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裁又召回 特斯拉员工发言“为使命回归” 网友:马斯克不配
被裁又召回 特斯拉员工发言“为使命回归” 网友:马斯克不配 满分发言怎么诞生的人裁了,但业务还得做下去,甚至还要接着扩张。比如特斯拉用户体验支柱之一的超充,前几天刚刚官宣今年再投5亿美金。老马和官方账号还刷屏转载超充站新进展,给大家疯狂投喂定心丸,生怕别人说特斯拉超充不行了。为啥呀?因为超充团队是这次特斯拉大裁员中最惨的,500多人全军覆没。直接原因是部门主管蒂努奇反对马斯克疯狂的裁员方式,结果成了老马立威的典型案例,整个团队全部fire掉。后面超充站运营当然出了很多问题,用户抱怨不断。于是超充团队成了特斯拉最早召回的对象。比如George Bahadue,之前是超充站场地选址和土地收购负责人,刚刚在领英上发文说自己“被邀请重回特斯拉担任相同的职务”,并且同意了。这里George的用词是“was asked to return”,是一种很灵活的表达,可以是“被要求”,也可以是“被邀请”。联系前后事件进展,肯定是“被邀请”更贴切。前两天我们说老马“请回”超充团队,一语中的。另外根据目前主动公布或被爆料的情况,特斯拉重新召回的,基本都是像George Bahadue这样的中层具体业务负责人。好嘛,当时裁员的时候没任何缓冲和商量,现在发现活没法干,又急吼吼的要人家回去。“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被这样对待可能大部分人都不乐意。已经有很多被裁员工表达不满,有针对公司的,也有针对马斯克个人的。而现在那些愿意接受再雇佣回到特斯拉的人,可能也会被别人嘲讽贬损。但George Bahadue的发言可谓是教科书级别的:我接受了这个邀请。因为之前无畏领导者的这句话指引着我: “你之所以在特斯拉工作,是因为你希望对人类未来产生一点影响,即通过加快向可持续能源的过渡,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这个使命太重要了,不容许有任何分心。 我的心与这个使命同在。他所说的“前无畏领导者”,就是向马斯克裁员提出抗议的超充团队主管丽贝卡-蒂努奇。翻译一下,重新回到特斯拉,无关利益,无关情绪,甚至与马斯克也没太大关系,驱动因素只有一个,那就是推动人类能源转型这个宏大的使命。格局、格调都没有瑕疵,很完美。看了他的解释,有网友认为马斯克不配,已经忘了他自己反复强调的使命:当然也有人认为他引用老上司的话给自己重回特斯拉辩护很“没品”,因为就是“那个男人”把支持他的老领导一脚踢开的:但更多的是称赞他不忘本心,重回特斯拉也是十分有勇气的行为,希望公司能重新发现他的价值:或者来点更实际的,涨点薪:真情实感还是场面话?这个问题很难给出二选一的判断。因为人类、人性是很复杂的,很少有人只被使命、责任驱动而不从计较个人得失与利益。反过来也一样,这个世界上只被情绪、得失左右,完全不向往未来,不被伟大感召的,也是极少数。大部分人都是二者的综合,不同人生阶段不同境遇,会做出不同的抉择。好吧我承认,这个世界上第二种类型的人的确稍多一点。但他们的行事方式注定与开拓、探索型的伟大事业无缘,推动人类前进的也从来不是这类人。这就是为何特斯拉诞生并发展壮大,开创一个赛道创造新的增长点和价值,并且尝试解开人类有史以来无解的终极困局:用可再生能源解决供给问题;用AI解决生产资料问题。之前是马斯克一个人的意志推动这个使命,但现在出现了变化。有一个不恰当但很形象的比喻。动物世界都看过吧,非洲角马只有迁徙到新的草场,族群才能持续兴旺繁衍,但跋涉途中必须躺过危险重重充满未知的水域。这其实和人类面临的能源、生存空间问题如出一辙。往往是第一个敢于下水“朝前走”的个体出现,群体才会逐渐跟随,最终形成趋势。这个过程中使命从未改变,只不过从领军者的个人意志,演变成了一群先驱者共同的目标。特斯拉正在经历这样的转变,马斯克对人类可持续未来的执着追求,慢慢影响、根植在特斯拉团队认知中,工作除了劳动报酬这样“本能”的逻辑之外,对终极使命的追求占比越来越大。群体形成不可逆转之势后,领导者个人的风格,喜好,反倒不是最关键影响因素了。全球所有探索智能汽车、能源转型的先驱者们,迟早也会如此。 ... PC版: 手机版:
在Telegram中查看相关推荐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