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靠自己的网约车司机:收入下滑后,也“快不想交了”

社保靠自己的网约车司机:收入下滑后,也“快不想交了” 中国的网约车司机人数超过百万,网约车平台超过300家。一家网约车平台公司的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据她所知,绝大多数网约车平台都不负责司机的社会保障。记者采访了数位网约车司机,目前他们或多或少都会自己购买保障,防止意外发生时没有依靠。不少司机认为,网约车平台也有责任为司机提供相应社会保障。对于网约车司机这类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监管层也在探索和推进相关保障举措。保障靠自己作为一直在路上的职业,网约车司机这一工作有一定的危险性。记者采访的数位网约车司机,都自己购买了一定保障。他们尤其看重涉及人身健康的医疗险和意外伤害险。此外,网约车司机也要为自己的养老提前规划。分地域情况看,不少本地司机会选择自己缴纳五险一金。而外地司机则选择在老家购买一些保障,例如农村医疗合作险。此外,不少司机会购买网约车平台推出的商业险,并且认为平台推出的保险更适合司机这一群体。来自安徽的网约车司机李清,已经在南京开了5年网约车。他在租车跑网约车以后没有自缴五险,一是因为价格较高,每个月的费用需要1000多元;二是因为李清并非南京本地人,他认为自己今后不会在南京养老,因此决定不自交五险。李清表示自己一直在老家缴纳养老险、医疗险等,“老家的保险比较便宜,有多个档次可以选,我交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一年几百元。”据他了解,其他网约车司机也会在老家购买这类保险作为今后保障。不同于李清这样的外地司机,本地司机会更倾向自费缴纳五险。北京司机陈宇表示,在开网约车后他一直自费缴纳灵活就业社保。他表示,社保费用每年都在提高,已经从之前的每月1600元涨至将近2000元。以全年计算,陈宇目前一年的社保费用超过2万元。对此,陈宇表示“快不想交了,太贵了。”“对于保障,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我的想法是如果不交社保,以后开不动车没有收入的时候该怎么办?现在交了社保,以后会有退休金,看病什么的也有医保。除非有家底可以不用担心未来的问题,不过有家底也不会选择开网约车了。”南京网约车司机张琳在失业后选择开网约车,她认为网约车这份工作时间自由,多劳多得。作为本地司机,张琳也坚持自己缴纳社保。据张琳观察,周围的本地司机也会为自己交社保,而外地司机多数选择在老家购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除了自己购买社保,也有司机购买了平台推出的保险。成都网约车司机王馨表示,虽然自己会缴纳五险一金,但是也买了平台推出的一些保险。“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平台保险比较合理的地方是可以通过出单情况扣费,出单金额高那就扣得多,接单的收入低保险扣费也低,司机能有保障。”佛山网约车司机林东在老家购买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每年花费在600元左右。与此同时,林东还购买了平台提供的重大疾病类保险,每天1元。但他没有给自己购买养老保险, “能不能活到收养老金都成问题。”不过,他同时表示,自己对养老有所规划。陈宇并不认可平台推出的保险,他认为“这类保险说会提供保障,但是我们不知道出了问题之后是否真的有保障,赔偿是否麻烦。不如医保这类更可靠的保障,看病时该怎么使用就怎么使用。”现在,司机更愿将钱抓在手里和过往的收入对比,李清认为现在的市场越来越难。李清目前的月收入相较于前两年几乎减半,而工作时间比原来时间还长。“目前我每个月流水大概1万多一些,去掉车租和充电费,一个月也就剩6000元左右。”两年前一个里程为10公里的订单,李清的收入能达到25元,现在同样里程的订单到手收入仅在13到14元。