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专家联名主张采取紧急行动 应对不断升级的入侵物种威胁

国际专家联名主张采取紧急行动 应对不断升级的入侵物种威胁 Quagga贻贝会迅速扩散,超越本地贻贝,并堵塞水管。本文重点介绍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关于外来入侵物种及其控制的专题评估报告的主要结论,还强调目前观察到的外来入侵物种的影响很可能低估了未来影响的程度。此外,生物多样性驱动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很关键,因为任何驱动因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国际合作与见解国际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国际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联合主席和主要作者、英国教育和卫生部及埃克塞特大学的海伦-罗伊(Helen Roy)教授说:"这篇论文汇集了外来入侵物种评估的整个专家团队,这个多元化的团队横跨多个学科,从世界各地的视角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即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应对外来入侵物种这一日益严重的重大威胁。随着外来入侵物种数量的增加,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外来入侵物种评估提供了证据基础和备选方案,为立即和持续采取行动提供了依据。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跨国界的协作、交流与合作,还需要国家内部的协作、交流与合作"。来自安大略理工大学的 Peter Stoett 教授是 IPBES 国际生物多样性评估的联合主席,他补充说:"跨学科性是 IPBES 评估成功的关键。看到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专家与入侵生物学家和其他自然科学家在社区建设过程中进行互动,这将为今后的政策决策提供依据,这真是太好了"。增长趋势与环境影响外来入侵物种造成的威胁预计将继续上升。目前,全球每年大约有 200 个新的外来物种因人类活动而被引入到以前没有记录的地区。即使没有人类活动引入新物种,已经形成的外来物种也会继续自然扩大其地理范围,并扩散到新的国家和地区,其中许多会造成负面影响。根据今天观察到的外来入侵物种的影响进行简单推断,很可能会低估未来影响的程度。生物多样性丧失驱动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正在扩大生物入侵,没有任何驱动因素是孤立起作用的。气候变化是促进外来入侵物种在以前荒凉地区建立和传播的主要驱动因素。例如,气候变暖使水生和陆生外来入侵物种得以建立并向极地扩散,包括北极和南极地区。此外,在一些山区,气候变化与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其他因素共同作用,使外来入侵物种以两倍于本地物种的速度向高海拔地区扩展。全球合作战略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入侵物种评估首次在全球范围内对证据进行了全面综合,得出结论认为,生物入侵的威胁是巨大的,但可以通过紧急的跨部门合作和协作行动加以缓解。与包括政府和私营部门利益攸关方、土著人民和当地社区在内的多个利益攸关方共同制定管理行动,对于成功解决生物入侵问题至关重要。国际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外来入侵物种评估联合主席、智利康塞普西翁大学教授 Aníbal Pauchard 强调了评估中包容性的重要性:"这不仅是迄今为止关于外来入侵物种的最全面的全球评估,而且专家的遴选和证据的收集也是在最高的包容性标准下进行的,最终形成的报告为所有利益相关者提供了重要的见解。"加强公众参与和响应非本地物种秘书处等协调机构可以确保不同利益相关群体之间的有效合作。事实上,为应对亚洲大黄蜂(Vespa velutina)入侵英国而采取的管理行动就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以确保在发现该物种后信息的快速流动,从而对巢穴进行有效控制。该文件认识到,通过提高认识运动、教育和社区科学平台让公众参与进来,也有助于建立管理生物入侵的共同责任。在数字识别工具的支持下,社区科学倡议对外来入侵物种的快速检测非常重要。在英国,公众通过"亚洲大黄蜂观察"应用程序提交的记录为Vespa velutina(亚洲大黄蜂)的早期预警和快速反应做出了重大贡献。DOI: 10.1038/s41559-024-02412-w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海南发现395种外来入侵物种

