己老了,甚至觉得自己比实际年龄老,"该研究的通讯作者、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 Shevaun Neupert 说。"当老年人感觉自己比实际年龄老时,就会产生一系列负面的健康后果。然而,对年轻人十几岁、二十几岁和三十几岁的人这一问题的研究却很少。深入了解各年龄段人群的这一现象,有助于我们制定干预措施,保护我们的身心健康。这项工作可能特别及时,因为压力研究人员发现,与前几代人年轻时经历的压力相比,现在年轻成年人经历的压力越来越大"。研究方法和主要结论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收集了 107 名年龄在 18 岁至 36 岁之间(平均年龄在 20 岁左右)的年轻人的数据。研究参与者在完成基线调查后,又连续八天进行了详细的日常调查。每日调查的目的是了解他们每天所承受的压力大小、他们认为自己当天对生活的控制能力有多强,以及他们当天的感觉和年龄。Neupert说:"关键的发现是,当研究参与者报告说承受的压力比平时大时,他们也报告说看起来和感觉上更老了。然而,只有当研究对象也报告说他们对自己生活的控制能力比平时差时,才会出现这种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压力水平和控制水平都是相对的。"影响和未来方向换句话说,一个人可能报告说自己的压力相对较小,但如果压力水平高于他们通常报告的水平,研究人员就会看到这种效应。同样的道理,人们可以报告说他们对自己的生活仍有很大程度的控制权但如果控制权比他们通常报告的要小,研究人员就会看到这种效果。首先,这告诉我们,压力让人感觉变老的现象并不局限于老年人,年轻人也会出现这种情况。Neupert说:"这一点也很重要,因为我们知道,长期承受慢性压力会产生不良影响,而且当人们从青年期步入中年期40多岁和50多岁时,压力水平通常会越来越高。如果这些年轻人的压力水平已经达到了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历史高水平,而且这种压力正在影响他们的衰老程度,那么我们就必须密切关注我们用来评估这一代人与压力相关的身心健康的指标。"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内容简介:所谓“浓缩睡眠”,是指入睡30分钟内达到最深层次的非快速眼动睡眠,并且保持一定时间的深度睡眠状态。其主要特点是缩短了进

内容简介: 所谓“浓缩睡眠”,是指入睡30分钟内达到最深层次的非快速眼动睡眠,并且保持一定时间的深度睡眠状态。其主要特点是缩短了进入“深度睡眠”的时间。通常,进入深度睡眠大约需要90分钟,但是使用浓缩睡眠法后,任何人都可以轻松将其缩短到约30分钟! 让你快速入睡、不易疲惫的浓缩睡眠法 工作太忙了,没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总是很难入睡,而且感觉睡眠很浅。 因为睡眠不足,经常觉得昏昏沉沉,而且最近好像注意力也不集中了。 睡醒后还是觉得很累,总感觉身体特别沉重。 为了弥补工作日睡眠的不足,周末会睡到午后。 有的人总觉得自己睡眠不足,其实他们只是深度睡眠时间不足。 现代人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阻碍深度睡眠的要素。有的人虽然有足够长的深度睡眠,可是进入深度睡眠的过程很长,整体的睡眠时间就会变长。并且,不管睡多长时间,浅睡眠是无法帮助我们消除疲劳的。 浓缩睡眠法不仅能帮你改善睡眠... 作者简介: 松本美荣,创业者、睡眠治疗师。目标:通过改变睡眠,让自己感到人生富足,因创业导致睡眠问题、身体出现状况,作者开始钻研短时间内消除疲劳的睡眠法。在经过很多尝试后,终于有效提高睡眠效率。这就是浓缩睡眠法。后来,作者开始在自己的工作室向企业主等商业精英传授这个方法,受到精英人士的一致好评! 目前,作者不仅在自己的工作室提供睡眠咨询,还走进企业开展演讲和研讨会等活动。迄今为止,作者已切实解决5000多人的睡眠困扰。很多人都说,自从开始践行浓缩睡眠法后,自己“有精力工作的时间变多了,事业有成果了”“时间上宽裕了很多,心态也变得从容了”。#休息 #睡眠 #提升自我

封面图片

ℹSleepBank 睡眠扑满开箱、实测|疼爱自己与家人必备睡眠好物#

ℹSleepBank 睡眠扑满开箱、实测|疼爱自己与家人必备睡眠好物# 现代人每天工作忙碌、生活压力大,加上日常生活都伴随不了著各种 3C 产品,也让每晚的睡眠品质受到影响。而改善睡眠品质方式百百种,不仅可透过...

封面图片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作者: [英] 马修·沃克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品方: 后浪 原作名: Why We Sleep: Unlocking the Power of Sleep and Dreams 译者: 田盈春 出版年: 2021-3 页数: 440 你认为自己最近睡眠充足吗?你还记得上一次自然醒后神清气爽的感觉吗?不用怀疑,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失眠已经成为流行病的时代。 作为一名杰出的神经科学家,沃克对生物的睡眠行为充满好奇,这促使他成了睡眠研究方面的专家。本书中,他总结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睡眠研究成果,以及前沿的科学突破,告诉我们睡眠的运行机制、睡眠不足的坏处、睡眠与做梦的有益功能,以及睡眠对专业人士个人能力提升的惊人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情商智商、记忆力、运动力、学习力、生产力、创造力、吸引力,甚至食欲,这些让日间生活丰富多彩的能力,原来都与夜间那场睡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现在,你知道我们为什么需要充足的睡眠了吧。打开这本书,看平凡的睡眠如何带来非凡的生命能量,顶尖科学对于睡眠的所有了解及如何睡好觉的诀窍都将在这部关于睡眠的“百科全书”中逐一揭晓。 #睡眠 #健康 #心理 #科普#身体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