李清观察到,过去平峰期1公里单价超过2元,现在平峰期有时只有1.3元。对于上述变化,除了竞争激烈外,李清认为行业中出现的订单转卖情况导致一个订单被多个平台收取费用,层层抽佣后让到手价格变低。“现在的物价都在上涨,但是唯独出行行业价格在下降。”在当前的市场情况下,司机最关心的还是当月的收入,而不是长远的保障。他们花钱买未来保障的意愿在降低。李清称,现在“我不关注什么保障,我就关心价格,我一个月收入有多少钱。”从职业规划看,李清表示很多司机都以网约车作为过渡,“我从19年坚持到现在,是因为过去这个行业挺挣钱的,现在收入下滑也在考虑转行,我们这个年龄肯定不会再出去打工了,会考虑自己做点小生意。“但是,做小生意的话,社会保障一样要靠自己。王馨也明显感受到订单价格的下滑,“2021年我刚开始接单时,起步价超过10元,现在来自第三方平台的订单有时起步价仅为7元。”除了价格下滑,订单量也在下滑,王馨回忆刚开始接单时一天最多可以接20单,现在最多就15单。两个因素的影响下,王馨的每日流水有了很大下滑,“之前跑一天轻轻松松就有500多元的流水,现在200多元的流水都属正常。周末如果平台有奖励补贴,跑个10个小时可能有400到500元,周一到周四就算有奖励可能也只有300多元的流水。”部分司机不愿意再自费缴纳社保,更愿意将钱抓在手里。张琳表示,从周围司机的反馈看,“有的人没有那么强的保险意识,有的人就觉得先多挣钱比较重要。”在收入下滑之际,自己缴纳社保的司机也感受压力。张琳此前坐班时单位负责五险一金,如今作为网约车司机,张琳的公积金已经停缴了几年,她自缴社保。按照最低基数,张琳每个月需要缴纳1000多元。而在网约车司机的收入下滑后,张琳感受到社保带给她的压力越来越大。目前每月流水扣除租车费、油费以及保险后,张琳每月到手只有6000元左右。对于司机收入下滑问题,在网约车行业工作超过6年的业内人士郑宜认为,根本原因还是司机规模不断增加,同时平台因为竞争压力加剧减少了司机端的补贴,增加了乘客端的补贴。聚合平台转卖订单的情况虽有发生,但占比不大,并非引发司机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据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截至2024年4月30日,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696.4万本,相较于2023年同期增长28.8%。过去一年,多地接连发布运力饱和的预警,包括苏州、重庆等城市。5月20日,江西景德镇交通运输局发布《关于发布景德镇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行业风险预警的通告》,表示受网约车及从业人员数量快速增加等因素影响,目前市区网约车单车日均接单在15单左右,单车日均运行收入240元左右,市区网约车运力趋于饱和。平台如何担责司机们也希望平台能够分担压力。在租车接单之前,李清曾受雇于某出行平台担任司机,当时平台为司机缴纳五险。但随着平台改变经营模式,李清的五险停缴了。李清表示,“公司停掉了五险,我就没有交了。过去算是上班,现在就租车接单。”对于平台是否应该承担司机保障的问题,李清表示“我们司机肯定有这个诉求,如果公司愿意交我们肯定也愿意交。”李清曾几次作为网约车司机代表,参加地方交通局关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研讨会议。李清认为首先该捋清楚司机与平台的关系是劳务关系还是合作关系。目前司机都挂靠在第三方公司上,不属于网约车平台。不过,李清表示调研过后没有收到后续答复。在平台稳定接单了3年的张琳认为,如果司机在某个平台长期工作,可以签合约来为司机提供保障,公司为稳定接单的司机承担一部分社保。张琳认为,“平台可以根据司机表流水和工作表现判断,如果很规...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收入还在降!一地最新统计:网约车司机整月不休 也难赚到 1 万元