海南发现395种外来入侵物种 中国海南省发现了395种外来入侵物种,其中超六成是入侵植物。 据中新社报道,近年来,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不断深入,海南省对外交流合作不断加大,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压力持续增加。在此背景下,2021年至2023年,海南省开展了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普查工作覆盖该省所有乡镇。 通过为期三年的全面普查,当地共发现395种外来入侵物种,分别是入侵植物病原生物44种,入侵害虫87种,入侵植物252种,入侵水生动物12种。 报道称,专家介绍,外来入侵物种抢夺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会导致生态失衡及本地物种灭绝,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通过普查,海南省已摸清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类、分布范围、发生面积、危害程度等情况。 根据普查得到的基础数据,海南省采取“一种一策”的精准防治方针,对危害较大的外来入侵物种开展科学防控。如运用“植保无人机喷施石蜡油溶剂”创新型专利技术,在海口、儋州等16个市县持续开展水葫芦防治工作,有效治理河道约600公里,治理水域面积约72072亩。 2024年5月19日 9:35 PM

封面图片

《植物大移民:中国历史上的外来入侵物种》|简介:《植物大移民:中国历史上的外来入侵物种》是一本关于植物生态与历史文化的科普书籍。

《植物大移民:中国历史上的外来入侵物种》|简介:《植物大移民:中国历史上的外来入侵物种》是一本关于植物生态与历史文化的科普书籍。书中详细介绍了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来源和传播途径。例如,讲述了水葫芦是如何从南美洲引入中国后,由于其强大的繁殖能力在南方水域迅速蔓延,对当地水生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影响了其他水生植物的生长和水生物种的生存环境;还有加拿大一枝黄花,它在我国的扩散过程以及对本土植物多样性的威胁等内容。同时,书中还探讨了这些外来入侵植物对农业、园艺、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并分析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和管理策略,以及人们在应对外来物种入侵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读者普及了外来物种入侵的相关知识,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标签:#植物移民#外来物种#生态科普|文件大小:NG|链接:

封面图片

《植物大移民:中国历史上的外来入侵物种 》

《植物大移民:中国历史上的外来入侵物种 》 简介:植物大移民:中国历史上的外来入侵物种是一本深入探讨其核心主题的著作,作者通过大量案例分析与深入研究,提供了对相关问题的独特见解。书中详细介绍了该领域中的关键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适合各类读者阅读。更多详情请访问相关链接。 标签: #植物大#植物大移民:中国历史上的外来入侵物种#书籍 文件大小:NG 链接:

封面图片

2022年中国新补充10343个物种,其中最多的是昆虫

2022年中国新补充10343个物种,其中最多的是昆虫 与2021版对比,中国生物物种名录数据库2022年新增了10343个物种及种下单元,其中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新增7498个物种,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的哺乳纲、爬行纲、两栖类共新增279个物种,蛛形纲新增119个物种;植物界新增794个物种。 除此之外,我国作为生物多样性大国,每年还有大量新物种被发现和描述,根据《生物多样性杂志》2021年新物种专题统计结果,昆虫纲新物种发表占当年动物新物种发表总数的82%。 来自:雷锋 频道:@kejiqu 群组:@kejiquchat 投稿:@kejiqubot

