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重载铁路加氢站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零下25摄氏度仍可工作

中国首个重载铁路加氢站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零下25摄氏度仍可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巴图塔加氢站内配置了全球首台耐低温自动加注加氢机器人和大流量加氢机。这两台设备均是我国独立研发制造的科技成果,能在极端低温(最低零下25摄氏度)条件下全天候连续工作,并自动实现大流量加氢。这不仅提升了加氢效率,也确保了作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运营能力上,巴图塔加氢站每日可为机车提供高达500千克的氢燃料,储氢能力达到800千克。最快仅需30分钟,就能为氢能动力机车加满燃料,这些氢燃料足够机车连续运行8小时,或在空载状态下行驶800公里。预计,这座加氢站的投入运营每年将减少约800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对推动绿色交通、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科学家研发高比能氢混动力电源 解决工业级无人机续航难题

中国科学家研发高比能氢混动力电源 解决工业级无人机续航难题 3月28日,科研人员在为无人机装配高比能氢混动力电源。(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据介绍,目前电动无人机的主流动力电源为锂电池,但锂电池存在续航时间短、低温环境适应性差等不足。相比之下,氢混动力电源具有比能量高、可靠性高、宽温域等优点,常用于中型固定翼和大型多旋翼无人机,能有效解决工业级无人机续航时间短的问题。“我们以系统化全链条的模式研发燃料电池和锂电耦合电源系统,其特点是比能量高、续航时间长、宽温域、燃料加注快。”陈忠伟表示,该团队研发的高比能氢混动力电源的比能量达每千克600瓦时,可应用环境温度范围为零下20摄氏度至40摄氏度。陈忠伟介绍,该团队将持续开发下一代氢混动力电源技术,结合高比功率电堆设计技术和高能量密度氢源技术,动力电源比能量将突破每千克800瓦时,应用环境温度范围拓宽到零下40摄氏度至60摄氏度。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极限超频时使用液氦将 CPU 冷却到零下 220 摄氏度时会导致系统冻结(cold bug),甚至无法重启(cold boot

极限超频时使用液氦将 CPU 冷却到零下 220 摄氏度时会导致系统冻结(cold bug),甚至无法重启(cold boot bug),而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是用喷灯直接加热外部的铜制散热容器。 XOC 真的是冰火两重天的艺术……

封面图片

氢气客运轮渡获准在湾区投入商业运营

氢气客运轮渡获准在湾区投入商业运营  Sea Change 号 "氢燃料电池客轮将从 6 月起在湾区进行为期 6 个月的试点,并在今年晚些时候开通永久航线。 斯维奇海事公司成立于2018年,次年在阿拉马达造船厂开始建造Sea Change氢燃料电池客轮。后来,它被转移到华盛顿州的贝林厄姆完工,2021 年开始海试,2023 年 8 月正式下水。这艘 70 英尺长的双体船配备了 360 千瓦康明斯燃料电池、由 Hexagon Purus 提供的 242 千克氢气储存罐(250 巴)和由 BAE 提供的 600 千瓦电力推进器(包括 100 千瓦时 XALT 锂离子电池),组成了一个由零排放工业公司提供的系统。西海岸清洁燃料公司(West Coast Clean Fuels)于 2021 年签署了一项协议,每年向"海上巨变"号供应约 50000 公斤绿色氢气。它的设计航程可达 300 海里(345 英里/555 公里)才需要加油,每次最多可容纳 75 名乘客,时速可达 15 节(17.3 英里/27.8 公里)。美国海岸警卫队现已颁发检验证书,允许该船作为客运轮渡投入商业运营。从 6 月起,"海上巨变"号将在加利福尼亚湾区开始为期 6 个月的试运行,之后公司将为轮渡服务确定一条更长期的航线。斯维奇公司去年底获得了1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以支持其用零排放替代品取代私营和市政轮渡运营商的"碳密集型柴油动力船队"的使命。斯维奇已计划在未来建造150座、350座和450座燃料电池船。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南极2023年破纪录的寒冷与全球变暖形成鲜明对比

南极2023年破纪录的寒冷与全球变暖形成鲜明对比 在对 2023 年深冬几个月的详细研究中,研究人员观察到南极洲广大地区的极端低温。"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W-Madison)南极气象研究和数据中心的马修-拉扎拉(Matthew A. Lazzara)说:"我们的自动气象站(AWS)网络以及该地区的其他地点都观测到了创纪录的低温。"这些阶段的特点是,有人值守的气象站和自动气象站都记录到了创纪录的低温,范围横跨南极洲东部、罗斯冰架、南极洲西部到南极半岛。"罗斯冰架中央的美国南极计划燃料储藏室,位于连接麦克默多站和南极站的南极穿越路旁。图片来源:David Mikolajczyk 于 2023 年 12 月 19 日拍摄的照片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恶劣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丁明虎教授补充说:"最高点昆仑站录得了有史以来观测到的最低气温-79.4℃,比月平均气温低了约5℃。有趣的是,与此同时,离南极洲相对较近的南美洲也出现了破纪录的高温。"智利的气温飙升至接近 40 摄氏度(104 华氏度),而里约热内卢则打破了有 117 年历史的高温记录。研究人员发现了什么?南极洲是否发出了混杂的气候信息?研究确定了从 2023 年 7 月中旬到 8 月底的四个不同的寒冷阶段。对 500 hPa 位势高度异常的分析表明,2023 年 8 月出现了强烈的负异常。这种中对流层大气环境在观测到的极端低温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研究表明,来自大陆的偏南气流和平静的大气条件都促成了这些寒流。由于气温骤降至零下 50 摄氏度以下,飞往主要研究站的基本飞行作业受到严重影响。这样的温度有可能导致飞机液压失灵和燃料凝固,从而无法进行安全飞行。该研究的通讯作者 David E. Mikolajczyk 说:"这些极寒事件是前所未有的,对运营产生了重大影响。了解这些情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未来南极物流的挑战。"这项由国际科学家团队进行的研究强调了了解导致极端低温的大气环境的重要性。他们的发现对于提高南极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至关重要。事件分析主要使用了华盛顿大学麦迪逊分校南极气象研究与数据中心(AMRDC)AWS 项目和恶劣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AWS 项目的 AWS 观测数据。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