收入还在降!一地最新统计:网约车司机整月不休 也难赚到 1 万元 今年以来,全国多地发布网约车行业风险预警,公开提醒慎入网约车行业。预警信息显示,多地网约车运力已趋于饱和,或者远超实际需求。 根据广州交通部门最新统计,当地网约车司机日均营收从 343.34 元降至 311.63 元。这意味着一些网约车司机即便是 “整月无休”,在未扣除用车成本的情况下月收入也不超 1 万元。(每经)

封面图片

陆兆福:特别车牌竞标50%收入 支付电召车德士学巴司机社险

陆兆福:特别车牌竞标50%收入 支付电召车德士学巴司机社险 交通部长陆兆福表示,来自特别车牌竞标的50%收入,将用在电召车、德士和学巴司机于大马社会保险的投保款额、该部底下的学生机票补贴FLYsiswa计划、驾照及头盔援助拨款等。

封面图片

广州网约车司机日均营收创新低:降至311.63元 整月无休难超1万元

广州网约车司机日均营收创新低:降至311.63元 整月无休难超1万元 与此同时,从去年12月到今年5月,网约车日均订单量则从14.21单下降至12.22单,日均营收也从343.34元降至311.63元。这意味着一些网约车司机即便是“整月无休”,在未扣除用车成本的情况下月收入也不超1万元。有司机表示,每天工作10小时,每月除去用车成本后纯收入基本在6000元~7000元之间。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网约车“空调费”之争引发关注,有媒体报道称,网约车司机宁可受热也不开空调。究其原因,还是网约车收入与成本之间的矛盾。有网约车司机表示,跑网约车一天油钱就得200元左右,此外还有保养维护等其他开销。不少司机都表示,开空调每天至少增加20元的油钱,一个月就要600元。有专家认为,是平台抽成高导致司机不能保证基本服务,平台可约定公开的指导价格,由平台、司机、乘客三方共同分担费用。同时,平台应保障网约车司机高温补贴的发放,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据统计,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337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657.2万本、车辆运输证279.2万本。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网约车司机为不让乘客吹空调给驾驶座贴膜

网约车司机为不让乘客吹空调给驾驶座贴膜 进入夏季以来,网约车拒开空调引发的争议不断。一些地方极端高温天气增多,叠加油价上涨,网约车与乘客之间的空调费矛盾更为突出。报道中提到,无论是网约车司机还是出租车司机,当被问及大热天为什么不开空调时,大多数回答都是“开不起”。不少司机都表示,开空调每天至少增加20元的油钱,一个月就要600元。如果车的排量大,一个月得多支出1000多元。面对乘客、司机不同的抱怨,专家认为,是平台抽成高导致司机不能保证基本服务,平台可约定公开的指导价格,由平台、司机、乘客三方共同分担费用。同时平台应保障网约车司机高温补贴的发放,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多地提醒慎入网约车行业:单车日均收入仅200多元

多地提醒慎入网约车行业:单车日均收入仅200多元 预警信息显示,多地网约车运力已趋于饱和,或者远超实际需求,来自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的数据显示:在众多网约车平台中,有的平台没有开展经营,有的平台接入车辆低于50辆,有的平台日均单量小于1000单;网约车从业人员的经营状况同样不乐观,多地网约车单车日均接单量不超过20单,单均营收在20元左右,单车日均收入仅200多元。据此前媒体报道,网约车行业涌入了不少新人,使得从业者面临“僧多粥少”的情况;有报告指出,2023年每日新增网约车司机数相比2022年增长了近5倍。且因为打车价格和单量下跌,网约车司机只能被迫延长工作时间,导致网约车行业的竞争加剧。此外,国内一些二三线城市打车的单价较低,每公里乘客付费成本仅在1.5元左右,刨除平台的抽成,司机到手更少,如果采用油车运营的话,几乎处于够本边缘。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Uber乐见政府肯定网约车角色 限制供应将严重影响司机和市民

Uber乐见政府肯定网约车角色 限制供应将严重影响司机和市民 运输及物流局建议法例规管网约车平台,明确以牌照及若干发牌条件方式规管,目标在下年订定立法建议。网约车平台Uber表示,乐见政府肯定网约车在港运输系统所担当的重要角色,并欢迎规管网约车平台的大方向。 Uber发言人提出,政府在规管网约车平台的同时,须同步制定可行、合理的网约共乘汽车发牌标准,强调任何就网约共乘汽车供应的数量限制,均会严重影响依赖平台来赚取收入的司机,可能导致市民面对更昂贵及可靠性较低的点对点交通服务。 Uber表示,政府于今年稍后进行后续研究时,必须考虑网约共乘服务在本港的普及和受欢迎程度,重申公司随时准备就绪,与政府和其他持份者合作,共同讨论规管网约共乘服务细节。 2024-07-08 21:52:00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