封面图片

保护仅占地球陆地面积1.22%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就可以阻止物种灭绝

保护仅占地球陆地面积1.22%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就可以阻止物种灭绝 在一项革命性的新研究中,一群自然保护主义者和科学家证明,通过保护地球表面的一小部分,我们可以保护剩余的生物多样性。这项成本效益高且可行的战略可以帮助拯救最濒危的物种免遭灭绝,确保地球上的野生动物世世代代得到保护。非政府组织"决心"(Resolve)的 Eric Dinerstein 博士是《科学前沿》(Frontiers in Science)上这篇文章的第一作者,他说:"地球上的大多数物种都很稀有,这意味着这些物种要么分布范围很窄,要么出现的密度很低,要么两者兼而有之。"稀有性非常集中。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放大了这种稀有性,发现我们只需要地球表面约1.2%的面积就能阻止地球上第六次生命大灭绝。保护 1.22% 的土地将有助于拯救濒临灭绝的物种。资料来源:Dinerstein et al/Frontiers为了实现雄心勃勃的保护目标,2018 年至 2023 年间,又有 12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受到保护。但这些新保护区是否能有效保护重要的生物多样性?据 Dinerstein 和他的同事估计,2018-2023 年的扩张仅覆盖了 0.11 万平方公里的范围有限和受威胁的物种。规划保护区至关重要,它能确保我们尽可能有效地利用我们的努力和资源。科学家们首先利用六层全球生物多样性数据绘制了全球地图。通过将这些数据层与现有保护区地图和部分土地覆盖分析(利用卫星图像识别稀有和受威胁物种的剩余栖息地)相结合,科学家们确定了最关键的、目前尚未受到保护的生物多样性区域。他们把这些地区称为"保护要务":一个帮助各国和各地区在更大范围内规划保护工作的全球蓝图。稀有和濒危物种的栖息地在新保护区中代表性不足。资料来源:Dinerstein et al/Frontiers这 16825 个保护区占地约 1.64 亿公顷,如果得到充分保护,可以防止所有预测的物种灭绝。仅仅保护热带地区的保护区就可以避免大多数预测的物种灭绝。38% 的 "保育要务 "还非常靠近已受保护的地区,这使得将它们纳入保护区或找到其他保护方式变得更加容易。"这些地点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但受威胁最严重的生态系统中4700多种濒危物种的家园,"共同作者、"决心"组织的安迪-李(Andy Lee)说。"这些物种不仅包括依赖大型完整栖息地的哺乳动物和鸟类,如菲律宾的金丝猴和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的西里伯斯冠猕猴,还包括分布范围受限的两栖动物和珍稀植物物种。"为了计算这种保护的价格,科学家们利用 14 年来数百个土地保护项目的数据,并考虑到所购土地的类型和数量以及特定国家的经济因素,建立了一个成本估算模型。这些数字是近似值,因为各种土地购买或长期租赁方案,每种方案的成本都不同,但都可能很好地保护"自然保护的当务之急"。世界各地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原住民、对"大保护"遗址拥有管辖权的社区以及公民社会的其他成员,需要决定哪些方案最适合他们。保护的当务之急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可实现且可负担的解决方案。资料来源:Dinerstein et al/Frontiers李说:"我们的分析估计,在未来五年内,保护热带地区的自然保护措施每年将耗资约 340 亿美元,这不到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 0.2%,不到全球化石燃料行业每年补贴的 9%,也只是采矿业和农林业每年收入的一小部分。"保护野生动物也是阻止和扭转气候危机的关键。保护生物多样性意味着保护作为碳汇的地球森林植被:通过保护富含碳、野生动物丰富的森林地区,我们既保护了受威胁的物种,也保护了人类。虽然确保"保护大计"只是工作的一部分例如,仅仅购买土地并不能防止偷猎但这是我们需要迈出的关键第一步。"我们将留给后代什么?一个健康、充满活力的地球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Dinerstein 说。"因此,我们必须行动起来。我们必须阻止物种灭绝的危机。保护环境是我们的当务之急。"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官方回应涨水后河道疑现鳄龟:外来入侵物种 勿放生可食用

官方回应涨水后河道疑现鳄龟:外来入侵物种 勿放生可食用 对此,渔政部门工作人员表示:鳄龟是外来入侵物种,鳄龟可食用不要放回天然水体,以免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鳄龟,这一被誉为世界最大淡水龟之一的生物,自然栖息地主要集中在美国南部的水域。它们不仅体型庞大,更是以凶猛的肉食习性著称,一旦在野外繁衍至一定规模,将严重威胁到当地河流的生态平衡,对本土物种构成重大挑战。鳄龟之所以得名,源于其独特的外观特征:它们浮于水面时,初看之下极易与鳄鱼混淆。其头部呈鲜明的三角形,无法完全缩进甲壳之中,背部则布满棘突,尾部形态更是与鳄鱼尾部极为相似,这些特点共同赋予了它“鳄龟”这一形象生动的名称。在我国,鳄龟作为外来物种,其体型与强大的攻击性使得它们在缺乏天敌的环境中极易泛滥成灾。相较于在美洲地区还受到短吻鳄等天敌制约的情况,鳄龟在我国几乎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其潜在的生态风险不容忽视。因此,当市民在野外偶遇鳄龟时,应立即联系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妥善处理,共同守护我们的自然生态环境。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